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股成都農商行, 拿下北京CBD黃金地塊, 連續舉牌金地、招行、民生,成立不到十年的安邦為何如此凶猛?
◎ 本刊記者 王申璐 文在過去的三年,以保險公司起家的安邦,逐漸成為市場上一類不能被忽視的存在在寸土寸金的北京 CBD 區域,東三環由北往南,北京的新地標央視新大樓南邊,有黑黢黢的一大片在建工程,很多剛剛開始挖地基,其中有兩大重要地塊,已是安邦保險(集團)有限公司(下稱安邦)的囊中物。在2011年北京 CBD 土地招標的硝煙中,在各方財團與有力人士的虎視之下,安邦奪下代號為 Z9和 Z10 的兩大地塊,成為最大贏家。
同樣是2011年,安邦以56億元收購成都農商行 ;三年之內,把成都農商行的資產規模從1000多億元做到3000多億元,安邦集團控制下的資產規模,也飆升到6000億元之巨。
在過去的三年,以保險公司起家的安邦,逐漸成為市場上一類不能被忽視的存在。
而今,安邦將觸角伸向更主流的銀行業。2013年12月,安邦連續出手,136億元舉牌招商銀行,35億元增持民生銀行,鞏固第一大股東地位……安邦如此凶猛,意欲何為?
136億舉牌招行
溢價10%交易的背後,是安邦集團和安邦財險之間持有的招商銀行股
份的對倒
2013年12月9日,安邦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下稱安邦財險)增持並舉牌招商銀行(600036. SH) ,賣方身份至今尚未披露。
12月9日,招商銀行大宗交易成交金額高達136.78億元,創下 A 股大宗交易新記錄,成交量為11.33億股,買賣 雙方均為機構專用席位,成交價為12.07 元,較當天收盤價溢價10.73%。
12月10日,招商銀行發佈公告披露了大宗交易的買方為安邦財產保險傳統產品賬戶,11.33億股全由安邦財險買入,增持後安邦財險累計持有12.6億股招商銀行股票,持股比例剛過5%,躋身招商銀行第四大股東。
招商銀行拒絕披露12月9日大宗交易的賣方信息,公告僅表示“我們沒有義務披露誰是賣方” 。
截至2013年9月30日,持有招商銀行股票超過11.33億股者,僅有控股股東招商局輪船股份有限公司以及第三大股東中國遠洋運輸(集團)總公司。當晚,中國遠洋即否認減持招商銀行。因此,安邦財險接手的股份至少來自兩家以上的股東。
隨後,持股比例達3.98% 的生命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下稱生命人壽)亦表示並未減持招商銀行股票。在招商銀行披露的前十大股東中,另外兩家股東的身份引人關注,一是安邦財險的大股東安邦集團,二是安邦集團的股東之一上海汽車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下稱上汽集團) 。
截至2013年三季度末,安邦集團持有招商銀行6.98515282億股,持股比例為2.77%,上汽集團持有4.32125895億股,持股為例為1.71%。根據上海證券交易所大宗交易信息平台的數據,12月9日,共發生9筆涉及招商銀行的大宗交易,其中第五筆到第八筆四筆交易累計成交量為6.985153億股,和安邦集團持有的股份數一樣。剩餘五筆大宗交易累計成交量為4.347455億股,比上汽集團持有的股份數多了261.96萬股。
在2013年11月之前,上汽集團董事長胡茂元兼任了安邦集團董事長。上汽集團自2004年就參與了安邦財險的籌建工作,在安邦集團成立之前,一直為安邦財險的第一大股東。
市場觀點普遍認為,這是安邦集團與安邦財險之間就招商銀行股份的對倒交易。
這筆大宗交易也引起了保監會相關部門的注意。一位接近保監會資金運用監管部的人士告訴財新記者 : “我們當 時打電話去安邦瞭解情況,他們如實告訴我們了。 ”對賣方是否為安邦集團的問題,這位人士並未否認。
