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antcast
Channel: RealBlog - Feed - 湯財文庫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6029

關於下半年港股策略、華彩控股、綠色動力(港股那點事) 港股那點事直播間

$
0
0
http://xueqiu.com/4091164142/29881594
1、關於2014下半年港股策略的幾點思考

作者:格隆匯會員  趙文利博士

(格隆註:6月將盡,下半年市場會如何演繹?策略該如何調整?格隆特意邀請港股投資圈最具實力的宏觀策略分析師趙文利博士做一個提綱挈領的分析。其中觀點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僅供格隆匯會員參考之用。)

核心觀點:港股料先抑後揚  四季度初或見下半年高點

Ø年初至今,儘管港股大盤依然維持區間震盪,但大部分投資者的感受卻與去年天淵之別。究其緣由,是由於風格轉換(成長轉向價值,小盤轉向大盤,高估值新興轉向低估值傳統)來勢洶洶,去年星光熠熠的新經濟成長股和小盤股光彩不在,至今大部分仍未恢復元氣。如果說上半年的核心問題是風格轉換何時開始,那麼下半年則是風格轉換何時結束的問題。個人認為,大盤能否結束風格轉換,關鍵還是要看內地房地產市場和中資地產股何時企穩。因為一方面經濟下行壓力主要來自房地產投資及其產業鏈的需求放緩,另一方面,包括銀行壞賬、影子銀行和地方債務等相當一部分系統性金融風險最終都與房地產有關。地產的風險邊界得不到確認,市場的系統性風險就無法消除,金融地產股就會始終陷於估值陷阱的困境。只有當地產行業階段性見底、系統性風險排除後,市場風險情緒才能修復,地產股修復到位後,本輪風格轉換才告完成,之後地產產業鏈、小盤股和新興行業才可能有持續的反彈空間。

Ø到目前為止,本輪風格轉換,主要權重板塊(香港本地地產、電信、能源、中資金融等)基本都已參與了反彈,但中資地產股卻斯人獨憔悴。那麼,中資地產股何時見底呢?從以往08-09年、11-12年兩輪地產股週期的經驗看,政策底、估值底和盈利底會先後出現,但由於外部衝擊和政策彈性正在衰減,地產股估值底深度收斂的同時,政策底到盈利底的跨度卻在拉長。目前來看,4-5月份可以作為政策底,雖然四季度初房地產數據料會有階段性改善,但明天上半年壓力很可能還會重現,盈利底最終確認可能需要更長的時間。如此一來,股價可能會反覆探底和築底(以往也多是雙底形態)。因此,我們也認同房地產處於長週期見頂過程,但並不意味著會迅速全面崩盤,本輪地產短週期的調整特徵更可能是一個深度有限、跨度綿延、一波三折的「煎熬底」。這樣的下半年大盤整體仍然是個區間震盪格局,但三四季度之交或有一輪反彈。

Ø習總「經濟新常態」的提法決定了微刺激的政策邊界:政策只能改變經濟下行的斜率和節奏,無法扭轉大方向。現在起至四中全會召開之前進入政策觀察期,政策重點已經轉移至督導落實,在政策摸底結束前,全面性降淮降息的可能性較低。9月前後市場將迎來階段性的有利時機,四季度初或見下半年高點,刺激因素包括:中報行情、滬港通啟動、四中全會帶來政策預期升溫等。年底展望明年,中國經濟的下行趨勢恐難扭轉,債務風險(由於債務展期和政策干擾被拖後)浮出水面。美聯儲在今年第四季度結束QE之後,2015年將面臨越來越強的加息壓力。須知港股基本面看國內,流動性看美國。美國流動性收緊和中國經濟下行的組合最不利港股。

Ø對下半年港股市場總體維持謹慎,大盤繼續區間震盪,新興行業中小盤股在先後經歷估值和盈利的雙重調整之後有望階段性觸底反彈,並隨中報業績趨向分化。預計恆生指數波動區間:24000-21000;國企指數波動區間:11500-9500。

