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xueqiu.com/2164748441/22644874
年底了,看到不少券商都出來2013年的醫藥行業投資報告。我也來一個山寨版的,把我最近幾年關於醫藥股的一些思考總結一下,主要是一些觀察醫藥股的方法和角度,具體的個股朋友自己發揮吧,也歡迎朋友們批評指正。
十多年前看過一本叫《投資者的未來》的書,上面兩個數據引起了我的注意:
在1957年到2003年這46年期間,美國標準普爾500指數成份股中:1)上漲超過1000倍的公司有7家,其中4家是醫藥股;2)回報率最高的20只股票中,有6家來自醫藥行業。
醫藥股為什麼這麼牛?從國際上看,醫藥行業的一些與眾不同的特徵到底是什麼?中國市場的一些特別是什麼?對投資的啟發是什麼?
第一部分:醫藥行業的一些與眾不同的特徵是什麼?
一、醫藥行業從本質上說是一個治病救人的行業
1)醫藥行業服務的對象是人的健康和生命。
2)當人們擁有健康和生命的時候,沒幾個人會在意它的存在,但是一定面臨失去的威脅時,它們立刻就會成為唯一重要的存在。
3)所以當人能夠給病人健康和生命的時候,你說從病人的角度看,他願意支付多少比例的財富呢?
4)也許正是因為這個原因,所以全球範圍,可能除了某國外,沒有一個國家的醫生的收入水平遠遠高於社會平均水平的。沒辦法醫生服務的對象太特殊,人的健康和生命
二、醫藥行業的消費者與決策者是分離的
通常情形下,消費者擁有購買的選擇權。但病人如果自己決定給自己吃什麼藥,多數情況下不是特別合適了。
醫生有權利決定給病人吃什麼藥,但是他確不需要付錢,你說這個成本如何控制呢?
必須要考量到的是醫生也是人,而人都是有利益和立場的,先不往壞的地方說;如果有兩種藥,A的價格是B的2倍,但B的風險比A的風險高10%。或者C的價格比D貴10%,兩個療效風險差不多,但是C是大公司的產品,D是小公司的產品。假設你是醫生,你會如何選擇呢?
當消費者一旦與決策者分離後,決策者非常難以作出性價比最好的選擇,原因是決策者也需要掂量和管理自己的風險,這也是國外醫療費用難以控制的一個非常根本性原因。
三、多元化的支付主體
普通商品和服務的支付主體就是消費者自己。
但醫藥支付的主體有個人、保險公司和政府,這種多元化的支付主體勢必會提高低收入人士的支付水平,但不會降低高收入人士的支付水平。對低收入人士醫藥費用的補貼是正常的文明社會不可避免的常態,沒辦法,畢竟從根子上說,生命應該是等價的,你沒法說億萬富翁比農民工的命值錢。
四、監管嚴格
醫藥產品的特殊性決定了其嚴格的監管程序。
嚴格監管會降低效率,但是會增加行業壁壘。有興趣的朋友可以研究一下,我的觀察是通常監管嚴格行業更容易出現寡頭壟斷,當然也更容易產生高投資回報、
五、不少藥品的重複購買率非常高
從投資的角度看,穩定持續的收益與一次性收益的估值是完全不同的。
對病人而言最好的是藥到病除的藥,但對醫藥公司而言,最好的藥是能夠控制病情但不能治癒的藥。有太多的重磅藥都是有非常高的重複購買率的控制性藥品,這種產品不但重複購買率高,而且如前所述,更換藥品的權利不在病人手裡。
具體案例,朋友們思考一下為什麼這麼多治療類風濕的藥能夠都高居在重磅產品榜單的前列。
六、製藥公司最大的成本是研發(能夠有好產品)
醫藥產業和別的產業有很大區別,醫藥產業最大的投入是研發成本。一個好的創新藥品的誕生,差不多要用十年左右的研發時間,需要投資數十億美金。所以,醫藥是重研發投入,但在固定投資上卻是輕資產的行業。
2011年諾華、羅氏、輝瑞的研發支出都接近了百億美金。
重磅的原研產品對製藥企業至關重要,阿斯利康重磅產品佔到總銷售收入的86%,輝瑞與羅氏重磅產品佔到一半。
從另外一個角度說,一旦研發成功,製藥企業的設備投資和變動成本都非常小,毛利率驚人。
七、除了研發外,銷售能力是製藥公司的第二個關鍵能力(能夠買得好)
好的專利藥需要強的銷售推廣,但實際上差異化不大的仿製藥和普藥對銷售能力的要求更高。
八、醫藥行業是一個典型的強者恆強,Winnerstake all的行業