“如果買賣雙方屬於同一控制人,完成交易前後股份的最終持有人實際上沒有發生變化,從集團賬戶轉到財險公司的賬戶,還溢價10% 左右,這是典型的對敲。 ”一位關注該交易的投資人士認為。
按照《證券法》的定義,對敲是指為了製造市場假象,企圖或實際嚴重影響股票、期貨價格或者市場持倉量,按照事先約定的方式或價格進行交易或互為買賣的行為,通常是自買自賣,製造無中生有的成交量,為了吸引散戶跟進而形成的操縱市場的行為。
在國外、香港的資本市場,此類行為會被認定屬於市場失當行為,需要自證交易目的並非營造交投活躍的假象,以免嚴重誤導市場。
根據香港《證券及期貨條例》第245條的定義,包括內幕交易、虛假交易、操控價格、操縱證券市場、披露關於受禁交易的資料及披露虛假或具誤導 性的資料以誘使進行證券及期貨合約交易等,都屬於市場失當行為。第274條指出,若任何人意圖使得某證券或期貨合約交投活躍的虛假或具誤導性的表象等,則構成虛假交易,另外,直接或間接訂立或履行證券買賣交易,而該宗交易並不涉及該等證券的實益擁有權的轉變,這種情況下,必須證明其目的並非為了營造證券交投活躍等虛假表象,否則也會以虛假交易構成市場失當行為。
“普通投資者看見這些股票在大宗交易平台上的交易,有上百億的資金進來了,會認為這只或這類股票被看好,於是也想趕緊買入。這會對市場行為形成誤導。 ”這位投資人士指出, “尤其是最近這段時間,發生了太多筆銀行股的大宗交易,這種情況下監管當局更應該 維護信息透明。 ”目前,銀行股的估值正面臨巨大爭議。最近,光大銀行、中信銀行、農業銀行、興業銀行相繼出現在大宗交易平台上,但買賣雙方均為券商營業部,有些成交價溢價,有些無溢價甚至折價。
從 招 商 銀 行2013年12月9日 前 後的股價來看,交易第二日,略有上漲1.74%,同日銀行股均下跌,招商銀行繃了兩個交易日後也隨市下跌,實際對市價的拉抬效果比較有限。但是,市場人士提醒,監管部門應要求此類可能影響市場價格的大宗交易,披露買賣雙方信息,特別是同為一個控制人的不同賬戶之間的交易。
布局銀行
在收購成都農商行之後,安邦表現出控制更大銀行的強烈意願2013年12月10日,安邦財險繼續在二級市場上買入100股招商銀行,並公告持股比例達到5.00000002%。
按照《證券法》 ,對上市公司持股比例超過5% 需要對外披露,稱為“舉牌” 。然而,投資者為了減少對今後買進、賣出交易的披露,通常會選擇避免舉牌。安邦財險此舉,只是為了展示舉牌意圖。
事後,安邦財險官方表示, “增持招商銀行,是為了堅守長期財務價值投資者的身份。 ”中金公司在報告中指出,安邦意指招行董事會席位,因為在2013年5月底招商銀行董事會改選中,安邦提名的董事候選人最終落選。中金公司認為,舉牌是因為安邦財險仍可能進一步增持。
2013年5月31日, 招 商 銀 行 召 開 2012年度股東大會,選舉形成第九屆董事會成員。按照招商銀行最新修訂的公司章程,持有或合併持有招商銀行發行在外有表決權股份總數的3% 以上的股東,可以提出董事、監事候選人。
當時安邦集團持有招商銀行2.76%,安邦財險持有1.09億股,持股比例為0.43%,累計持股比例在3% 以上,因此安邦推選了一位董事候選人——安邦集團副董事長、副總裁兼安邦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下稱安邦人壽)董事長朱藝。股東會需要在19名董事候選人中選舉18名董事,其中在10名股東董事候選人中進行差額選舉,選出9名股東董事。
此次股東大會否決了朱藝擔任招商銀行非執行董事的議案,也是此次股東大會惟一未獲通過的議案。表決結果是,20.91% 贊 成,58.95% 反 對,20.14% 棄權,讚成票位列10位候選人之末且未過半。
“從朱藝的履歷看,安邦集團推選她當董事候選人本來是信心十足,結果還是未能如願。 ”接近招商銀行的一位人士說。
朱藝現年51歲,在安邦集團任職之前,曾任職于中國人民銀行、華泰財產 保險公司、保監會北京監管局、保監會財產保險監管部副主任。2012年10月,朱藝出任安邦人壽董事長一職。