Ø行業方面:看好有持續業績支撐和政策支持的新興行業以及受益於結構改革的傳統行業:環保、醫藥、博彩、TMT、能源及能源基建、新能源、物流、非銀行金融等。地產、銀行、汽車、建材等低估值週期股有交易性機會。

(以上分析文章之詳細內容,請參閱「港股那點事」官網http://www.guuzhang.com中格隆匯會員深度思考欄目)

2、華彩(1371)彩票新媒體業務一點個人體驗見得

作者:格隆匯會員apple

(格隆按:昨日華彩公告再次中標貴州體彩終端機。正如公司在公告中所言:本集團自去年成功獲得中體彩中心批淮成為電腦彩票終端機供應商以來,憑藉出色的產品及優秀的服務,在僅一年多時間內相繼於貴州、甘肅、浙江、安徽四省中標,充分體現了本集團在中國體彩市場深耕細作,區域紮根經營的綜合實力。

但華彩不是沒有短板。以彩票產業鏈遊戲研發,系統集成,彩票銷售這三個環節來看,華彩的強項是系統集成和遊戲研發,互聯網新媒體售彩方面相對是弱項。下面分享格隆匯會員apple對華彩新媒體業務方面使用體驗心得,非常細緻的草根調研與比較,參考價值明顯,格隆誠意推薦!其中觀點僅代表apple個人觀點。相信這種對華彩產品最接地氣的體驗心得將有助華彩公司改善短板,最終成為彩票領域當之無愧的行業巨頭。)

這個週末,在世界盃戰火燃起的週末,我也懷著激動的心情應景的體驗了華彩、500萬、QQ彩票這三家公司的體彩+福彩的新媒體業務。小女子見識有限,一點個人拙見,有不正確不在行的地方,請大家多多指正海涵。

前言:

本著愛之深,責之切的心情,apple認為在電話售彩以及新媒體銷售渠道方面,華彩與第一陣營的淘寶,與第二陣營的500萬、QQ彩票來比,還有很長的路要走,華彩的新媒體渠道(含電話彩票分銷)在2013年佔銷售額8%,如果按公司計劃在未來三年上升到30%以上的份額,在將來日趨競爭激烈的彩票領域上,還需多多修練內功,如果這塊與優秀的互聯網公司達成戰略合作互補,或許這條路會縮短很多。

一、華彩的新媒體業務

包括電話售彩,無紙化彩票、互聯網各渠道銷售彩票

查看原图
以下便從這三個方面來分別淺析,不對的地方,歡迎指正;膚淺的方向,請多多補充。

1.1 華彩彩票手機APP

(1)、界面稍嫌粗糙,交互體驗不太好,

(2)、華彩彩票APP上的運營活動也稍嫌笨拙,競彩獎金加送15%+5% 以及關注華彩微信帳號送5元彩金,懂互聯網產品運營的同學們都知道,這樣的活動是老闆最恨的傻X拉新活動,君不見當前小夥伴們玩得最High的社交鏈式紅包營銷運營活動,連500萬都學得有模有樣玩到High起。我只能說華彩你太OUT了。

(3)、如此大BUG, 華彩的產品經理是眼瞎還是耳聾了?關注華彩微信帳號送5元彩金,根本沒送,本小姐加了微信號又關注了,5元彩金沒到帳,到華彩的「彩民互動」的論壇裡一看,所有人都在罵沒有收到這5塊,一個運營活動做到人人喊罵,這樣的低級bug居然就這樣大大方方放出來了,華彩的產品經理該下課了...

查看原图
1.2  華彩彩票微信公眾號

以下就是華彩微信訂閱號界面,在微信號做生意如些普及並火熱的當下,華彩的微信號居然沒有賣彩票的功能!我真的被嚇著了。華彩這寡淡的微信功能連我家附近的路邊排檔的微信號都比它炫。本小姐只能一聲嘆息。華彩這塊沒有人了嗎?

