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antcast
Channel: RealBlog - Feed - 湯財文庫
Viewing all 6029 articles
Browse latest View live

呂耀東有索女伴行澳門

$
0
0
2015-09-03  NM

上週六澳門銀河娛樂個新商場開幕,小宗梗係去八吓,仲碰到老闆呂耀東,同一個二十多歲嘅索女行過。呢位索女紮住一條大辮,操一口普通話。佢哋一路行、行、行,行咗去UA戲院,全程有講有笑。緊接兩個保鑣就出現,從後跟到實。

呢位索女,同呂耀東嘅愛女有啲相似。呂耀東向來好少介紹佢仔女,佢有兩子一女,並曾經講過,女兒已經大學畢業,並盛讚個女有愛心,想做教師。但呂耀東要求 女兒一定要到銀行浸吓,結果女兒在投資銀行試了一年,攞了牌,但仍然沒興趣,呂耀東亦沒有勉強。好多富豪嘅第二、第三代,都會入iBank轉個圈,好似郭 炳江個仔郭基煇、鄭家純個仔鄭志剛等。啲投資銀行亦好樂意安排個位俾呢啲富二、三代,無他嘅!以佢哋人脈,多少幫銀行


中介app的進退困局

$
0
0


2015-09-03  NM

他叫吳宇森(Sam),和大導演同名同姓。

留學澳洲,畢業後在當地打工寫app,去年回港創業。

如果app store是一間戲院,他自導自演的那套戲叫做「家務幫」,今年四月正式「上畫」。

公司如今零收入,每個月燒掉二十萬,仍吸引新加坡投資者叩門,投資一百萬新加坡元(約五百五十萬港元),發展海外市場。有捧場客是否代表成功?

今次擂台請來兩位專業評審,包括開發全球首個語音訊息傳送app的Green Tomato行政總裁郭秉鑫(Sunny),以及香港資訊科技商會榮譽會長方保僑(Francis)。

前者狠批兩位Startup老闆無遠見,到底點解?我點sell

香港人生活忙碌,我們一開始就打算開發網上綜合配對平台。去年,我和拍檔李耀基(Raymond)投資十多萬元,成立Devco Technology。先做網上問卷,發現家務助理需求甚大,於是決定開發「家務幫」。同call的士、客貨車一樣,僱主透過這個app,可找到家務助理 到家中幫忙。除了一般家務,還有託兒及陪月服務。這個app和傳統中介最大分別是,僱主只要發出工作請求,系統就會即時作出配對,成功後會看到助理的相 片、認證、以往僱主的回應等。最快十分鐘,就會有家務助理上門,不需要簽任何文件。

系統除了配對工作,更會自動按僱主挑選的工作類別來計算價錢,如九龍區一般打掃收八十元(每小時),有額外工作,如跨區買菜,就再收十至二十元。明碼實價,免卻爭拗。最後,個app有評分服務,僱主同家務助理都可以為對方評分。

現時,「家務幫」有約八千次的下載量,每日平均成功配對二十多個新工作。最近,有新加坡商人對Devco有興趣,公司決定進軍當地市場。

專家有問

方:方保僑郭:郭秉鑫家:家務幫方:個app依家唔抽佣,將來會點收費?好多app一收錢就好難做落去。家:依家係僱主以現金俾錢,但我哋下一個 update版就會有收費模式,僱主須先在網上過數俾我哋,我哋抽佣後,再找數俾家務助理。其實已經有好多人問點解唔使抽佣,所以相信要收費應該唔難。 方:依家面對嘅最大問題係乜?家:現時成功配對率只有五成左右。程式每次會安排四位助理俾僱主去揀,但有時啲客嫌太少,又或者短時間內無人接job就唔再 登入。呢種情況就要做offline work,好似打電話俾僱主跟進,人手無得慳。郭:唔少香港人介意俾陌生人去屋企,點解決呢一方面嘅問題?家:好多客都反映過呢個問題。我哋每一個家務助 理都親自見過,登記身份證、住址及有關文憑,仲同佢哋影埋相放上網。市面上好多中介都無親自見過佢哋,我哋做多一步就可以俾到信心僱主。方:如果僱主與家 務助理發生糾紛,如唔小心打爛嘢,點解決?

家:我哋只係一個資訊平台,同啲助理都無僱傭關係,但會確保僱主請人之前有買家居保險,如果無會幫手跟進。

郭:你哋兩個最唔滿意對方乜嘢?

家:合作咗咁耐就無試過有好大嘅argument。Sam主力對外,曾收到feedback,主要是上年紀嘅姐姐,話唔識㩒,又驚㩒錯,希望個app可做得更好,但Raymond就覺得無咩空間可以再改,呢方面爭執最多。

郭:你哋打算進入新加坡市場,有無諗過太快?香港仲係剛起步,人手夠唔夠?我見唔到新加坡市場嘅吸引之處,純粹係因為嗰邊有人投資?

家:部分原因係。對方覺得個idea好適合新加坡,我哋都研究過,新加坡市場同香港都幾似,而且有識做app嘅朋友喺嗰度,所以嗰邊嘅發展係可行。

方:你哋嘅平台唔似eBay咁賣嘢,但back office嘅投放都幾大,又要聽電話又要揀人,香港都未站穩陣腳,資源好快會被攤薄。

郭:你覺得一百萬坡紙夠公司run幾耐?

家:兩邊市場各十八個月左右。

郭:你哋都知GoGoVan hit咗之後有幾多公司抄佢哋,你喺香港都仲未普及,市場上做開嘅公司整一個類似嘅app,你哋都可以bye bye啦。我覺得起碼要喺香港capture一個download數量或者係market share,先好諗其他市場。一百萬坡紙絕對唔足夠兩邊run咁耐。

家:其實我哋又無打算做到GoGoVan咁大,依家個量未必係最重要……

郭:如果量唔係最重要,點解唔一開始就收錢?

家:我哋啱啱進入呢個市場,唔收錢可以聽到多啲唔同方面嘅意見。

專家判決

郭:我俾六分,合格之上。呢個concept唔係新嘢,講得衰啲只係惠康百佳出面塊告示板。好壞取決於點執行,我問過佢哋有無試過打大交,好彩無,因為做 Startup,idea周街都有,最大問題係teamwork,好肯定第日紛爭會愈嚟愈多。我覺得成個strategic係有啲弱,例如講到可以做到兩 邊市場,你熟唔熟先?人哋一打落嚟就好易玩完,呢度係扣分位。依家七至八千嘅下載量係好少,唔太多人識。其實可以同現有嘅家務中介公司合作,用人哋嘅 database去做自己嘅嘢,好似之前Uber都會搵的士司機,唔使一開始就要同現有嘅公司打,反而搵啲low-tech公司合作,咪可以食咗佢嘅生 意。方:我俾七至八分。市場上好少呢類型嘅網上平台,用開又唔會只用一次,如果守得好,有得做。但收費後,就要諗吓點留客,點樣做得平過市面嘅收費,又賺 到錢。依家要爭取更多曝光率,好似網上banner,或去論壇,睇吓有無人請家務助理。

用家品評

家務助理May姐:「我入行半年,喺僱員再培訓局讀陪月員課程時認識家務幫,登記成為『幫手』。呢度唔使簽任何合約,方便我喺唔同平台搵工,而且定好晒價 錢,好方便,出面有啲agent出到去先改價錢,講到牙血都出埋就無謂。依家嘅僱主都係放定啲錢喺屋企,做完就拎錢走,如果以後要經agent或上網,遲 咗先拎到錢,我就搵過第二間啦。」

撰文:梁延宇攝影:鄭樹清攝錄:廖健昌ed_bn@nextmedia.com


去哪兒網下放總部權限 總裁孫含暉離職做投資

$
0
0
來源: http://www.iheima.com/news/2015/0907/151848.shtml

9月7日,在線旅遊平臺去哪兒網宣布組織架構改組,全面推進扁平化。去哪兒網總裁孫含暉因個人原因將於今日離職,展開全新的創業投資事業。孫含暉將繼續擔任去哪兒網高級戰略顧問,幫助去哪兒網的業務發展和戰略投資。

其中,去哪兒網將技術部/支付中心等部門組成旅遊SAAS平臺事業群,吳永強將擔任旅遊SAAS平臺事業群CEO、集團執行副總裁,不再擔任公司CTO。

酒店事業部則升級為高星酒店及海外業務事業群,去哪兒網將對於目前占酒店30%多的高星酒店業務加大投入力度。彭笑玫將擔任高星酒店及海外業務事業群CEO、集團執行副總裁,不再擔任公司COO。

此前,去哪兒網擁有機票、酒店、無線、度假、門票、智能住宿、目的地服務七大事業部。2014年底,機票、無線事業部升級為事業群。此次改組後,公司將縮小總部,把更多總部職能變化為事業群,讓總部職能也開放給市場和行業。

改組後,去哪兒網的各大事業群將擁有更大的權限。過去,去哪兒網的事業群具備獨立的人事功能,現在所有的投資功能,也開放給了它們。“這樣,各事業群團隊除了業務手段以外,更增加投資並購的手段來發展自己的業務。”去哪兒網首席執行官莊辰超指出。

經董事會批準,去哪兒網還會有選擇地將部分新業務/事業部引入外部投資者,讓團隊更有創業的激情和動力。

在互聯網圈,去哪兒網的創業激情和激勵機制幾乎達到極致。2015年年會,莊辰超曾經指出,“從人才制度上來講,我們需要創造一個生態環境,對每一個員工提供的工作環境和激勵,等同於外面獲取PE、獲取VC的投資,如此才能促進公司高速發展。”而此次引入外部投資者,則進一步促進了該“生態圈”的多樣性和活力。

事實上,去哪兒網在2015年,已經實行了對內部優秀員工一年晉升四次的機制,特別突出者一年可拿30個月工資。

而加速晉升業績突出的業務領導人,也是去哪兒網特色。今日,去哪兒網宣布晉升目的地事業部CEO張強為目的地事業群CEO、集團執行副總裁。

張強加入去哪兒網不到兩年,已幫助公司建立了強大的地面團隊,簽約數十萬家酒店,鋪設了近萬人的地面推廣兼職網絡。無論從商戶端還是用戶端,都是去哪兒網過去一年多酒店增長的主引擎之一,他的團隊在內部被稱之為“鐵軍”。而據最新財報顯示,去哪兒網酒店間夜量的同比增加高達145%。

以下為去哪兒CEO莊辰超的內部郵件

各位去哪兒的同學:

我在這里告訴大家幾個重要的消息。

總裁孫含暉(Sam)因為個人原因離職,展開全新的創業投資事業。Sam將繼續擔任去哪兒網高級戰略顧問,幫助去哪兒網未來的業務發展和戰略投資。Sam於2010年1月加入去哪兒網,在去哪兒的五年時間里,領導去哪兒網建立的完整的財務法務團隊,完成了百度戰略投資以及在納斯達克上市等諸多重大事件。Sam還帶領了公司的品牌廣告銷售業務,五年間這個業務在他手中成長為公司的利潤引擎之一。他同時也創立了公司的預付卡業務,在他離職以後還會以戰略顧問的身份繼續帶領預付卡業務一段時間。他的嚴謹認真,直接坦率,幽默風趣都給去哪兒網企業文化的形成留下了深刻的烙印。祝他之後的生活工作一帆風順!也希望Sam繼續為去哪兒網的發展出謀劃策!

在2012年年底Sam及管理層設計開展了組織結構的變化,建立了事業部制度來讓各個團隊具有更大的自主權面對市場一線的競爭。這個制度在過去3年的時間里,幫助去哪兒網季度營收上升十倍,機票業務規模上升六倍。酒店業務完成了從純搜索到平臺到直銷的三步跳,業務規模上升十多倍。無線業務更是從0收入上升到公司70%的收入,單季收入達到6億。這些成績都是去哪兒的同學們日以繼夜的奮戰獲得的。

我們將繼續深入的發展事業部制度,把公司各個團隊都盡可能推到業務一線面對市場,參與競爭。以下是幾個措施。

1.縮小總部,把更多總部職能變化為事業群,讓總部職能也開放給市場和行業。我們將技術部/支付中心等部門組成旅遊SAAS平臺事業群,將對旅遊行業的服務商(包括線上線下的各類服務商)提供開放平臺和SAAS服務。吳永強(David)將擔任旅遊SAAS平臺事業群CEO,集團執行副總裁,不再擔任公司CTO。我們將酒店事業部升級為高星酒店及海外業務事業群,對於目前占我們酒店30%多的高星酒店業務加大投入力度,同時大力拓展東南亞及日韓的市場。彭笑玫(Denise)將擔任高星酒店及海外業務事業群CEO,集團執行副總裁,不再擔任公司COO。

2.加強事業群的權限。我們的事業群過去有獨立的人事功能,現在把投資功能也開放給事業群。讓事業群團隊除了常規業務手段以外,更增加投資並購的手段來發展自己的業務。(投資並購最後還是需要經過總部IC審批,重大投資並購還需要經過董事會審批)。

3.部分新業務/事業部引入外部投資。為了擴大生態圈建設,更多引入外部資源。經董事會批準,我們會有選擇的將部分新業務/事業部引入外部投資者,讓團隊更有創業的激情和動力。

4.加速晉升業績突出的業務領導人。目的地事業部CEO張強,加入公司不到兩年的時間,幫助公司建立了強大的地面團隊,簽約數十萬家酒店,鋪設近萬人的地面推廣兼職網絡。無論從商戶端還是用戶端,都是我們過去一年多酒店增長的主引擎之一。經過管理層討論並一致通過,張強晉升目的地事業群CEO,集團執行副總裁。我們希望在未來的時間里,張強及目的地推鐵軍為去哪兒網貢獻更大的驚喜。

有人問我,去哪兒網的核心競爭力是什麽?我想,我們的核心競爭力是學習能力,市場需要無線能力,我們就學習無線能力,市場需要地推能力,我們就學習地推能力。只要我們開始學了,我們就會成為第一。

讓我們大家一起努力,為去哪兒網的高速發展加油,創造中國互聯網史上第一個大逆轉百億美元先行者優勢的奇跡。

Best regards,

Cc.zhuang

版權聲明:本文作者周路平,文章為原創,i黑馬版權所有,如需轉載請聯系微信號zzyyanan。未經授權,轉載必究。

Airbnb之後,中國的在線短租為什麽這麽火?

$
0
0
來源: http://www.iheima.com/news/2015/0907/151835.shtml

一、需求的增長:

1、旅遊業的發展帶來大量住宿需求: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精神層次的需求日益增加,出門旅遊逐漸成為人們休閑度假的選擇。近年來,我國國內旅遊人數在逐年上升,據統計至2014年底中國公民國內旅遊人數已達36.1億人;根據國家旅遊局預計,2015年中國旅遊將達41億人次。出遊人數的高速增長推動了旅遊業的發展。

同時,傳統跟團遊弊端漸現,越來越多的人主張自由行。自由行人數的增長也帶動了在線住宿預訂的發展。 

2、人們住宿觀念的改變:

隨著旅遊人數的增多,原有的酒店逐漸承載不了越來越多的遊客,作為酒店補充的短租房逐漸被人關註。同時,隨著人們觀念的開放,傳統酒店住宿的方式已經不能滿足人們日益多樣化的住宿需求,因此,更具有靈活性的短租房逐漸被更多人接受。並且,隨著短租房房源質量和服務水平的不斷提升,人們入住短租房的意願及滿意度也隨之不斷的提升,短租房市場逐漸火爆!