2013年5月之後,安邦集團及安邦財險對招商銀行幾番增持。2013年9月,安邦財險傳統保險賬戶買入1893萬股招商銀行股票,持股數達到1.28億股。至12月10日,安邦財險持有的招商銀行股數達到12.6億股, 持股比例剛剛越過5%。
按照招商銀行的公司章程,安邦若再想入主招商銀行董事會,需要等三年之後下一屆董事會換屆,或者倡議召開臨時股東大會進行選舉,但是必須滿足幾個條件,包括當現有董事辭職,且董事人數不足《公司法》規定的法定最低人數,或者少于其章程所定人數的三分之二時;以及單獨或者合併持有招行有表決權股份總數10% 以上的股東書面請求等。這意味著,目前尚不滿足條件的安邦或許只能被動等待,或是說服其他董事出讓,抑或主動繼續增持。
繼招商銀行出現大宗交易後,2013 年12月,民生銀行(600016. SH)大宗交易平台逆勢出現兩筆累計49億元的交易,買賣雙方為機構專用席位,至今也未披露買賣雙方的真實身份。
財新記者瞭解到,第一筆35億元交易背後是安邦。民生銀行的公開資料顯示,安邦財險2013年開始出現在該行的前十大股東之列,中報之後開始超越原單一第一大股東新希望投資公司。不過,“新希望系”若將南方希望集團持有的5.58億股包括在內,在民生銀行持股總共18.9億股,仍然保有第一大股東地位。
2013年底,再度傳出安邦集團有意收購香港永亨銀行(00302.HK)45% 的股權,而這一交易的競爭者之一是農業銀行(601288.SH /01288.HK) 。
2011年,安邦以56億元收購成都農商行35% 的股權,成為控股股東。2011 年5月中旬,成都農商行征集戰略投資者,市場上競爭者頗多。 “聽說安邦集團一方面出了高價,另一方面也找了領導。 ”一位知情人士說。控股之後,2011年10月,安邦集團將和諧健康險總部遷往成都。12月,安邦任命和諧健康險董事長李軍擔任成都農商行行長。
此外,安邦集團持有工商銀行(601398.SH)0.2% 的股份。2008年四季度到2009年一季度,安邦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 - 傳統保險產品為南京銀行第十大股東,持股數為1099.9946萬股。
“其他保險公司很少是工行、招行、民生等多家銀行的大股東,中小型保險公司中只有安邦和生命人壽持有大量銀行股。 ”一位保險業資深人士指出。
“安邦想要躋身保險機構的第一梯隊,希望通過加強對銀行等其他金融機構的控制,一方面可以利用和銀行的關係發展銀保業務,另一方面可以擴大整個集團公司的影響力,安邦只有這麼做才有可能趕上其他大型保險公司,逐漸形成自己的競爭力。 ”一位大型保險公司管理層人士分析。
擴張迅速
短短兩三年間,安邦資產從1000億元膨脹到5000多億元,秘密何在?
安邦頻頻令市場側目。就在增持招商銀行一周前,安邦財險剛剛舉牌房地產企業金地集團(600383. SH) ,持股比例達5%。
“安邦採取集中投資策略,是在賭2014年銀行股、地產股的行情能起來。 ”上述大型保險公司管理層人士表示, “但我個人認為其中風險很大。集中投資要麼就是大贏,否則就是大輸。 ”一位保險資管公司的投資人士認為,安邦採取集中投資的策略,取決于其管理層對風險管理的看法,和其所處發展階段也有關係, “如果正處於加速前進的階段,投資就會比較激進一些,你看幾個比較大型的保險公司,在投資上相對比較穩健審慎一些。 ”近幾年,安邦的投資業績受到一些業內人士的認可。多位業內人士表示,安邦資產管理公司目前管理的資產已接近3000億元, “其中投資收益就占了很大一塊,估計2013年超過了30%。 ”另一位大型保險公司的管理層人士說,安邦銷售比較好的產品收益率都在5% 以上, “至少其投資端的收益率能在10%。 ”目前為止,安邦財險大量持有招商銀行、民生銀行、金地集團三家股票,以2013年12月11日收盤價計算,安邦財險持有的三家股票市值269.24億元。另外,安邦人壽持有吉林敖東(000623.
