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antcast
Channel: RealBlog - Feed - 湯財文庫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6029

民生銀行商業模式研究——供應鏈金融探秘 蔬芙

$
0
0
http://xueqiu.com/3069737339/23523112

前言:
自改革開放而來,商業銀行的發展在中國可謂改革紅利的得益者。國家給予銀行業的照顧可謂無微不至的,首先是銀行的分拆上市,也勞心勞力把平均不良負債率高達13%左右的資產重組,並且把壞賬核銷。然後是幫商業銀行選好「婆家」等待出嫁,工商銀行至今是位列在全球上市之最的前十名,說到之最是因為融資量及其巨大,高達一百億美元至今還位列在全球融資規模最大的十大IPO之三。作為工商銀行的承銷商之一的高盛即使是在2010年拋售股票也獲得了不菲的收益。所以政府對銀行的關注,確實符合銀行業是百業之母並不為過。

回顧2006年,此年雖然在外界看來默默無聞,但是在銀行業卻是「一聲驚雷」。深發展銀行在此年提出了供應鏈金融概念模式,而也在同一年民生銀行提出了「事業部」制度的改革。打破了原來的「總-分-支」行的舊有模式建立事業部。雖然多年過去了,多個商業銀行業喊著改革的旗號,打著創新的旗幟去經營業務,但是由於時機還沒成熟,所以供應鏈金融一直沒有發展起來。2007年,上海浦東銀行提出「供應鏈融資」整體服務解決方案,興業銀行提出「金芝麻」供應鏈金融服務,民生銀行推出「特色貿易服務」,深發展銀行更是身先士卒,提出了「事業部」改革。但是幾年過去了,因為受益於中間業務的蓬勃發展,例如手續費、信用卡、代銷基金等,銀行業暫時滿足當前的業務,供應鏈金融也只是紙上談兵,沒有實際行動。深發展銀行雖為改革先驅,但是也小心翼翼,第一他們沒有徹底地從管理框架上改革。第二供應鏈金融只佔當時業務的30%,並且此業務有著相對的獨立性,即使是全盤皆輸也只是剝離小量不良資產業務。第三是行業高度集中,業務只覆蓋到船舶、基建、鋼鐵等幾種上中下游鏈條比較明顯的業務中去。

但民生銀行卻不同,2007年,民生銀行開始了分行的集中改革,民生銀行的營銷平台從全國200多家支行上收到分行,並在分行成立煤炭、焦炭、冶金、電力、化工、交通、機械等金融部,事分行成為公司業務的基本單元。民生的八大事業部實施了公司化運作,專業化銷售、專業化管理。

此報告從供應鏈金融角度直接分析民生銀行的事業部核心業務,首先是民生銀行的改革進程,事業部的設置原因,最後是每個事業部的供應鏈金融具體分析。


查看原圖





民生銀行改革路:
民生銀行在2006年的年報上提出了「事業部」改革議程,當初改革分為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
2007年7月,分行成為公司業務的基本單元,支行此後不再經營批發業務,專注於零售業務。
2007年9月,組建了地產、能源、交通、冶金四大行業金融事業部,貿易金融、投資銀行、金融市場三大產品事業部,以及直屬於總行的中小企業客戶的工商企業事業部。
2007年11月,民生銀行對廣州、深圳安排改革試點,塑造改革樣本。
第二階段:2007-2010
2007年-2010年,提升業務條線的管理能力,完善利潤中心的業務運作機制,中後台管理流程化,分支行重新定位和職能。
2007年,推出商貸通產品,屬於個人貸款業務,專門為個體戶、小企業主提供貸款。2009年到2010年,商貸通業務增長為225%。
第三階段:2010-2013
2010年-2013年,成立金融批發銀行事業部總部,將公司業務全面集中到總行。
2012年,建立茶葉事業部,隸屬農業現代金融事業部。同年建立石材事業部,與福建泉州支行並列。
2013年,與上市公司「鵬博士」開發全國數據中心,在信息管理系統上加強營運。
2013年,堅持「特色化、批量化、專業化」戰略。

為什麼要設置事業部管理制度:
中國現行的銀行公司治理結構大部分是由「總-分-支」結構組成的,支行負責儲蓄業務,分行負責分佈貸款、國際結算前台、外匯兌換業務、主要管理操作風險、而總行多數按照地域的劃分為省總行、國家總行、區域總行等等,主要制定授信指標、各方面的風險管理(包括流動性風險、信用風險、操作風險)、行政管理、後台信息技術服務等等。而一些銀行把單證中心分開,專門審核各種單據,控制銀行內部的操作風險。現存的銀行結構是按照其功能分類的,例如個人金融、公司金融信貸、國際結算、外匯儲備等。但是民生如果要發展專門為中小企業服務的銀行,必須打破功能性部門設置,成為以產品為主線的「企業」。所以民生銀行改制,並不是特意創新或者故弄玄虛,而是量衣體裁,打造中小企業的供應鏈金融。