查看原图
1.3  手機銀行裡的華彩彩票

以下招行銀行手機APP上接入的華彩業務,依然是交互複雜,界面粗糙。

查看原图
二、   競品對比

2.1   微信上的QQ彩票

微信上的QQ彩票入口,為迎接世界盃,這幾天彩票團隊所有人正在通宵加班加點上線世界盃競猜、競彩足球等體彩品種,這次的目的不是創收,而是拉新,把盤子做大,把微信上龐大的用戶群教育成彩民。今年的戰略方向,是打造QQ彩票這個統一品牌,並增加彩票的活躍用戶數。可是彩票領域可不是互聯網,人脈、牌照與經驗才是根本資源,騰訊若鐵了心要做彩票及彩票遊戲,必須跟有人脈、牌照、經驗的公司合作才行的通,如果是這樣,那前期爆出入股華彩的新聞,就值得玩味了。

查看原图
微信上世界盃的競彩足球運營活動,這是QQ彩票在世界盃之前在微信上線的賣彩界面,運營活動依然繼承了鵝廠玩到飛起的紅包鏈式營銷拉新及教育用戶的優良基因。有這麼好的標竿示範,華彩你不會學?不會抄嗎?

查看原图
2.2  500W的新媒體業務
500萬在微信上玩瘋了的好友送彩票運營遊戲,聰明的學習到鵝廠的送紅包的精髓,創新式的一波一波的送彩票,與好友共享贈送彩票的獎金額份。別說不是互聯網公司就學不會,500萬玩這如此華麗麗的,華彩你情何以堪!

查看原图
500萬在本次世界盃上30關闖關玩法,猜對15關送奔馳,玩法簡單,零人民幣門檻,實在相當考彩民的專業性,我只能說500萬你們這麼玩法實在是太吸引眼球,我等小白紛紛加入闖關,這多麼高明的拉新運營活動,佩服!

查看原图
以下為部分跟帖:

Supernova:樓主辛苦。說一些我個人的看法  華彩目前在互聯網產品和運營方面的積累確實還不多。以遊戲研發,系統集成,彩票銷售這三個環節來看,華彩的強項應該是系統集成和遊戲研發。網站運營的經驗都是從世紀運營過程中慢慢積累的,華彩還需要一些時間。或者收購一家有經驗的公司也是一條捷徑。  騰訊的產品不要說跟華彩和五百萬比,BAT三巨頭中也是無人出其右。以騰訊內部的觀點,還是希望他們自己可以拿到拍照的。騰訊的彩票部門下面就有一個「牌照公關部」。   五百萬的問題就是大家對他的利好預期已經比較充分。後面可以超預期的東西恐怕就是收購了。

Summer:彩票行業作為為社保資金補充的重要來源之一,其行業規則的保守化與互聯網金融不相上下。而其作為互聯網金融的又一個入口端,對騰訊又是否非常重要的。騰訊要做大,作為非彩票領域專業公司,綁定業內全產業鏈龍頭,同發展共壯大最合適不過。

(以上分析文章之詳細內容,請參閱「港股那點事」官網http://www.guuzhang.com中華彩公司專欄)

3、對綠色動力(1330)的進一步跟蹤調研

作者:格隆匯會員  Chris

(格隆按:最近有一批比較有特色的新股招股上市,其中可能蘊藏風險,也可能蘊藏機會。格隆匯群策群力,選取其中比較有意思的公司做了一些及時的深度分析與討論,其中就包括綠色動力。本文為格隆匯核心會員chris對綠色動力的進一步調研與分析,專業性體現無疑。文中觀點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僅供會員參考。)