3、分享型經濟的影響:

除了傳統住宿觀念的改變,分享型經濟的發展也改變了人們的觀念,這種綠色環保,閑置資源在利用的方式逐漸被人們接受,同時國外分享型經濟的典型案例讓不少人了解了分享房屋這種成本低、收入高、參與門檻低的出租方式,不少人拿出自有房屋,紛紛加入短租房東的行列。他們或出租臥室或整套出租,通過人性化的服務,他們也在短期內獲得了豐厚的收入。

二、外部條件的成熟:

1、房地產的發展給短租行業帶來了大量的閑置房屋資源:

從1998年到今天房地產市場的發展歷經十余年的時間, 期間全國各地都掀起購房熱潮,不少地區甚至出現房源一天內銷售一空的盛景。房地產市場的高速發帶動了樓市的發展,房源數量的高速增長至產能過剩,引發多方問題,逐漸成為經濟發展的阻力,為此,國家出臺多項樓市調整政策,房地產經濟逐漸趨於平穩。時至今日,“炒房”熱潮褪去後遺留下眾多閑置房屋資源,尤其是旅遊地產的盛行更創造了眾多旅遊地閑置房屋資源,而這些資源為短租房發展提供了物質基礎。

 

2、移動互聯網的發展促進在線短租的發展

隨著互聯網的普及及發展,移動互聯網為不少傳統行業帶來的新的發展機遇,短租行業也不例外,“互聯網+短租”誕生的短租平臺讓更多人了解到短租房,同時越來越便捷的使用方式及手機app的升級讓人們使用短租平臺預訂短租房越來越便捷,遂互聯網的發展助推了短租平臺的發展,更助推了在線短租行業的發展。

 

4、市場的逐漸成熟:

短租界鼻祖Airbnb 的發展讓不少人看到了商機,2012年愛日租的成立標誌著在線短租平臺正式登陸中國,隨後木鳥短租、螞蟻短租、遊天下、小豬短租等多家短租平臺相繼成立。經過3年的發展,各平臺的發展已經趨於穩定。期間,對於客戶認知的培養,消費習慣的培養以及觀念的普及已基本成熟。市場的逐步成熟更吸引了更多的客戶,客戶的增加更促進了市場的發展,截止2014年底,在線住宿預訂市場交易額已達522.6億元,約占當年在線旅遊總營收的20%,並且這個數字還在不斷的增長。

三、短租房的自身特征:

1、性價比高:

旅遊業的發展帶來眾多住宿需求,而酒店無法滿足人們日益追求個性化、特色化的住宿需求,所以短租房的出現填補了酒店市場的空白。同時因短租房自身具有的高性價比、優質的體驗感、滿足多樣化需求等特點逐漸吸引了越來越多的遊客。

2、房源類型多:

同時,隨著短租房的發展,除了傳統的低價的房源外,現在的短租房市場也擁有不少中、高檔的短租房源。如高檔的度假別墅、洋房,中檔適合全家出遊的大戶型公寓、民居。面向不同層次的用戶,短租房市場也有不同類型的房源滿足用戶各類出行的需求。多樣化的選擇,擴寬了短租房的受眾面,也讓短租房滿足了人們旅遊住宿,醫療住宿、學生假期住宿、考試住宿等多個方面的住宿需求。

 

三、短租市場的發展,引來資本市場的關註與推動

國內各短租平臺的發展也引來了資本市場的關註,從國外短租鼻祖Airbnb獲得多輪次融資到國內市場木鳥短租獲得A輪6000萬融資,小豬短租獲得B輪6000萬融資、途家獲得D輪15億美元融資等等,在線短租企業獲得了市場及投資人的認可。不少投資人看到了它的發展潛力,紛紛投資加碼,在線短租潛力無限。

 

在擁有了巨額資金支持後,各短租平臺持續發展,將吸引更多的房東,盤活更多閑置資源;由此形成良性循環,在線短租發展潛力無限。

四、總結:

近年來短租房逐漸受到關註,其原因有三:

第一,旅遊業的發展帶來了大量的住宿需求。酒店行業無法承載眾多遊客,作為酒店行業的補充,短租房也獲得了大量的需求。

第二,短租房市場的特性滿足人們更多樣化的需求。除了短租旅遊住宿外,醫療住宿、求學住宿、商務旅行等等多方面的需求,短租房因其租住方式靈活而更能滿足以上需求。同時短租房源類型多樣、服務更為人性化更能滿足人們個性化、人性化的追求。

第三,國外短租鼻祖的發展為國內短租平臺的發展樹立了榜樣,同時,在Airbnb獲得大量融資時,國內短租平臺也相繼獲得了不菲的融資,大量的融資促進了各短租平臺的發展也促進了行業的發展。

關於短租行業未來的發展,筆者認為,現下各短租平臺都處於搶奪市場的時期,在市場格局逐步確定之後,短租平臺最終會朝著細分市場的方向發展,逐步明確自己的受眾目標,調整自己的營銷策略,最終圈住一批“粉絲”。

同時,現在短租房東還處於逐漸上升的階段,當市場飽和度到達臨界點時,短租房東的數量會逐步下降,短租市場會出現大魚吃小魚的現象,最終個人房東的數量會減少,微小型職業房東會占據大部分。

最後,無論是短租房市場還是在線短租市場的發展都需要依靠健全的法律體系。現在社會配套法律體系和信用體系還不夠完善,隨著這些體系的逐步健全,規範短租平臺和短租房市場的法律法規也會隨之跟上。這樣既維護了消費者利益也保障了市場的健康發展,同時短租房和短租平臺涉及的稅務問題也會隨之解決。法律法規的健全更能使整個產業逐步向著健康持久的方向發展。

版權聲明:本文作者武玥,文章僅代表作者觀點,如需轉載請聯系微信號zzyyanan獲取授權。

Uber 趕在滴滴前放大招:披露12億美元融資已到賬

$
0
0
來源: http://www.iheima.com/news/2015/0907/151841.shtml

9月7日,據新浪科技報道,Uber創始人兼CEO卡蘭尼克(TravisKalanick)透露,Uber中國的12億美元融資已經到賬,百度參與了本輪投資,融資仍在繼續。卡蘭尼克並未透露其他投資人,不過他表示,目前參與投資的基本都是中國的資本方,未來還將有新的投資方加入,其中不乏中國“國字號”投資方。

此前,卡蘭尼克在致投資者的信函中透露,Uber今年計劃向中國投入逾10億美元。卡蘭尼克在信中稱,通過Uber中國打車軟件每日完成的交易量接近100萬次,過去一個月業務量增長了一倍。如今看來,Uber中國的融資額度高出了之前計劃的10億美元。

Uber發言人Kristin Carvell在電郵中也曾表示,“我們不能就特定的數字作出評述,但我們看到投資者熱情高漲,無論是投資金額還是對業務的估值都超出預期。”

Uber(優步)是一款全球即時用車軟件,已覆蓋全球55個國家,300多個城市。2014年7月14日,Uber正式宣布進入中國內地市場。北京成為其進入的全球第100個城市。2014年底的一輪融資後,Uber的市值已經達到410億美元。據稱,最新一輪融資完成後,Uber的市值有可能突破500億美元。屆時,它將成為繼Facebook後第二家還沒有上市就市值突破500億美元的矽谷創業公司。

Uber在剛剛進入中國時,表現得異常兇悍,平臺司機只需要每周接滿70個訂單,就能獲得至少7000元收入,訂單本身收入少於7000元時,由Uber補貼,多於7000元時則全部歸司機。曾有Uber司機對創業家透露,70個訂單最低的車費只有一千多元,而這意味著Uber得補貼平臺5000多元。如此兇猛的補貼也招來了瘋狂的刷單行為,這種補貼隨著刷單加劇,很快結束,起先是不斷增加補貼訂單數量,而後逐漸取消了保證7000元的政策。

有意思的是,幾天前,滴滴打車還在大張旗鼓的宣布9月9日將有大事發生,業內預測將有業務的戰略調整以及品牌更名等事情。作為在中國市場最大的競爭者,Uber此時公布具體融資額,意味深長。滴滴總裁柳青曾在今年7月份的最新一輪20億美元融資中透露,滴滴的現金儲備高達35億美元。如今Uber也拿到了百度等巨頭公司的大額融資,雙方下一階段的戰爭還將延續。

版權聲明:本文作者周路平,文章為原創,i黑馬版權所有,如需轉載請聯系微信號zzyyanan。未經授權,轉載必究。

大數據告訴你:男人更愛理財 女人更有錢

$
0
0
來源: http://www.iheima.com/news/2015/0907/151840.shtml

七成投資者為男性 但女人掌握了更多的錢

男女投資人數中,72%的投資者為男性,28%的投資者為女性。對此,北京奇虎三六零投資管理有限公司CEO吳海生表示,這顯示360你財富的用戶群以男性為主,占據七成多比例。

但是從人均投資金額來看,男性卻僅占人均投資額總比例的49%,而投資人數比例相對較少的女性,卻在這一項上超過男性,占據51%的比例。

因此,整體來看,男人比女人更喜歡理財,但是女人掌握了更多的錢。

80後是主流投資用戶群 

從人均投資金額上看,最高年齡段為20後,人均投資金額7.2359萬元;其次是40後,人均投資金額6.1714萬元;此外,30後、50後、60後、70後的人均投資金額也均超過4萬元,但這四個年代的用戶人均投資額也依然遵循“姜是老的辣”規則。

而投資人數方面看,有42%的用戶為80後;其次是70後,占平臺總投資年齡段人數的24%;而60後用戶與90後用戶占據總體用戶的比例均達到13%,也即60後至90後用戶合計占據總用戶量的92%,顯示主流投資用戶群呈現紡錘形結構。

從年齡段來說,按照1956年-1965年為50年齡段、1966年-1975年為40歲年齡段、1976年-1985年為30年齡段、1986年-1995年為20歲年齡段來統計,人均投資額最高的是80歲年齡段,人均投資額高達7.3167萬元;其次為70年齡段,人居投資額6.3432萬元;60年齡段排第三,人均投資額5.0448萬元;50年齡段、40年齡段、30年齡段、20年齡段分別以4.7775萬元、4.5837萬元、3.7596萬元、2.2247萬元排4~7位。

北京上海天津浙江人最能買 江蘇人總投資額最高

從投資者的地域性方面分析,按照人均投資額度來計算,北京上海人最有錢,人均投資額雙雙超過5萬元,其中北京人以5.9207萬元奪冠。天津、浙江、江西、青海、吉林、江蘇6省市投資者分別以人均投資額過4萬元排名第3~8位。

而人均投資額超過3萬元的則總共有22個省市,包括內蒙古、遼寧、新疆、河北、湖北、黑龍江、四川、福建、安徽、山西、甘肅、湖南、廣東、山西等14個省份的人均投資額也均突破3萬元大關,而排第23名的河南省則以2.9453萬元領銜2萬元人均投資額省份。

投資額最多的省份方面,奪冠的則是江蘇省,山東省次之,河北、湖北、河南、北京、浙江、四川、安徽、江西分別占據其余的投資額十強省份位置。

(以上數據來源:360你財富大數據報告)

版權聲明:本文作者崔婧,文章為原創,i黑馬版權所有,如需轉載請聯系微信號zzyyanan。未經授權,轉載必究。

風口理論,看起來很酷然而並沒什麽卵用!

$
0
0
來源: http://www.iheima.com/news/2015/0907/151839.shtml

“站在風口上,豬都能飛起來!”雷軍一言,語驚四座。

“現在這年頭,找到合適的風口,賣一根按摩棒、造一張課程表,甚至連攤一個煎餅,估值都可能上百億。不把風口掛在嘴邊,你都不好意思和人打招呼。”聊及國內互聯網,一位朋友如是說。

“照你說的,所有企業都能成為風口上的豬咯?”

“那是自然,關鍵是找到風口。”

“產品不好怎麽飛?”

“產品是其次,主要是要進行包裝,引起風投的關註,把產品包裝的無比高大上、有逼格。比如講一個老人賣煎餅的故事,5塊錢的煎餅咱兒賣50塊,每天限量還100個,售完即止,這樣才夠得上逼格。”

“那假如風投不關註呢?”

“那就不斷的上電視、做訪談,大量曝光,持續炒作,上來就說我要發一個億給員工,話題炒熱就有人氣,眼球來了風投自然就來了。”

“風投的錢燒完了呢?還能好好的做點實業麽?”

“做實業那麽簡單,大家還搶什麽風口!”

……

聽,風口上空傳來夢想破碎的聲音!

這兩年在互聯網風口上飛起來的豬不少,夢想著飛起來的就更多。“xxx將是下一個風口”或者是“xxx,新的萬億級市場”,各種預測更是讓人眼花繚亂,讓人覺得中國現在簡直是前景無限、遍地流油。

現實當真如此嗎?那些找到風口的互聯網公司,真的從此高枕無憂了麽?我們先看一組統計數據。

2014年11月,搜狐裁員1500人;

2014年12月,拉手網裁員30%;

2015年,紅星美凱龍電商團隊裁員80%;

2015年,酷6網先後經歷兩次大裁員,幅度分別達到20%和40%;

2015年8月,一畝田裁員1500人……..

從曾經的風光無限,到如今的窘迫裁員,這才是所謂風口上互聯網企業的真實寫照。

近些年,電商在中國經歷了近乎爆炸式的增長,無數的人夢想著通過它來賺取高額利潤,但在我看來,找尋風口的互聯網電商就是大海上泛起的美麗泡沫,如果離開了大海的滋養,破裂只是早晚的事情。

有人會說,中國的互聯網電商只是暫時遇到了挫折,通過時間的沈澱和電商人的不懈努力,這樣的瓶頸早晚會得到突破。如果你有這樣的想法,那我就告訴你,你大錯特錯了。風口理論不僅在中國遇到了瓶頸,在國外的日子也不好過,甚至於變成了傳統企業的附屬。

風口論的冰火之歌:國內熱火朝天,國外尷尬遇冷

先說說與中國毗鄰而居的日本吧!據統計,2012年日本電商市場年流通額約9萬億日元,而同年中國僅淘寶一家就輕松超過萬億。而憑借7300億日元年度營業額占據日本電商冠軍寶座的亞馬遜日本,銷售成績還遠差於國內京東商城一家。可以說在日本,電商的地位並不高,跟傳統商超或賣場相比完全不在一個層面上。

再放眼亞歐大陸中部的德國,余額寶等備受國人追捧的服務項目,在德國卻遭遇了滑鐵盧。原因何在?除了德國擁有全球最嚴厲的金融監管條例外,每家德國銀行都擁有十分完備的網絡營銷系統和經驗。當德國人的金融需求可以被銀行徹底滿足之時,余額寶們自然在德國難以大紅大紫。

此外,小米模式的互聯網企業在德國很難發展。原因在於,開拓德國市場的手機廠商很多,他們往往與德國各大手機連鎖店直接合作,德國人在連鎖店就可以購買最新款的現貨、享受一整套的後期維修保障服務。當手機店能輕松、全面滿足德國人購機需求時,小米的預約發行模式自,怎會讓德國人心甘情願的買賬呢? 

電商的野馬,無法馳騁於傳統企業的廣袤草原

為什麽在發達國家,一向姿態甚高的電商會備受冷落?原因很簡單,這些發到國家的傳統企業已經足夠強大,強大到其制造水平、服務意識足夠讓其在電商時代閑庭信步。

還是先看日本吧!日本企業除了在產品設計方面的完美程度備受推崇外,日本企業的服務水平更是舉世聞名。舉2個極其微小的例子:日本很多賣場不僅提供免費嬰兒車,而且提供嬰兒專用的消毒紙巾,便於消費者擦拭嬰兒車;如果去日本旅行,日本賣場不僅提供大尺寸的儲物櫃,甚至還在前臺專門配備了會說中文的服務人員,專門為中國遊客提供服務…….當日本的傳統企業將服務體驗做到最佳之後,電商企業想要通過低價和便捷打動消費者變得異常困難。

再說說德國。德國的工業制造和管理實力位於全球前列,產業鏈的數字化更是領先於其他國家。當中國傳統企業還在使用紙質賬本管理進銷存的時候,德國企業已經提出要步入“工業4.0”時代了。這樣的差距還體現在生產和制造的每一個環節中。例如,最近德國西門子推出了一個整合了大數據與車聯網概念的停車系統。當西門子發現,在汽車保有量極高的歐洲,每天有大約⅓的交通流量在於司機們正在憤怒的找尋車位。捕捉到這一市場痛點後,西門子特別研發這套停車系統來滿足車主需求。

“互聯網+”≠電商,核心在於對企業運作環節的層層滲透

也許有人會說,因國家發展水平不同,國內外傳統企業不能一概而論,弊端重重的中國傳統企業迫切需要電商進行顛覆性的創新和改造。你看,李克強總理提到“互聯網+”概念便是最好的佐證。

在我看來,這樣的說法是荒謬的。我認為“互聯網+”與如今眾人倡導的風口理論有著本質區別,準確的說,他們不過是套用了總理的概念而已。

“互聯網+”關註的是利用互聯網的力量從設計、生產、包裝、物流、銷售等每一環節上提升產品質量和服務水平,而風口論上的互聯網思維則重視概念包裝和銷售策略的制定,對於產業鏈的其他環節幫助不大。因此,互聯網思維只能被認為包含於“互聯網+”之內,但絕不能替代。

以淘寶為例,作為中國領先的B2C電商平臺,淘寶一貫以設計精美的頁面、打動人心的文案讓人稱道。然而卻鮮少有人知道淘寶真正的核心在於背後龐大的產業鏈體系。如果沒有強大的數據後臺支撐,沒有高效的後期物流保障,沒有連貫有序的產品供應鏈體系,僅靠一些頁面及文案的堆砌,淘寶絕不會獲得如今的成功。

所以,一個企業想要在互聯網時代致勝,最重要的是將互聯網融入到整個企業的產業鏈中,從每一個環節上提升效率,提升產品質量和服務水平,同時加以一些消費者喜愛的營銷手段輔助,而非僅僅的去炒作一些概念或者是包裝一個情懷。

“互聯網+”沒有捷徑可走,提升企業運營數字化是正途

我認為,企業想要提升產業鏈的整體效率,主要分為三個方面,分別是產經銷環節的深度挖掘、數字化管理體系的建立以及服務質量的提升。

首先是產經銷環節的深度挖掘,從生產到銷售環節,其實每個企業都有很大的效率提升空間。企業需要在經營中鼓勵員工進行自發的效率創新,同時對公司進行適度的扁平化體系改造,縮短各項業務的審批流程的同時讓一線員工進行快速決策,公司總部則逐步演變為後臺支持和服務體系,提升市場反饋速度。

關於數字化管理體系的建立,目前可行的辦法是像萬達和紅星美凱龍一樣自行研發企業管理體系,並與企業的實際運營進行無縫對接;此外,還可以與千米網、商派、金蝶等第三方企業服務提供商進行協同作業,借助其專業的企業管理工具,最終以最小的成本獲得最佳的服務。

企業想要提升服務質量,最主要的是將客戶放在心上,最好的辦法就是充分接觸市場、捕捉不斷變化的市場需求,通過一線員工不斷的觀察和反饋找到運營中的不足,用日拱一卒的方式逐步改進服務水平,去贏得客戶和市場的認可。