SZ)1.29%的股份等。
根據保監會的規定,保險公司投資于證券基金和股票的賬面餘額,合計不高于公司上季末總資產的25%。若要合規,2013年三季度末安邦財險的總資產 至少需要達到1076.96億元。截至2012 年底,安邦財險的總資產為897.16億元。
按保險業和安邦的增長速度,2013年底的資產過千億元應不成問題。
“若是某項投資超過了比例限制,屬於嚴重違規,保監會應做出監管措施。 ”一位保險資管公司人士說, “原則上,保險公司做出每項投資都會向保監會報批備案,至少是一個月要報一次,如果超出了比例限制,除非滿足可以豁免的條件,否則要受到行政處罰。 ”比安邦的保險資產膨脹更快的,是安邦集團自身。安邦集團于2011年6月28日正式成立,按照公司官網的數據,至2012年底,安邦集團總資產規模已達到5100億元。接近安邦的知情人士稱,到2013年底,安邦集團資產已經逾6000 億元。
2010年6月,安邦財險出資成立安邦人壽,註冊資本為37.9億元。同年,和諧健康險公司成立。2011年,安邦資產管理公司、保險銷售公司和保險經紀公司先後成立,開始啓動集團化改組。
據財新記者統計,安邦集團發家的安邦財險從2004年9月開業至今,累計保費規模僅為471.01億元,加上2010 年6月成立的安邦人壽實現的保費共計554.77億元。截至2012年底,安邦財險和安邦人壽的總資產分別為897.16億元、81.43億元。旗下和諧健康保險公司資產總計110.83億元。與保險業務相關的總資產累計1089.42億元,僅占集團總資產的21.36%。
安邦集團旗下和諧保險銷售公司和北京瑞和保險經紀公司的具體情況未見披露,但顯然不是安邦集團的主營業務根據保險資管公司的業內人士估算,由於近兩年安邦集團的投資較為成功,保險資金實現的收益較高,因此保險管理的資產或許能達到2000億元。
安邦集團總資產中的大頭,3000多億元則來自旗下銀行。公開資料顯示截至2012年底,安邦集團控股35% 的成都農商行總資產已達到3042億元。
2010年底、2011年底,成都農商行的總資產分別為1584.72億元、1876.9 億元。2012年6月底,其總資產規模首次突破2000億元,達到2052.88億元。
到2012年底,短短半年其資產規模就增長了989.12億元,增長率為48.18%。但中小銀行通過同業業務等途徑,以較小的成本做大資產規模的做法,近年來並不鮮見。
安邦集團已形成全牌照經營的綜合性保險集團,業務涵蓋財險、壽險、健康險、保險銷售、保險經紀、投資、銀行、房地產等。目前控股六家保險領域公司及一家銀行,控股兩家保險資產管理公司、一家剛開業的金融租賃公司、一家房地產開發公司。
“安邦現在還缺一張證券牌照。 ”業內人士如此描述安邦集團意欲收購世紀證券的用意。2013年6月28日,世紀證 券在北京產權交易所掛牌出售其91.65% 的股權,掛牌價格為13.37億元。
世紀證券成立于1990年,註冊資本7億元,近些年連年虧損,在114家券商中倒數。北京首都旅遊集團公司持有60.8% 股權,為第一大股東,廣州天倫萬怡投資公司持有36.36% 股權。其中,廣州天倫萬怡投資公司轉讓其全部股份,首旅集團則轉讓55.29%。
突破管制
在管制嚴厲的保險業,創下各種投
資奇跡
據財新記者實地瞭解,安邦財險推出的一款名為共贏2號投資型家庭財產險,正在工商銀行的各營業網點熱賣。
保監會的一位人士告訴財新記者,目前市場上能夠銷售投資型財產險產品的保險公司非常少。2000年底,華泰財險推出居安理財型綜合保險,成為中國財險業的第一個投資型非壽險產品。
2007年,保監會通過收緊審批嚴控投資型財產險產品上市,此類產品幾乎全部下線,華安、陽光、渤海、永安等財產 保險公司的相關產品相繼停售。
