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lly問做咩臨約定個成交日期咁短? 一般做九成上會要較長批核時間,最少都要有45日成立期先穩當。如果定立了臨約之後想悔約,經紀會列明約上而一般都係殺訂賠傭了事。以本個案為例要比人殺訂$50000同比傭$26000,或有情況係比哂兩邊即$52000,所以臨約一個簽名價值用十萬計!
而定立臨約後指引規定要係14日內上律師樓簽立賣方給予買方的(俗稱:必買必賣)合約。如在成交日期任何一方毀約,就唔只殺訂賠傭咁簡單,毀約一方要賠償對家係該時間內賣唔出樓既合理財務損失。有些Agent係唔會理以上咁多野,因為你簽左臨約佢份傭金就落袋!
令Zoe & Ben上唔到會的,又係萬惡既卡數,基於金管局給予供款不能超出該組借款人總入息一半既原則,睇下佢地死係邊:
Ben支出結欠每月還款生恆銀行信用卡$100000Min pay $5000幫人財務個人貸款$50000分5年還$1000供車尚欠$40000$6000 Zoe支出 生恆銀行信用卡$30000Min pay $1500用信用卡做免息分期買按摩椅尚欠$8000$724用信用卡做免息分期買美容療程尚欠$9000$800
Zoe既不固定傭金因時有時冇所以唔可以計入入息。每年交稅都係一千幾百所以Zoe唔會儲起稅單,所以要證明不固定收入實為無憑無據。至於信用卡免息分期供款已合併在該卡每月還款的數目內,計左信用卡還款就唔駛計免息分期。
另外,銀行計供款比率要行壓力測試,一般要+2%利率,所以經紀講每月還一萬是正確的,但銀行計用$12611都是正確的。
供款比率=$(5000+1000+6000+1500+$12611)/(12000+16000)= 93%
支出差不多大過收入,真係唔明點解仲會去睇樓。
Zoe & Ben心諗有冇得發爛,話agnet冇講比佢知間樓下年要維修,誤導佢地所以責任歸代理一方。自金融海嘯後濫用「誤導」一詞既人實在太多啦,謹此呼籲看倌不要靠「誤導」為免除自己應有責任既藉口。況且間樓都未落實維修,佢地發爛不成。解結用以下方法:
加長年期
銀行可以幫到佢地就係加長還款年期,九成加至30年每月$8885,七成就每月$6900。
重組車按
加長供車年期,每月還$2000,記住問車行攞返份證明文件先有用。
銀行話加長年期同重組車按之後都仲係借唔到,叫佢地加擔保人借七成比佢地,其餘兩成叫佢地搵「財仔」借埋佢。
加擔保人=「all-monies obligation」
好彩Zoe有個仲未結婚既姊姊michelle,月入$20000,家姐都每月要還卡數$4000。家姐簽左個名,因擔保條款係「all-monies obligation」,即係要擔保埋Zoe係該銀行既卡數及所有借貸,仲有第時銀行如要收樓而產生的支出。家姐梗係知咁大鑊啦! 可惜借錢兩個人竟然唔知! 當然今時今日仲有少數銀行係唔用全數擔保既。
係借七成即$1.82mil分30年還,每月還$6900(stress test=$8900)之下,供款比率=$(5000+1000+2000+1500+$8900+$4000)/(12000+16000+20000)= 46%總算勉強過關。可惜家姐唔甩個擔保,以後買樓都幾難。
下章再講佢地點借埋淨低兩成佢,同埋係咁短成交期點樣上到會,請like諗樣網多多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