寫在最後:仰望星空,不如腳踏實地

豬,飛上天了還是豬,不會因為風大就變成雄鷹。所以,忘掉那些無聊的吹噓,忘掉那些花哨的概念,忘掉華而不實的風口理論吧,別再被他們所迷惑。多低頭看看自己的產品,是否有改進的空間;多關註自己的運營和銷售團隊,是否能提升服務體驗。因為只有這樣,企業才能在互聯網時代下更好的生存下來,生命之花也才能在貧瘠的沙漠中嬌艷盛開。

 版權聲明:本文作者溫二爺,文章僅代表作者觀點,如需轉載請聯系微信號zzyyanan獲取授權。

玩完股市再玩匯市(2015/8/20)

$
0
0



2015-08-20  NM

今年8月11日,中國人民銀行突然宣布,為了完善中間價報價制度,把人民幣兌美元匯率一次過下調 2%,事件觸發人民幣離岸價三日間急挫約5%。8月13日,人行急急召開記者招待會安撫投資者,副行長易綱強調人民幣已跌夠,又反駁市傳有官員要求貶值一 成是無稽之談。人行行長周小川缺席記招,不見踪影。

過去十多年,中國致力推動金融市場改革,目的是要令人民幣變得更國際化,成為其他國家 的儲備貨幣,以及期望被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納入特別提款權(SDR)貨幣籃子內,與其他大國的貨幣平起平坐。今年8月6日,IMF建議把有關決定 由今年11月延至明年9月,原因是人民幣在多項標準(包括自由使用)仍有不足。數日後,人行便宣布貶值,不知是否針對IMF的決定。IMF延遲人民幣納入 SDR的決定,觸發人民幣大幅貶值,兌美元創四年新低。無獨有偶,今年6月10日,另一外國勢力,摩根士丹利資本國際公司(MSCI)宣布,決定推遲將內 地A股納入MSCI新興市場指數,事件直接間接觸發內地A股股市暴跌,上綜指數由高位5,000點以上重挫三成多。七月初,傳出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下令「暴 力救市」,動用數以萬億元資金托市,把指數推上4,000點之上,但之後又跌返3,500點水平,要再入市力托。

內地中央 官員今年七月費盡九牛二虎之力,才令A股市場稍為回穩。不知何故,一個月後又突然宣布人民幣貶值2%,自己製造麻煩,「玩」完股市再「玩」匯市。中央動用 大量資金及外匯,托完股價再托匯價,原本已經十分疲弱的經濟被再踩多一腳,未來經濟下行速度恐怕會加快,需要再落重藥「止瀉」。市場人士估計中央官員眼見 七月外貿數字下挫近8%有多,故此有需要透過貶值去振興出口,減少進口,從而刺激國內生產和需求。然而,人民幣若大幅貶值,鄰近國家的貨幣亦會跟隨貶值, 出現競爭性貶值情況,最終人民幣貶值未必能夠振興出口。

此外,即使近年內地出口轉差,但依然錄得巨額順差,每月高達數百億 美元,要靠貶值去振興出口的理據顯然不足,肯定會惹來貿易夥伴的抗議。況且人民幣大幅貶值,只會加快資金外流,加重內地企業的負債(以美元計),故此整體 而言未必對經濟有所幫助。今次人民幣貶值,美其名說是完善中間報價,縮窄在岸價和離岸價的差別,這個說法與中央「暴力」救股市的取態,明顯南轅北轍。現時 內地企業A股的「在岸」股價,遠遠高於在香港上市的H股「離岸」股價,兩者差距可以高於一倍。反映兩地A股和H股的恒生AH股溢價指數,今年7月徘徊在 140點水平,顯示A股較H股貴40%。中央若希望完善市場機制,又何須「暴力」救股市,不如讓A股下滑至合理水平,縮窄與H股的差距。經過這兩個月人為 干預股市及匯市,令市場大幅震盪,內幕人士從中獲利,人民幣和A股要走向國際化,恐怕路途更遙遠。

林本利曾任教於理工大學,現為專欄作家及教育中心校監(http://www.livingword.edu.hk)作者網誌 - http://lampunlee.blogspot.com

 


 



恒指九倍市盈率有幾真?(2015/8/27) 林本利

$
0
0



2015-08-27  NM

近日恒指急挫,50隻成分股總市值跌至不足14萬億元,以去年它們(包括長實及和黃)總盈利接近 1.5萬億元推算,恒指往績市盈率(PE)不足九倍,表面看來是入市良機。然而,恒指九倍的市盈率到底有幾真?上月中筆者見港股大幅下挫,抱着追求真相的 態度去研究這課題,發覺恒指市盈率存在着不少「水分」,讀者千萬不要信以為真。

七月中,恒指仍處於25,000點水平,恒指服務公司在網 頁公布的恒指市盈率約10.5倍。但翻開報章,49隻成分股(不計長實地產)的平均市盈率接近15倍,與恒指服務公司的10.5倍相差甚遠。這是由於恒指 是反映50隻成分股的總市值變動,不像美國道瓊斯指數只反映30隻成分股的股價變動,故此市值比重愈高的股份對恒指及恒指市盈率的影響便愈大。2014年 50隻成分股所賺的1.49萬億總盈利,當中有5,200億元來自9隻國企(H)股,佔總盈利35%。這9隻國企股,平均市盈率不足7倍,故此大大拖低恒 指市盈率。其中一隻建設銀行,去年盈利高達2,300億元人民幣,折算成(以1兌1.25計算)2,800億港元。當中建行H股佔96%盈利(其餘屬A 股),即是2,700億港元,已佔9隻國企股5,200億元盈利的一半以上,亦差不多佔恒指50隻成分股1.49萬億元的20%。扣除9隻國企股的盈利, 其餘41隻恒指成分股的盈利合共9,700億元,市盈率在12倍以上。但必須留意這9,700億元的盈利,存有很大「水分」,當中有1,800億元來自資 產重估,1,200億元來自出售資產所得。若扣除這合共3,000億元的所謂「盈利」,41隻非國企股盈利只得6,700億元,市盈率升至17倍以上(以 恒指25,000點計算)。

2005年本地上市公司實施新的會計制度,每年要為投資物業估值,若然物業升值,就算作盈利, 結果嚴重誇大地產公司去年的盈利。例如去年九倉賺360億元,當中280多億元屬物業重估盈利,核心盈利其實只得70多億元。由於盈利被誇大數倍,令九倉 的市盈率只得4倍多;若撇除物業重估盈利,九倉的市盈率超過20倍。同樣,領展(前稱領匯)上年度(截至今年3月)賺270多億元,當中近230億元來自 物業重估。若撇除物業重估盈利,領展的市盈率便由不足4倍暴升至25倍。去年一月底,電能出售港燈超過一半股權,獲利530億元。和黃透過長江基建間接持 有電能約30%股權,故此分得約160億元盈利。而長實持有近半和黃股權,故此又可分得約80億元盈利。因此李嘉誠去年出售港燈,便為恒指帶來770億元 特殊盈利,有助拖低恒指市盈率。2006年9月前,33隻恒指成分股並沒有國企股,之後恒指公司開始加入國企股,並把成分股數目增至50隻。2006及 2007年,國企股市盈率高達30倍,恒指公司引入國企股,基金經理搶貨,迅即推高恒指市盈率,直至2007年10月恒指市盈率高見24倍,股市終於「爆 煲」。今年4月27日,恒指高見28,588點,市盈率不過12倍左右,但結果依然「爆煲」。現在回頭一看,若然撇除9隻H股,資產重估及出售資產等利 潤,當時恒指市盈率高達20倍,已接近過往「爆煲」水平。

林本利曾任教於理工大學,現為專欄作家及教育中心校監(http://www.livingword.edu.hk)作者網誌 - http://lampunlee.blogspot.com


賭廳廳主爆內幕澳門賭廳向來都有賭枱面和賭枱底這回事

$
0
0



2015-09-04  NM

習近平上場後反貪和打大老虎,豪賭客一夜間絕跡澳門,一向靠國內豪客撐場的澳門賭場陷入前所未有的 低谷,過去一星期以來,多個賭廳傳出結業,包括大衞集團旗下多個賭廳。澳門經歷過回歸前的極度失控,黑社會為爭奪賭場利益,展開江湖仇殺,每日都有人擲燃 燒彈,治安陷入史無前例的亂局。但隨着黑幫主腦落網,回歸後賭權開放,各人忙於搵錢,澳門賭業曾一度繁花似錦。然而去年五月,警鐘突然敲響,澳博旗下的金 麟貴賓會一個活躍會員在集資過百億後突然失蹤,債主臨門,整個賭業意識到風暴將臨;接着半年後,一名逾二十年經營賭廳經驗的廳主,其賭廳竟然出現黑社會晒 馬事件,廳主「被」要求交出經營權,情況好像比回歸前更恐怖。最後,金麟貴賓會率先受不住衝擊而冚旗。在澳門本來有六個賭廳的金麟貴賓會老闆何大志,正是 身處這場賭業風暴的風眼位置,他接受本刊訪問,大爆這場賭廳風雲的內幕,和賭場內種種黑幕,亦首次承認賭廳有人進行「賭枱面和枱底」的非法落注。

像災難片一樣,風暴未正式殺到前,總有其他先兆發生,例如老鼠集體逃亡。去年四月,澳門賭業發生歷來最大宗的走數風波。一名叫黃山的男子突然失蹤,欠下一 筆近百億元的爛賬,令整個澳門賭業從繁華夢中被霹靂聲驚醒。現年四十歲的黃山是貴州人,幾年前涉足澳門賭業。由於他與不少內地官員、商人關係良好,被傳與 前中央政治局委員周永康兒子周濱關係密切。憑着後台硬淨,加上有渠道引入大批內地豪客,黃山迅速彈起,近年更搭上了金麟貴賓會的老闆何大志搵食,「佢有 客,我哋就開咗VIP戶口俾佢,佢存咗一億入去,擔當疊碼角色,幫客人出籌碼。」但黃山向外宣稱,自己是澳門金麟貴賓會的代表人之一,何大志如今否認這種 關係,但過往卻一直未曾向傳媒澄清。

枱面枱底不同注碼

曾擁有六個賭廳,現在一間都無的何大志表示,當時澳門賭廳「賭枱底」(例如枱面賭一萬,枱底可能賭十萬,目的是瞞稅。)風氣盛行,黃山覺得這是財路,於是 大力發展這項「業務」。他以手中多大客做籌碼,吸引賭場疊碼仔和內地富商夾份做外圍庄家,與賭廳賭客進行巨額的枱底對賭。黃山又定下規矩,若想夾份做庄劏 其他賭客,須先向其支付數以千萬元,甚至逾億元的保證金。這筆錢,主要存入他在金麟貴賓會的戶口。為引人落疊,黃山聲稱會提供二點五釐月息回報,加上賭桌 上所贏的分紅,吸引了不少澳門及內地人士上當,由於當時澳門賭業繁盛,不少人落疊。沒多久,他便吸納了近百億元賭本資金。同時,他向外聲稱是代表金麟會接 受投資入股,對此何大志今天大力否認。「呢樣嘢我真係唔知,我只知佢(黃山)和周濱關係密切。我哋唔會理佢活動範圍,只關心賭廳條數。」何大志的意思很清 楚,他只關心有無錢賺,其他人愛說什麼只要不影響他,就自然不去理會。

挾百億走佬

去年四月,《華爾街日報》訪問周濱在美國的外母唐敏利,她親口證實女婿周濱前年已遭中國當局扣押。其後中央打貪行動日漸嚴峻,豪客一夜蒸發,澳門賭廳生意 也一落千丈。頓失靠山的黃山也自身難保,見勢色不對,去年四月中突然夾帶私逃,有傳他躲藏在新加坡。雖然這筆百億爛賬涉及多個賭廳,但由於黃山一直都是用 金麟貴賓會代表人身份外出宣揚,而存款也主要在金麟貴賓會,結果吃下苦果的人變成何大志。黃山走佬後,不少賭客擔心放在金麟貴賓會的存款欠穩妥,於是一窩 蜂湧去提款。短短幾日間,已被提走二十多億,引發賭廳擠提。另外,不少被黃山食夾棍的人,也跑去金麟貴賓會追數。其中一名年約四十歲的姓穆內地女子,更是 惡人中的惡人,她聲稱被黃山騙去十一億元,何大志雙手一攤表示不可能代還,最終想出辦法和她傾掂數,就是允許她帶自己客人去金麟貴賓會賭錢,然後從中賺錢 補償損失。原以為事件已平息,但其後穆女發現澳門早已沒有豪客,金雞自己也吃不飽還下什麼金蛋,於是索性提出要求,要何大志將金麟貴賓會整個給她經營。

大漢包圍賭廳

去年十月五日凌晨,穆女和澳門猛人細福,帶着過百名兇神惡煞大漢,闖入新葡京二樓的金麟貴賓會搞事,他們有些是操普通話的東北人,有些則是古惑仔,提出一 個條件,就是要求何大志將一個叫阿昌的香港賭客交出來,清還欠款。「阿昌係我哋大客,同穆女因為錢銀問題爭執,要我哋交阿昌出嚟,但我當晚喺大陸,阿昌電 話又關咗,我都冇辦法。」何又說,除了賭廳外,對方又派了百多人在賭場周圍把守,氣氛緊張。「呢班人一嚟到就喊打喊殺,講明唔交阿昌出嚟,就唔俾我哋做生 意。」何表示,這幫人不但阻止客人賭錢,還搶去職員的電話,恐嚇不能報警,否則會跟他們回家,「當時我好擔心班伙記人身安全,呢度係澳門,分分鐘俾人喺街 頭打死或拋落海。」翌日,何立即趕返賭廳,門口仍有大批古惑仔把守。當他和穆女會面時,穆女除要求金麟貴賓會交出阿昌外,最終說出自己真正目的,就是要求 何將金麟貴賓會交出來由她揸旗。雙方最後談不攏,自此,何大志和他的賭廳便麻煩不斷。而最令何不滿的,是大批黑社會分子來到金麟貴賓會晒馬,管理新葡京的 澳博保安竟然無出手阻止,他氣憤地說:「合約寫明(新葡京)負責場內保安,如你唔負責早啲講,我自己請保安。」

被司警玩殘

屋漏兼逢連夜雨,豪客大減,惡人臨門,加上負責管理的澳博愛理不理,其後更出現司警在金麟貴賓會外長期駐守,名義是防止人搞事,客人提取存款或賭錢都被帶 回司法廳盤問,此舉嚴重影響賭廳收入,由每月轉碼三十多億,急跌至幾億,「咁搞法,邊有人嚟賭錢。」其後,澳博又以生意額未達標準為由,向金麟貴賓會罰款 一千萬,但何拒絕支付。何大志稱,澳博行政總裁蘇樹輝,又認為金麟個名聲已不好,要求他不得再以金麟貴賓會或金麟娛樂一人有限公司經營,需要改名才有得留 低,何堅決反對,「我仍有好多數未追回,大概二至五億,改咗名客人仲點會還錢,賭仔一向姓賴o架啦。」雙方關係進一步惡化,何已在澳門發律師信給澳博,坦 言會周旋到底,「你冇理由取消我牌照,生意可以唔做,但牌照一定會保留,用來打官司。」最後何和澳博徹底反面,金麟貴賓會已被收回,而他在其他賭場的賭 廳,也受連累停業。本刊曾致函澳博查詢金麟貴賓會收廳和晒馬事件,及何大志的說法是否屬實,職員稱會轉交有關部門跟進,但截稿前一直未獲回覆。

他也是惹火人物

據他回憶,爺爺何富雲是惠州博羅大地主,擁有八十六萬畝地和三百間屋。日本侵華期間,為逃避戰亂,他的爺爺帶着家人和三十箱黃金逃亡至香港,在九龍塘購入 十多間店鋪做生意,但其後香港淪陷,其店鋪被日軍燒毀,導致家道中落。其後他的父親,也只是靠做水果買賣維生。十八歲時,他向母親借了八千元做走私藥材生 意,憑藉爺爺在國內的名氣,用錢疏通海關「俾面」,於是從廣西以每斤一百元買入冬蟲草運至香港,再以每斤五千元轉售圖利,「做咗一年,就賺咗第一桶金三百 萬。」做了四年,他已身家過千萬。之後,他又轉行做製衣生意,在鴨寮街開布行,每月生意達百多個貨櫃,純利幾千萬,「好搵過做賭,後來業務轉差就冇做。」

澳門老廳主

何大志表示,在七十年代尾,賭王何鴻燊的澳門和香港住所,都被人放狗頭作出恐嚇,而何的姑丈當時是華探長,幫賭王擺平了事件,而何作為姑丈親信,亦因而埋 到賭王身。一九七九年,他獲得賭廳牌,與香港雞記麻雀館譚勝等人合作經營葡京內的珊瑚廳,正式進軍賭業,也是澳門首一批開業的賭廳。高峰時,何擁有六間賭 廳,遍布MGM、新濠鋒、星際和新葡京,每年轉碼達三千多億,「所以我交咗好多稅。」但他承認近年賭廳已不好做,除了交重稅外,賭廳營運支出每月閒閒哋也 要五百萬,「生意好時純利會有一千萬,唔好就只有幾百萬。」而賭廳愈開愈多,也造成惡性競爭,「我當年做賭廳,只有十幾間,近年高峰時,有成五百間,邊有 得做呀。」除了在省港澳吃得開,十多年前,何大志原來在台灣也名噪一時。他在澳門和韓國濟州分別經營賭場,因為招徠台灣賭客,從而搭上了當時得勢的民進 黨。

