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blog.sina.com.cn/s/blog_6bdb8fda0102e4we.html
前些日子和一位朋友討論到蘋果,朋友提出了一個有趣的觀點,也是關於估值回歸的。蘋果業績從高增長轉向向低增長,在這個過程中難免會有不少對回報率要求比較高的對沖基金和科技股投資者離場。即使假設這批人會沽出的總量只有發行量的20%,這個也是一個巨大的絕對金額。
蘋果股票面對的不是有沒有投資價值的問題,而是最簡單的"誰是買家?"這個老掉牙的問題。
以前蘋果的主要投資者是對沖基金與科技股投資者,這些投資者看中的是高增長,對股息並不太在乎,現在蘋果已經轉為"價值股"了,沒有既定的派息政策,確實會令對股息有一定要求,價值股的主要投資者退休基金卻步。如果連老巴也不投資蘋果,誰來接貨是一個與價值無關但與價值回歸所需要的時間有關的現實問題。
其實誰是買家的問題不單止存在於蘋果上面,白酒股、銀行股、國內的藍籌股,甚至以前的眾多大型美股也有過同樣的問題。估值回歸的等候時間是決定投資回報率的其中一個重要因素,既與價值投資無關卻又息息相關。
蘋果股票面對的不是有沒有投資價值的問題,而是最簡單的"誰是買家?"這個老掉牙的問題。
以前蘋果的主要投資者是對沖基金與科技股投資者,這些投資者看中的是高增長,對股息並不太在乎,現在蘋果已經轉為"價值股"了,沒有既定的派息政策,確實會令對股息有一定要求,價值股的主要投資者退休基金卻步。如果連老巴也不投資蘋果,誰來接貨是一個與價值無關但與價值回歸所需要的時間有關的現實問題。
其實誰是買家的問題不單止存在於蘋果上面,白酒股、銀行股、國內的藍籌股,甚至以前的眾多大型美股也有過同樣的問題。估值回歸的等候時間是決定投資回報率的其中一個重要因素,既與價值投資無關卻又息息相關。
正在考慮投資蘋果,估計七折了,但何時買入是我要考慮的其中一環。微軟、IBM、可樂和沃爾瑪也曾經從高增長轉向低增長,都沉了十年。
所有低估的股票要回歸合理估值都必須要有些誘因,不派息或者派息低的低增長股票長期維持於五六倍PE在國外乃常見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