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xueqiu.com/3915115654/29266843
過去一年,整個A股的研究又多了一種新的方向:美股映射。許多券商的策略組成立了專門的小組做這方面的研究,也寫出了非常多的優秀報告。而事實上,美股映射在2013年這一輪全球科技股的大牛市中,也頗為有效。今天我作為一個還算國際化的研究人員,也說說自己對於美股映射的理解,和大家探討。
其實美股映射並不是去年才有,很多年前就有了所謂的中美對比。我記得許多分析師很喜歡把中國的某個行業和美國相比,比如人均汽車保有量,比如人均牛奶消費量等。然後得出一個結論,中國某某行業還有巨大的空間。回頭看,當初這種粗淺的研究有些可笑。美國作為全球經濟的火車頭,幾乎在所有行業上都大幅超越中國。如果拿中國和美國相比,幾乎可以看好所有的行業發展前景。卻沒有想過路況,擁堵對中國汽車行業發展的限制,以及冷鏈,消費者口味和習慣對於中國牛奶行業發展的限制等等。之後,有了各種宏觀策略方面的中美對比,比如試圖把中國的經濟,某些行業發展和美國的某個階段去做比較。畢竟,從經濟發展的角度看,我們可能會重複美國,歐洲,甚至其他新興市場的老路。從而去對行業發展路徑做判斷。很多時候,這些研究還是有非常重要的意義,給我們提供了許多前瞻性的判斷。然而,也有一些時候,很多這種產業鏈,宏觀經濟的比較並沒有把體質,國家競爭優勢,社會文化等各種因素考慮進去,而只是簡單的「刻舟求劍」。當然,最火的還是去年開始的美國科技股映射。從Netflix的智能電視推薦國內的樂視網,從綠山咖啡的產品創新推薦九陽單杯豆漿機,從特斯拉對電動汽車的顛覆推薦國內新能源汽車行業。基本上就是創業板跟著納斯達克炒作,在最火熱的時候,甚至有人隨便拿一個美國上漲比較多的公司,然後找一個國內做類似業務的公司進行推薦。而對於其壁壘,商業模式,增長的驅動力都沒有做過細緻的研究。
我自己粗淺的認為,美國映射最重要的是對商業模式的研究。比如一個公司為什麼能成功,其商業模式有何獨特性?特別是在互聯網時代的今天,商業模式變得越來越重要。有時候,越是簡單的商業模式是最好的。為什麼亞馬遜一直能享受如此高的估值,其商業模式的壁壘在哪裡?而不是簡單把他看做一個電商。這種商業模式的研究並不僅僅是拿來用到國內相同行業的公司,可以運用到其他行業中,幫助我們尋找優秀的公司。比如麥當勞這種連鎖的商業模式為什麼能獲得巨大成功?對於國內運用這種連鎖店模式的公司有何借鑑意義等。許多人覺得商業模式不重要,可以被抄襲。但我一直認為,商業模式是一個公司的靈魂,在公司開設最早期的時候就已經定下來了。如同一個人的性格,有基因和先天經歷的影響,之後很難被改變。其次,我覺得對於估值體系的研究也很重要。比如去年我很早就推薦過的Netflix,這種智能電視行業的估值方法是每用戶市值(market cap per user)的估值方法。當初,許多人還是簡單用市盈率去看互聯網公司。同時,我們需要思考為什麼美國不同的公司會獲得不同的估值?Netflix的估值遠遠高於去年被收購的Hulu。兩者的差異在哪裡,而是什麼差異造成了這種估值的差異?再比如,有些行業我們需要去看EBITDA,而不是最終的利潤。在什麼情況下,用什麼估值體系。這一點,我一直覺得美國遠遠領先我們。事實上,包括會計學,包括CPA,CFA的考試,許多都源自美國。可以說,對於公司財務的研究方式都是向美國學習的。這些方法論的東西才是我們需要向海外學習的精髓。而很多人只是做表面的對比,卻忽視了背後真正的精華。當然,這種美股映射的研究需要投入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去做深入研究,需要靜下心來思考一些問題,而不是在市場火熱的時候快速推薦某些映射海外的板塊。
最後,我覺得一些風險偏好,宏觀面的研究,甚至感覺也是很重要的。當去年我們看到納斯達克的互聯網公司紛紛上漲,以及最簡單的中概股都出現了幾倍上漲的行情時,我們也可以理解在這種風險偏好,全球創新的背景下,國內創業板中TMT公司的上漲。而今年以來,當我們發現亞馬遜,Facebook,特斯拉為代表的美國超級成長股都出現30-40%的回調後,我們也能夠理解今年國內創業板的回調。這是一種全球的風險偏好切換。這也需要對市場中龍頭公司緊密的跟蹤,因為如果僅僅看指數,美股依然在創新高的牛市中,很難發現風向的轉換。而我個人覺得,如果能及時看到風向切換,提醒A股的投資者創業板調整風險,將會是十分有意義的。
我相信很快,中國的資本項目就會放開。A股會進入MSCI全球指數的一部分。用我一個朋友的話說 「中國這個全球第二大經濟體馬上要全球上市了」。越來越多的海外投資者會把中國作為他們新興市場配置中的重要一環。而中國資本市場國際化之後,全球的各種聯動會越來越緊密。這也會讓「美股映射」的研究重要性越來越高。事實上,今天我已經看到許多朋友,許多我很欽佩的研究員做了很多出色的美股映射研究。而我相信,這個研究未來會越做越好,對我們的幫助會越來越大。