“但安邦財險一直在做,它們是做得最早的一批。目前市場上80% -90%的投資型財產險產品都是安邦的。 ”上述人士說。
2013年10月,保監會才放開了太平洋財險、天安保險銷售投資型財險產品的兩個新試點。
根據銀監會2010年下發的文件,規定銀行每個網點只能代理不超過3家保險公司的產品, “安邦和生命都靠著銀保渠道銷售了大量的理財型保險產品,保費規模上升迅速。 ”截至2013年11月,安邦人壽實現原保險保費收入僅為3.73億元,但保戶投資款新增交費(通過銀保渠道、網銷渠道銷售的理財型產品)為74.53億元,為2012年全年保費收入的6倍多。
“投資型財產險產品賣得也挺好,據說2013年保費收入上百億元。 ”接近安邦財險的一位人士說。2013年5月,保監會為了引導保險公司少做投資型保險產品,將投資型產品所貢獻的保費計 入新的統計口徑,不再計入“原保險保費收入” 。
保監會未披露安邦財險所做的投資型產品的保費收入。安邦財險2013年前11個月實現原保險保費收入60.50億元,比2012年同期減少7.73%。 “因為市場上做投資型財產險的公司太少,因此沒有單列。但這個應該是要披露的。 ”上述接近保監會的人士說。
“安邦賣的一些產品需要公司承擔比較大的風險。 ”上述保險業人士指出,以上述共贏2號家財險為例,本質為5年期的家庭財產險,但是提供浮動利率,在5年期定期利率的基礎上加了0.6% 的利率,因此年化收益率能達到5.35%。
在銀行網點,銷售人員承諾該產品“保本保息” ,也就是0.6% 的利率由安邦承諾保障。
保監會對《保險資產管理公司暫行規定》進行首次調整的時間點有些微妙。
《保險資產管理公司暫行規定》于2004年4月21日出台,6月1日起開始實施,其中規定,發起設立保險資產管理公司的保險公司或者保險集團公司,需經營保險業務8年以上,淨資產不低於10億元人民幣,總資產不低於50億元。
2011年4月7日,保監會發佈“關於調整《保險資產管理公司管理暫行規定》有關規定的通知” 。一共做出六項調整,除了調整個別表述,其餘幾項均提高了設立門檻。比如,要求設立方償付能力不低於150%,總資產不低於100億元。
僅有一項是放鬆了設立條件,即設立方需經營保險業務8年以上的規定變為經營保險業務5年以上,且相關調整即時生效。
隨即,2011年4月18日,保監會批復安邦財險籌建安邦資產管理有限責任公司 ; 2011年5月,批復安邦資管公司開業,一個月就完成籌建,公司註冊資 本為3億元。
彼時安邦財險成立七年,尚不滿足原規定,但保監會調整相關規定後,安邦資產管理公司成為新規定下第一家批復成立的資產管理公司。
接近安邦資管公司的人士表示: “老闆比較厲害,安邦在投資上放得開。 ”
吳小暉其人
吳小暉的投資風格引人關注, “志在必得,拿不到手誓不罷休”安邦集團在近三年風起雲涌,很大程度上歸功于現任董事長、總經理吳小暉。
接近安邦集團的人士透露,安邦集團的投資均由吳小暉直接負責,幾筆大型投資比如對民生銀行等銀行股和地塊投標都是由其主導完成。
“吳小暉不到50歲,溫州人,有魄力,能幹精明。 ”接近吳小暉的人士說。
吳小暉早年在上海從商,曾與某領導人的孫女結婚。
“吳小暉最早是在上海標準基礎設施投資集團有限公司工作,後籌建安邦財險。 ”另一位保險業內人士說。
2004年6月,上汽集團、中國石油化工集團公司(下稱中石化) 、聯通租賃集團有限公司、旅行者汽車集團有限公司、上海標準基礎設施投資集團有限公司(下稱上海標基投資集團)等七家企業共同投資,成立了安邦財險。上汽集團為第一大股東,持股比例為20%。
安邦財險的首任董事長由上汽集團董事長胡茂元擔任。此時的吳小暉任職安邦財險的常務副董事長。上海標基投資公司的實際控制人陳小魯出現在董事名單里。安邦財險目前的八大股東中,上海標基投資集團、標基投資集團有限公司、嘉興公路建設投資有限公司都和陳小魯有關。