傳統的信貸管理設置顯然不適合新的業務發展。原因如下:
第一, 多數的供應鏈金融是抓住「1+N」為服務核心,民生在年報多次披露這個戰略核心,改制是為了「1+N」的服務存在,1是指在產業鏈當中的核心企業,因為供應鏈金融的核心理念是把企業當作是一個自然的生態集群,有著自己的食物鏈條,從而推出,最有實力的當然是食物鏈條的頂端部分,核心企業輻射多個小企業,例如外包、供貨商。它們的特點是有自己的物流、信息流、和資金流。物流具體是指輻射中小企業的議價能力、運輸能力,信息流是指通過內部或者外部的信息系統可以抓取有效的供應或者銷售渠道信息,或者通過情報獲得對手的信息等等,資金流在供應鏈金融當中,主要以流動性資產為主,例如預付帳款、應收帳款、存貨動態管理等等。這些鏈條並不是孤立存在的,如果以傳統的思路貸款,那就是「一對一」的策略,銀行通常在斷絕其他消息來源來貸款給單個公司。而供應鏈金融典型的特徵是:批量化、小額、多個目標貸款,正因這個區別促使民生銀行內部公司治理進行改革。


第二, 傳統的金融產品不再適應中小企業的發展。這個典型的是要拿銀行貿易金融產品闡述。例如保函、保理、信用證這些業務,如果中小企業申請,首先是要提交保證金,佔用了企業的資金,這種質押或者抵押形式的金融產品極大損害了中小企業的流動性,因為還款時間長、並且佔有流動資產等缺點,所以很難在中小企業中有極大的銷售能力。而且還有第一點是,外國銀行在提出供應鏈金融的背景是由於要維持核心業務的企業,但是中國這點是有所差別的,中國供應鏈金融80%以上採取的策略是「先有市場份額,後有核心企業」,如果外國的策略是「挾天子以令諸侯」那麼這裡正好相反。這是由中國銀行生態發展所決定的。正是由於上述的原因,所以在供應鏈金融中,銀行的產品導向型、定位性非常強,所以只能以產業鏈和產品為導向,並且部門改制都是以行業產品導向型為基礎的,所以2006年民生銀行的戰略是明智。


第三, 傳統的銀行業以業務為核心導向,不分任何行業。但是如果應用到供應鏈金融管理,這條路走不通。供應鏈管理相當於物流行業的管理,通過管理行業的上中下游,銀行在其中的角色是重新分配資金資源、效率、重新做信息匹配。銀行在行業當中扮演的是中介、平台、定位、企業需求產品化的角色。所以銀行必須服務於整個行業,通過不同的企業來收集信息和情報來定位自己的貸款信息,因為在中小信貸金融中的確存在高等級的授信風險,銀行如何規避這個風險只能依賴幾個渠道,供應鏈內部的信息流,公開的信息平台。大量的核心企業建立風險控制機制,來規避操作和流動性風險。根據這些風險來設計相應的供應鏈金融產品,提高自己在中小企業當中的貸款議價能力。由此可見,如果從傳統信貸金融產品來看,個人金融部門,公司金融部門以自己的力量並不能多線程管理,只能夠是以行業為導向,調配銀行內部不同的資源來滿足需要。


第四, 從傳統的銀行業的功能來看,總行是負責調配信貸資源,從每一年的財務預算、決算和激勵機制都是由總行決定的,分行和信貸部門並沒有權力支配信貸資金。但是這不利於供應鏈所服務的靈活性,因為傳統的信貸指標在傳統的銀行架構中尚且可行,但是會導致資金利用效率低,分配不均的情況出現。供應鏈金融所服務的對象是流動性資產為主、中小型、貸款額度低、周轉率較短的企業,所以資金的授信的彈性大,並不是指標所能解決的,再者,事業部有著極大的權力,第一點是受總行支配,垂直授權,加快授信速度。第二是根據行業制訂產品,部門有著自己的一套預算制度、激勵制度,因地制宜,而不是一刀切。而現在民生銀行金融地產事業部便是採用上述的方法,已經頗具雛形。

綜上所述,供應鏈金融的服務對象是中小企業為核心,以信息流、資金流、物流為背景,銀行扮演平台、撮合的角色的新型金融服務生態系統。所以為了適應新的模式,改制是勢在必行。