強大的銷售和研發都是需要龐大的規模來支撐的
強者恆強的意義是少數的幾個大贏家把把持了絕大多數的利潤。美國前10大製藥企業能夠佔據了90%市場份額
從中長線說,投資醫藥行業就是要找出未來的大贏家。
第二部分:中國醫藥市場的特殊性
一、需求增長的確定性
老齡化加速(60歲以上人的平均醫療費用是以下的5倍)、政府支出比例提升、居民收入增加、城鎮化持續、健康惡化和環境代價等等多種合力的作用下,未來國內醫藥行業增幅長期保持高於GDP一倍以上的增長速度基本上不容置疑(提升朋友們注意一下,如果每年都高於一倍,連續多年的複利效益下來之後差別就不是一倍了喲)
二、強大的醫院
由於政府投入的不到位,長期以來醫院被迫像企業一樣來經營。70%多的藥品通過醫院藥房來銷售,全世界絕無僅有。三級醫院龐大的單體規模也世所罕見。中國醫院在產業鏈上的地位強大。
三、部分藥品的濫用
原來看過一個報導說中國醫生的名義工資水平比非洲還低一點,這種現象確實比較誇張,一個直接的後果是部分藥品的濫用現象在中國的已經發展到誇張的地步,病人幫國家補貼醫生的而吃"利益藥"大量存在,這種通過病人吃一些可吃可不吃的藥來補貼醫生的現實的確有點太瘋狂了。
四、畸形的銷售能力
不展開說了,說起來難受。毛利率越高的「利益藥」越好買
五、整體研發能力的低下
不展開來說了,說起難受。即使有點仿製藥的開發能力,就已經NB老大了
六、中醫
不爭議中醫的效果了,從投資角度看,中醫最大的特殊性在於這一塊不用與國際接軌,咱們「聰明靈活」的國人想怎麼整就怎麼整。或者用巴迷的話說,我們有制定標準的權力。
七、複雜、多變、不透明的監管、招標體系
不抨擊這些2B現實了,對投資者的意義是,搞定這些衙門的能力指數雖然沒法反映在報表上面,但是也是非常關鍵的考量點,而且一定需要記住的是有些國家的裁判員是黑哨出名的,雖然不太會直接上場參加比賽的,但是……
八、產業鏈整合的特殊性
從製藥、批發到終端(包括醫院、連鎖等等)這幾個環節的產業鏈中:中國的製藥和終端集中度都遠遠低於國外(單體三級醫院雖然大而強,但是沒法連鎖),美國和日本都是製藥企業的集中先於批發行業環節的整合,而中國醫藥行業的現實是大批發率先開始了整合,這個問題我多次論述過,不再重複。
第三部分 我給自己寫下的幾點投資國內醫藥市場的要點:
1、 未來中國醫藥市場高確定的增長率可能會成為未來中國整體經濟增速放緩後的一道亮麗風景線(高增長永遠是稀缺品);市場可能還沒有完全理解長期高於GDP一倍以上增幅的複利影響;
2、 既然中國醫藥企業的研發能力弱小,那麼一方面強的研發能力更應該溢價,另一方面給我最重要的啟發是,在中國市場上投資醫藥股更需要加重視企業的營銷能力;
3、 今天多數中國醫藥企業的銷售能力是建立在以藥養醫的齷齪環境下的,今後這一塊會如何演化,演化完成後,什麼類型的公司會具備最強的銷售能力呢?
4、 無論怎麼強調銷售的重要性,也不能忘記對醫藥公司盈利性產生重大影響一定還是要有好的產品,重磅炸彈式的大產品是企業盈利性的關鍵。研發和產品是醫藥公司的生命線。
5、 高度關注醫改,特別是公立醫院的改革動向,我相信一切不合理的現象都不可能長期存在,雖然改變需要漫長的時間。但我堅信濫用「利益藥」、回扣促銷、政府對醫療投入的不到位等等一切不合理想像最終會逐步改善。
6、把我的注意力集中在押注這個市場未來的前3、前5、最多10的大贏家上,長遠看這個行業一直齊漲共跌不可能的,一定要設法押到Winnerstake all的大贏家上面。
7、 我特別關注到國藥控股這個傢伙在中國醫藥產業鏈上所形成的相對競爭優勢是壓倒性,而且這種趨勢可能會在未來強化,我也特別注意到國藥集團有極大的概率會進入Top3,或者說最希望成中國最大的醫藥產業集團(註:再重申一下,沒有現在推薦買入國控。還需要更嚴密的邏輯,更高確定性才能鎖定標的)
8、說一千到一萬,我覺得最重要的還是要落實到具體企業的盈利前景分析,到底哪幾家企業有條件成功中國醫藥市場的最大贏家呢?未來5年,誰的利潤可以增長5到10倍呢?應該如何來構建這個中國醫藥行業的黃金組合呢?應該如何來控制這個組合的運作節奏呢?
