昨天,青年股友小J打來電話,嘆說,這個春節過得不愉快。原因是,他本來打算好,春節期間帶他父母親及老婆、孩子一起去北京遊覽,可母親呢心疼花費太大,推說身體不好(身體確實也一直不太好),不去了!他父親呢雖然很想去,但老伴不去,他也就去不了,於是乎,大家為這事都鬧得不開心,小J很是郁悶!
我聽了,也覺遺憾。聽完小J訴說,我大致這麽說:
1、你父母早就一直想去首都看看,現在你經濟條件好起來,要為他們實現這個願望,真是很好的!百善孝為先,盡孝不宜遲,兩老心里一定會感受到這點,也一定會寬慰高興的。所以說,你大可不必郁悶不樂。
2、母親含辛茹苦地把你們這窩窮孩子養大成人,艱苦節儉已成基本習慣,而且年紀越大越節省,我們應該充分理解這點。你股票做得非常出色,得益於你的逆向思維能力強,其實,生活中的道理也是這樣,需要站在對方(你母親)的角度思考事情。你母親為家庭做出了所有的犧牲,從來不考慮自己的享受,現在看到你一下子要帶這麽多人去北京玩,想這得花多少錢啊!得!我寧可再壓制一下自己的願望,可為你省下不少錢,好用在你小家庭及孫輩身上。是不是?你母親好啊!
3、因此,你要先順應你母親的想法說話,只有當她感受到你理解了她的(節省)想法,才會反過來覺得你的打算和支出也會是很節約的,是很劃得來的,是可行的。懂不懂?老人與孩子一樣,也要“哄”的呢!我建議你這麽做:
4、你先對母親說:“北京冬天非常幹燥,風沙又大,景色也單調,我們南方人這個時節去那,很不習慣的!再說,過節期間去湊熱鬧,人擁擠,行走肯定不便,還一定會多花冤枉錢,受氣!媽媽你決定不去是非常有道理的,是英明的!不聽老人言吃虧在眼前嘛!哈哈!”
然後,過段時間,你回老家時,對你母親說:“哈哈!我自從到了大上海工作,打拼多年,入了上海戶口,在那結婚、買房,建立了小家庭,特別是工作成績不小,這次,單位分配給我一個去北京的家庭三人旅行獎勵,可帶父母或是配偶及孩子,來回車費、住宿費、主要景點門票費都由單位出,吃用自己付,但時間限於我假期之內。我想,小孩要上學,老婆要管孩子和上班,所以,我想,正好可帶媽媽和爸爸你們去!我辛辛苦苦幹了這麽多年,也不願放棄掉這個機會而讓給別人!四、五月份天氣轉暖,我假期也有,我帶你們去北京!我也很想再去呢!哈哈!”
我想,你這麽“哄”,肯定能行的!
“哈哈!謝謝老哥!”小J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