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自上而下構建的電信網絡轉戰自下而上分散形成的廣電體系,
通信設備商甘苦參半
◎ 本刊記者 覃敏 文qinmin.blog.caixin.com 新聞出版總署或與國家廣電總局的機構整合,是2013年“大部制改革”的關注焦點之一。雖然部委層面的組織機構改革尚未開鑼,但在市場層面,廣電區域網絡的整合步伐已經傳出明確的市場信號。
自去年下半年開始,華為、中興、上海貝爾等通信設備商,陸續在廣電市場斬獲訂單。 “三網融合進程已在加快,通信設備商進入廣電市場不是單個企業的行為,而是全行業的集體走向。 ”上海貝爾市場總監吳曉東接受財新記者專訪時表示, “如果說以前只是布局,那麼現在就是真正開始打市場了。 ”據財新記者瞭解,目前,通信設備商們已不約而同地將廣電市場從原有行業客戶中細分出來,設立專門部門負責運營拓展。其中,中興、上海貝爾更是將廣電定位成第四運營商,與中國移動、中國電信和中國聯通三大電信運營商並列為同一陣營。
公開資料顯示,新近一筆由通信設備商奪標的廣電大單發生在山東。今年1月下旬,在山東廣電網絡省幹二級OTN 波分傳輸項目招標中,上海貝爾奪標青島、威海、臨沂等八個地市,獲得40% 市場份額;同時,上海貝爾也在山東廣電接入網 GPON、EPON 市場有所斬獲,目前部分接入網項目已在地市展開部署。此前,華為、中興也曾宣佈在上海、山東、河南等廣電網絡的建設中獲取訂單。
常 駐 香 港 的 通 信 行 業 分 析 師 Michael Li 認為,通信設備商之所以積極進入廣電市場,一方面是當前廣電體系深受互聯網電視、IPTV 等新業務衝擊,渴望開展新業務,對網絡改造、業務平台搭建等內生出較大的需求;另一方面,各省廣電網絡在組織架構上基本整合完成,加上中國廣播電視網絡有限公司的獲批組建,也釋放出了積極的市場擧動信號。
中興通訊副總裁王翔宇告訴財新記者, “中國廣電行業信息技術應用較晚,通信設備商可以借鑒其在電信市場的經驗開拓廣電市場,但這個市場到底發展得有多快、打開得有多大,最終還要看廣電行業的自我發展能力,及其業務的整合程度” 。
市場擧動時刻
一位通信行業資深人士對財新記者回憶稱,2009年以前是市場潛伏期,廣電行業封閉、技術設備落後,各大通信設備商很難進入; 2010年年初以來,中央一再強調三網融合,並提出了具體的發展目標,各大設備商意識到其中商機,紛紛進入市場試探,但終因各方爭端不止,利益格局難破,三網融合一度陷入僵局。直到2012年下半年廣電體系的內部整合擧動,設備商們才迎來了真正的市場機會。
王翔宇稱, “中興在2010年三網融合的相關政策刺激下重返廣電市場,現在三網融合的實際成效讓我們對這塊市場更加重視。 ”通信設備商們已經感受到廣電領域的市場環境在逐步向好。愛立信(中國)副總裁兼廣電及新媒體客戶部總經理高軍良告訴財新記者,以前,廣電市場很分散,要以縣級為單位一個一個去談,全國2000多家單位需要耗費大量人財物成本,所以進展很慢。 “2012年,全國廣電有線網絡盡管在業務、平台構架、財務等層面仍有待整合,但從組織架構上基本形成了 ‘一省一網’的格局,同時中國廣播電視網絡有限公司有望掛牌,我們有了交流的主體,推進速度自然加快。 ” 高軍良說。
東興證券研報顯示,截至2012年底,全國已有26個省份完成或基本完成有線廣電網絡整合,其中北京、上海、天津等15個省份,基本完成了省、市(地) 、縣三級有線網絡整合的展開。區域網絡整合,以及 IPTV、互聯網電視、網絡視頻等新型業態的發展,都讓廣電運營商產生了網絡設備、技術更新升級的需求。
高軍良坦言,當前,通信設備商對三網融合的未來走向判斷趨同,這一趨勢是不可逆的,所以大家會爭先搶入廣電市場。此外,現在,OTT(Over The Top,即基於開放互聯網的各種視頻及數據服務業務)是國際發展的大方向,或將打亂傳統行業的格局。
各有各的打法
每個通信設備商都在勾畫著一幅屬於自己的廣電藍圖,在進軍廣電市場的具體路徑上也各顯神通。
王翔宇告訴財新記者,短期來看,中興從設備切入,從最前端設備到機頂盒等終端設備,為廣電運營商提供端到端的全程化產品及服務解決方案;中期則借鑒電信、互聯網的經驗,提供適合廣電運營商的創新性增值業務平台;長期目標是自主研發智能操作系統,從內容到平台再到終端,整合三網跨屏技術,為創造新業態打下基礎。
而華為與中興走的市場路徑相似,也是典型的“全產業鏈大包幹”模式,針對廣電運營商的需求提供全方位的產品。
上海貝爾則更側重網絡設備領域。
吳曉東表示,廣電網絡數字化、寬帶化是必然趨勢,而網絡改造存在很大的想象空間,也是踏入廣電市場的第一步。