此後,安邦財險幾番增資,民營股東的持股比例逐漸上升,國資股東的持股比例則逐漸降低,吳小暉的職位更為顯著。
2005年8月,安邦財險資本金由5億元增至16.9億元;2006年,再次增資至37.9億元 ; 2008年,第三次增資至46 億元,前六大股東持股比例一致,均為16.48%,中石化為第七大股東。
到2011年6月安邦集團成立之時,上汽集團已降為安邦集團第六大股東,持股比例6.32%,單一第一大股東為聯通租賃集團。集團成立後,安邦集團董事長一直為胡茂元,總經理為吳小暉,直至2013年11月,保監會核准吳小暉擔任安邦集團董事長兼總經理,胡茂元出任董事。
聯通租賃集團有限公司成立于1996 年,主營業務包括汽車連鎖經營、融資租賃業務等。註冊資金7.6億元,法人代表為何新民,其同時擔任多家與吳小暉相關公司的法人代表,包括安邦集團旗下房地產公司、中亞華金礦業公司等。
除了惹人注目的背景,吳小暉的投資風格同樣引人關注, “志在必得,拿不到手誓不罷休。 ”2011年7月,安邦人壽聯合體以22.92億元,奪得北京 CBD 核心區 Z9 地塊。
“當時安邦在競標北京 CBD 地塊時表現非常積極,手法一般人難以想象。 ”接近該地塊交易的人士說。2011年7月,安邦和北京濤力投資管理公司(下稱濤力投資)組成聯合體聯合入標,以22.92 億元奪得 Z9地塊,亦是該地塊惟一入標者,僅比 Z9地塊的底價22.56億元高了3600萬元。
工商資料顯示,濤力投資成立于2008年3月,註冊資本4.08億元,股東為北京國通高盛投資有限公司,出資比例占50.95%,實際控制人為吳小暉。此前濤力投資的法人代表為辛穎。2012年5月,安邦財險新增獨立董事也為辛穎。
隨後,安邦又拿下了 Z10地塊。雖然是聯合投資團奪標,但實際這個項目的控制權已經轉到了安邦的手中。
以目前北京商業地產的價值看,CBD 這兩個項目的預計盈利至少將在四五十億元左右。誰也沒想到,原本名不見經傳的安邦成為這場群雄逐鹿戰的成為最大的受益者之一。
2011年8月,安邦財險出資4.92億元購置了原成都市行政辦公中心1號樓、2號樓房產。掛牌期間,只有安邦財險一家遞交了保證金和相關材料。事後市場評論認為,受讓條件較為苛刻,包括受讓方必須具有良好信譽和現金支付能力的國內知名的大型金融機構 ;機構註冊資本金不低於50億元、省級分支機構不少于30家、進入四川市場的時間不低於5年等,安邦恰好一一符合。
另一塊資產
吳小暉實際控制的另一塊資產國通高盛,不在安邦體系內,但在資金、
投資上又互有關聯
同處於吳小暉的實際控制下,還有另一塊資產北京國通高盛投資有限公司(下稱國通高盛) 。吳小暉任國通高盛董事長,其投資風格與安邦集團頗為相似,但在投資不動產、銀行之外,更布局能源投資。
2009年7月,在浙商銀行北京分行的開業儀式上,吳小暉作為浙商銀行的股東代表參與揭牌。浙商銀行的股東名單里,第二大股東為旅行者汽車集團有限公司,持股比例為8.99%,後者同為安邦集團的第二大股東。
2010年余杭兩塊地產之爭,將國通高盛拉入公衆視野。2010年11月15日16日,余杭13號、14號姊妹地塊(緊鄰大華西溪風情)連續出讓,溢價率分別高達165.5% 和167.5%,創當年杭州土地出讓溢價率新高。勝出者為國恒地產擊敗華潤、新鴻基、複地、保利、朗詩信達等地產豪強,以26.74億元天價購得這兩塊地。
國恒地產是由國恒實業出資建成而國恒實業註冊資金3.5億元,兩大股東為國通高盛和上海衆臣創業投資有限公司,持股比例分別為90%和10%。
國通高盛註冊資本為3億元,成立于2005年6月,之前其法人代表為陳萍即安邦集團現任董事之一,此後變更為張燕霞。
