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我們讀過林少陽對明年領放行業的初步分析文章,提到了一些行業板塊;今天,我們整理近來林氏對內地燃氣板塊的Q&A回應,看看這個在2012年當旺、2013年仍然值得看俏的板塊的宏觀環境變化,再看看他對板塊內部分股份的評論與建議。
天然氣作為潔淨能源之一,現時在內地僅佔一次性消費能源比重4%,與全球平均水平24%有相當大差距,可見增長空間仍然龐大。事實上,隨伴西氣東輸二綫投產,內地天然氣管道網絡逐漸完善,加上內地城鎮化步伐未停,昆侖能源(135)、華潤燃氣(1193)、中國燃氣(384)和新奧能源(2688)等下游城市燃氣分銷商將持續受惠。
新奧能源近年較少收購新的項目,因此增長會稍為慢過其他的後起之秀,不過現金流則是多間燃氣股中(除了北控)較好(但北控業務更成熟,增長潛力更小)的。新奧預測2012年市盈率約19倍,2013年假設人民幣不升值,以來年增長15%算,市盈率將回落至16.5倍,並不偏高;因此,對穩健的投資者來說,仍然有吸引力。
事實上,新奧市值夠大,很多基金經理都對管理層的往績有信心;最近收購失敗,在很多保守的基金經理眼中,反而是好事,因為收購會阻礙業務發展,他們只希望集團維持目前的增長速度,已能交差。
至於中國燃氣,其過往的營運效率較低,主要是因為其經營的項目,發展較不成熟。現時中國的沿海大城市發展已開始放緩,二三線城市相對發展速度較快,或對中國燃氣增長提速有利。預測2013年3月底止年度市盈率約20倍多一點,表面看稍高於新奧,但這個溢價,因為較高的增長潛力,於升市時仍為市場所接受。不過,中國燃氣過往的表現始終較差,以及其較低的市場流通性,若按慣常的看法,其較低於新奧能源的估值較為合理。因此,以兩者現價計算,林少陽相信新奧會稍為提供較高的回報。
華潤燃氣今次配股沒有具體目的,似乎不是很好的訊息--管理層似乎是在告訴投資者,現價配股的資金成本便宜,投機性起先獲得部份資金,再看看有沒有好的資金用途。
至於港華燃氣(1083),由於上半年人民幣貶值因素,令其增長較慢,現時人民幣已重新升值,估計下半年增長將提速,雖然投資者理性計算的話,不應該將匯率因素計算在內,但增長的速度,仍然是投資大眾廣泛參考指標之一,而不是每個投資者都對數字看得很仔細,甚至可以說,市場上不求甚解的人亦不少。 林氏預計,以2013年盈利計算,股價在6.5元水平,市盈率在15倍或以下。因此,最近港華燃氣的低估值,應該會提供了一個追落後的機會。
中油燃氣(603)業務頗新,很多項目仍未進入成熟期,未來增長空間可能較大,但不確定性較高。其市值較小,亦較難吸引大型基金進行大額的投資。目前只靠較小型的基金經理,以及個別國內大中小型基金經理的買賣盤推動。從市場的技術性操作問題考慮,中油燃氣過去兩次集資,配股價分別是1.2元及1.25元,當時只是一個概念,配售價都高於現價,林氏並不認為於現價水平,大股東有任何誘因配售新股。事實上,過去兩次配股的前後,股價都升越1.5元。可以試想像一下,假如今次配股價是1.5元,則股價要升上甚麼價位,才能成功吸引投資者認購新股?因此,林少陽建議,等中油燃氣真的宣布配售新股,才考慮減持或換碼未遲。
由於進入12月後,燃氣板塊同樣面對profit-taking壓力,上述不少股份的估值已拉近,在考慮潛在的回調風險後,若投資者仍然認為在市況向好時,市場繼續對燃氣行業看法正面,要堅持現在買入燃氣股,則新奧能源會是潛在短線回落風險較低的選擇。然而,林少陽指出,新奧可以成為投資組合中內地燃氣股的核心成員,但由於已有很多基金持有,再增持的空間較小,股價短線動力不強;追求增長的投資者應率先買中油燃氣,因市值較小者在現時risk-on的市況會繼續領放,直至大市出現較大的見頂回調為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