自己一點粗淺的觀點,和大家交流,未必正確,歡迎討論和批評。
過去一年,整個A股的研究又多了一種新的方向:美股映射。許多券商的策略組成立了專門的小組做這方面的研究,也寫出了非常多的優秀報告。而事實上,美股映射在2013年這一輪全球科技股的大牛市中,也頗為有效。今天我作為一個還算國際化的研究人員,也說說自己對於美股映射的理解,和大家探討。
其實美股映射並不是去年才有,很多年前就有了所謂的中美對比。我記得許多分析師很喜歡把中國的某個行業和美國相比,比如人均汽車保有量,比如人均牛奶消費量等。然後得出一個結論,中國某某行業還有巨大的空間。回頭看,當初這種粗淺的研究有些可笑。美國作為全球經濟的火車頭,幾乎在所有行業上都大幅超越中國。如果拿中國和美國相比,幾乎可以看好所有的行業發展前景。卻沒有想過路況,擁堵對中國汽車行業發展的限制,以及冷鏈,消費者口味和習慣對於中國牛奶行業發展的限制等等。之後,有了各種宏觀策略方面的中美對比,比如試圖把中國的經濟,某些行業發展和美國的某個階段去做比較。畢竟,從經濟發展的角度看,我們可能會重複美國,歐洲,甚至其他新興市場的老路。從而去對行業發展路徑做判斷。很多時候,這些研究還是有非常重要的意義,給我們提供了許多前瞻性的判斷。然而,也有一些時候,很多這種產業鏈,宏觀經濟的比較並沒有把體質,國家競爭優勢,社會文化等各種因素考慮進去,而只是簡單的「刻舟求劍」。當然,最火的還是去年開始的美國科技股映射。從Netflix的智能電視推薦國內的樂視網,從綠山咖啡的產品創新推薦九陽單杯豆漿機,從特斯拉對電動汽車的顛覆推薦國內新能源汽車行業。基本上就是創業板跟著納斯達克炒作,在最火熱的時候,甚至有人隨便拿一個美國上漲比較多的公司,然後找一個國內做類似業務的公司進行推薦。而對於其壁壘,商業模式,增長的驅動力都沒有做過細緻的研究。
我自己粗淺的認為,美國映射最重要的是對商業模式的研究。比如一個公司為什麼能成功,其商業模式有何獨特性?特別是在互聯網時代的今天,商業模式變得越來越重要。有時候,越是簡單的商業模式是最好的。為什麼亞馬遜一直能享受如此高的估值,其商業模式的壁壘在哪裡?而不是簡單把他看做一個電商。這種商業模式的研究並不僅僅是拿來用到國內相同行業的公司,可以運用到其他行業中,幫助我們尋找優秀的公司。比如麥當勞這種連鎖的商業模式為什麼能獲得巨大成功?對於國內運用這種連鎖店模式的公司有何借鑑意義等。許多人覺得商業模式不重要,可以被抄襲。但我一直認為,商業模式是一個公司的靈魂,在公司開設最早期的時候就已經定下來了。如同一個人的性格,有基因和先天經歷的影響,之後很難被改變。其次,我覺得對於估值體系的研究也很重要。比如去年我很早就推薦過的Netflix,這種智能電視行業的估值方法是每用戶市值(market cap per user)的估值方法。當初,許多人還是簡單用市盈率去看互聯網公司。同時,我們需要思考為什麼美國不同的公司會獲得不同的估值?Netflix的估值遠遠高於去年被收購的Hulu。兩者的差異在哪裡,而是什麼差異造成了這種估值的差異?再比如,有些行業我們需要去看EBITDA,而不是最終的利潤。在什麼情況下,用什麼估值體系。這一點,我一直覺得美國遠遠領先我們。事實上,包括會計學,包括CPA,CFA的考試,許多都源自美國。可以說,對於公司財務的研究方式都是向美國學習的。這些方法論的東西才是我們需要向海外學習的精髓。而很多人只是做表面的對比,卻忽視了背後真正的精華。當然,這種美股映射的研究需要投入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去做深入研究,需要靜下心來思考一些問題,而不是在市場火熱的時候快速推薦某些映射海外的板塊。
最後,我覺得一些風險偏好,宏觀面的研究,甚至感覺也是很重要的。當去年我們看到納斯達克的互聯網公司紛紛上漲,以及最簡單的中概股都出現了幾倍上漲的行情時,我們也可以理解在這種風險偏好,全球創新的背景下,國內創業板中TMT公司的上漲。而今年以來,當我們發現亞馬遜,Facebook,特斯拉為代表的美國超級成長股都出現30-40%的回調後,我們也能夠理解今年國內創業板的回調。這是一種全球的風險偏好切換。這也需要對市場中龍頭公司緊密的跟蹤,因為如果僅僅看指數,美股依然在創新高的牛市中,很難發現風向的轉換。而我個人覺得,如果能及時看到風向切換,提醒A股的投資者創業板調整風險,將會是十分有意義的。
我相信很快,中國的資本項目就會放開。A股會進入MSCI全球指數的一部分。用我一個朋友的話說 「中國這個全球第二大經濟體馬上要全球上市了」。越來越多的海外投資者會把中國作為他們新興市場配置中的重要一環。而中國資本市場國際化之後,全球的各種聯動會越來越緊密。這也會讓「美股映射」的研究重要性越來越高。事實上,今天我已經看到許多朋友,許多我很欽佩的研究員做了很多出色的美股映射研究。而我相信,這個研究未來會越做越好,對我們的幫助會越來越大。
自己一點粗淺的觀點,和大家交流,未必正確,歡迎討論和批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