搞到陳水扁道歉

二○○五年,台灣總統府前副秘書長陳哲男、前高雄捷運公司副董事長陳敏賢,和前省議會議長劉炳偉等人,到韓國濟州島嫖妓和賭錢。但其後傳媒得到一張三人在 賭場賭錢的閉路電視照片,官商勾結事件因而曝光,在台灣引起極大震盪。事後有人說是何大志向傳媒放料,因該濟州賭廳屬他所有,但當時他極力否認。由於事件 牽連甚廣,當時的台灣總統陳水扁也急忙出來道歉,堅稱對他們嫖妓賭錢一事全不知情。這件事後,何大志被傳媒追訪,也被黑道暗殺,他立即避走回大陸。

多年經營一鋪清

因仗着和何鴻燊多年合作關係,何大志在澳門撈賭幾十年也順風順水,他坦承最少有幾十億身家。現在和澳博關係轉差,更要對簿公堂,卻是意料之外,但他強調, 仍十分尊重賭王家族。見慣風浪的何大志,想不到被一個反貪猛浪打得措手不及,幾十年在澳門建立的賭業最後一鋪清,他對很多人都有怨憤,包括搞得他一身蟻的 穆小姐,還有大難臨頭起飛腳的澳博、司警部門等。然而由始至終,他不肯承認一切禍端源於走佬的黃山,或者,他在訪問中曾提及關於黃山,這屬於一個「政治問 題」,才是難以啟齒的原因。

名人逐個數

何大志自認交遊廣闊,無論港澳台黑白二道,他都有交情。他今次受訪,更爆出不少名人的秘聞。

陳哲男陳水扁前副秘書長何大志說陳哲男喜歡賭外,還愛好女色,所以經常會帶他去夜總會消遣。最驚人的是,何爆出原來同行還有其他人喜歡搞人老婆。有一次, 何吩咐助手向對方提供四至五名妓女,但當中有人竟然不要,原來當晚另有「節目」,就是偷偷走進朋友的房間,搞別人的老婆。

崩牙駒何八十年代經營黃金夜總會,因一次夜場打交而認識崩牙駒,並成為好友。他說崩牙駒是典型江湖人,有脾氣,並且愛好賭錢。他又說,崩牙駒坐完監出來後,申請回鄉證被拒,他曾出面幫助,向內地官員反映他只是想返大陸走走,最終崩牙駒獲發回鄉證。

街市偉對於街市偉,何評價不高,指他是一個走慣江湖的人。當年新世紀酒店發生開槍事件,街市偉叫他幫手做夜總會,不用三個月他做出成績,但其後何不肯再借錢給街市偉的紅顏知己陳美歡,街市偉即關閉他的夜總會,「街市偉好爛,亂七八糟。」

水房賴他說水房賴數口精和聰明,搵錢為重,對錢亦十分緊張。何說水房賴和崩牙駒是兩種人,崩牙駒追求有權有勢,水房賴則只追求金錢。另外,他又說水房賴性格貪生怕死,喜歡潛水避開麻煩,否則回歸前已可打贏崩牙駒。

四太跳舞出身結識何生,跟蘇樹輝合作賺大錢,但他覺得四太仍未能在政商界吃得開,至今未能攀上全國政協。他又讚四太外形美麗,但可惜已經年華老去。

撰文:艾馬、程志康攝影:王晴news@nextmedia.com


陳智思$1000擸地 搞國際學校無申報

$
0
0
2015-09-04  NM

新學年下週開課,家長帶着仔女準備競逐名校入場券,爭崩頭的頭號目標,是全港五十間英文行頭的國際 學校。政府三個月前,宣布新一輪以象徵式一千元批地加建國際學校,以應付源源不絕的需求。本刊發現,其中一個獲批地的辦學團體,屬於行政會議成員陳智思, 但他非常神秘,不單沒有申報利益,以往亦從無公開提及會孖住英國名校辦學。除了陳智思,永隆銀行創辦人家族第三代,仿效邱德根兒子邱達強以特許經營方式、 引入哈羅國際學校的做法,與另一英國名校合作,同樣獲得近乎免費地皮。香港颳起的名校風,引來權貴紛紛搞教育,背後揭示他們所得的土地、金錢、地產、人脈 利益。不單辦國際學校着數多多,本刊調查多間富貴幼稚園的創辦人,發現他們各自坐擁億元豐厚物業資產,搵銀的起跑線由playgroup(遊戲班)開始一 條龍直上,辦學如掘金礦。

教育局今年五月廿九日宣布,批出三塊地皮發展國際學校,其中一塊面積達七萬呎鄰近將軍澳堆填區、在長實樓盤峻瀅旁邊。峻瀅位於「鋼鐵大王」、捷和神鋼鄭翼 之家族地皮,李嘉誠和鄭翼之都是潮州人,鄭翼之四十年代已是香港顯赫家族,○一年他逝世時,李嘉誠親自到靈堂致哀。如今峻瀅加入了第三個「家己冷」——陳 智思,他是今次獲批地搞國際學校的主角。陳智思家族跟英國有四百多年歷史的Shrewsbury老校合作,早在○三年,陳智思的堂兄、泰國城市地產集團主 席陳智淦,率先引入Shrewsbury,在曼谷市中心為該校興建英國以外首間國際學校,毗鄰城市地產的Bangkok Garden Apartment,學校成為樓盤賣點。

沒向行會申報

Shrewsbury今次來港辦學,預計二○一八年起,會為五至十一歲的學童提供八百五十個學額,同樣由城市地產牽頭,但在港註冊公司,就由陳智思領軍。 翻查記錄,今年二月,Shrewsbury International School Hong Kong Limited成立,中文名為修仕培勵國際學校,當時董事及秘書包括:吳騰輝、劉志德等人,兩人都是陳智思的亞洲金融高層。這間新公司成立僅三個月後,就 獲得政府批地。直至七月底,董事加入了陳智思、盤谷銀行資深副總裁孔令成。香港分校的管理小組主席,由英倫銀行理事會前主席Sir David Lees出任,他也是Shrewsbury泰國分校的校委會成員。陳智思的公司獲政府批地搞國際學校,但他未有向行政會議申報利益,只提及是一間叫修仕培 勵香港有限公司的董事,業務屬「控股投資」。記者發現該公司早於二○一○年成立,一一年休止活動,大股東是Shrewsbury泰國國際學校,另一股東是 陳智思的亞洲金融子公司,他的堂兄陳智淦亦是該公司董事,可見陳家其實早已部署在港搞教育。不過,陳智思卻非常神秘,幾乎從無公開談及,作風跟他以往高調 指有意投地建私家醫院,明顯不同。今次他獲批地,從中可見他的家族人脈網在官場的影響力。

堆填區樓價升

五十歲的陳智思,曾被視為下屆特首黑馬,但他今年三月已表明不會跑。雖然有健康隱憂多年,但回歸後至今他都是「公職王」,三月獲委任做非常頂癮的「降低食 物中鹽和糖委員會」主席,一直維持曝光率。形象健康的陳智思,早在四年前,和太太楊碧鈴,在北角渣華道一個商廈單位,開辦培生學校,標榜着重小班及基督徒 品德教育,陳的兩名兒子也曾在該校就讀,如今收三十個學生,每年學費約六萬元,「美魔女」張慧儀患有先天心臟病的養子,也是該校學生。翻查培生的賬目,發 現過去兩年,每年錄得近六十萬元利潤,小班也有睇頭,今次泊住英國名牌,想必大有作為。陳智思沒有回覆本刊查詢。早前爆出梁振英欲於將軍澳堆填區建住宅, 近月該區建國際學校消息傳出後,堆填區隨即「升呢」。利嘉閣助理分區經理鄭健沐稱,峻瀅及日出康城兩盤的呎價受帶動升穿一萬元,預料學校落成後會再升。不 過,附近居民卻有感建國際學校與平民區格格不入,擔心拉高生活指數,並要解決車位配套不足問題。

永隆第三代出擊

除了陳智思家族的Shrewsbury,港府批出另一幅、位於大埔科學園附近地皮予另一英國名校Malvern College,校方一樣孖住本地老牌家族,由永隆銀行創辦人伍宜孫的孫兒伍尚修,以特許經營方式引入。他先在一二年替校方在中國青島開設全球首間國際學 校,今年再有成都分校,香港分校將於一八年落成,料可提供九百六十個學額。伍尚修獲港府批地的Malvern College Hong Kong Limited,一二年成立。年約三十五歲的伍尚修曾是永隆銀行企業傳訊部主管,○八年招商銀行(3968)高價收購永隆,兩年後他便離職,之後打理家族 房地產業務,並在哈佛大學進修教育。伍尚修透過公關回應,指香港分校正進行前期規劃,現階段未有入學安排等資料。

哈羅爭議延續

陳智思及伍尚修,兩人引入英國名校來港,跟一一年邱德根兒子邱達強引入哈羅的做法近似。邱達強在曼谷、北京、香港等地開設的哈羅國際學校,是透過他出任董 事的「哈羅國際管理服務有限公司」營運,學校要向邱達強的公司繳付管理費。哈羅在曾蔭權年代獲批屯門黃金海岸附近靚地,又獲准兜售高達三百萬元的入學債券 (Debenture),更獲得政府高達二億七千萬元的免息貸款,種種優惠引來明益質疑。哈羅一四年的賬目顯示,其手持債券的金額高達七億元,其中一項 「欠創辦人」的金額為二千四百萬元。今次政府再批地予老牌家族搞國際學校,證明多年來的「哈羅爭議」不單沒有平息,政府縱容國際學校更有延續跡象。世界各 地的國際學校,幾乎都無賣債券優先取學位的做法,唯獨香港政府送地又任由校方賣百萬債券無王管,令學校一律獅子開大口,債券金額更年年增加,近年最誇張的 賣到一千萬元(啟歷學校的基金債券),部分學校更不會發還債券本金。

六十億龐大市場

此外,國際學校的學費亦有增無減,其中弘立書院高中學費要近廿萬一年。以國際學校每年提供中小學共四萬個學額推算,香港國際學校是一個超過六十億元學費收 入(未計債券)的龐大市場。難怪外國辦學團體,希望借有頭有面的人脈搭線。香港的商賈跟外國名校合作,能得到一班達官貴人捧場,例如哈羅就有恒基李家傑人 工受孕的三胞胎入讀。學校成功招攬首富家長,就如取得政商界的人脈金鎖匙,加上近年有不少紅色商家的下一代來港定居,如被他們睇中,辦學者分分鐘可搭線直 通天庭,難怪着重人脈資產的富商,近年都紛紛搞教育,例如已故船王包玉剛長女包陪慶,為本港國際學校「龍頭」漢基的創辦人,其子蘇文駿近年就在上海辦包玉 剛實驗學校。 不過,政府偏幫國際學校卻加劇貧富不均,窮學生難以取得豐厚教育資源,極不公平。剛退休的鮮魚行學校前校長梁紀昌批評,國際學校賬目不清:「你發債券,啲 錢去咗邊度?你查佢唔到。就算查,佢有好多藉口。」梁紀昌建議政府加強監管學校賬目,並考慮向牟取暴利的辦學團體徵稅。

名人幼稚園掘金

不單國際學校,搞幼稚園同樣有價有市,當中也可見名人足跡。位於旺角界限街、恒基樓盤曉珀地鋪的德萃幼稚園,今年十月開校,每月學費近六千元,創辦人是年 僅三十歲的徐潤容,他是男拔舊生,在學時因田徑成績出眾,被時任校長張灼祥,從觀塘官立中學提拔入校。如今張灼祥變成德萃校監,還有前基督堂幼稚園校長 Gae Fielding出任榮譽校長兼課程總監,兩人與拔萃的關係,加上德萃的名字,未開學也令人有名校聯想。公司註冊處「德萃教育機構」的記錄,除了大股東徐 潤容,還有風采中學前校長曹啟樂、眼科醫生龐朝輝。

屋邨仔搭上名人

徐潤容本是屋邨仔一名,他在男拔畢業後,曾當全職田徑運動員,退役後在男女拔萃、瑪利諾修院學校小學部等多間名校當田徑教練,建立上流社會人脈後,開設恩 格斯兒童體育會,開始涉足幼兒教育界,大搞收費兒童朗誦、繪畫、田徑比賽,今年三月又開新公司,專門生產獎盃、獎牌、證書等,如今再搞幼稚園,網絡愈擴愈 大。徐潤容以自由黨員身份,曾參選上屆西貢區議會選舉落敗,當時他申報只讀到中學,但他如今在德萃網頁稱畢業於Business University of Costa Rica,擁有工商管理學士學位。這間名不見經傳的拉丁美洲哥斯達黎加私立大學,國際權威商學院認證機構都沒有它的記錄,《金融時報》及《泰晤士高等教 育》的大學排名榜上,亦不見其蹤影,學校網頁稱成立於一九九二年,提供遙距課程,講明「All learning takes place online(所有學習在網上進行)」,高中畢業或年滿十八歲持有高中文憑同等學歷者,即可報讀學士課程。徐潤容向本刊直認,學位是「用咗年幾」讀的遙距 課程,當年因有意考政治助理才報讀。他說只在男拔讀了兩年,會考後升讀專業教育學院(IVE),被問到會考分數,他指:「要check番先,我諗唔高 分。」

男拔前校長出山

徐潤容的拍檔、二○一二年退下男拔校長一職的張灼祥,離任前向傳媒說過「肯定不會再擔任其他學校校長」,即使日後有新工作,相信亦不會與教育及政治有關。 但去年他的妻子范玲開辦「卓翔兒童語言傳意教育」搞playgroup,張灼祥以「拔萃男書院前校長」名銜舉辦面試講座,其中「面對面家長顧問諮詢服務」 每四十五分鐘就收一千八百元,卓翔與徐潤容的公司,亦有合辦中文課程。徐說,張灼祥因對教育仍有熱誠,過往做過中小學但未做過幼稚園管理層,所以才會「出 山」,但他強調德萃與任何小學都無關係。徐潤容的富貴人脈網不斷擴大,去年夥拍名媛趙曾學韞開辦樂沛兒幼稚園。趙曾學韞是另一間被喻為全城最貴的栢基國際 幼稚園的股東及董事,其他股東包括女星羅霖前夫劉坤銘及其胞妹劉懿翎。栢基最誇張是幼兒班已賣高達六萬元的債券,聲言會在學生畢業時發還金額。

丁毓珠子開playgroup

教育的起跑線,如今早在BB出世一刻便要報讀的playgroup開始,家長圈一直流傳,它們跟某些名幼稚園掛鈎,本刊調查證實原來確有 關連。其中家長爭崩頭、由賭王四太閨中密友,今年七十五歲的丁毓珠創辦的維多利亞幼稚園,現有九間分校,李嘉誠孫女李燕寧、劉鑾雄和甘比所生的女兒劉秀樺 都是校友。維多利亞二○○一年開始搞playgroup,現僅在鰂魚涌康怡分校有堂上,該處職員對記者說,BB最細八個月就可參加,但輪候時間長達一年以 上,「通常家長都會(小朋友)一出世、有出世紙就開始排。」收費由每月千餘至五千餘元不等。記者以家長身份問入了維多利亞的playgroup,是否能一 條龍直入幼稚園,職員指,playgroup學生會較為熟習面試,「Interview形式同(playgroup)上堂其實一樣,只不過將時間縮短。」 她說,幼稚園會派老師到playgroup觀察學生表現,觀課記錄有機會取代第一輪面試。記者追問學生獲幼稚園取錄的比例,職員只說:「都有聽到好多家長 講番會入,但一定收唔晒。」正當記者抱怨playgroup輪候時間長,提及另一間叫Arts Plus的中心,職員指:「我哋兩邊其實係一樣嘅,如果你嗰邊收咗,喺嗰邊讀冇問題。」Arts Plus的董事,原來就是丁毓珠的兒子孔慶暘。孔慶暘與孔美琪(丁毓珠女兒、維多利亞總校長),兩姊弟去年一同成立「香港維多利亞教育投資集團有限公 司」,似要在教育界大展拳腳。

夥伴關係互惠互利

記者到Arts Plus尖沙咀分校了解,職員說與維多利亞並非同一個集團,只屬「partnership關係」,但承認部分Arts Plus導師曾於維多利亞任教,亦有維多利亞的現職老師,在Arts Plus教一歲班的普通話課。至於Arts Plus學生若報讀維多利亞幼稚園,亦會獲安排觀課,情況與維多利亞職員的講法相似。Arts Plus在尖沙咀及黃竹坑設校舍,每堂收費四百五十元,比維多利亞的貴百多元,課時卻少半小時至四十五分鐘。維多利亞回應本刊指,九八年起已跟Arts Plus前身公司合作,但未有回應playgroup學生可會獲優先取錄。

