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antcast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6029

贊助一個好點子 年賺20%

2014-10-06  TCW    
 

越來越多人對群眾募資投資有興趣,隨時都有新投資人加入,有些是聽人推薦,有些則是透過口耳相傳或公關活動,注意到群眾募資是個資助專案或企業還不錯的管道,才決定加入的。一般人多是透過網路新聞與搜尋引擎第一次接觸群眾募資投資,又因為機會多、投資容易,所以受其吸引。

門檻低,月付2千5也行

投資的第一步是要決定整體投資金額與投資期間。群眾募資有很多類型,沒人規定你一定要投資多少,但為求安心,還是稍微規畫一下各類提案各要投資多少較好,大原則就是別不自量力。

根據我的調查結果,群眾募資投資人的投資金額差距極大,從一個月五十至一百英鎊到一年五萬英鎊都有。股權型投資金額通常都比捐贈或預購承諾型來得大,因為這種投資本來就是金額越大,效益越高。另外,許多像「企業投資計畫」等的減稅計畫也都設有最低投資門檻。

投資專案,特別是投資股權型專案時,有件事要想清楚:自己到底想賺多少?

風險也高,40%好點子敗北

無論你的決定為何,請記得群眾募資屬於高風險投資,投資金額絕對不要超過你的自由資產(房子與退休金以外的資產)的一○%。

每個平台上大約都有四○%至五○%的提案不會成功,所以規畫時要把這算進去,知道有些資金可能會因募款不成功而又退回到你手上。不過就算募款失敗,你當然還是可以直接與公司聯絡,然而如果專案不受群眾青睞,就表示提案人還有很多進步空間,所以這可能不是個很好的投資選擇,不如把錢拿來投資其他可能更好的專案。

哪種群眾募資投資適合你?

目前市面上有各式各樣的募款計畫,如何選擇全看投資人決定。有些網站比較不歡迎小額投資人,特別是另類債權的募資平台。有些則設有限制,如限定投資人國籍等,例如美國公民通常不能投資美國境外的專案。投資前最好先與募資平台聯絡,確認對方對投資人有無特定要求與限制。

接下來則要想想你喜歡哪種回饋與報酬,如果你偏好預購公司的產品與服務,那麼像Crowdfunder、Kickstarter或IndieGoGo這類的贊助型平台就很適合你。如果想要獲得定期收入,就應選擇Funding Circle、Funding Knight與ThinCats這一類債權型平台。而如果你想釣大魚,一次賺進大筆報酬,那就去Crowdcube和Seedrs等股權型平台吧。

許多群眾募資投資人都說自己會分散投資多種募資計畫,所以你沒有義務要始終如一,堅持到底。

分散最好,建議有30種標的

無論是投資一個或多個平台,下一步是訂定一些原則,決定自己要投資哪種標的,又有哪些標的不投資。

群眾募資的好處是不花大錢也能建立投資組合,所以「普通」投資人有機會能像創投一樣,創造屬於自己的投資組合。投資越分散,越有可能遭受失敗,但同樣的也越可能有亮眼表現。

事實上,所有的調查都建議投資組合中最好要有大約三十個投資項目,才有機會釣到三隻大魚,所以如果你想加入群眾募資投資,在投資筆數上請別太吝嗇。

創投世界常說,A級的團隊永遠有辦法做出B級產品,但B級的團隊卻永遠不可能創造出A級產品。當然,問題的重點就在於什麼是A級團隊?而一個A級團隊能不能隨著時間過去還一直保持實力?同樣的,投資人也必須自問,一個B級團隊若是接受適當的訓練,有朝一日能否躍升A級團隊之林?

許多人掏出鉅額款項交給不熟的募資人,他們就連對至親好友都不會這麼大方,而最後的結果卻是懊悔一輩子。

切記花時間好好研究募資提案人的背景,上網看看他們在LinkedIn 與Twitter等網站上的個人頁面,多多打聽,更重要的是要親自聯絡他們。

市場需求上,三大注意事項:

一、該產業是否成長穩健,還是可能極速擴張或萎縮?

二、市場可能會在何時發生重大改變,屆時又有什麼機會?

三、公司的產品與服務是否能為大家解決問題?(問題規模又多大?)還是只能讓消費者生活更方便、更快速?

在商場上,時機是成敗關鍵。有些新創企業的目標是滿足消費者的長程需求,追求穩定利潤與成長,表現好者每年約能創造一○%至二○%現金利潤。有些公司則是抓緊短期機會將利潤極大化,之後再另尋出路。

若有興趣加入群眾募資投資,就要算準時機,畢竟商機一旦消逝,花再多錢也喚不回。(本文摘自第三部)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6029

Trending Artic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