民生銀行在以上供應鏈金融的發展戰略中都能做到,現在我分部門討論這種模式是如何應用到實際的部門當中。

當初民生籌建的只有四個部門,地產金融事業部、能源金融事業部、交通金融事業部、冶金金融事業部。這幾個部門主要針對民營企業建立的部門,針對個人的有中小企業金融事業部和貿易金融事業部。另外在2011年還在這些事業部的基礎上進行了拓展特色事業部,第一是現代農業金融中心的茶葉事業部,第二是與泉州分行並列的石材金融事業部。

前四個部門當中,除了地產金融事業部外,能源金融、交通金融、冶金金融事業部是屬於供應鏈可複製的行業,所以大宗商品、交通和公共事業都享有共同的特色,開發起來會比其他供應鏈容易複製。


首先我會分析特色金融事業部然後再闡述容易複製的大宗商品和其他行業:民生在進入一個行業之前,必須對一個行業有著透徹的瞭解,為了貫徹「1+N」的服務宗旨,民生銀行必須找出核心企業和衛星企業,第二是研究上中下游企業的特性和議價能力,第三是根據行業特色開發授信客戶,提供中間服務。第四是嚴格遵守授信後監督的流程,嚴格動態審核貸款後的動態評估。

其中要說明一下,對動態審核貸款的動態評估是供應鏈金融中的一個核心,這個風險控制是參考富國銀行的小微貸款模式(Supply Chain Finance )進行嚴格控制。

1. 民生現代農業金融中心:茶葉事業部
民生理解的行業特點:

(1)全國茶產業的規模僅1千億元,規模比較小。
(2)要做行業專業化的方案,進行整體產業鏈的開發(董文標在訪問中如是說)。
(3)銀行進行從大客戶到小客戶的金融總包服務。
(4)茶業金融中心做全國市場整合和大客戶營銷,而小微客戶則依託各個產茶地的分行進行服務。

民生管理結構:
(1)民生銀行茶業金融中心是該行現代農業金融事業部的二級中心,落地廈門。以二級部門形式設立的行業中心,節省了銀行重新開設分支行的投入。
(2)在部門架構上,茶業金融中心在人、財、物上的管理是獨立的,業務指導歸屬農業金融事業部,落地服務和地方政府關係由廈門分行進行統籌。

茶葉行業的困境:
(1)銀行和茶農之間很難發生抵押貸款,企業想主動給茶農擔保,但是以前茶農和企業的關係並不緊密,現在由政府出面將茶山、茶田的采植權確定給茶農,企業和茶農就可以互保,貸到資金後茶農就能提高加工質量,購買更多的機械設備,提高收益。」
(2) 茶山的開發和採購方面存在貸款困難。
(3)由於福建茶農以個體戶為主,在茶葉的種植環節農殘超標,到流通環節是很難去掉,此外,加工環節的衛生也很成問題。所以必須從源頭做起,進行全產業鏈的整合。

民生銀行解決方案:
(1)現在要買茶山很難,民生銀行掌握已授信茶企掌握的稀缺、高端和有機的茶園資源,有償暫時性讓渡專屬茶園的部分實物收益權,私人銀行客戶可以按份數來買這些茶山未來幾年的收益權,並且這種收益權可以轉讓。從最近的市場行情來看,茶園的收益權每年會有成倍的增值。
(2)產業鏈重塑:此外,產業鏈的重塑還包括支持實力茶企收購上游優質茶園資源,實現規模化種植。配套茶業銷售總部、茶業科研與質檢、茶業金融服務、茶事展會及旅遊等支持功能。

供應鏈金融收益要點:
(1) 中間服務費用收取:用手上掌握的稀缺資源來撮合私人銀行資金的財務諮詢費用、基金代銷費用。另外可以通過銀行自身的信息流優勢對整個茶葉產業鏈進行支持服務,收取中間的平台費用,例如上面所述的茶葉展覽會、茶葉科研服務等。
(2) 淨息差收益:通過依憑自己的資源,對中小企業茶農有著較高的貸款議息能力,並且可以通過設計存款,貼現等產品來滿足產品的需要。

2.泉州分行:石材金融事業部
中國石材行業產業鏈特色:
2010 年,石材產業規模以上銷售收入2070 億元,預計2012 年規模以上和規模以下的總銷售收入將突破5000 億元。水頭鎮目前每年石材的產值在300-400億元,統計不包括因土地不夠已將工廠遷移到外地的很多石材企業。總體來說石材產業在中國屬於中等規模,而且地區高度集中,所以民生銀行在泉州支行下特別設置了石材金融事業部,放款權歸總部管理。這樣設置可以使貸款資源高度集中,提高貸款的利用效率。

