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antcast
Channel: RealBlog - Feed - 湯財文庫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6029

年輕人為何不滿政府?(2013/2/7) 林本利

$
0
0

2013-02-07  NM    
 

梁振英政府民望偏低,根據港大民調,市民不滿政府表現的比率高於滿意比率。若以受訪者年齡進行分析,18至29歲的受訪者有58%反對梁振英當特首,支持率只得25%。

有人說過去二十多年,全球化趨勢加劇,不少先進國家的年輕人,面對高失業、工資低增長的困境,香港年輕人的遭遇已不算太差。

但過去十多年,特區政府推行的一些政策,確實傷害了年輕一代,加深他們對政府的不滿。

首先,九八年亞洲金融風暴衝擊香港後,特區政府出現龐大財赤,於是推行公務員體制改革,大幅削減新入職公務員薪酬,以合約制取代長俸。其他公營機構效法政府做法,針對1999年以後入職者大幅減薪。醫管局新入職醫護人員的薪酬被削三、四成之多,社福界和學界以政府削減資助和推行一筆過撥款制度為由,同樣大幅削減新入職的前線職員薪酬,以致出現同工不同酬的情況。新入職大學畢業生的薪酬較中五畢業的舊人還要低一截,損害了年輕人的工作士氣。

其實早於1999年,筆者已提醒政府高官,應該全體公務員齊齊減薪,而不應單單針對新入職者。政府高官說擔心公務員提出司法覆核,指政府違反《基本法》保障公務員原有薪酬的條款。結果要等到梁錦松出任財政司司長,全體公務員才齊齊減薪。自此之後,政府財政回復收支平衡,兼且多年錄得巨額盈餘。但過去針對新入職者減薪和推行合約制的做法,造成公務員及公營機構人手嚴重流失,年輕一輩對政府極度不滿。

2000年10月,前特首董建華突然推行高等教育大躍進,要在十年內將高等教育普及率由三成增加至六成。之後各高等院校大搞副學士課程,每年向中學畢業生收取數以億元計的學費。政府為了節省開支,取消大部分非學位課程(包括碩士和文憑課程)的資助,要學生負責所有費用。結果令不少大學畢業生,要花上十多萬元修讀碩士課程,把工作後多年的積蓄奉獻給高等院校。特區政府推行高等教育大躍進,結果超額完成。現在高等教育普及率已超過六成,可是年輕人的就業前景和薪酬水平卻沒有隨着學歷提升而有所改善。根據統計處的人口普查資料,由2001年至2011年15歲至24歲的青年人口中,擁有文憑/證書或副學位的人數急增三倍,而同期薪酬卻停留在8,000元水平。

本地青年人收入十年不變,但同期的綜合消費物價指數則累升12%。至於樓價,同期更大幅上升一至兩倍或以上。以一個位於港島區,實用面積430呎或以下的住宅單位為例,2001年平均呎價不到3,000元,2011年已攀升至接近9,000元,現在更超過11,000元。要購買一個430呎面積的小型單位,平均樓價接近500萬元,相等於年輕人600個月或50年的人工!即使在新界區首次置業,至少也要200多萬元,相等於20多年的人工,這又難怪數以萬計的大學學生和畢業生爭相輪候公屋。過去十多年,香港經濟依然倚賴金融和地產業,經濟大上大落,年輕人往往首當其衝。法律、會計、醫療及工程等專業,工時又特別長,令年輕一輩每日工作至身心俱疲,影響家庭及社交生活。梁振英政府若想民望回升,便應正視上述教育、房屋、就業及經濟政策出現的問題,以挽回年輕人對政府管治及未來經濟前景的信心。

林本利曾任教於理工大學,現為專欄作家及教育中心校監(http://www.livingword.edu.hk)作者網誌 - http://lampunlee.blogspot.com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6029

Trending Artic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