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xueqiu.com/4246792644/23251045
組合管理(portfolio management)也可叫配置管理,是資產管理的基本策略或手法,與分散投資類似,目的是為了規避風險。這裡不打算探究理論,只想從實用角度出發,分享對組合管理的常識性認識,並探討如何運用組合管理方法和原則管理個人金融資產或理財(不涉及非金融資產如房產之類)。
買過基金的人大概或多或少都看過基金的季度報告,那些報告中都會披露基金的投資組合。每個基金不論是什麼類型的,都會嚴格遵循一定的策略或原則來管理持有人的資產並進行投資(至少理論上是如此)。個人的金融資產也可按照類似的方法來管理。
在說組合管理的方法和原則之前,先說一個最最基本的常識,說它是最最基本的常識,是因為它是盡人皆知的,甚至可以叫做投資公理:
如果資產的價格上漲(下跌)然後下跌(上漲)同樣的幅度,資產的價值將減少。
例如,如果你持有市值100元的股票的價格先上漲10%,然後再下跌10%,你的股票市值就少於100元了;反之亦然,即先下跌10%然後再上漲10%,股票市值也是少於100元了。
下面看一下這個用小學數學知識就可以理解的、盡人皆知的常識,在組合管理的壓力測試中顯示的威力。做組合管理一定要做壓力測試,才能制訂適當的組合管理目標和有效的組合管理策略。
假設你有100w金融資產,可能有以下三種不同的投資組合:
組合1:
查看原圖
組合2:
查看原圖
組合3:
查看原圖
以上各類資產裡面的具體內容在這裡暫不討論,以後再分析。現在只需知道這三大類資產在流動性和風險收益特徵上有明顯差異:固定收益類流動性最低,風險較低,收益相對穩定但不高;權益類流動性次之,風險較高,收益很不穩定;現金類流動性最好,僅有相對風險,基本沒有或者不指望有收益。
這三大類資產的價格波動也有很大差異:固定收益類價格波動相對平穩,波動週期較長;權益類價格波動幅度較大,波動週期很短;現金類價格基本不波動。
雖然固收類資產也有一定甚至可觀的收益,但其實現收益的週期較長,且個人投資固定收益資產一般不大會按照公司財務方法逐期計提賬面收益,而是在投資期結束實現收益時才算總賬,所以,壓力測試主要看權益類價格波動對資產總值的影響,並且假定在權益類資產價格波動週期內,1)其他兩類資產價值的變化可以忽略不計;2)沒有現金流入流出,這個假定並不現實,只是為了簡化分析而已,以後再看有現金流動的情況。
現在假設權益類資產的價格先下跌50%,然後再上漲50%,來看看上述三個組合的資產總值如何變化:
組合1:
查看原圖
可以看到,權益類資產價格下跌50%的時候,資產總值僅剩70w,即縮水30%。然後,權益類資產價格在上漲50%,資產總值僅僅恢復到85w,而不是原來的100w。經歷這麼(幅度相等的)一跌一漲,你的總資產竟然貶值15%。
這還不是最慘的。來看一下組合2的表現:
組合2:
查看原圖
組合2經歷這麼一折騰,損失了20%,100w資產僅剩80w,最低的時候僅60w。
相比之下,組合3要安全得多,但資產總值仍有10%的損失:
組合3:
查看原圖
壓力測試不僅要看最壞情況下會發生什麼,也要看看最好的情況下會發生什麼。假如權益類資產價格先上漲50%,然後再下跌50%,上面三個組合的表現會怎樣呢?:
組合1:
查看原圖
組合2:
查看原圖
組合3:
查看原圖
所以,上漲的時候不要高興得太早,一旦發生同等幅度的下跌,情況照樣不妙。
綜上,無論是先跌後漲還是先漲後跌,只要漲跌的幅度相同,結果都是一樣的,即資產總值最終是減少了,而且減少的值是相同的。這就是投資公理的威力。
另一方面,從上面三個不同組合由於不同的資產配比而導致不同的結果,也可看到資產配置的效果:高波動性資產配置越少,資產總值的波動幅度越小,資產安全性也就越高;反之,資產風險就越高。
因此,我認為一個好的組合管理目標應該是諸如「在市場下跌X%的情況下,所管理的資產損失不超過Y%」之類,而不是諸如「N年M倍」之類。有了這樣一個目標,就可以通過壓力測試的方法來決定不同類型資產的配比。
證券公司、銀行、基金公司等機構對客戶做的風險偏好評估問卷中,通常會有一個問題:「你能接受的最大投資損失是多少?」,讓投資者在給出的幾個百分比中選擇。這個問題也可以看作是一個壓力測試。但如果不用上面的方法分析,這個問題其實是很難回答的;或者反過來說,那些機構在不瞭解你的投資組合的情況下,其實是無法根據你的回答(僅僅一個百分比數字)來判斷你的風險承受能力。
壓力測試只是建立組合管理的第一步。上面的壓力測試分析是在理想的靜態條件下進行的:沒有現金流動,沒有固收類價格波動,沒有改變資產配置。可以看到,壓力之下如果無所作為,資產就要貶值。現實中,面對壓力,恐怕沒有人會無動於衷,除非是不知所措或者束手無策。所以,要制定適當的組合管理策略以應對壓力。動態調整資產配置便是應對壓力的主要手段。關於如何動態調整資產配置,@sosme 有很多高論(動態再平衡策略),有興趣的人可以去拜讀一下。本文的下一篇仍將在基本常識的層面討論動態調整資產配置的策略,也是組合管理的基本策略。
