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blog.sina.com.cn/s/blog_538414290102e4u5.html
2012年在微博上與一些朋友討論中國牛市何時來,本人的判斷是2014年之後,一些持不同意見的朋友認為美國2014年可能會加息,這一行為將導致資金回流,新興市場泡沫破裂,因此中國牛市如果有,也是在2014年前發生。對於此觀點,我一直持保留態度,在這裡把我的思路做個整理,並做個粗糙的記錄。
圖(1)顯示了自1990年以來美國利率的走勢,先簡要的說說美國的貨幣政策史吧:
1990年-1992年9月:這段時間內美國經濟陷入蕭條,美聯儲從1990年7月開始至1992年9月間連續逐步降息17次,將利率由8%降至3%,由此促進投資於消費上升,從而帶動經濟發展。
1994年-1995年7月:美國經濟過熱,美聯儲連續7次提高利率。
1995年-1999年:1995年後期開始美國小幅降低利率。
1999年6月-2000年:為防止經濟過熱,美聯儲在1999年下半年以及2000年上半年連續6次提高利率,達到6.5%。
2001年-2004年:為刺激經濟回升,美聯儲在2001年1月-6月連續降息6次,利率達到3.75%。在隨後的3年中,美聯儲又下調利率5次,最後聯邦基金利率停留在1%。
2004年6月-2008年:2004年6月後,為應對美國經濟過熱形式,美國在2004年5次提高利率至2.25%。2005年美聯儲加息5次,利率提高至4.25%。2006年加息4次,利率提升至5.25%。
結合圖(2)可以發現這麼一個規律:對於美國經濟而言,在降息初期,由於經濟處於下行階段,股市會有個下跌的過程。當降息週期結束後,股市開始進入緩慢的上升週期。而因經濟過熱進入加息過程後,股市並未立馬掉頭向下,反而是在樂觀的預期下繼續爬升,甚至是迎來最瘋狂的爬升階段。
結合圖(3),可以看出除了因為受到1997年東南亞危機經濟危機影響外,香港恆生指數在2006年以前與美股有很強的同步效應,原因在於美國是香港最大的出口市場,以及香港實行的貨幣局制度,使得香港的經濟與美國經濟具有很強的同步性。2006年之後,因為越來越多的大陸企業加入恆生指數成本股,港股的走勢開始受到大陸經濟的影響,具體體現在07年港股相對於美股更大的漲幅,以及2009年以後相對於美股更小的漲幅。
最後回到A股,簡要的回顧A股到目前為止的大熊牛,分別是:
1993-1995年大熊市:上證指數從1500點跌至最低300點左右。
1996-1997年大牛市:上證指數從300點升至最高1500點。
1999-2001年大牛市:上證指數從1000點升至最高2200點。
2002-2005年大熊市:上證指數從2000點跌至1000點。
2006-2007年大牛市:上證指數從1000點升至6000點。
對比美股,可以發現A股大牛市一般在美國進入加息週期1-2年後發生。這並非一種偶然的現象,簡單地說,中國一直是一個容易產生通貨膨脹的經濟體,而ZF最怕的就是通脹,所以回顧改革開放三十年,我們可以發現中國經濟處於「一放就通脹,一收就通縮」的尷尬境地,要瞭解其中的原因,可以看看大國師所寫的《非均衡的中國經濟》一書。唯一能讓中國擺脫此境地的因素就是美國經濟大繁榮,這也是為何中國往往在美國進入加息後產生大牛市的根本原因。
補充說明下1999-2001年這段時期,在這段時期中國出現了一次小牛,而且與美國加息週期同步,其實從美國利率走勢以及道指走勢可以看出,在1995-2001年這段時期內,美聯儲並沒有大幅降息,道指依然處於上升通道,而美國經濟在這段時期內一直處於強勁增長中,東南亞經濟危機對美國的影響並不大(所以克林頓可以在白宮風流而免去被彈劾,「笨蛋,問題在於經濟」嘛)。1999年開始美國經濟其實已經進入非理性繁榮的階段,對這一階段美國股市瞭解的朋友一定還有深刻的印象--互聯網泡沫。所以這一期間中國股市的走勢依然符合本人此前的結論:美國經濟大繁榮是中國牛市的基礎,而作為大繁榮的標誌,是美聯儲加息。
全文總結如下吧:如果過去20年的經驗依然適用,那麼可以得出這麼個結論:美國加息不是壞事,進入加息週期後一段時期內往往是全球股市創新高的時候,而中國股市的高Beta性,使得中國股市在這段時期的回報驚人。當然在美國加息末期瘋狂之後,全球股市必然是一地雞毛,這也符合正常的經濟週期規律。
ps:最近談宏觀的比較多,原因在於本人一直認為投資離不開對宏觀經濟的判斷,老頭能在09年不斷買入美股,應該與其知道圖1與圖2有很大關係,老頭說過不要與美聯儲對著干,要standwith,就是這個意思。
熊熊 2013年3月16日晨寫於日本國東京都
附圖:
圖(1)美國利率走勢
圖(2)道瓊斯工業指數
圖(3)香港恆生指數
圖(4)上證指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