石材產業面臨的困難:
(1)石材加工環節因其技術相對成熟、產能大幅提升,面臨加工能力過剩、企業利潤率低、金融服務相對飽和等發展瓶頸。然而,由於天然石材的不可再生、非標準化定價和集中展示銷售等特點,位於石材產業鏈兩端的礦山開採和產品銷售這兩大環節,正步入高速發展期,存在巨大的商業機會,但銀行的介入卻相對匱乏。
(2)石材是典型的啞鈴型的行業,礦山開發和銷售兩端的利潤率極高,其中礦山開發根據最新數據毛利率高達380%,而終端交易也能有180%的利潤率,但是中間的廢棄貿易毛利率只有38%,更加不用說加工環節僅有15%,所以這種不平衡的狀態導致行業不能健康發展,需要介入提升行業的利潤率。

(根據民生銀行石材部門主管訪問報導總結)

福建泉州支行特色:
民生銀行在泉州獨創的小微金融「1+3」(1=特色支行建設,3=小微服務+批量開發+客戶整合)其中小微服務和客戶整合是石材部門的核心,也是民生銀行主要收入的來源。

民生銀行解決方案:
(1)提供商業撮合
商業撮合即是銀行利用其廣泛的客戶資源及其信用,促成供需雙方的商業交易。交易一旦撮合成功,銀行便可從中獲取一定的中間收入。近期民生銀行石材金融事業部,擬邀請全國25家大型房地產商集聚北京,組織一次由該行主導的石材推介會。
(2)即通過具有信息及信用優勢的銀行介入,石材的需求方可以低於市價獲得質量更有保障的產品,石材供貨商可以確保貨款的回收,銀行亦可以從交易的撮合中獲取不菲的收益。
(3)商業撮合已被民生銀行石材金融事業部,視為未來業務的重點及重要利潤來源之一。該部門明確提出,希望未來在石材產業金融領域樹立起,「石材礦山金融專家、石材小微金融專家、石材交易撮合專家」三大品牌。

供應鏈金融收益要點:
(1)中間服務費用為主:例如通過石材推介會所賺取得諮詢財務費用,交易撮合過程當中的中介費用。另外中國石材行業特點的使用現金回收特別快,先進周轉率非常快,所以流動資產產品的作用不大,石材行業這種特性可以是貸款質量提升,從總體貸款角度來說,有利於貸款的不同配置。

3.冶金金融事業部:
鋼鐵行業現在存問題:
(1)現階段,中國的能源結構中煤炭大約佔到了整個中國能源消耗中的70%,而不平衡的煤炭分佈就導致了西煤東運、北煤南運的情況將長期存在。
(2)鋼貿行業最為嚴重的是部分企業把鋼貿當做融資平台,從銀行融資後轉投房地產項目,甚至出現了個別企業用虛假的存貨和倉單從銀行騙貸的現象。國內這種現象已經非常嚴重,對市場造成非常嚴重的影響。
(3)國內鋼鐵行業和國外最明顯的區別是,拿歐洲的鋼鐵行業來看,歐洲的鋼鐵行業是垂直供應的,中國的鋼鐵行業則是要通過大量的中間環節,收取大量的中間費用,導致產品周轉率下降。鋼鐵行業還存在產品同質化嚴重,以及產業集中度低等問題,這種競爭環境下,鋼鐵生產企業在面對下游需求方時並不具備商業優勢,建立直供渠道的難度很大。同時還要面對庫存積壓,資金佔用等問題,反而無法專心生產。
(4)鋼貿商轉型的方向是,由傳統的單一貿易商向集成式供應鏈服務商轉型,通過為供應鏈上的用戶提供物流、倉儲、剪切、加工、配送等更多的增值服務,做集成式供應鏈服務的提供商。
(5) 目前鋼鐵行業的電子商務網站經營模式多種多樣,有電子盤交易平台,有資訊服務,也有一些企業利用網絡平台做交易窗口,推廣產品。這其中,能否準確把握目前市場交易的環節,並提供實質性的服務或解決方案,是關係電子商務服務成敗的關鍵。