關於01330綠色動力股份(以下稱「目標公司」),對某管理層做了簡要訪問,以下為整理報告,並結合之前本人對行業的研究附加個人意見。僅供參考。

首先將對於該行業與目標公司的感受放在首段,調研信息放在末尾,倒敘一下。

垃圾發電股許多人並無興趣,因平淡而沉悶,主業單調,沒有多元化,無外沿擴張,業務模式沒有想像空間。某分析師指:該類股票之前一直很不受待見,因國策推動才紅火起來,此為事實。事物分兩面看。平淡沉悶的業務,如同美國西部曠野上的一條開闊大路,機會風險也看得比較清楚,沒有黑天鵝,一路望去業務透明度可以看到10年20年後,持有者可以很放心。由於環保國策推動,該行業成為一條一直向上走的路,一隻十足的慢牛不斷向前走。舉業內龍頭00257光大國際為例,近三年環保政策實施以來,利潤年增長率在20%-50%範圍,股價則累計升幅2.5倍。01330是否可以成為下一個00257?

目標公司的近三年的營收數字詳見招股書。2011-2012營收利潤均翻倍。2012-2013則只有個位數百分比增幅。針對該問題,目標公司解釋是因項目建設的多寡不均衡造成。2012項目多,5個廠,確認收入大增。2013只有3個廠建設,確認收入少。展望2014年還是樂觀的,過去建設的幾個廠相繼投入運營(每個廠的建設週期為1.5年),這樣就產生發電收入。而EPC收入的部分需要新項目。目前透露了2014的兩個項目在建,其他項目陸續推進。招股書提到的11個項目待建,和2個項目簽訂非約束性框架協議,該信息得到目標公司再次確認。本人認為不斷獲取新項目是公司營收增長能見度的最重要因素,目標公司回應銷售力度當然是不斷在加強,也必然要進來新項目,須留意公告。我提出,既然行業集中度仍然很低,為何不大力度併購現有垃圾發電廠,目標公司認為落花有意也要看流水是否有情。目前即使目標公司希望併購,潛在方是否願意接受是個問題。1價格問題。一個廠的投入回報週期8-12年,如果對方開價過高就沒有意義。2垃圾發電比較火,許多產業資本也在覬覦,推動了價格高企。3目標公司採用國際最先進的爐排爐技術,無法去改造一些舊式廠,只能推倒從來,導致建設成本過高。這些問題讓我想起復星製藥喊出的口號要收購500家醫院,而今不見動靜,談何容易。通過併購對手發展的路不太通暢,無法複製00371北控水務的路子。但公司的發展決不是靠這個路子,下文另再分析。

另外一個制約因素—民眾的反對,目標公司認為不是大問題。提到他們關注的三個事件,比如杭州事件,廣州番禺事件,均是事情對民眾的公開透明制度沒有做好。而目標公司的項目在開工之前會請周邊百姓來參觀講解,事前管理功夫做足,使得整個建廠過程很順利。目前目標公司的廠的二噁英排放已經達到中國一流標準,0.05納克,為此感到自豪。該標準已經媲美歐洲美國與日本,最近中央提高排放標準後,中國的排放標準已經完全達到或者超過國際。這一點符合本人的看法,即垃圾發電已不再是二噁英製造者,民眾的不理解是心理因素而非科學因素。我研究的倫敦及其他先進國家的垃圾發電現狀也印證當地民眾再沒有再去爭議這個話題,因為已經被教育了。個人認為投資垃圾發電股一定要先把這個議題過關。