地產商辦學

記者估算,若是入讀維多利亞幼稚園,由幼兒八個月大起便密集式上Arts Plus 的playgroup,大約要花十四萬元。假若兩歲起每年付六至八萬元學費,估計每個小孩零至六歲之間,便要向維多利亞「進貢」超過三十萬元。假設維多利 亞每間分校每年有一百個學生、每人全年學費八萬元,以此估算校方九間分校每年總營業額超過七千萬元。維多利亞這所名校,有兩個特點。首先,它同樣有地產商 撐腰,九十年代,新世界鄭裕彤入股,目前鄭家純、杜惠愷(鄭家純妹夫)、鄭錦標(鄭家純堂弟),與丁毓珠母女,同為維多利亞教育機構等多間相關公司的董 事。丁毓珠泊得財雄勢大的鄭家碼頭,○二年維多利亞和滬江大學香港同學會,獲政府批出深灣道靚地皮,開辦滬江維多利亞學校辦中小學,連接幼稚園一條龍。學 校由鄭家純出任校監,地契登記地址為新世界集團。學校開辦之後,亦如其他國際學校一樣兜售入學債券,由五十萬元至二百五十萬元不等。

學券幼稚園減少

不單只維多利亞,其他名校都有一條龍貴價playgroup。耀中國際學校開辦的嬰幼兒學習課程(ITLP),對象是六個月至兩歲幼童,全年學費由六萬至 十萬元不等。耀中職員指,入讀ITLP後,學生就可以「直升」耀中的兩歲、三歲及四歲課程。此外,約克幼稚園亦有為十五個月以上幼童開設 playgroup,職員指,playgroup生報約克幼稚園必獲加分,因為形式、活動內容都與幼稚園相似,「唔可以100%答一定收,但好大機會都收 番讀過York啲小朋友。」此外,playgroup亦會向幼稚園呈交學生的記錄,「如果面試嗰個人想知道小朋友上堂情況係點、乖唔乖嗰啲,我哋都可以有 老師講番俾佢知個情況。」Playgroup由於不屬正規教育,現時並無法例監管,以往曾發生濫收費及教室安全爭議。但辦學團體卻利用法例真空,將 playgroup變成名校入場券,有錢有書讀的姿態,反而引來怪獸家長垂涎三尺。天價幼稚園愈開愈多,反之平民學校就不斷萎縮,根據教育局的數字,全港 接受學券的非牟利幼稚園,由二○一○至一一學年的七百五十七間,跌至二○一四至一五學年的七百二十四間,可見在港搞教育,就好似Tree根話齋,「確實係 幾好嘅生意。」

七大搵銀幼稚園

維多利亞幼稚園創辦人︰丁毓珠,何鴻展三太、「四太」梁安琪好友(1965年創辦)手持物業#︰$2.3億(1間西貢獨立屋、4個單位連6個車位)每年學費︰$63,252至$97,372名人校友︰李嘉誠孫女李燕寧、劉鑾雄和甘比之女兒劉秀樺

啟思幼稚園創辦人︰陸趙鈞鴻(1984年創辦)手持物業︰$3.5億(1間渣甸臺獨立屋、1幅九龍塘地皮)每年學費︰$23,000至$51,980 +名人校友︰《信報》創辦人林山木、行會成員羅范椒芬等的子女

創辦人︰陳保琼 ^,前特首董建華特別顧問葉國華妻子(1932年創辦)手持物業︰$10.3億(3幅九龍塘地皮、1間西貢獨立屋、9個單位連2個車位)每年學費︰$60,665至$172,370名人校友︰王菲女兒竇靖童

約克幼稚園創辦人︰馮禮城和譚淑賢(1979年創辦)手持物業*︰$16億(5幅九龍塘地皮**、3個鋪位、2個單位連2個車位)每年學費︰$55,000至$87,996名人校友︰前「豪宅大王」秦錦釗兒子

栢基國際幼稚園創辦人︰趙曾學韞和劉懿翎,劉坤銘胞妹(1988年創辦)趙手持物業︰$11.4億(1個歌賦山道獨立屋、中環嘉軒廣場寫字樓單位、另有2 個單位)劉手持物業︰$9,390萬(灣仔2層商鋪、3個單位連1個車位)每年學費︰$29,690至$90,000+名人校友︰鄭中基女兒

寶山幼兒園創辦人︰呂楊俊婷,「米業大王」呂明才孫兒、建築師呂元祥的妻子(1979年創辦)手持物業︰$5.2億(1間舂磡角獨立屋、11個單位連7個 車位)每年學費︰$87,600 名人校友︰前律政司長黃仁龍女兒、前財政司長梁錦松女兒梁司渝、前民政事務局長何志平女兒何淦璇

St. Catherine's 國際英文幼稚園創辦人︰陳劉淑瑜,同性戀富商劉定成(劉公子)胞姊(1970年創辦)手持物業︰$8.2億(3幅九龍塘地皮、2個單位)每年學費︰$46,640至$65,758名人校友︰前財政司長唐英年、陳慧琳等的子女

註︰手持物業包括以個人名義和擔任董事之公司名義持有;學費為2014-15年數字# 包括丁毓珠、女兒孔美琪和兒子孔慶暘的物業;其中1個南區華景園的單位由海外公司買入,由孔美琪和孔慶暘簽署買賣合約* 只計算馮禮城和譚淑賢共同擔任董事或股東之公司的物業**其中2塊地皮為約道14號和金巴倫道51號由海外公司買入,分別由譚淑賢和其子馮鎮邦簽署買賣合 約^ 陳繼承母親曾楚珩創辦的耀中教育機構+ 部分分校參加學券計劃

撰文:吳婉英、關冠麒、盧曼思攝影、攝錄:李育明、胡智堅資料、鄭詠欣、陳雅欣插圖:朱桂葉、陳振成news@nextmedia.com

 


新世界橫行尖東觀景台頂信和

$
0
0
2015-09-03  NM

師承董建華的梁振英,讓「數碼港」醜聞在十五年後翻版復活。新世界發展(0017)在政府無公開招 標之下,獲批尖東海濱公園的優化項目及管理權,事件引發官商利益輸送爭議,同時揭露地產商之間,因政府「分餅不勻」而爆發的一場暗戰。本刊翻查城規會就項 目接獲的三百四十份意見書,發現當中三分之一,是由信和置業(0083)以不同公司名義呈交,措詞強硬抗議新世界,興建三層樓高的觀景台,正正擋着信和尖 沙咀中心總部面向維港的風水位,日日在該處上班的信和主席黃志祥,又點會唔谷氣? 信和的反對書亦揭露,梁振英政府批准新世界方案去馬之前,原來無諮詢信和及尖東的老牌地產商。政商界一直流傳,信和主席黃志祥是繼李嘉誠以外,另一個抗拒 689的大孖沙。相反新世界鄭家純,就因當日臨門一腳轉軚撐梁而變成大紅人,二○一七年特首戰開鑼在即,689透過出賣屬於香港人的海濱予新世界,來碼實 大好友。

信和與新世界,在尖沙咀各有一段舉足輕重的發跡故事。話說信和黃志祥與其父黃廷方,七十年代初從新加坡來港進軍地產,七二年更以尖沙咀置業的名義率先上 市,在尖東購入六塊地皮,發展成:尖沙咀中心、帝國中心、南洋中心、永安廣場、好時中心、尖沙咀廣場(已易名明輝中心)。其中尖沙咀中心更是填海後首座落 成的建築物,結果尖東在八十至九十年代大旺,為信和在港賺得第一桶金。如今信和四個尖東商場已賣散,但保留尖沙咀中心及帝國中心做總部。有別於其他富豪在 中環上班,黃志祥如今,仍朝朝返尖沙咀中心這幢能眺望維港的商廈,可見尖東這個發跡地,在他心目中具有珍貴歷史意義。信和七十年代初在尖東大興土木之際, 同一時間鄭裕彤的新世界發展,向太古購入藍煙囪碼頭,興建新世界中心酒店商廈,成為新世界地標。新世界和信和一樣,對尖沙咀都有情意結,但偏偏今次新世界 發展尖東海濱長廊,就無俾面信和,揀正在黃志祥的風水海景總部對開「起壇」。新世界的方案,提及會在尖沙咀中心正正對開的海濱,興建三幢單層建築,中間為 電影展覽場館,左右兩幢則撥作小型餐飲及零售設施,而三幢建築物的上蓋,將會以公眾觀景瞭望台串連,總高度約八米、約相等於三層樓高,希望吸納更多遊客。

措詞強硬

新世界獲准在信和的太歲頭上動土,難怪信和要全力還擊。今次城規會共收到三百四十份公眾意見書,當中逾九成半反對。本刊翻查記錄,發現原來當中一百一十九 份(即三分之一)是以公司名義發出,而它們絕大多數都是由信和以不同附屬或聯營公司名義呈交。其中以旗艦物業尖沙咀中心及帝國中心開宗明義寫的,措詞非常 強硬,對新世界的方案表示「strong objections(強烈反對)」及「strenuously object(極力反對)」。細閱信和以不同名義撰寫的反對書,發現其中一個反覆出現的理據,是不滿新世界的觀景台,日後阻擋尖沙咀中心商戶的景觀,一旦 海景受影響,也會直接衝擊信和的租金收入。海景對尖沙咀中心來說,的確非常重要,也是這個有三十五年歷史的老牌商場最吸金賣點。信和在十年前,為尖沙咀中 心和帝國中心兩座相連大廈,斥資一億五千萬元翻新,當時預計租金收入可增加三成。不過,記者週日到尖沙咀中心視察,發現商場仍充滿八十年代味道,樓底矮、 人流非常稀疏。全個商場最旺就是靠近梳士巴利道、面向海濱長廊可飽覽維港景的食肆酒吧,晚上有不少老外聚集很旺場。

租戶發功

信和除了用公司名義入信,旗下租戶亦一同配合高呼反對。望海的德國餐廳Brotzeit,經理Ling Hui表示,「第一,個人來說,我平時隔了馬路都可以見到整個海,如果加建觀景台,我就要行到海濱先可以看到,那麼日後我們這一列餐廳全部沒用了。」她狠 批高台設計戇居,但稱入信是自發行動,信和沒有施壓。反對的還有尖沙咀中心內看不到海景的小商戶,其中開業五年的鍾氏兄弟眼鏡,老闆鍾大偉提起新世界就勞 氣:「一動工就沙塵滾滾,可以話影響好大。」記者問鍾老闆為何白紙黑字投信,他稱,早前有收過信和管理公司的信件,故知道新世界的計劃,但他指反對書並非 由他親筆撰寫,只負責落名。鍾大偉年過七十,其店在尖沙咀中心的租約尚有三個月就屆滿,正打算退休。他抱怨商場人流少,一直做蝕本生意,「呢個唔係商場, 中心只顧自己賣樓咋嘛,(商店)冇咩其他種類。出面主要做晚市,飲啤酒、傾偈。」他指,一旦新世界工程展開,海濱圍封三年,尖東一帶更雪上加霜。

從無諮詢

最厚的一份反對書同樣跟信和有關,超過五十頁紙由東尖沙咀地產發展商聯會撰寫,它成立於一九八二年,當年董事除了黃志祥,還有嘉華呂志和(海景嘉福酒 店)、新地郭炳湘(帝苑酒店)、嘉里洪敬南(香格里拉酒店)、富豪羅旭瑞(富豪九龍酒店)等一眾尖東老牌商賈,但三十多年來都無新世界代表。公司註冊處記 錄顯示,聯會現時大股東(持股約四分之一)是信和,註冊辦事處設於尖沙咀中心信和集團總部。聯會對外工作,是每逢聖誕新年,為尖東多幢大廈外牆裝設燈飾。 由信和牽頭的聯會,提交的反對書內容,同樣力數新世界在尖沙咀中心外加建觀景台,但字裡行間發炮,非常不滿從來沒有被直接諮詢,指是透過區議會才得知新世 界的計劃,其後曾要求索取更多資料,但只收到項目的概念草圖和簡略說明,直至城規會公開具體方案,它們才知悉新世界的工程。換言之,城規會的反對書中,揭 示信和已全力發功,表達對新世界項目之不滿,記者週一守候黃志祥上班,向他查問可有進一步行動還擊新世界,他卻表示不清楚。信和公關沒有回覆本刊查詢,新 世界則無直接回應為何選正在尖沙咀中心對開動土,只表示方案有諮詢區議會、旅遊發展局等單位,令人流更平均分布。

海濱回禮

眾所周知,新世界是梁振英的友好地產商,公眾最深刻的一幕,是集團主席鄭家純,在上屆特首選舉最後關頭轉軚由撐唐變挺梁。下屆特首戰幔即將展開,有發展商 董事指,今次是梁振英為連任而送禮,「CY想爭取連任,顯得急就章。新世界又想重建中的新世界中心能成為地標。今次發展海濱長廊,認真是姣婆遇着脂粉 客。」相反,黃志祥就無俾面689,政界一直有傳除了李嘉誠,黃志祥是對689較抗拒的地產商。三年前他曾提名唐英年,並和家人合共捐款三十萬元撐唐。一 二年梁當選前夕,在北京兩會期間,有多名政協目睹黃志祥為支持唐英年,與挺梁的李國章舌戰兩小時。如今信和董事會成員都屬唐營,包括:夏佳理、盛智文、李 民僑等。

兩度被跣

黃志祥一直是香港地產「大好友」,最重頭發展在大埔白石角,但梁振英做特首之後他被跣了一鑊。早在○七年三月信和聯同南豐以五十六億元,投得大埔白石角地 皮,同年四月再以四十五億投得同區地皮,然後○九年再聯同嘉華等財團,以一百零四億投得毗連地皮。全部均是臨海,合共投資超過二百億元。地皮現已建成天賦 海灣及逸瓏灣,本可獨霸白石角的吐露港海景,不過去年中,政府突然公布,將白石角原用作科學園的用地,改規劃成住宅。該區供應因此大增,樓價亦應聲下跌。 同期取得滿意紙出售的逸瓏灣,最初每呎售價只是一萬一千元,但當初投得的麵粉價已是七千多元,連同三千多元的建築費及利息支出,幾乎是賣一間蝕一間。本刊 當時曾找黃志祥回應,黑面的他欲言又止。此外,去年佔中期間,身為政協的黃志祥指,佔中不會影響香港法治,和689打對台。新世界在信和壇前動土,信和即 使極度不滿,但在缺乏政治籌碼之下,只能有苦自己知。今次新世界由鄭家純兒子鄭志剛領軍尖東海濱項目,可以「一條龍」輸送人流,一名發展商中人指:「管理 星光大道的確可能蝕錢,但與新世界同區嘅發展,卻有好大synergy。鄭志剛最叻搞藝術及文化發展,當然sell得好靚,但政府無準則去決定做咩唔做 咩,對其他發展商會唔公平。」

撰文:吳婉英、陳新政、關冠麒攝錄:胡智堅、李育明資料:黃詠茵、鄭詠欣插圖:朱桂葉news@nextmedia.com

 


不務正業的巴菲特,如何管好10兆帝國?

$
0
0


2015-09-07  TCW

這是一家營收可與愛爾蘭、紐西蘭整國收入並列的企業,旗下擁有超過六百家以上企業體,是一家市值近新台幣十兆元的超級企業帝國。

它,叫作波克夏(Berkshire),你聽過它,但對它或許並沒有想像中熟悉。

眾所周知,波克夏是股神巴菲特(Warren Buffett)一手打造的超級企業,每年股東會,巴菲特寫給股東的信,更是投資人翹首企盼的投資聖經。

但,除此之外,關於波克夏,大家似乎存在著不少誤解。在巴菲特光環下,波克夏給人的印象就是靠選股賺大錢,但其實,純買賣股票的收入,如今僅占波克夏營業額不到一成,換句話說,波克夏能有今日傲人地位,靠的早已不是股神的選股眼光,而是經營哲學。

兩大賺錢秘技,完全不按教科書來

進一步拆解波克夏,從過去四十九年平均年報酬率高達一九.七%的成績單,我們發現,波克夏的兩大成功關鍵,竟完全顛覆商學院的邏輯。

根據台大國企系教授湯明哲的觀察,第一,波克夏能贏,竟因為「不專注」!