民生銀行所應對的策略:
(1)圍繞核心廠商進行產業鏈上下游延伸開發,大力發展動產融資、貿易融資、新興市場業務,與我的鋼鐵網舉辦論壇。
(2) 商業模式創新,依託大型生產商、大型監管商、大型貿易商集團、交易市場(含第三方電子交易平台),批量開發核心廠商的上下游貿易商,報告期內冶金類貿易金融業務結算量超過360 億元,客戶基礎不斷夯實
(3) 深入開發核心廠商及其產業鏈,創新開發模式,綜合使用各類交易融資產品,圍繞客戶交易製造存款,創造中間收入。
(4)民生銀行與我的鋼鐵網舉辦選出中國鋼鐵100強的企業,其實是雙方共贏得結果,第一民生銀行可以通過此次來挖掘有利於授信的客戶從而降低風險。第二是可以開拓客戶資源,並且調查瞭解鋼鐵行業特色,為特色產品設計作準備。

供應鏈金融收益要點:
(1) 中間收入:通過拓展電子商務、網站平台等業務,為鋼鐵行業進行優勝劣汰,挖掘出資產品質優良的客戶,收取中間費用。其中民生銀行提供發債融資、強化客戶管理,投行、發債理財等業務來增加中間收入。
(2) 淨息差收益:民生通過大宗商品的上游的應收帳款和下游的預付帳款的貼現來為供應鏈盤活現金流,並且為企業進行現金管理、票據管理等業務。

商業模式總結:
供應鏈金融因為改制有著得天獨厚的優勢,這種優勢在於公司治理的橫向延展性非常好,可以在支部和事業部下面再分級和設立獨立的事業部,這種方式參考的是荷蘭銀行公司治理模模式。另外,民生的中間收入在2006年開始便呈現暴髮式增長,其中財務顧問服務費用、託管及其他佣金呈現可喜增長,這是得益於改制之後的新一代紅利分發。隨著民生銀行的發展,中間收入佔有主導作用,而民生銀行在逐年下降的貸款比重表明,以顧問服務費用為核心的增長成為下一個主導之一。而且這種優勢非常明顯,有利於降低自身貸款的風險,並且同時增加銀行的收入,具有一箭雙鵰的作用。除了中間費用收入提升,貸款的渠道、質量、議價能力在小微企業都會有顯著的提升,因為這個是以群體或者產業鏈為服務中心,所以貸款的議價能力相對於基準利率,民生一直有得天獨厚的優勢。

查看原圖民生銀行中間收入業務增長
查看原圖

民生銀行貸款利率議價能力比較強,其中民生銀行在新興業務(融資租賃)等業務相比起同業更加有優勢,自2010年開展以來,錄得6.34%、7.93%、9.35%融資租賃貸款收益率,平均高出同年基準貸款利率1%-2%。

民生現有商業模式的挑戰:

(1)同行者的競爭:

(2)來自金融行業的其他競爭:互聯網金融,民間貸款機構

(3)內部的弱點:事業部投入收益風險、內控貸款操作風險 、理論與實踐之間的差距和風險

結語:中國銀行業未來的期待

隨著金融供應鏈的發展,大數據和銀行必定會緊密聯合,相輔相成。民生銀行與鵬博士開發的數據營運中心,信息系統有利於增強銀行間的內部控制,存貸款流程控制、和分析用戶消費行為。其他的互聯網金融公司(如阿里巴巴),同業競爭對手(平安銀行)紛紛插足「金融大數據」的發展。金融供應鏈與信息流控制息息相關,銀行既可以操縱信息流為己所用,例如評估企業財務狀況,通過上下游信息挖掘出核心企業和衛星企業。也可以將數據整合加工,為客戶推薦新的產品和服務,例如用戶消費信貸行為分析與銀行產品的匹配等等。最後可以使銀行的信息流公開化透明化,減低信貸的風險控制,有利於銀行的全面發展。

---------------------------------------------------------------------------------------------------------

本文撰寫參考資料:

1.《上市銀行價值分析》潘功勝
2.《供應鏈金融》深圳發展銀行、中歐國際商學院「供應鏈金融」課題組
3.《銀行鋼貿企業授信方案培訓》立金銀行培訓中心
4. 《銀行供應鏈金融 : 中小企業信貸的理論、模式與實踐》 湯曙光//任建標
5. 《供應鏈金融服務創新理論》陳祥鋒
6. 《Supply Chain Finance Solutions》 Hofmann, Erik; Belin, Oliver
7.  歷年民生銀行財務報表(附註,管理層討論部分)
8. 網上資料部分:事業部門領導訪談錄(冶金事業部),董文標新聞報導部分(訪談)、民生銀行官方網站(組織架構圖)
9. 各大機構研報摘錄部分,論文《民生銀行地產金融事業部財務控制體系研究》
10.個人銀行調研訪談(其中包括銀行從業人員等)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6029

Trending Artic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