年底了,看到不少券商都出來2013年的醫藥行業投資報告。我也來一個山寨版的,把我最近幾年關於醫藥股的一些思考總結一下,主要是一些觀察醫藥股的方法和角度,具體的個股朋友自己發揮吧,也歡迎朋友們批評指正。
十多年前看過一本叫《投資者的未來》的書,上面兩個數據引起了我的注意:
在1957年到2003年這46年期間,美國標準普爾500指數成份股中:1)上漲超過1000倍的公司有7家,其中4家是醫藥股;2)回報率最高的20只股票中,有6家來自醫藥行業。
醫藥股為什麼這麼牛?從國際上看,醫藥行業的一些與眾不同的特徵到底是什麼?中國市場的一些特別是什麼?對投資的啟發是什麼?
第一部分:醫藥行業的一些與眾不同的特徵是什麼?
一、醫藥行業從本質上說是一個治病救人的行業
1)醫藥行業服務的對象是人的健康和生命。
2)當人們擁有健康和生命的時候,沒幾個人會在意它的存在,但是一定面臨失去的威脅時,它們立刻就會成為唯一重要的存在。
3)所以當人能夠給病人健康和生命的時候,你說從病人的角度看,他願意支付多少比例的財富呢?
4)也許正是因為這個原因,所以全球範圍,可能除了某國外,沒有一個國家的醫生的收入水平遠遠高於社會平均水平的。沒辦法醫生服務的對象太特殊,人的健康和生命
二、醫藥行業的消費者與決策者是分離的
通常情形下,消費者擁有購買的選擇權。但病人如果自己決定給自己吃什麼藥,多數情況下不是特別合適了。
醫生有權利決定給病人吃什麼藥,但是他確不需要付錢,你說這個成本如何控制呢?
必須要考量到的是醫生也是人,而人都是有利益和立場的,先不往壞的地方說;如果有兩種藥,A的價格是B的2倍,但B的風險比A的風險高10%。或者C的價格比D貴10%,兩個療效風險差不多,但是C是大公司的產品,D是小公司的產品。假設你是醫生,你會如何選擇呢?
當消費者一旦與決策者分離後,決策者非常難以作出性價比最好的選擇,原因是決策者也需要掂量和管理自己的風險,這也是國外醫療費用難以控制的一個非常根本性原因。
三、多元化的支付主體
普通商品和服務的支付主體就是消費者自己。
但醫藥支付的主體有個人、保險公司和政府,這種多元化的支付主體勢必會提高低收入人士的支付水平,但不會降低高收入人士的支付水平。對低收入人士醫藥費用的補貼是正常的文明社會不可避免的常態,沒辦法,畢竟從根子上說,生命應該是等價的,你沒法說億萬富翁比農民工的命值錢。
四、監管嚴格
醫藥產品的特殊性決定了其嚴格的監管程序。
嚴格監管會降低效率,但是會增加行業壁壘。有興趣的朋友可以研究一下,我的觀察是通常監管嚴格行業更容易出現寡頭壟斷,當然也更容易產生高投資回報、
五、不少藥品的重複購買率非常高
從投資的角度看,穩定持續的收益與一次性收益的估值是完全不同的。
對病人而言最好的是藥到病除的藥,但對醫藥公司而言,最好的藥是能夠控制病情但不能治癒的藥。有太多的重磅藥都是有非常高的重複購買率的控制性藥品,這種產品不但重複購買率高,而且如前所述,更換藥品的權利不在病人手裡。
具體案例,朋友們思考一下為什麼這麼多治療類風濕的藥能夠都高居在重磅產品榜單的前列。
六、製藥公司最大的成本是研發(能夠有好產品)
醫藥產業和別的產業有很大區別,醫藥產業最大的投入是研發成本。一個好的創新藥品的誕生,差不多要用十年左右的研發時間,需要投資數十億美金。所以,醫藥是重研發投入,但在固定投資上卻是輕資產的行業。
2011年諾華、羅氏、輝瑞的研發支出都接近了百億美金。
重磅的原研產品對製藥企業至關重要,阿斯利康重磅產品佔到總銷售收入的86%,輝瑞與羅氏重磅產品佔到一半。
從另外一個角度說,一旦研發成功,製藥企業的設備投資和變動成本都非常小,毛利率驚人。
七、除了研發外,銷售能力是製藥公司的第二個關鍵能力(能夠買得好)
好的專利藥需要強的銷售推廣,但實際上差異化不大的仿製藥和普藥對銷售能力的要求更高。
八、醫藥行業是一個典型的強者恆強,Winnerstake all的行業
強大的銷售和研發都是需要龐大的規模來支撐的
強者恆強的意義是少數的幾個大贏家把把持了絕大多數的利潤。美國前10大製藥企業能夠佔據了90%市場份額