沒錯,波克夏旗下擁有橫跨貿易、金融、製造等領域的重要企業,不少知名的品牌,如美國運通、可口可樂、華盛頓郵報等,都是其投資標的。

數不清的子公司,不但產品不一樣、獲利率不一樣,成為波克夏一分子的原因也不一樣。傳統觀念認為,這樣的多角化經營,必然效果不彰,但波克夏集團的規模持續擴張,績效還能超越股票市場兩倍。?其次,波克夏出了名的愛「購併」。

管理上認為,購併不是一項好的經營策略。湯明哲指出,購併時可能犯的錯誤太多,如購併價格太高、購併後整合失敗,也因此,往往購併消息一出,企業股價通常會下跌。

但重新檢視波克夏發展史,自一九六○年代以來,儘管也曾在忽略競爭對手實力的狀況下,出現讓巴菲特坦承是一輩子最糟糕投資的德克斯特購併案,但不可諱言,波克夏的成功,仍是完全奠基在持續不斷的購併式成長上。

如今,波克夏已是一家市值超越新台幣十兆元的龐大企業。《少了巴菲特,波克夏行不行?》 這本書的價值在於,它解開了巴菲特能讓這企業運作的秘訣,這對全球目前正瘋的購併風潮,將有新啟示。此外,身為波克夏二十年長期股東、並曾為巴菲特編撰 《巴菲特寫給股東的信》一書的本書作者,也針對大家最常問的問題:如果巴菲特離開了,波克夏是否就不能永續經營,提出解答。以下是精彩書摘:

這樣想,永續經營從完美子公司 偷窺波克夏不敗秘密不干涉政策,反成就最完美購併典範

做為波克夏的長年股東,也是《巴菲特寫給股東的信》編者,康寧漢架構出已經滲透波克夏組織的九大文化精神,認為這家有六百個事業單位的公司,未來還有很長 的路可走,再加上巴菲特個人遺產以及股權,將有超過十年的既定計畫移轉,可以提供更穩定的力量,只要繼任者「小心忍耐」,不要妄想超越巴菲特,就不會發生 大事故。

康寧漢提出一直被視為波克夏完美子公司的馬蒙集團(Marmon,以旗下購併的汽車製造商為名)做為說明,解釋波克夏旗下子公司,都有這樣傑出的創辦人和繼承者,足以發揮永續經營的價值觀。

馬蒙集團創始於一九○二年芝加哥的「普利茲克法律事務所」(Pritzker & Pritzker),由烏克蘭移民設立,專精不動產法,到一九四○年,第二代繼承人轉型不動產投資,根基更穩固,已從法律事務所轉型成家族經營的投資公司。

第三代傳人傑伊,是西北大學畢業的律師,二戰後在美國接管的德國企業工作,擅長談判,據說有跟巴菲特一樣的天賦,光閱讀財報就能設想一家公司的營運細節。傑伊的弟弟鮑伯,在伊利諾理工學院念先進工業工程,理解製造,也擅長分析經營不善的營運問題。

鮑伯的經營長才,加上傑伊的交易能力,最後造就世界最大型的私人企業。傑伊以低於帳面的價格買下陷入危機的公司,交由鮑伯與管理階層,改造財務、製造、經銷等基礎架構,讓公司營運和價格翻漲數倍。

權力下放,成功整合百件購併案

打個比喻,如果傑伊抹了肥皂,就由鮑伯沖洗,普立茲克的成功公式,就是反覆的抹肥皂和沖洗:整合既有事業與被購併的企業,達到規模經濟,再透過這樣有利的架構,減少稅額支出,得到財務方面的優勢。

一九七○年代起,馬蒙集團購併從事基礎製造的中小企業,如齒輪、管線、起重機等,接著大型購併礦產、貨運或製造集團,像是生產安全帶的美國安全設備公司和環聯公司(Trans Union Corp.)。

後者曾經是洛克斐勒商業帝國的一部分,主要生產運送石油和其他物品的罐車,以及消費者信貸服務,這樁交易因為環聯連年虧損可以給集團節稅,在基礎產業和金融服務的龐大資產,也是長年積累的寶物。

到二○○○年為止,三十年間,馬蒙集團定期購併各式各樣的基礎產業,次數高達八十五次,同化被購併的公司不是問題,因為馬蒙採取權力下放的管理方式,成功整合大多數公司。

普立茲克方程式堅定的不賣出收購企業,慷慨提供資金與人力,留下原本的管理者,採取不干涉政策,由他們自行決定日常營運。不同於買下就脫手的購併者,馬蒙集團進行過一百多樁購併,出售數量屈指可數。

這樣管,事半功倍「簡單就好」 竟是多角化經營秘訣管好二○%客戶,就能成功駕馭龐大組織

批評者曾質疑馬蒙集團規模過於龐大,發狂成長,且極度多角化,難以維持企業架構,除了傑伊和鮑伯兩兄弟,還有誰能管理這樣的龐然大物?

集團拆三大自治體,分散領導權責

傑伊在一九九九年過世,鮑伯在二○○二年退休,遺缺先後由任職於伊利諾州工具廠公司(Illinois Tools Works Inc.)的尼寇斯與普塔克接任。伊利諾工具是三代傳承的製造廠,透由內外部成長和購併,二○○五年在四十四個國家有六百二十五個營業據點,和馬蒙的企業 文化極相似。

尼寇斯與普塔克都是半輩子在同一公司打拚的資深主管,接任後發現集團有八○/二○現象:八○%銷售來自二○%產品,八○%利潤來自二○%客戶。

於是他們採用八○/二○法則管理龐大的集團,釐清公司哪些事業最有貢獻,接著把時間和資源分配給創造最多利潤的部門、產品和客戶,另外二○%輔導調整較少 貢獻的組織,同時將集團調整成三個自治公司,由資深的「馬蒙人」領導,轄下有十一個事業體,各有負責的總裁,既監督又分散授權,持續推動成長和購併。

二○○八年,巴菲特自普利茲克家族手上,以八十億美元買下馬蒙集團的控股權,沒有討價還價,也沒有盡職調查,在二○一四年全數移轉股權到波克夏。

巴菲特在一九五四年的某樁交易中,見過傑伊,他認為傑伊喜歡「簡單就好」。二○○六年馬蒙集團股東權益不到五十億美元,二○一二年增至近七十億美元。普利茲克兄弟離開後,評論家原本看衰馬蒙集團將分崩離析,現在證明馬蒙集團的經營信念足以支撐持續的經營。

這樣做,屹立不搖九大信念 它們成企業賣家最愛公司不做計畫、見機行事,就是波克夏精神

馬蒙集團的文化和波克夏水乳交融,與整個波克夏旗下事業單位有高度統一性,足以反映出波克夏九大信念:

一、精打細算:傑伊和鮑伯不做曠日廢時調查、不開冗長會議、集團總部人數屈指可數。普塔克自豪馬蒙的經常性支出占比,是製造業最低的二二.五%。

二、真誠:普利茲克兄弟購併時說的話絕對可信,馬蒙管理者在自己的市場上,被視為可信任的人,而他們可全力回報。

三、信譽:馬蒙集團靠無限期持有自己購併的公司建立起聲譽。收購是為經營,不是為處分和裁員。當然,收購重要守則是:避開在文化上格格不入的公司。

四、家族力量:馬蒙集團是父傳子的家族事業,第三代傑伊兄弟倆合作無間,後來子孫輩加入經營後,產生家族事業常有的失和現象。幸好波克夏出手相助,跟波克夏其餘的家族公司際遇極類似。

五、開創精神:馬蒙集團是創業文化的典範,傑伊的另一個兄弟白手起家建立了凱悅連鎖飯店(Hyatt Hotel),再交給傑伊的兒子接手。他們願意承擔風險和創新的精神,到今日更能支撐不斷成長,擁有改造逆轉企業的魄力。馬蒙集團的資深主管曾說,我們不 做計畫,我們見機行事。完全可套用在波克夏身上。

六、不干涉原則:普立茲克兄弟離開後,馬蒙數百名經理人繼續管理手上的事業,完成漂亮的權力移轉,完全得益於向來不干預的管理政策。他們兄弟從不讓總部下經營決策,不讓經理人在各事業體游走。

七、精明投資:馬蒙集團除了將公司盈餘再投資,擴大事業,也維持普利茲克兄弟樹立的精明購併傳統,不斷尋找機會收購企業。

八、堅守基本產業:馬蒙集團專注於最不光鮮亮麗、最基本也最不可缺的基礎產業,旗下公司沒有亮眼名字,品牌辨識度不高,保持低調,除了並未上市,家族也遠離大眾視線。

九、永續:馬蒙集團的購併理念是「買下—整頓—持有」(buy-fix-hold),和競爭者十分不同。馬蒙偏好永續經營,留下購併公司管理階層原班人 馬,自主經營,還提供可自由運用的大量資金。這點與波克夏完全一致:帶給購併公司鉅額資本,讓他們進行其他單打獨鬥公司做不到的投資,只要盡力經營,不負 所托。

波克夏和馬蒙集團被稱為「企業賣家最喜愛的兩家公司」,普利茲克兄弟、巴菲特、蒙格創立的企業視野和文化,也為《少了巴菲特,波克夏行不行?》提供了最必要的解答。

【延伸閱讀】一張圖拆解》你為什麼該懂波克夏

●它的營收與國家相當如果波克夏是個國家,公司營收是GDP,它將名列全球前50大經濟體,與紐西蘭、科威特及愛爾蘭並列。.1600家以上事業體,跨足 數百種產業,子公司雇用的員工超過30萬人.400億美元以上現金,超過全美百大企業以外所有企業加起來的資產.創造最多「億萬富翁」,股東、子公司創始 人或主管等因而致富.股票轉手率較低,只有其他大型企業的1/5

●可口可樂、IBM......這些大公司,背後都有它波克夏重要大型投資及持股占比?能源》艾克森美孚 0.92%?保險》慕尼黑再保 11.20%?金融服務》1.美國運通 14.27 2.萬事達卡 0.34% 3.VISA 0.24%?製造》1.IBM 6.54% 2.通用汽車 2.88%3.通用電氣 0.11%?媒體》Viacom1.69%?個人商品》1.寶僑 1.94% 2.嬌生 0.01%?食品》1.可口可樂 9.06% 2.卡夫食品 0.03%?零售》1.Tesco 3.70% 2.沃爾瑪 1.52% 3.好市多 0.99%?銀行》1.富國銀行 8.81% 2.高盛 2.88% 3.美國銀行(註)

註:到2021年前,波克夏有權以50億美元,買下美國銀行7億股份。美國銀行目前的市值為110億美元。波克夏很可能在到期的前夕,行使這個選擇權。若果真如此,美國銀行將是波克夏投資的最大部位

資料來源:《少了巴菲特,波克夏行不行?》整理:黃雅蘭

【延伸閱讀】波克夏領導人的五大隱形經營力

馬蒙集團與波克夏的創辦人與建立者,都是偉大的領導者,他們的公司烙著他們的印記。普利茲克兄弟、巴菲特和合夥人蒙格,全都擁有以下幾個相似的領導者人格特質:

1. 不知為不知,是知也:鮑伯專長製造,傑伊懂交易和稅法,兩人分工;巴菲特和蒙格則說自己不懂營運和科技,盡量不要碰。2. 寬廣的視野:鮑伯從多管齊下的角度,檢視預備進行的交易;巴菲特和蒙格則思考如果不做這樁交易,還有哪些可能性。3. 有耐心:重視長期價值,但也會快速靈活做決策,特別是購併事宜。4. 資本資產要靠再投資維持:折舊支出是實實在在的營運成本,不是可以忽略、只看現金流分析的會計慣例。5. 冷靜思考:運用常識,用邏輯思考。


「休兵一天好嗎?」漢堡王奇招整到麥當勞

$
0
0
2015-09-07  TCW

接受對手的合作提議,讓自己從領頭老大降格為聽話老二;或是斷然拒絕對手,卻招來惡評,哪一種做法划算?速食龍頭麥當勞選擇後者,網路鄉民因而表態:「來去漢堡王!」

八 月底,漢堡王買下《紐約時報》等報章全版廣告,衝著麥當勞喊話:「漢堡大戰打個沒完,咱們休兵一天如何?」指定九月二十一日世界和平日,雙方化敵為友,並 選好一日快閃餐廳義賣結合兩家招牌產品的麥華堡(McWhopper),更做主將所得全數捐贈公益組織Peace One Day。

漢堡王的奇襲行銷攻勢完全是有備而來,因為它同步推出網站,詳述企畫內容,從麥華堡配方、快閃餐廳選址,到當天店員的特製制服等,製造出一種心甘情願忙進忙出、打點前置作業,而老大麥當勞只需點頭就好的誠意感。

網友酸麥當勞:臉丟光

麥當勞執行長伊斯布克(Steve Easterbrook)很快就在臉書上讚許「了不起的構想」,但重申雙方只是「競爭關係」,擺明不願隨之起舞;還附上一句調侃「注:下次打通電話就好了」。

他當著全天下看官的面,輕易丟掉善意的橄欖枝,看在媒體、粉絲眼裡,成了扣分行為。《金融時報》(Financial Times)說,這是充滿算計的提案,但只有沒心肝的企業會拒絕;在美國最大的鄉民論壇Reddit上,「一整年沒進過漢堡王」的網友馬上衝去嗑華堡。

臉書用戶的反應更激烈,有人看到貼文後說:「麥當勞把自己的臉丟光了。」也有人說:「大失算,公眾意識才能創造可長可久的影響力。」最重磅的批評則是粉絲心痛:「大家都覺得這正是麥當勞改進顧客體驗的好機會。我們年輕人只能看著它老化、過時……。」

《華盛頓郵報》(Washington Post)美食專欄作家卡門(Tim Carman)分析,麥當勞無意中美化對手形象,代價卻是大哥風範盡失;漢堡王則像乳臭未乾的小毛頭,極盡挑釁能事,但「這場小戰役不會改變各自的困境,還不如快去解決兒童肥胖的問題。」

 


32年首見!港幣匯率恐脫鉤美元

$
0
0


2015-09-07  TCW

馬克吐溫(Mark Twain)曾說:「歷史甚少重複,但旋律總是似曾相識。」受到人民幣八月劇貶影響,全球新興市場貨幣全面走跌,而向來穩如泰山的港幣,現在也遭到匯市空頭布局打壓,甚至傳出將重演一九九八年八月,香港崩盤戲碼。

新興市場放棄固定匯率美升息,將打趴香港經濟

為什麼突然港幣被點名?

導火線是數個新興市場央行放棄固定匯率,像是越南政府央行在八月十九日率先將官方參考匯率下調一個百分點,並允許其貨幣漲跌幅擴大到三%,導致越南盾大貶,而越南股市隨後幾天也創八個月來新低,單日跌幅更創十五個半月來最大。

接下來中亞國家哈薩克也在八月二十日突然宣布取消匯率波動管制,該國貨幣隨即兌美元暴貶超過兩成,創一九九四年來最低,整個劇情猶如重演一九九七年泰銖遭投機客空襲後,泰國放棄捍衛匯率情景。

而當年的香港,是繼東南亞之後,另一個遭到索羅斯(George Soros)等國際金融大鱷襲擊的經濟體,這次也可能不例外。近來,在外資撤出衝擊下,港幣一個月期的隱含波動率(編按:市場對指數未來波動程度的看法, 數值越大,表示波動越大)刷下十年來新高,港幣一年期遠期匯率近期出現暴跌行情,創下雷曼兄弟(Lehman Brothers)倒閉以來最大跌幅。空方看準的就是香港聯繫匯率制度(以下簡稱聯匯制)將失效。

所謂聯匯制,是一種固定匯率制度,港幣以一美元兌七?八元進行掛鉤,並以七?七五到七?八五元之間做為漲跌範圍,香港財政司司長曾俊華曾形容,聯匯制是香 港經濟的「定海神針」。不過,這說法在這波市場恐慌中沒獲得理性支持,因為連號稱全球最安全的央行瑞士銀行(SNB),都已被市場打敗。

今年一月十五日,瑞士央行突然宣布取消實行三年多的一歐元兌一?二瑞郎的固定匯率政策,引發全球金融市場震盪。當初瑞士央行也是為了維持競爭力,刻意用固定匯率兌換,但當歐元快速貶值到一?一兌一美元附近時,等於直接推升了瑞郎,嚴重打擊瑞士的經濟。

同樣的,由於香港實施緊釘美元的聯匯制,因此港幣整體走向與美元是保持一致,在某種程度上來說,相當於香港貨幣政策緊跟著美國聯準會動向,即使兩地經濟情況不同步也是如此。

但當與香港經濟貿易十分緊密的中國經濟大幅放緩,使得香港零售和觀光業大受衝擊之際,如果美國在第四季進行近十年來首次升息,一旦港幣聯匯不脫鉤,那麼等於香港間接跟著美國升息,將把香港經濟更打趴到地上。

維持聯匯制受質疑外資建議:或改釘人民幣

更嚴格來說,在經濟失速的困境中,如果中國人行不提前貶值的話,將讓人民幣跟美元有極高黏著性,當美國升息,中國也等於無形中被迫縮緊貨幣政策,如此一來,中國人行今年以來數次降準、降息等於失去功效,因此中國人行才下調中間價,但此舉卻直接傷到香港。

不少外資都是持此看法,法國巴黎銀行對此表示,香港在中國經濟放緩與美國升息的雙重打擊之下,聯匯制存在的必要性該被檢討,美國券商布朗兄弟哈裡曼 (Brown Brothers Harriman)駐倫敦的新興市場外匯策略師索拉特(Ilan Solot)認為,港幣與美元脫鉤只是遲早的事。

知名投資人「末日博士」麥嘉華(Marc Faber)更表示,若人民幣持續走跌,與美元掛鉤的港幣將深受其害。

換言之,此刻香港正遭到中美經濟夾擊,如同處在冰火五重天(美國加熱、中國漸冷)中,從基本面看,中國對香港經濟變成向下拉力,若從金融利差看,現行聯匯制遇到美國升息時,反倒讓香港資金成本加重,對獲利衰退企業再打一巴掌。

香港股市表現似乎端倪已現,今年在香港首次公開發行股票股價平均跌兩成八,為全球主要股市中的最大跌幅。但最壞的日子還沒結束,外資花旗認為,港幣是否脫 鉤美元的關鍵,在於中國政府是否願意改變這已實行三十二年之久的匯率政策,更殘酷的經濟現實是,中國和香港金管高層可能得再思考,為了香港經濟長期發展, 是否該將聯匯制改成釘住人民幣,否則一個趨貶的人民幣面對一個相對強勢的港幣,在沒有強勁基本面支撐下,將導致香港虛有其表,只會吸引更多避險基金進場放 空套利。

一九九八年當時,國際投機客的策略是「項莊舞劍,意在沛公」,表面上攻擊港幣,暗地裡放空恒生指數期貨,利用港府以高利率保衛港幣時,造成股價下跌以獲取放空利潤。

最教人擔心的是,若港府自恃外匯存底等官方資金足以對抗國際套利大軍,試圖將戰線拉長,時間越久對香港越不利,萬一新興市場因為美國升息,明年起腳步加快,資金外流潮擴大,港幣、港股後市恐凶多吉少。

港幣空頭最大信心就是連中國人行都已經讓步,下調人民幣中間價,並且允許改參考市場每日成交價,那麼香港有什麼理由死守?