提高排放標準是否會增大成本,目標公司表示路演時已有人提出過這問題,成本只增加了少部分。我個人理解是二噁英的收集處理主要是除塵設備,應該成本上過得去。另外一個我提出地方政府資金趨緊,會不會導致補貼的支持力度減少。目標公司表示一個廠的建設成本只有2000-3000萬,在他們核算來看這個只是地方政府很小的一筆支出,完全沒有這方面問題。繼而談到一個我關心的話題:收入有部分來自補貼。一個公司的收入如果建立在接受補貼的基礎上,實際上是被政府僅僅卡住脖子。政府一令即可削減補貼,則公司的營收利潤即時受損,而公司是百分百國企也無可爭辯。目標公司認為這種情況不太可能發生。垃圾發電的上網電價是中央政府制定,由中央財政直接補貼。由於環保作為一個大國策在實施,中央加大在這個方面的預算應該是一段時期未來的趨勢。(這裡我添加我的一些思考。00579京能清潔能源2013拿到北京的補貼為79個億,在我們來看是巨額,在北京政府來看或許是蠅頭,只能說他們是這樣理解吧。習慣投資美國公司的思維是:政府補貼?怎麼可能!因美國沒有那麼多國企,民眾更不允許亂花納稅人的錢。而中國的國企接受補貼則是自然而然的。我們只能用這個思維去投資並祈求政府繼續慷納稅人之慨補貼這些公司。近來,國務院水治理兩萬億,大氣治理數萬億,等等。這些計劃可以說明政府改善環境的決心,其實也就形成補貼資金進入目標公司,以及污水、天然氣發電、油品脫硫、甚至威孚高科等一系列環保公司。我們理解李總理的政策要更進一層的話,那就是他將這些作為經濟增長的一個組成部分,作為微刺激的一個部分,那麼投資環保股正是在沐浴這股資金的春風。)

上文所提到走北控水務式的併購不是容易的路子。實際上,目標公司,包括00257的發展潛力是來自取代填埋。安永的數據是:中國垃圾年產生量237萬噸(個人估計每年會呈現單位數幅度增加),只有179萬噸得以處理。注意,其中19%是被焚燒的,意味著80%的垃圾被填埋處理正是整個垃圾發電行業要爭奪的市場,也就是160萬噸這個級別。關於這個話題,目標公司信心百倍,也是我看好垃圾發電股的最主要原因。我們談到,填埋是條死路,原因在於:1填埋的成本一樣非常高昂,並且沒有實質減少垃圾的體積,只是一種轉移。2 地方政府面臨合適填埋土地越來越無法找到的地步,這也同時受到地價增高的雙重壓力。3 填埋的技術要求如果達不到,會污染地下水與土壤,產生長期問題。4 垃圾發電不僅一燒了之,還產生了值錢的電力。鑑於這個邏輯,中國的方針就是燒,而事實上全球的解決方案也正是燒。我們穿插談到目標公司的海外項目(目前只是開頭),提到新加坡全燒,零填埋。台灣則是本人去看過,完善的處理體系,甚至包括全亞洲一流的垃圾分類制度。德國也基本焚燒處理。而香港目前正糾結於怎麼解決垃圾填埋場即將堆滿的問題。可以想見,未來20年,中國絕大部分地區不再見到填埋場,垃圾焚燒廠成為城市的標配。屆時整個行業的EPC的工程收入已經完結,所有企業的收入來自日常發電,黃金投資期也就過去了。

最後,看以下目標公司當前的估值,處於靜態PE14倍這樣一個狀態。剛上市,目前研報不多。就這個估值對應龍頭光大控股的30倍還是相當吸引的。個人不妄加預測2014的業績,如上文說述今年業績和新項目的落實程度有關,和之前幾個項目投入運營有關。保守的看法是等待一下披露的中期業績,但個人預期樂觀。而長遠的估值看,目前一共18個項目(含運營、等待開工、和只簽訂框架協議),總的處理噸數達到國內第三,或爐排爐第二,體現公司的地位。行業集中度類似奶粉業並不高。目前市場上公開的數字有矛盾之處,前十大公司佔行業份額有說達到一半,有說三分之一,實際上仍然很分散。那麼目標公司一系列有利因素諸如排名行業前列、中國最高的排放標準,以及北京國資委的背景有助於開拓市場。如果一切順利的話,個人預期估值會很自然地走向18-20倍2013靜態PE,相對於龍頭光大國際已經有很大折讓,還是比較靠譜的。那麼對應目標當下股價有30-40%的可能空間。最後,關於目標公司,仍然不能掉以輕心,須保持密切關注其新項目的數字,這是決定短期股價的重要因素。

