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antcast
Channel: RealBlog - Feed - 湯財文庫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6029

買東西的行為 止凡

$
0
0
http://www.findcpa.com.tw/1/post/2014/03/206.html
散戶的行為頗奇怪,平日買東西時通常都會選擇比較便宜的貨品,全世界的市民都是這樣。但如果買賣股票、樓與其他一般有投資性的東西時,就會見市價又高又熱時才下注,見淡市而通街便宜貨時就不會出手,這種行為注定會成為大戶的點心,成為地產發展商的點心。

此文章首次在 2010-9-5 發表於「取之有道」。

後記

這篇是三年多前所寫的,嚴格來說這都不算是一篇文章,只是短短幾句文字,是描述對買賣東西行為的有趣觀察,亦拋出了一些迷思,好讓三年後(今天)的止凡可以有機會作多點討論。

這個觀察的重點,是大眾買東西跟投資行為好像有點不一樣。試想想,如果兩者都是買賣行為來說,應該拿同一個邏輯去行事。簡單而言,買便宜的東西、賣掉價格太高的東西,這是合理邏輯,這代表大眾平日在買賣東西時的行為算是合理,即在投資時的概念就不太合理了。

如果要進一步分析為何有這個分別的話,我會認為是大眾在買入東西後有否想過會賣出來。平日,單單是衣食住行的買賣,這都是消費行為,大家都不會想有一天會賣掉當日買入的東西,就算是手提電話的「trade in」動作,也只是看中了新手機型號而拿舊手機來換,仍然是消費行為。

然而,當談到投資行為時,大眾在買入時經常都會想著賣出的一天,當心中希望以較低價格買入,他日在更高價格賣出而賺取差價時,大眾所注意的就不會是價格的高低水平,而是未來的升值潛力。

然後大眾便會在投資時就會落入一個錯覺之中,認為未來的升值潛力就等同今天的價格以及被人重視的程度,如果今天投資對象的價格太低,亦沒有被人重視,大眾會誤以為這就代表沒有升值潛力。相反,當某某股票或樓盤被人家吹捧上天,成為全城熱話,價格亦一直在飛升著時,大眾都會認為這東西的升值潛力很強,傾向投資這些東西。

就是這種心態,令日常生活買賣東西行為跟投資行為的概念完全相反,這其實一點也不難明白,市場大戶都早已知曉,亦不停地利用這個「人性的弱點」來把市場舞高弄低,賺著巨額利潤。

明白了當中道理,大家不妨檢視一下自己的投資行為,當投資股票時,你的概念跟你買一套新音響的概念有否分別呢?是不是都在選擇購入一些又便宜、又高質素、又適合自己的東西呢?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6029

Trending Artic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