星際大戰牽手快時尚一部電影讓你掏九次錢

$
0
0



2015-09-07  TCW

迪士尼兩年一次的D23「年度傳奇人物」頒獎典禮上,今年其中一位得主是導演喬治.盧卡斯 (George Lucas)。光介紹盧卡斯上台,執行長艾格(Robert A. Iger)就花了五分鐘,因為盧卡斯影業併入迪士尼三年後,年底即將推出第一部作品《星際大戰七》。這被視為今年迪士尼獲利與鼓勵的新動能,摩根大通等外 資報告均預期:「《星際大戰七》將會是下一個如同《冰雪奇緣》,創造另一個爆炸性的奇蹟!」

艾格買下《星際大戰》版權,其前六集、近四十年吸金逾新台幣八千五百八十五億元;其中電影收入,占不到兩成,其衍生授權商品,從玩具、書籍、電玩等,占了逾八成比率(見左圖)。

從一部電影扮演的創意火車頭,衍生至小孩玩偶、書籍到公仔蒐藏,從女孩公主服裝、首飾到男孩的手遊、互動式遊戲,除了沒有《星際大戰》住宅外,就讓你從荷包掏出不止九次以上的錢!

武器一:樂園洗腦樂園化身大型廣告,控遊客荷包

以《星際大戰七》為例,上映前夕,迪士尼先利用前六集推出相關公仔,喚醒舊粉絲記憶;而為吸引數位時代年輕觀眾,則著眼於遊戲的開發。

一層層不斷加溫,鋪天蓋地衝擊著粉絲的荷包。因此電影還沒上映,周邊收入就達十億美元,這等於迪士尼三年就回收購併的四分之一成本。「我告訴影業部門的 人,我們花了四十億美元買了盧卡斯影業,因為《星際大戰》(系列)是(價值)可達四十億美元的電影,」艾格在現場信心滿滿的說。

迥異於其他片商電影拍完、票房開出,一切歸零,迪士尼獨特的事業結構群,卻能讓每一部電影產生滾雪球的加乘效應。

如《鐵達尼號》熱潮一過市場就消失,主角李奧納多沒辦法變成《星際大戰》中的絕地武士,在電影下檔後,還可出現在各類商品、電視,最後甚至到了「巨型廣告」的樂園,多次、多點、多通路鋪天蓋地,出現在你的面前。

迪士尼的競爭對手華納、二十一世紀福斯和新力影業(Sony),並沒有經營樂園,環球也僅有四座樂園,迪士尼卻有五座,六十年來這五座樂園共接待約一億五千萬名遊客。看起來好像只是一個歡樂世界的樂園,卻是一個「隱形的大型廣告」,一次次洗腦著上門遊客。

八月十六日凌晨十二點半,加州迪士尼樂園人潮摩肩擦踵,體驗完3D劇場《星際大戰》震撼效果,距離關門僅剩半小時,走到《星際大戰》專賣店依舊人滿為患,搶購著一件動輒約一、二十美元起跳相關限量版潮T。

我看到的,不是一個個的絕地武士,而是聽到,一張張嘩啦啦的鈔票聲。

武器二:通路加溫為第七集熱場,就滾出十億美元

迪士尼最重要的、也是敵手無法跨越的門檻:強勢的全球發行通路。儘管艾斯納在批評聲浪中下台,但他任內買下的ABC美國廣播電視網,卻奠定迪士尼電視和錄影帶發行通路能耐。

這也是《星際大戰七》還沒上映前,僅靠前六集內容,藉由獨特的電視通路、樂園遊樂設施和授權商品,就能先滾出十億美元原因。

先集客,再創造高回流,等到新作上映被炒成熱賣商品,再將吸睛力轉為八成的吸金力。《星際大戰七》氣勢,從三年前就慢慢加溫,等到年底上映,如果成為超熱賣商品,又反向拉抬周邊商品和樂園來客數。

武器三:授權升級跨界精品,完全顛覆迪士尼可愛風格

迪士尼強大的規模經濟也帶動授權合作空間,從可愛童裝世界跨入高階品牌,再次將周邊效益橫向拉出新客群。

走進離迪士尼總部約十分鐘車程的格倫代爾(Glendale),這裡是去年為迪士尼創造約四十億美元營收的授權事業群辦公室。可愛的授權玩具、公仔擺滿桌 面,令人眼睛為之一亮的是,迪士尼與紀梵希(Givenchy)、馬克雅各布斯(Marc Jacobs)等精品品牌合作時裝秀,及項鍊、金飾等,完全顛覆過去迪士尼授權的可愛風格。

「迪士尼不再只是小孩子的『玩具』,從可愛到時尚無所不包,玩起『跨界時尚(cross fashion)』,」迪士尼全球消費品授權執行副總裁西爾弗曼(Josh Silverman)說。這些未來也會衍生到《星際大戰》系列,主攻男性時尚市場。

連「快時尚」也搶著跟迪士尼合作,早在二○○九年,迪士尼就與優衣庫(Uniqlo)合作開發單品,現在更開起概念店。

「除將上海淮海中路(店面)五樓整層改建為迪士尼主題館,今年十一月《星際大戰》上映前夕也會推出系列產品,」優衣庫美國授權商品長兼品牌行銷總監柯爾(Justin Kerr)表示。

在D23首日開幕,銷售額就達到原本預期三天銷售額,其中有些款式已經賣出超過七○%。原本一件在優衣庫販賣普通潮T,在兩個品牌加持下,價格多了一倍。

兩大品牌合作,這就是商學院中常提的「綜效(synergy)」,發揮一加一大於二效益。

當一隻牛「滾」出原有垂直整合利潤,繼而站在創意圓心、層層畫出異業合作圓餅,創造多層商機時,也將周邊回收週期拉長,創造更多現金流,能反向支持原創電影龐大製作預算,營造出一種產製良性循環,而這才是迪士尼比敵手更能「贏者全拿」的關鍵獲利術!

【延伸閱讀】迪士尼看中星際大戰什麼?

約40年星際大戰滾利效應,近八成收入來自票房外營收!

■周邊玩具:3,954億1. 肯納玩具Kenner (1978-1985) :90種人物,熱賣3億組2. 孩之寶玩具Hasbro (1995-2011): 15種系列3. 其他蒐藏系列

■全球電影票房:1,431億含6部曲與動畫《複製人之戰》

■DVD:1,233億DVD銷售與出租

■電玩遊戲:947億130款電玩遊戲

■書籍:594億76位作者,出版358本書籍

■其他:426億包含授權、電視影集及其他相關產品

資料來源:Statistic Brain、維基百科整理:吳和懋

 


泰馬動盪 炸出東南亞買房糾紛

$
0
0
2015-09-07  TCW

一美元兌人民幣匯率遽貶近二%、曼谷爆炸案、馬來西亞數萬名黃衫軍要求涉貪總理下台……,最近的亞洲,少有讓人振奮的好消息。

正當東協經濟共同體(AEC)還等著今年底上路,當地房地產一片榮景,種種貨幣競貶、政治風險和曼谷爆炸案等「黑色八月」情勢,彷彿在商機火熱的東南亞頭上,澆了一桶冷水。

但在這風聲鶴唳的時點,每天都有從台灣飛到東協各國看屋、下訂的投資客,如台北火鍋店三十五歲老闆、在台有一百多間套房的包租公、三十五歲東莞台商老闆……,各在曼谷買下兩戶、十戶和二十戶預售屋,這陣子也分別飛曼谷簽約。

台灣在泰國規模最大的房地產仲介、泰國巨獅不動產顧問劉茂然透露,去年開賣至今不到一年,團隊共成交近四百戶、總金額逾二十億元,其中僅兩戶因曼谷地層下陷等理由退訂。算一算,解約比率不到一%,並未出現因匯率和風險而解約,或是延緩簽約的情形。

泰國,不過是台灣投資人瘋東南亞房地產的縮影。看準短空長多的商機,全球最大房仲品牌、二十一世紀不動產台灣區暨亞太區總部近日更宣布和菲律賓前五大建商 Filinvest簽約,預計兩年內拓點百家門市,「我們考察菲律賓市場一、兩年了,現找到合作夥伴、時機成熟,才決定進來。」該公司董事長王福漲說。

再以台灣在馬來西亞最大代銷業者亞太國際地產為例,每週舉辦一至兩次馬來西亞買房說明會,每月出團看房人數近六十人,近三年成交量近五千件,今年底還將到泰國拓點。

簽錯約,買價比市價還貴

海外置產本就有陷阱,隨東南亞貨幣競貶和曼谷爆炸案引爆,再爆出比過去更高的東南亞買房風險,要到當地置產的台灣投資人,該如何自保?

台灣人投資海外房地產喜歡買預售屋,當地仲介操作方式類似台灣房市行之有年的「紅單」,多先向開發商切貨,靠規模爭取批發價,或由開發商回饋一定比率佣金,再以零售價賣給投資人,並從中收取仲介服務費賺取利潤。

只不過,買賣合約正常是建商原本合約,卻有仲介利用海外買房資訊不對等,用「三角合約」額外加價賣給懶得做功課的台灣投資人,因此買下比市價高的物件。

「常常建商、建案沒問題,是人(仲介)有問題。」這是爆炸案時,人在曼谷買房的台灣投資人C小姐內心最大感受。三十四歲的她,原本滿懷期待在曼谷首購房 子,親自到建案現場要簽約時才發現,合約內容和自己認知有差異,和當地仲介關係鬧僵,訂金也差點拿不回來。而她的遭遇,也點出分辨海外買房糾紛中的幾個陷 阱。

一、合約不實,人頭戶充斥:原本,她預付了訂金、簽約金,八月中親自到曼谷準備簽約時,才發現訂房確認書上的訂金金額、日期都有出入,現場的合約上還有兩個泰國人的證件影本,懷疑自己有可能買到三角合約,於是喊卡。

沒比較,恐遇黑心單幫客

二、資訊造假:海外置產通常不是小錢,綜合她的買房糾紛經驗和專家建議,看房時,台灣投資人務必要實地走訪預購建案,有沒有如仲介標榜離捷運站只有三分 鐘,地點、環境又是否符合自己需求,最好能有當地朋友陪同,如擔心有語言障礙也可請翻譯,確保熟悉遊戲規則和當地法規。

三、沒搞清楚合法性就付錢:決定買房時,仲介的信譽與規模及其態度是否公開透明都是可供判斷的依據。

寧找律師,省10萬仲介費

仲介要有東南亞當地公司營利事業登記證等,才能開發票給建商請款,與開發商簽代理合約,如此就能初步過濾掉可能用三角合約方式加價賣給台灣投資人的單幫客,未來投資人要轉手或出租時,也能透過該仲介獲得售後管理與服務。

四、未經律師審核:做好功課的投資人更可直接找有口碑建商買房,售價直接來自系統的報價單,不用怕買貴,只要請律師看過合約,替自己再加一道保險即可。

「仲介講的話真真假假,寧願花律師費,不要給(仲介)服務費!」C小姐認為,以泰國曼谷預售屋一戶約新台幣五百萬元為例,若透過仲介成交,要付給對方房屋 總價二%、十萬元買屋仲介費,反觀律師費只要上萬元,且親自向建商買房議價等談判空間也可能更大。例如,她這次就爭取到五%折扣和更適合自己的分期付款方 式,又免去二%仲介費,共省下逾四十萬元。

大到整個國家情勢,小到合約真假,海外買房應做好處理糾紛的準備,尤其是剛崛起的東南亞房地產市場,很多遊戲規則和台灣大不相同,要做更多的功課,才不會讓自己的權益陷入不可測的風險中。

【延伸閱讀】海外看房、買房,「三要二不」挑對好仲介—選擇仲介公司自我評估項目

哪些項目必備?

●看房1.有無當地公司營利事業登記證、公司地址、電話、官網2.帶看樣品屋時,有無由建商系統連線提供報價單(非口頭報價)3.過去有無口碑與實績

●買房1.價格、標的、付款期間或履約保證等合約內容,都請律師看過無誤2.所有款項直接匯給開發商公司帳戶,而非仲介或個人3.如須仲介代簽約,自己必須授權(否則會有合法性疑慮)

哪些狀況該小心?

●看房1.買房法規、稅制、報酬率等內容,仲介一問三不知或有所保留2.只聽信單一仲介所言,不曾多看、多問、多比較(出現其中1項,建議找其他仲介,或自己直接找建商看房)

●買房1.只有仲介口頭承諾,合約上沒有白紙黑字載明2.合約要打字、有建商logo,避免簽下仲介加價賣的三角合約(出現其中1項,建議花錢找律師從頭到尾看過合約,避免糾紛)

整理:萬年生

 


31歲小伙子告白:我這樣挖角周永明

$
0
0



2015-09-07  TCW

今年已逾六十歲的宏達電創辦人周永明,為何會選擇在八月底,擔任一家名不見經傳的小公司——數字王國集團執行董事一職,而宏達電董事長王雪紅,也願意讓他在擔任宏達電未來發展中心負責人同時,兼任這個職位?

令人好奇的是,宏達電在虛擬實境(Virtual Reality,簡稱VR)領域上合作夥伴超過百家,何以是數字王國出線?周永明為何又願意與一個僅有三十一歲的台灣小伙子合作?

一頓飯,有了人選靈感技術、經驗,周永明兼備

故事要從四月中旬一個中午餐敘說起。

《商業周刊》採訪團隊穿越太平洋,獨家深入數字王國創新基地,搶在亞洲首場虛擬人鄧麗君慈善演唱會前,了解該公司在虛擬實境方面技術。

走進數字王國內部,在攝影棚裡看見最新改良版本的虛擬鄧麗君,還有利用投影、跳出來似龍化身的虛擬動物,以及能從好萊塢明星三百六十度視角捕捉其各種神情和動作的技術設備。

在這裡戴上虛擬實境頭盔,可看到一台火車直面而來的衝擊。這裡是虛擬人和數字王國,打造虛擬實境技術和內容的秘密基地。

餐敘中,數字王國集團董事會主席兼執行長謝安、營運長恰普拉(Amit Chopra)、消費遊戲部門總裁弗力爾(Rich Flier)等,與來自台灣、印度和美國集結國際團隊,一字排開,與《商業周刊》談起數字王國和宏達電可能合作事宜。

謝安坦言,正是這個過程,讓他有了邀約周永明的靈感。

三十一歲的謝安首次找上周永明,表達挖角意圖時,周永明的第一句話是:「你這小子好大膽!」

剛從宏達電執行長退下一個月的周永明,對外宣示出任他最擅長的研發技術,接下了未來發展中心負責人一職,致力宏達電在虛擬實境領域開發。

從投資銀行出身的謝安,進入數字王國重整三年逐漸上軌道後,他打算將數字王國帶往虛擬實境的技術領域發展,同時回台灣投資、設點,但虛擬實境的科技發展趨勢,已經超出他的能力範圍,一直想找個科技人才來協助。

當他聽到《商業周刊》的分析,發現周永明正在做這件事,又有過去帶領宏達電進入國際的經驗,年紀比他大上三十歲的周永明,就成了他心中鎖定的頭號對象。

五個月,來回進出美國光說服周,台美飛了14趟

台灣長大、在北京拿到法律學士、國際關係碩士學位,在香港進入英商巴克萊銀行的投資銀行部門,謝安的人生跑得比同齡的人快。後來進入香港本土的投行天行集 團擔任董事總經理,幫客戶奧亮集團經手投資美國特效公司Digital Domain(數字王國)的案子,結果被投資方以年薪六百萬元挖角,成了好萊塢最年輕的特效公司執行長。

不懂特效,謝安能幫新老闆管理的就是財務,過去三年的整合,讓他對數字王國走向越來越清楚,「虛擬實境就是特效未來的趨勢。」謝安說,所以他今年五月在台灣舉辦鄧麗君的虛擬人演唱會,就是想讓大中華地區的人,見識數字王國的技術能力。

為了挖角,從四月到八月底定,他為說服周永明,光從洛杉磯飛到台灣就飛了十四次。

但他這場秘密挖角行動,卻在今年六月初發生危機。

當時,數字王國可轉換公司債持有人車峰被捕,他是中國前人行行長戴相龍的女婿,香港媒體挖出一堆數字王國背後的股東結構涉及「紅色資本」,讓數字王國股價一路從最高的港幣三元掉到最低的○?三元。

謝安坦言,當時他能做的,就是對周永明說清楚整件事情的來龍去脈,以及他如何進入這家公司的過程。車峰雖是數字王國的可轉債持有人,而且持有的可轉債若換成股份,占數字王國超過兩成,但他從未涉入經營權,謝安的這些說明,周永明接受了。