4、談談股票分析中的同業比較

作者:格隆匯會員  廬陵書生

(格隆按:讀廬陵書生的文章總能讓人受益!他的思考始終體現出了一個分析人員的特殊視角、獨立性與專業性。格隆匯一貫強調成員的獨立思考與獨立投資能力:從眾只會讓你平庸,脫離大眾才會讓你離成功更近一些。下面文章短小精悍但有顯而易見的參考價值,格隆誠意推薦。)

一、同業比較的分析功能

同業比較是研究陌生股票的一個有效切入辦法。當你把這只股票的基本財務數據和同業龍頭、或者競爭對手相比較,就能得出一些基本的結論。

以中國泰豐床品(0873.HK)為例,當我們對品牌床品分部進行同業比較以後發現,從2010年到2012年,泰豐床品的收入竟然高於夢潔家紡,同時毛利率遠遠高於羅萊家紡和夢潔家紡。參見下表:

2010

2011

2012

羅萊家紡

收入

 14.25

 17.99

 21.30

毛利

  5.79

  7.99

  9.33

毛利率

41%

44%

44%

夢潔家紡

收入

  6.88

 10.02

  9.33

毛利

  2.58

  4.15

  3.83

毛利率

38%

41%

41%

中國泰豐床品

收入

  7.47

 11.23

 13.92

毛利

  4.42

  6.60

  7.93

毛利率

59%

59%

57%

如果泰豐是一家生產高檔床品的小眾公司,它的毛利率高是有可能的,但是它在毛利率高的同時,收入也比行業龍頭高幾乎是不可能的。而且我幾乎沒聽說過這個牌子,沒見過商場裡賣這個牌子,也沒見過周圍的人使用過這個牌子。因此,它的財務數據是有可疑的。

2013年,泰豐的審計師辭任,不知是否與此有關。

二、同業比較的預測功能

同業比較的預測功能是非常寶貴的。人們說只有上帝才能預測未來,可見預測是多麼困難的一件事。而同業比較,讓這件事變得不再困難。

2014年年初的時候,長城汽車的股價跌到40港幣左右,很多人覺得很便宜。我當時也對這只股票產生了興趣,覺得盈利增速那麼高,13倍的市盈率不算貴啊。但是通過同業比較以後,我發現恐怕沒有那麼樂觀。

我選取了韓國現代汽車作為參照物。當時現代汽車的市值約為3600億港幣,而長城汽車的市值約為1200億港幣。作為一家已經非常優秀而且成熟的汽車公司,現代汽車的市值僅僅是長城汽車的三倍。

關鍵在於,長城汽車和現代汽車的差距至少在15年以上。

從定量指標看,衡量一個汽車品牌能否站得住腳的最重要指標,一是故障率,二是安全測試成績。從汽車故障率來看,長城汽車沒有一款車進入JD Power中國汽車質量的前三名,而且和合資品牌差距縮短的速度非常緩慢,而現代汽車有多款車的質量位列同級車前三名;從安全性看,長城汽車的C-NCAP安全測試成績只能算是及格,離優秀還差很遠,而現代汽車幾乎款款都在同級車裡名列前茅。

從定性指標看,「在美國市場站住腳」是一個重要參考依據。美國市場是競爭最為開放的汽車市場,從歷史經驗上看,質量不佳的品牌在美國市場很難生存下來。15年以前,現代汽車已經打入了美國市場,而長城還沒有。

假設現代汽車連續15年年均增長5%,並假設長城汽車在15年以後成功追平現代汽車,長城汽車的年均股價增長率也僅僅為12%。這還是在一切順利的前提下,概率其實並不大。

所以,我的結論是:即使長城汽車有一天能追平現代汽車,道路很可能也不會平坦。40港幣買入?還是算了吧。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6029

Trending Artic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