組合管理(portfolio management)也可叫配置管理,是資產管理的基本策略或手法,與分散投資類似,目的是為了規避風險。這裡不打算探究理論,只想從實用角度出發,分享對組合管理的常識性認識,並探討如何運用組合管理方法和原則管理個人金融資產或理財(不涉及非金融資產如房產之類)。
買過基金的人大概或多或少都看過基金的季度報告,那些報告中都會披露基金的投資組合。每個基金不論是什麼類型的,都會嚴格遵循一定的策略或原則來管理持有人的資產並進行投資(至少理論上是如此)。個人的金融資產也可按照類似的方法來管理。
在說組合管理的方法和原則之前,先說一個最最基本的常識,說它是最最基本的常識,是因為它是盡人皆知的,甚至可以叫做投資公理:
如果資產的價格上漲(下跌)然後下跌(上漲)同樣的幅度,資產的價值將減少。
例如,如果你持有市值100元的股票的價格先上漲10%,然後再下跌10%,你的股票市值就少於100元了;反之亦然,即先下跌10%然後再上漲10%,股票市值也是少於100元了。
下面看一下這個用小學數學知識就可以理解的、盡人皆知的常識,在組合管理的壓力測試中顯示的威力。做組合管理一定要做壓力測試,才能制訂適當的組合管理目標和有效的組合管理策略。
假設你有100w金融資產,可能有以下三種不同的投資組合:
組合1:
查看原圖
組合2:
查看原圖
組合3:
查看原圖
以上各類資產裡面的具體內容在這裡暫不討論,以後再分析。現在只需知道這三大類資產在流動性和風險收益特徵上有明顯差異:固定收益類流動性最低,風險較低,收益相對穩定但不高;權益類流動性次之,風險較高,收益很不穩定;現金類流動性最好,僅有相對風險,基本沒有或者不指望有收益。
這三大類資產的價格波動也有很大差異:固定收益類價格波動相對平穩,波動週期較長;權益類價格波動幅度較大,波動週期很短;現金類價格基本不波動。
雖然固收類資產也有一定甚至可觀的收益,但其實現收益的週期較長,且個人投資固定收益資產一般不大會按照公司財務方法逐期計提賬面收益,而是在投資期結束實現收益時才算總賬,所以,壓力測試主要看權益類價格波動對資產總值的影響,並且假定在權益類資產價格波動週期內,1)其他兩類資產價值的變化可以忽略不計;2)沒有現金流入流出,這個假定並不現實,只是為了簡化分析而已,以後再看有現金流動的情況。
現在假設權益類資產的價格先下跌50%,然後再上漲50%,來看看上述三個組合的資產總值如何變化:
組合1:
查看原圖
可以看到,權益類資產價格下跌50%的時候,資產總值僅剩70w,即縮水30%。然後,權益類資產價格在上漲50%,資產總值僅僅恢復到85w,而不是原來的100w。經歷這麼(幅度相等的)一跌一漲,你的總資產竟然貶值15%。
這還不是最慘的。來看一下組合2的表現:
組合2:
查看原圖
組合2經歷這麼一折騰,損失了20%,100w資產僅剩80w,最低的時候僅60w。
相比之下,組合3要安全得多,但資產總值仍有10%的損失:
組合3:
查看原圖
壓力測試不僅要看最壞情況下會發生什麼,也要看看最好的情況下會發生什麼。假如權益類資產價格先上漲50%,然後再下跌50%,上面三個組合的表現會怎樣呢?:
組合1:
查看原圖
組合2:
查看原圖
組合3:
查看原圖
所以,上漲的時候不要高興得太早,一旦發生同等幅度的下跌,情況照樣不妙。
綜上,無論是先跌後漲還是先漲後跌,只要漲跌的幅度相同,結果都是一樣的,即資產總值最終是減少了,而且減少的值是相同的。這就是投資公理的威力。
另一方面,從上面三個不同組合由於不同的資產配比而導致不同的結果,也可看到資產配置的效果:高波動性資產配置越少,資產總值的波動幅度越小,資產安全性也就越高;反之,資產風險就越高。
因此,我認為一個好的組合管理目標應該是諸如「在市場下跌X%的情況下,所管理的資產損失不超過Y%」之類,而不是諸如「N年M倍」之類。有了這樣一個目標,就可以通過壓力測試的方法來決定不同類型資產的配比。
證券公司、銀行、基金公司等機構對客戶做的風險偏好評估問卷中,通常會有一個問題:「你能接受的最大投資損失是多少?」,讓投資者在給出的幾個百分比中選擇。這個問題也可以看作是一個壓力測試。但如果不用上面的方法分析,這個問題其實是很難回答的;或者反過來說,那些機構在不瞭解你的投資組合的情況下,其實是無法根據你的回答(僅僅一個百分比數字)來判斷你的風險承受能力。
壓力測試只是建立組合管理的第一步。上面的壓力測試分析是在理想的靜態條件下進行的:沒有現金流動,沒有固收類價格波動,沒有改變資產配置。可以看到,壓力之下如果無所作為,資產就要貶值。現實中,面對壓力,恐怕沒有人會無動於衷,除非是不知所措或者束手無策。所以,要制定適當的組合管理策略以應對壓力。動態調整資產配置便是應對壓力的主要手段。關於如何動態調整資產配置,@sosme 有很多高論(動態再平衡策略),有興趣的人可以去拜讀一下。本文的下一篇仍將在基本常識的層面討論動態調整資產配置的策略,也是組合管理的基本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