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 又在幫自己所謂贖罪的垃圾,自己做錯野就唔好利用人地個名幫人洗脫罪名,垃圾蔡
滙控(0005)旗下瑞士私人銀行涉嫌協助客戶逃稅醜聞,由財經風暴演變成政治風暴,適逢滙控成立150周年,喜事變成反思機會。金融海嘯後,銀行業形象一落千丈,一宗又一宗醜聞,每隔幾個月,便聽到某銀行宣布與監管機構達成和解,罰款動輒數十億美元。然而,滙控應該是不同的,其他銀行有事不代表滙控有事;至少,香港人是這樣想。滙控海嘯後不用政府打救,算是安然渡過,獲得四面掌聲,原來炸彈已埋藏,爆發是遲早問題。
現任行政總裁歐智華四面楚歌,不停公開道歉,出席英國國會被議員狂插。歐智華辯解:「我如何能夠知道集團25.7萬名員工,人人在做什麼?」還有不可原諒的這一句:「公眾對大企業的道德要求,高於軍隊、教會或公務員。」目睹一個失方寸的CEO,滙控僅餘的死硬支持者也搖頭嘆息。
滙控應對策略是強調錯失「共同責任」,不是某一個人的問題,敵不過公眾窮追交人,勉強交出兩個已離職的瑞士私人銀行負責人。事到如今,各界心碎兼心淡,想不到傳媒死咬不放,竟然是前滙控主席葛霖(Stephen Green)。瑞士私人銀行醜聞發生於2005年至2007年,這是葛霖的主席任期,他須負責任是理所當然,不過他被傳媒冷嘲熱諷,是因為他一向標榜自己是一個「道德銀行家」(ethical banker)。
今時今日,銀行家露出貪婪面目,公眾見怪不怪,開始有點麻木。老實說,面對貪婪者,擲石頭前,我們每個人都會停下來,想一想關於自己。葛霖犯的錯卻比貪婪嚴重,是虛偽。以這場滙控私銀風暴為例,瑞士銀行千方百計為富豪逃稅,這些事情在世界每個角落每日都在發生,唯一分別是滙控被揭發出來。為多賺錢鋌而走險,我們口說不能接受,心裡在想滙控真運滯。歐智華事發後發爛渣,愈補鑊愈大鑊,成為笑柄,我們口說這個行政總裁太不濟,心裡想換轉是自己,表現也好不到哪裡去。但看葛霖不同,因為他為自己定下一套不同的標準。
葛霖1982年加入滙控,2003年登上主席最高位置,任內發生金融海嘯,海嘯期間他表現大受好評,2010年在一片掌聲中離開滙控。退任前一年,葛霖出版一本書《Good Value》,被《金融時報》選為2009年最佳財經書之一。這本書副題是Reflections on Money, Morality and an Uncertain World,內容探討金錢和道德的關係,主旨是商界領袖不一定為企業利潤而迷失方向,領袖可兼顧業績和道德。葛霖是牧師,這本書充滿宗教意識,強調靈性在工作中的重要性。當時英國大主教對這本書的評語是:「There could never be a better moment for this book to be published。」的確是,金融海嘯後,商界領袖都需要道德指南針,葛霖這本書像當頭棒喝。
葛霖一矢中的,商界領袖在一個充滿不確定的環境自處,面對包括股東、監管機構、基金、傳媒等不同單位的要求,而且這些要求不停在變,同時間還須面對競爭對手及經營現實。以股東回報行先,商界領袖被批評賺到盡;盈利稍不如理想,即被財經界追殺。商界領袖無所適從,當一個人徬徨無助,能夠從一個成功過來人身上尋找到方向,這感覺令人安心。葛霖的道德銀行家形象,在醜聞中是污泥中的清泉。
問題是,葛霖為自己定下的標準,不只是關於個人操守,當他把道德帶入銀行領域,他和滙控的命運再也分不開。作為跨國銀行主席,葛霖能否確定不道德行為不會在他管治下出現?答案明顯是否定,私銀醜聞傳出來後,歐智華稱不排除再有醜聞浮現。傳媒咬實葛霖不放,不是滙控出現醜聞,而是我們喜歡踢爆虛偽,道德銀行家原來也有不道德的一面。
一間公司會否大到不能管?沒有企管人肯公開承認,但這可能是現實。當法規和企業文化鞭長莫及,高高在上的管理層能做的事情,其實是不多。歐智華發爛渣的面孔的確是不好看,但諷刺的是,我們會原諒他,因為他就是我們;相反,我們不會原諒葛霖,因為我們從來不敢把自己和道德扯上關係。
蔡東豪Tony Tsoi
上市公司精電國際前行政總裁,他曾任職投資銀行,在《信報》以筆名原復生撰寫財經專欄,對投資及求知有無限渴求,習慣早上四時起床寫作找樂趣。http://www.facebook.com/TONYTONGHOOTSO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