基於在固網領域的優勢,上海貝爾將重點放在傳輸網、接入網及數據通訊等網絡業務層面。
愛立信最初從設備切入廣電市場,2010年年底開始重點轉向商業咨詢和運維管理服務,並以此帶動端到端的集成方案。 “愛立信在廣電市場力推咨詢管理服務,目標是服務管理業務在整體收入中占到50%。 ”高軍良說,如若單純賣 網絡設備,這跟在通信設備市場賣基站或交換機差不多,必然也會面臨 “低價格、低利潤”等問題。
不同的市場策略下,通信設備商們亦各有斬獲。據王翔宇介紹,中興自2010年發力廣電市場之後,僅用了一年時間,就與全國24個省份的廣電客戶形成網絡產品合作。截至目前,中興在廣電雙向網改造、CMMB、IPTV/OTT 和直播星業務上都有布局,其中,中興在雙向網改造中市場份額占比領先,在直播星CDMA、GSM 傳輸設備上市場份額分別達到100%、50%。
目前,愛立信已進入包括江蘇、廣東、陝西在內17個省份的廣電市場。除了廣電有線網絡公司,愛立信還將各大電視台作為重點業務對象, “目前,愛立信已和中央級的三大主流大泷媒體展開了合作” 。
華為、諾西具體的市場份額目前尚不得而知,但業內人士普遍認為,華為在廣電的市場份額不會比中興小,不過諾西的成績並不明顯。
盡管各家通信設備商大搶廣電訂單,市場看著很熱鬧,但實際的收入規模並不高。Michael Li 告訴財新記者,與電信運營商一個項目幾十億、上百億元的訂單不同,廣電運營商一個項目的量級可能只有幾十萬或幾百萬元。當前廣電市場整體規模並不大,總體也就幾十億元的級別,仍無法彌補通信設備商們目前的業績缺口。
但廣電運營商已將通信設備商們納 入重要合作伙伴之列。一位曾組織過廣電網絡設備招標的人士告訴財新記者,華為、中興、上海貝爾在本世紀初都曾涉足廣電網絡設備市場,後來聲勢漸 消,中興基於戰略調整一度完全退出這一市場。 “現在,至少在很多項目招標過程中,廣電會想到它們,知道它們也在做廣電市場。 ”
照搬電信套路行不通
對於通信設備商來說,從電信市場轉戰 廣電市場,並不是一個簡單的市場轉 換。吳曉東坦言,上海貝爾一開始按照電信市場的成熟套路進入廣電,結果發現完全行不通,只有轉變思路,逐步去適應廣電運營商的思維。
三網融合領域專家吳純勇對財新記者表示,廣電與電信的發展路徑不同,電信網絡是自上而下的構架;廣電網絡則是自下而上,由樓棟到小區,由小區到縣城,由縣城再往上一直遍及全國,投資主體也複雜多樣。 “這麼多年分散發展下來,整個廣電網絡呈諸侯割據狀態,各地設備標準不一,業務需求也不同。通信設備商進入廣電市場,首先要面對的就是這一大難題。 ”王翔宇則認為,基於廣電的行業特殊性,通信設備商進入廣電市場,可以借鑒其在電信市場的打法,但不能一味照搬。
“標準不一對整個廣電行業不是好事。僅從資本角度,通信設備商針對不同標準的設備進行研發、生產,成本肯定要比規模生產統一標準的設備高,而這些成本最終會由廣電運營商分擔,一點也不經濟。 ”吳曉東說,目前上海貝爾一方面儘量適應各地廣電運營商的差異化需求,一方面也在幫助部分廣電設備商進行統一標準的相關工作。此外,上海貝爾還與廣電總局科技司、中國下一代廣播電視網(NGB)工作小組進行合作,參與廣電網絡相關標準的制定。
但標準不統一還不是最可怕的問題,如何打破當地原有廣電設備商的“保護傘”才是關鍵。Michael Li 告訴財新記者,一些廣電運營商有時並不考慮投入產出比,也不考慮廠商的品牌或產品質量,而是從某種特殊的關係出發,就在當地選擇一些中小企業甚至不知名的企業作為設備提供商。高軍良也坦言,無論是誰進入廣電市場,這都是令人困擾的地方。
吳純勇認為,傳統廣電設備商的規模都比較小,有的企業從廣電忽悠一筆錢之後就將公司轉賣了,像中興、華為這樣的大型通信設備商介入廣電市場,可以對傳統廣電設備商進行一次大洗牌,從而帶動整個行業的健康發展。
不過,目前泷多廣電運營商並不十分清楚自己的目標,還在猶豫到底該買什麼。 “各省廣電網絡剛剛完成形式上的整合,一系列資產、人事、流程的變動都會帶來許多問題。通信設備商需要幫助廣電運營商進行梳理,讓它們看到前景,這也是愛立信強調商業咨詢和運維管理服務的原因。 ” 高軍良稱。
吳純勇認為,通信設備商可以採用收入分成的模式,選擇某地進行試點, “通過精耕細作,讓廣電運營商明確看到你這套方法可以轉化成多少實實在在的收益,然後以此為模板進行推廣,這樣更具說服力,更能快速打開市場。 ”他預計,如果三網融合在業務層面市場化、常態化後,僅中國有線行業及技術所帶來的市場空間應能達到1200 億 -3000億元左右,其所拉動的諸如電信、文化、內容、娛樂等相關產業鏈則 具有更大的想象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