布局,獲得共鳴兩人的國際視野,如出一轍

周永明夫婦還在謝安的邀請下,到美國參觀數字王國的創新基地,以及他們所發展的虛擬實境技術潛藏能力。而正為宏達電發展虛擬實境產品的周永明,也逐漸了解數字王國的潛力。

謝安說服周永明的,不只是技術,還有他對台灣市場的布局與想法。每次他來台,總會找綜藝教父王偉忠請益。決定在台灣成立分公司後,謝安也安排周永明、王偉忠等人見面,確認未來的合作可能。

這是他說服周永明的關鍵臨門一腳。他在台灣長大,想把美國好萊塢發展的虛擬實境技術帶來台灣發展,與周永明想把台灣科技發揚光大、走出國際的想法一致。

與周永明住同棟大樓、過去與他僅有一面之緣的王偉忠表示:「他(周永明)眼睛看到VR的未來,是台灣可以重回世界市場起跑點的開始。」

「人都有一個幼稚的自己,VR可以完成那個幼稚自己的夢想,得到『感同身受』的娛樂,」也到美國看過數字王國技術的王偉忠分析:「對產業來說,台灣擁有創意『巧實力』加上VR和結合國際資源,才能讓台灣進擊大中華地區,台灣年輕人才能走到國際市場打仗!」

謝安與周永明布的局,已經從技術想到了內容,除了找上王偉忠談合作,還邀請在電影製作使用大量特效的《痞子英雄》導演蔡岳勳,出任數字王國台灣分公司顧 問。數字王國台灣分公司將在台灣做特效,「把技術留在台灣,同時養人才和練兵經驗,這樣是市場來找你,不是你去找市場,」蔡岳勳說。

「我曾經跟法國、紐西蘭團隊合作,但只有合作交流是不足的,人家還是會把技術藏一手;但整個技術若移轉到台灣,握在自己手中,加上台灣腦袋,其實台灣市場是不小的,」蔡岳勳觀察。

四十七歲的蔡岳勳坦言,自己跟謝安僅有兩次見面之緣,但從謝安一路面臨難題,也真正克服,他看見的是彷彿當年那個被看衰的自己。

「我願意賭一把!這個世界不是殘酷現實的,我就是一個例子。從被罵到今天,我想的是台灣要走出去,因為我從《流星花園》成功風靡亞洲得到體悟:只有堅持原 創,而技術能讓想像力飛翔,這是好萊塢能跨國界的因素,也是台灣被需要和被看見的可能性。產業要與大市場結合,台灣才有更多未來,」正在中國勘景的蔡岳勳 語重心長說。

一老一小怎麼分工?「工作有歧見,我聽他的」

但,攤開數字王國財報,上半年虧損七千六百三十九萬元,營收下滑未見起色,為何還能打動周永明?謝安指出,造成營收下滑與虧損,主要是將數字王國過去在房 地產、金屬交易等非核心業務結束和冷凍起來,未來將專注於特效和虛擬實境業務,這也是他對周永明證明公司朝虛擬實境科技經營的決心。

當三十一歲的小伙子,成了逾六十歲周永明「新老闆」,未來兩人如何分工?

「年輕上位是有危機感的,了解科技但更需要的是有科技管理的經理人,我能將公司救起來,到要做到世界第一流企業,需要一位『導師』來教我。未來工作上有歧見,我聽他的,」謝安說。

雖答應了謝安邀約,但身為宏達電共同創辦人之一的周永明對他說:「我對宏達電的承諾永遠不變!」因此,雖然他到數字王國擔任有實權的執行董事,但宏達電的位子仍在。

擅長硬體研發的周永明,能否跟謝安合作發展出虛擬實境的新局面,對他來說是一個挑戰,也是外界玩味且期待的一個答案。

 


人民幣急貶 董娘、貴婦、台商慘被坑殺

$
0
0


2015-09-07  TCW

「人民幣貶值超過預期,市場上至少超過八成的TRF(Target Redemption Forward,目標可贖回遠期契約,為一種匯率選擇權)被斷頭??。」

「某某銀行財富管理部門跟客戶對賭TRF,平均一個客戶賠三千萬到五千萬…?。」

今年八月十一日人民幣意外暴跌,一口氣從不到六.二元兌換一美元,暴貶到六.四美元,創下中國匯率改革以來最陡峭跌勢。高槓桿、高風險的人民幣衍生性金融商品TRF成為金融圈檯面下討論焦點,客戶大虧傳聞不斷。

其實,人民幣TRF斷頭潮不是第一次。去年三月,人民幣終結連九年的持續升值走勢,出現暴跌,導致透過TRF壓寶人民幣升值的企業、投資大戶紛紛中箭,粗估國內企業與個人合計遭受上百億元損失,投資虧損有數百人。

當時金管會清查發現,銀行在銷售專供外銷企業避險用的高風險產品時,卻出現賣給非專業散戶、未評估客戶風險承受力、只提供英文合約等缺失,祭出重罰整頓亂象。包括永豐、國泰世華、北富銀、新光銀等十家銀行合計被處分高達三千八百萬元罰鍰,永豐更受到一年禁賣處分。

然而,上有政策、下有對策,由於TRF利潤高,且因商品多來自海外,本國銀行多為批入商品轉賣給客戶,風險由客戶承擔,銀行可說是穩賺不賠,因此銀行理專 還是持續販售,又以小型銀行與外銀最積極。在兩岸三地設有公司的中小企業主、老闆娘與家人,因為相信人民幣會持續升值,更成為最佳銷售對象。

以下是一名中小企業老闆娘的真實故事,當事人擔心曝光後,銀行帳戶會遭到凍結,因此化名A小姐陳述。

A小姐攤開與銀行的往來合約,眼眶泛紅的還原銀行「養、套、殺」手法,先勸說她以公司存款戶頭做無本金投資,並引用首席分析師、專家對人民幣的預測,讓她相信投資方向無誤,但事與願違,不但沒賺,反倒虧損三千多萬元。

更嚴重的是,若人民幣如市場預期,明年底貶至一美元兌七元,A小姐的未到期合約損失將達四百萬美元(約合新台幣一億三千萬元)!老公的貿易事業,眼看就要被她拖累。以下為她的血淚告白:

《養》 邀VIP吃喝玩樂他們送我東西、跟我感情好,告訴我做TRF可以賺錢

我平常用的是自家公司的銀行帳號,裡面有公司生意往來資金,也有我存進去的家用錢,總維持在上千萬元。銀行RM(Relationship Manager,企金業務)每年都會邀我們這些VIP出去玩,到五星級飯店吃喝玩樂,遊覽車一開出去就是十幾輛。他們做業務跟拉保險一樣,送妳東西、跟妳 感情很好,送完禮告訴妳:做TRF可以賺錢喔!

銀行RM告訴我,人民幣長期看升,投資TRF不用交任何本錢,簽約時現領權利金,只要合約期間人民幣沒有貶破目標價,權利金就是現賺。

剛開始,人民幣果然一直升值,我覺得這比投資股票好賺多了。但去年三月人民幣突然暴貶,我損失好幾萬美元。RM打電話來說:「我幫妳再做一個約,讓妳用新合約的權利金收入,把虧損補回來。」他說,再簽一個約就沒事了。

他們銀行分析師說人民幣會一直、一直升值,外面訊息也都這麼講,我只是一般人,想說追隨專家準沒錯,RM也說這個約條件看起來是安全的。當時我在國外接到電話,就說好好好,新合約生效好幾天後,回國才在合約上補簽名。

今年初人民幣又意外大貶,我再度虧損。銀行RM還是說不用擔心,要我再簽一個新約就能補回來,我再度加碼。

《套》 好心幫忙補虧損他說簽新約就沒事,卻叫我補錢,我帳戶不是還有上千萬嗎?

整個過程我都不用繳錢、不須本金也不用賠錢。RM一直讓我覺得:補了新約就沒事。後來人民幣升值回來,開始獲利,我還覺得他們是對的。但現在才發現,用新約補洞,讓我的曝險再倍增,變成一開始的四倍;對他們而言,可以賣更多產品、抽更多佣金。

今年八月人民幣大貶,我第一次接到補繳保證金通知。我帳戶不是有上千萬元嗎?問RM保證金是怎麼算的,他們到現在都沒讓我搞清楚。

我一直不敢跟老公講,但真的沒錢補,前幾天終於鼓起勇氣跟他坦白。他公司的貿易往來都在這家銀行,如果我不履約,銀行會扣住買主付的貨款,公司營運就會出現危機。

老公幫我估計,如果人民幣沒辦法從六.四元兌一美元回到升值軌道,我的損失將近一百萬美元;如果人民幣未來貶到七元,我的損失更將超過四百萬美元(約合新台幣一億三千萬元)。我剛開始的十幾萬美元獲利,根本不夠賠!

《殺》 勸拿房子抵押如果我檢舉,就讓我帳戶爆、清算財產,我等於被挾持了

人生後悔藥沒得買,白紙黑字都是我簽的約,電話也都錄了音,RM會一口氣念一串投資風險無上限的警告內容。但如果當初知道會危及公司生意,說什麼我也不會 做這種投資。如果去年三月第一次發生TRF風暴時,RM能誠實告訴我損失狀況、警告我風險已經太大,我根本不會加碼。

這個帳戶每年外匯資金往來不超過一千萬美元,銀行卻讓我承做曝險達四千萬美元的外匯部位,把風險放給我這個無力承擔的人,這樣對嗎?(編按:指TRF原為企業避險工具,但銀行銷售金額卻是該企業避險部位的數倍)

不只我,光是賣我TRF那組RM團隊,就有五、六個案子快爆了,正在跟客戶協商,我的曝險部位在裡面還算小的。我也有台商太太朋友,在單一外商銀行曝險超過五千萬美元,簽的合約只有英文,沒有中文,她根本一行只看得懂三個字。

我想問:金管會是不是沒嚴格監督?去年出了事,口頭警告、罰罰款就算,之後銀行照樣亂賣TRF!

我跟那位台商太太現在完全不敢告訴親朋好友,也不敢問當初一起去五星級飯店的VIP們,怕一問,以後想借錢都借不到了,而且,他們如果「中獎」,一定也不敢說出來……。

銀行業務說,現在先不讓我帳戶斷頭,要我拿房子抵押借款,說好聽是幫我延遲幾個月補保證金,實際上怕我鬧大讓金管會上門查,想掩蓋他們違規行銷的事實,等我繳不出錢就拍賣房子。但如果我現在具名檢舉,銀行馬上就會讓我的帳戶爆、清算財產,魚死網破,我等於被挾持了。

如果銀行現在叫我補保證金,我就說那我死給你看!我一個人死不足惜,但因為我,讓不知情的人(指老公)事業做不下去怎麼辦?

我已經十天吃不下飯、睡不著覺,要不是捨不得留先生一個人,我真的想就這樣(指窗外)從樓頂跳下去??。能不能請你告訴我:該怎麼做?

政府介入,成效有限小型銀行、外商銀行依然狂賣

A小姐是少數個案、還是冰山一角?從金管會公布的整體數字來看,儘管去年的TRF亂象獲得改善,但A小姐的案例卻點出兩大問題。

根據金管會的銀行銷售衍生性金融商品統計,TRF隸屬的店頭市場賣出選擇權契約餘額顯示,富邦、中信、台新等本土大型銀行明顯衰退,本土小型銀行如安泰、 大眾,以及外商銀行如澳盛、渣打,卻大幅成長,雖然此餘額數字包含了TRF以外的賣出選擇權產品,卻也與市場上盛傳小型銀行、外商銀行依然狂賣TRF的說 法,若干符節。

A小姐的經歷也顯示,銀行對客戶的風控不佳、只給英文合約、事後補約等光怪陸離不當行銷情節,依然存在。

換句話說,總數額雖改善,但部分銀行或新開出TRF業務、或「特別熱愛」銷售TRF,卻是不爭的事實。銷售時是否合規、有沒有幫客戶控制風險?值得金管會留意。

同時,外界以為去年TRF風暴已到一個段落,其實不然,像A小姐這樣簽新約延後風險的案例還不少。

前香港海通證券首席策略師黃薰輝觀察,前兩次人民幣突發性大貶,導致客戶鉅額虧損,許多銀行金融商品行銷(TMU)部門為留住台商客戶,用締結新約的方式展延虧損,讓客戶的曝險倉位更進一步加大。「我看,如果這些台商撐不住、倒閉,銀行端勢必會有一場風暴。」

金管會如何讓銀行落實合規行銷、如何讓風暴衝擊減到最小,考驗監理智慧。

【延伸閱讀】加碼!賠錢不停損,業務還鼓吹再賭—人民幣走勢與A小姐TRF操作

●2013/11看好升值進場出現升值趨勢,A小姐首度投資TRF,賭人民幣兌1美元不會貶破6.2元

●2014/3加碼補虧損貶破6.2元,A小姐為補虧損加碼,投資部位增為2倍,賭人民幣不會貶破6.25元

●2015/2再加碼搏翻身貶破6.25元,A小姐為補虧損再加碼,投資部位增為4倍,賭人民幣不會貶破6.4元

●2015/8再貶下去恐賠上億.11日貶破6.4元,未來若維持在6.4元以上,A小姐將有約新台幣3,000萬虧損.若如市場預期2016年底貶破7元,損失將超過1.3億

資料來源:Yahoo! Finance 整理:蔡靚萱

【延伸閱讀】投資TRF起糾紛,自保三解方

民眾遇到TRF投資糾紛怎麼辦?要跟哪個單位投訴,或是走司法途徑?以下是金管會銀行局局長詹庭禎及相關業務負責人的說法。

問:銀行如果只提供英文合約、讓客戶曝險超過能力範圍,是否涉及違規?

答:銀行銷售TRF時,除了銷售給專業投資機構(也就是金融機構)時,可以只提供英文合約,對一般公司戶、個人都必須提供中文合約,否則違規。投資TRF 曝險超過負擔能力,往往是簽約當時沒預期匯率反轉這麼快、這麼大,這部分建議投資人與銀行協商,看看如何補救。銀行本身是否做好風險控管,則是金管會金檢 的範圍。

問:萬一與銀行發生TRF投資糾紛,該如何解決?

答:投資人第一步驟要先與銀行協商,若協商不成,當投資TRF的銀行帳戶登記為總資產大於五千萬元的專業客戶時,不適用《金融消費者保護法》,只能走民事 訴訟。如果投資TRF的帳戶為避險一般客戶(例如中小企業),則可依《金融消費者保護法》向金融消費評議中心申請評議。

問:銀行如果在銷售過程中明顯違規,該如何檢舉?

答:投資人能舉證銀行確實違反相關規定,可向金管會銀行局檢舉。銀行局將在釐清事實後,判定銀行是否有不當銷售、沒做好風控等疏失,進行應有處分。金管會 身為監理機關,希望能對高風險商品做好管理,但也不希望嚴管讓衍生性商品交易轉移到境外去。我們正盡量在消費者保護與商品上市活絡之間追求最大的平衡。


願意等待,願意承擔

$
0
0


2015-09-07  TCW

一部電影的產值可以有多麼大?

《冰雪奇緣》推出一年多了,至今小女孩們仍常吟唱著片中主題曲〈Let it go〉,主角艾莎公主更打敗歷史五十六年的芭比娃娃,成為商店中最受女孩歡迎的娃娃玩偶。一部動畫電影,讓大人小孩不斷掏錢消費,進而拱出逾七百億元的產值,創下歷史紀錄。

八月中,《商業周刊》飛抵美國加州,獨家受邀出席兩年一度的迪士尼粉絲博覽會,近身採訪迪士尼高階管理團隊,試圖拼出艾莎公主的背後故事。

我們發現,這個故事竟然與夏威夷花襯衫有關。

或許你不知道,迪士尼,這家高齡九十二歲的企業,曾經失去他們的靈魂,迷失在產量的數字中,當劇本被財務人員要求以成本導向進行修改,這個組織的創意能量一點一滴的流失,許多不被人們所記憶的爛片陸續產出,甚至被賈伯斯批評是一家「失去了靈魂」的公司。

但就在十年前,一位被形容為「髮型一絲不苟,看起來如機械般嚴肅」的人,接掌了這家公司,他展開了一段尋回靈魂之旅。在這段旅程中,一位與他作風完全不同、酷愛穿著夏威夷花襯衫的創意總監,成為關鍵人物。

當「髮型一絲不苟」先生遇上「夏威夷花襯衫」先生,會發生什麼事?

九年前,我曾受邀至這位花襯衫總監的創意基地(舊金山皮克斯總部)參觀,他告訴我,他為了「等」一個好故事,即使花上三年也在所不惜;為了突破動畫技術,他寧可放棄每年百億的營收……,他說,「為了品質,寧可放棄量。」

這是花襯衫先生的信仰,非常難得的是,一絲不苟先生願意接受,他願意放手讓眼前的金雞母(皮克斯)停止下蛋,只為了給創意更大的醞釀空間。

等待、等待、再等待,短線的生存壓力如影隨形,如何不讓它擊潰長線的創意泉源,這是勇氣,亦為承擔。

然而,等待的果實是甜美的,過去三年,迪士尼的股價迭創新高,老店的靈魂終於被找回。如果沒有「一絲不苟先生」的勇氣與承擔,百年老店恐怕至今翻不了身。


Viewing all 6029 articles
Browse latest View l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