從中長線說,投資醫藥行業就是要找出未來的大贏家。
第二部分:中國醫藥市場的特殊性
一、需求增長的確定性
老齡化加速(60歲以上人的平均醫療費用是以下的5倍)、政府支出比例提升、居民收入增加、城鎮化持續、健康惡化和環境代價等等多種合力的作用下,未來國內醫藥行業增幅長期保持高於GDP一倍以上的增長速度基本上不容置疑(提升朋友們注意一下,如果每年都高於一倍,連續多年的複利效益下來之後差別就不是一倍了喲)
二、強大的醫院
由於政府投入的不到位,長期以來醫院被迫像企業一樣來經營。70%多的藥品通過醫院藥房來銷售,全世界絕無僅有。三級醫院龐大的單體規模也世所罕見。中國醫院在產業鏈上的地位強大。
三、部分藥品的濫用
原來看過一個報導說中國醫生的名義工資水平比非洲還低一點,這種現象確實比較誇張,一個直接的後果是部分藥品的濫用現象在中國的已經發展到誇張的地步,病人幫國家補貼醫生的而吃"利益藥"大量存在,這種通過病人吃一些可吃可不吃的藥來補貼醫生的現實的確有點太瘋狂了。
四、畸形的銷售能力
不展開說了,說起來難受。毛利率越高的「利益藥」越好買
五、整體研發能力的低下
不展開來說了,說起難受。即使有點仿製藥的開發能力,就已經NB老大了
六、中醫
不爭議中醫的效果了,從投資角度看,中醫最大的特殊性在於這一塊不用與國際接軌,咱們「聰明靈活」的國人想怎麼整就怎麼整。或者用巴迷的話說,我們有制定標準的權力。
七、複雜、多變、不透明的監管、招標體系
不抨擊這些2B現實了,對投資者的意義是,搞定這些衙門的能力指數雖然沒法反映在報表上面,但是也是非常關鍵的考量點,而且一定需要記住的是有些國家的裁判員是黑哨出名的,雖然不太會直接上場參加比賽的,但是……
八、產業鏈整合的特殊性
從製藥、批發到終端(包括醫院、連鎖等等)這幾個環節的產業鏈中:中國的製藥和終端集中度都遠遠低於國外(單體三級醫院雖然大而強,但是沒法連鎖),美國和日本都是製藥企業的集中先於批發行業環節的整合,而中國醫藥行業的現實是大批發率先開始了整合,這個問題我多次論述過,不再重複。
第三部分 我給自己寫下的幾點投資國內醫藥市場的要點:
1、 未來中國醫藥市場高確定的增長率可能會成為未來中國整體經濟增速放緩後的一道亮麗風景線(高增長永遠是稀缺品);市場可能還沒有完全理解長期高於GDP一倍以上增幅的複利影響;
2、 既然中國醫藥企業的研發能力弱小,那麼一方面強的研發能力更應該溢價,另一方面給我最重要的啟發是,在中國市場上投資醫藥股更需要加重視企業的營銷能力;
3、 今天多數中國醫藥企業的銷售能力是建立在以藥養醫的齷齪環境下的,今後這一塊會如何演化,演化完成後,什麼類型的公司會具備最強的銷售能力呢?
4、 無論怎麼強調銷售的重要性,也不能忘記對醫藥公司盈利性產生重大影響一定還是要有好的產品,重磅炸彈式的大產品是企業盈利性的關鍵。研發和產品是醫藥公司的生命線。
5、 高度關注醫改,特別是公立醫院的改革動向,我相信一切不合理的現象都不可能長期存在,雖然改變需要漫長的時間。但我堅信濫用「利益藥」、回扣促銷、政府對醫療投入的不到位等等一切不合理想像最終會逐步改善。
6、把我的注意力集中在押注這個市場未來的前3、前5、最多10的大贏家上,長遠看這個行業一直齊漲共跌不可能的,一定要設法押到Winnerstake all的大贏家上面。
7、 我特別關注到國藥控股這個傢伙在中國醫藥產業鏈上所形成的相對競爭優勢是壓倒性,而且這種趨勢可能會在未來強化,我也特別注意到國藥集團有極大的概率會進入Top3,或者說最希望成中國最大的醫藥產業集團(註:再重申一下,沒有現在推薦買入國控。還需要更嚴密的邏輯,更高確定性才能鎖定標的)
8、說一千到一萬,我覺得最重要的還是要落實到具體企業的盈利前景分析,到底哪幾家企業有條件成功中國醫藥市場的最大贏家呢?未來5年,誰的利潤可以增長5到10倍呢?應該如何來構建這個中國醫藥行業的黃金組合呢?應該如何來控制這個組合的運作節奏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