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日前嘗試閱讀中共三中全會公布的《全面深化改革的決定》文件,但全文長逾兩萬字,下分十六大項和六十任務,夾雜很多官話、套話和弦外之音,不易讀懂,我們讀了兩遍,已經昏昏欲睡。然而,該《決定》被稱為「改革力度空前,遠超市場預期」,想從中找到投資靈感,當然不能輕言放棄。因此,我們搜集了報章的分析文章,從行業、板塊分類,初步看看對投資市場的潛在影響。
首先,金融是《決定》着墨最濃、開放力度最大的範疇,包括「加快推進利率市場化」、「加快人民幣資本項目可兌換」、「鼓勵民間資本設立中小型銀行」等。這些講法都不算新鮮,但今次明確寫在六十任務之中,證明具體方向已經敲定,推行的速度和力度可望提高。
整體上,改革的影響將不利內銀股,因利率市場化勢必觸發銀行在利率上的競爭,從而導致淨息差幅度收窄。現時內銀整體的淨息差逾2.5厘,高於本港及大部分發達國家。而民營銀行作風進取,亦會加劇目前以國企為主的內銀業的競爭。
但另一方面,《決定》中提到「健全多層次資本市場」,市場的憧憬還包括推出優先股、私募債、可轉債等其他交易品種。事實上,在三中全會前,市場一度傳出內銀將先試發行優先股,以擴大資本額渠道及降低債務水平;此招可謂是向美國學習,因為金融海嘯後,美國銀行就曾發行大量優先股,由政府買入,增加資本,再撇去毒債。
其二,國企方面,《決定》基本上維持了國企的地位,但提出了多項改革任務,包括為國企引入民間股東、開放部分由國企壟斷的行業、提高國企利潤上繳比例,以及「支援有條件的國有企業改組為國有資本投資公司」。所謂「國有資本運營公司」,投資者應要密切關注哪些國企「有條件改組」,當中或帶來投資機會。
可以說,《決定》的整體方向是提高國企的效率,對於現有的國企投資者是利大於弊。而目前由國企壟斷的行業,主要是電訊、資源、交通和軍工等,都關乎國家安全,所謂「開放」的力度料將有限。提高利潤上繳是針對國企的母公司,對於上市公司股東並無損害,甚至會促使國企更加着重股東回報及提高派息比率。
其三,《決定》對於樓市的直接着墨甚少,僅有「加快房地產稅立法」一項,且早在意料之內,此外並無任何「辣招」。但配合其他間接措施,就可看出《決定》對於樓市的總體思路,是以增加供應為主、壓抑需求為副。其中准許「農村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就屬於意外進取的舉措,有助大幅增加城市及市郊的土地供應。對內房股來說,《決定》意味中央將倚重市場手段(增加供應)來治理樓市,而不會加緊現行的行政手段(限價、限購令),具體效果是讓樓市逐步回復均衡,而避免一次性急跌。
其四,人口政策方面,《決定》准許「單獨家庭」(夫婦其中一人屬於獨生子女)生第二胎。由於長期執行一孩政策,中國將面對嚴重的人口老化和供養負擔問題。整體來說,「單獨二胎」一定有助提升生育率,對「嬰兒股」有正面影響,但Timing是投資關鍵。
《決定》於15日傍晚公布後,美股的美贊臣大升5%,正反映了市場的炒作風向。好孩子(1086)和雅士利(1230)等也將受惠,但具體的影響仍有待量化。而從長遠看,新生嬰兒出生率的提升,將於三四年後,會陸續刺激對幼兒園、小學等教育、免疫疫苗醫療的需求;以至帶動遊戲、動漫、教育教材、遊樂場、住房改善等龐大消費商機。
其五,《決定》幾乎沒有提及科網行業,但對於「國家安全委員會」的成立,國家主席習近平解釋,因為「各種風險因素明顯增多」,包括「網路和資訊安全牽涉到國家安全和社會穩定,是我們面臨的新的綜合性挑戰」,尤其是「傳播快、影響大、覆蓋廣、社會動員能力強的微博客、微信等社交網路」。習近平點名微博和微信,並將之列為「國安委」成立的原因之一,可見當局對網絡安全的高度重視。
《決定》並無觸及科網行業,原因很簡單,因為中央根本無意作出任何開放。這有利騰訊(700)、新浪和阿里巴巴等現有的科網龍頭,因為它們在可見的將來,都不用面對Facebook和Twitter等外國網企殺進內地競爭。而阿里巴巴赴美上市的可能性也進一步降低,落戶港交所(388)很可能仍是阿里心底唯一的選擇。
其他零碎的任務中,《決定》強調推進絲綢之路經濟帶、海上絲綢之路建設,將可成為另一個經濟新增點。加快自由貿易區建設,亦將對天津、廣東、廈門等地的自貿區概念受惠。此外,在深化工業及訊息化關鍵領域改革方面,工信部提出鼓勵及引導民間資本進一步進入電訊業,相信對民營電訊相關概念股將掀動結構性改革。
另外,三中全會決定完善統一權威的食品藥品安全監管機構,建立最嚴格的覆蓋全過程的監管制度等,預示有關食品藥品的安監概念股,將有極大的發展潛力和空間。至於鼓勵社會辦醫、優先支持舉辦非營利醫療機構、允許醫師多點執業,以至允許民辦醫療機構納入醫保定點範圍,都將對醫療、醫藥股份有重大利好。
總括來說,《決定》對改革劃下新框架,儘管短線執行細節還有很多問題等待解決,但對思想方向有極深遠影響,因此,作為短線炒作,或中線部署,投資者都應該對《決定》細加咀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