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雖是種享受,但也可「以最小代價得到最大收穫」,讓讀書變得有效率,以下是我們彙總古今成功者的讀書心法。
一、跳著看,更有收穫。清末名臣曾國藩的讀書方法是:一本書未讀完,不讀另一本。這是錯誤的。「邊際產量遞減律」告訴我們:你在同一本書花的時間越多,在上面再多花一分鐘,吸收的東西會越少。
當你發覺讀一本書已感到彈性疲乏時,應立刻丟下這本書,去找另一本來讀,就如十六世紀法國文豪蒙田所說:「如果這本書看煩了,我會丟下這本,換另一本。」等你感到讀另一本書的收穫也開始下降時,再回頭去讀原來那本書。這些交互閱讀最好是不同領域的書,這樣適當切換,才能讓知識吸收始終維持高效率。
二、隨時「紙上對話」。為何蓋茲或佐伯格讀完書還要寫感想?因為透過自己的話寫出來,等於是把讀到的訊息在腦中重組,才能徹底消化。
和碩董事長童子賢也力行這種習慣,「像是在紙上跟每個作者對話。」其實,這也是和自己對話。讀書心得不是寫給別人看,即使寫錯也不用不好意思。如果你只有一分收穫卻寫十分,只讀了皮毛卻長篇大論,反而是騙你自己,浪費時間。
三、看懂你的書,是甜點還是主菜。每本書到你手上,第一件事情就是熟讀深思嗎?
古人朱熹讀書時,力求熟讀,「觀書先須熟讀,繼以精思,然後可以有得爾。」但是諸葛亮卻是走觀其大略的路數,但這不代表是看書很粗略,而是在閱讀前,弄清楚這本書的重點,再決定是否深入下去。
觀其大略與深思熟讀,並非兩種違背的讀書法。當你判斷這本書值得讀之後,就可以進入深思熟讀。如聯強總裁杜書伍就認為,越看不懂的就要搞懂 ,「不是習慣性『略覽』,只是把它瀏覽式的『讀過』就交差了事。」
四、養成刷牙洗臉般的「例行公事」。讀書是長期累積才有效果, 像孫中山所說:「我一日不讀書,就不能生活。」馬拉松跑者間有一句名言:「只有累積,沒有奇蹟」,只有把跑步當成像刷牙、洗臉一樣的「例行公事」,靠平日累積才能完成馬拉松的挑戰。閱讀也是一樣,時間不用久,但必須是習慣。
五、樂在其中。梁啟超在「學問的趣味」裡說,讀書純粹就是為了「樂趣」而已。因為讀書是長期工程,只有樂在其中,才能長久維持。《紐約客》專欄作家葛拉威爾(Malcolm Gladwell)在其著作《異數》所說的「一萬小時定律」:要精通一項技能,起碼要花一萬個小時,這當中若沒有樂趣就很難持續。因此,讀書若讓你苦不堪言,那你就該丟下書本去做別的事。人生苦短,生命就該花在更美好的事物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