標準基礎設施投資集團有限公司首創集團、國通高盛曾共同持股北京陽光四季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三家分別持股92.95%、3.58%、3.47%。首創集團曾于2011年掛牌出讓其持有的3.58% 股份。根據2013年7月最新的工商信息記錄,除了國通高盛3.47%的股份沒變,剩餘96.53% 的股份由彭州市盛大投資有限公司持有,後者于2013年5月剛剛 成立。
國通高盛還通過旗下的其他投資公司與安邦集團及其旗下公司共同成立房地產公司、參與地皮投標等。比如,旗下的北京濤力投資,曾與安邦人壽一起參與了CBD 地塊招標。濤力投資還與安邦人壽一同出資成立了安德力房地產公司。
此外,國通高盛在新疆對能源投資布局已久。早在2006年12月,鄯善縣網站上新聞顯示,國通高盛與鄯善縣簽訂 風能發電開發項目。根據投資協議,國通高盛需要在一年之內投資5億元。
吳小暉還成立了中亞華金礦業(集團)有限公司,出任董事長。2007年國通高盛、中亞華金、吐魯番金源礦業有限責任公司共同注資組建公司,計劃開展10萬噸 /年鋅冶煉項目。
2007年3月,新疆有色集團和中亞華金礦業有限公司共同組建新疆千鑫礦業有限公司,中亞華金對其控股,持股比例為51%。
安邦集團自身則通過另一管道從事能源投資。2009年7月,北京安邦能源投資有限公司成立,註冊資本2億元,單一出資人為北京安邦物產有限公司,兩者在同一地點辦公。法人代表何新民,即上述安邦集團第一大股東聯通租賃集團的法人代表。
北京安邦物產公司則由江蘇名德投資集團公司出資設立,後者為集團化後安邦財險的第二大股東。
國通高盛還參與了PE 投資。2008 年11月17日,新天域發展(天津)股權投資管理企業(有限合伙)與國通高盛簽訂《參加協議》 ,同意國通高盛以普通合伙人身份加入新天域(天津) ,認繳出資1億元,出資比例為9.01%。2012 月10月30日,國通高盛出資比例變為7.07%。
國通高盛作為投資主體,工商信息顯示其投資公司有六家,除了陽光四季、濤力投資,還有兩家互聯網企業,以及兩家文化產業公司。其中北京人和在線網絡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10年,註冊資本僅100萬元,股東包括華金能源集團公司和國通高盛,華金能源集團亦為吳小暉實際控制的公司。國通高盛投資的兩家互聯網企業中,包括980萬元投資于北京卓卓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2010年,國通高盛還曾獲配中國銀行、銅陵有色金屬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發行的可轉債。
談到吳小暉長袖善舞的超強能力,業界頗多豔羨。
首創集團董事長劉曉光與吳小暉有合作關係,在被財新記者問及時脫口而出 : “吳小暉,他就是有錢啊……”從創建安邦財險起不到十年,吳小暉治下的金融實業版圖已然成型,並仍在快速擴張之中。這位中國金融業的新梟雄身上,還會有更多的新聞。
本刊記者溫秀、 楊璐、 李慎對此文亦有貢
獻
安邦財險高調舉牌招商銀行,引發市場猜測。
2013年 12月,安邦連續出手,136億元舉牌招商銀行,
35億元增持民生銀行
保監會調整相關規定後,安邦資產管理公司成為新規定下第一家批復成立
的資產管理公司
2009年7月8日,浙商銀行北京分行正式開業。浙商銀行董事長張達洋(右)揭幕,左為吳小暉。
安邦財險是“安邦系”起家的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