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xueqiu.com/1477305465/25400193
第二、就企業外部而言,風險主要來自於各方監管壓力:
一般而言,上市公司受到交易所或監管機構公開批評或譴責,公司董事長和董秘將受到連帶處罰,不論這事情是來自於信息披露本身還是業務環節,董秘都會受到牽連。本人查詢過對上市公司違規事實的歸納,還有人煞有介事的總結出董秘違規的幾大罪:包括控股股東違規佔用上市公司資金;關聯交易違規;違規對外擔保及拆借資金;違規買賣上市公司股票;募集資金使用違規;股權變動違規;選擇信息披露違規;董監高違反承諾、未勤勉盡責等等。有點專業精神好不好,不帶這麼黑董秘的,董秘有能力幹出這事嗎?估計幹這些事的時候,很多公司的董事、監事都不知情,兩眼一抹黑。
監管機構一面促成董秘話語權不斷的提高,一面加大了對董秘的監管責任,但有些責任是董秘不可承受之重,比如:
1、事實上形成了監管機構要求董秘有促成內部控制制度建立和完善的責任;
大多數國企的內部控制固有其傳統的控制方式,相對來說還基本符合內控基本規範的五要素,雖然有時表現形式不一樣。但有些從小就野蠻生長的企業,離內部控制基本規範的要求實在相差很遠,儘管它已經完成上市。很多時候監管機構的要求都是「中報前、季報前,按照什麼規範,形成完善的企業內部控制體系,並予以公告」。這種時候董秘就麻煩了,面對內部開水燙死豬的狀態,只有自己急。
2、董秘對各種規則的執行尺度進行把握的責任;
比如現實工作中,有很多國企董秘會類似困惑:國資委要求採購集中,證監會要求採購分散(以減小對單一供應商的依賴),兩個都是「媽」,上市公司到底該聽誰的?此時應該如何把握這個尺度的重擔就落在了董秘的頭上。
3、要求董秘必須無條件把握住企業發展最新情況;
很多時候面對突發的情況,董秘根本不可能有充分的渠道一一把握,面對監管機構、政府機關、投資者和其他利益相關者的責問時,董秘出於本能總是會說:相關情況正在核實,有結果立即給您匯報或者予以公告。
但面對形形色色的交流主體,你根本不知道哪些人別有用心,就不必過分闡釋,還是說個老笑話輕鬆一下:領導才下飛機,記者問:你對三陪小姐有何看法?領導很吃驚:這裡也有三陪小姐?記者第二天登報《領導飛抵本市,開口便問有無三陪》。記者問領導:你對三陪問題有何看法?領導:不感興趣!記者第二天登報《領導夜間娛樂要求高,本地三陪小姐遭冷遇》。記者問領導,你對三陪小姐沒有看法?領導很生氣:什麼三陪四陪五陪的?不知道!記者第二天登報《三陪已難滿足領導,四陪五陪方能過癮》。記者後來再問領導,領導不發言。記者第二天登報《面對三陪問題,領導無言以對》。領導大怒,對記者說,這麼亂寫,我去法院告你!記者第二天登報《領導一怒為三陪》。領導氣急之下,將記者告到法庭,媒體爭相報導《法庭將審理領導三陪小姐案》,領導看後撞牆而死。
4、要求董秘比其他董、監、高更多的向監管機構報告的責任(要求你無條件在企業潛伏一樣);
不過董秘是拿公司的薪金,又不是獨立第三方,你憑啥要求董秘啥事都向你監管部門匯報?(其實獨立董事也有類似困擾,作為花瓶的獨董,現狀是機制設置而造成,過多單方面加大獨董責任這是不合理的、更不能解決問題)。
董秘作為公司的一員,維護公司的利益是作為員工之根本。但有時維護公司利益,則可能與監管要求相悖,從而會使董秘處於尷尬境地。這就相當於你最好的朋友面臨困境,逃逸到你這裡,我想大多數人會選擇幫他渡過一劫,隱藏起來。
董秘這一職位屬於高危職業,但也不必過分的誇大風險,其實身在職場、商場、賭場,人人都有風險。雖不可能規避所有風險,但也有在你所處現實條件下,平衡所有相關者利益的前提下,最大可能保護自己的技巧所在,以後我們專門章節討論。
第二、就企業外部而言,風險主要來自於各方監管壓力:
一般而言,上市公司受到交易所或監管機構公開批評或譴責,公司董事長和董秘將受到連帶處罰,不論這事情是來自於信息披露本身還是業務環節,董秘都會受到牽連。本人查詢過對上市公司違規事實的歸納,還有人煞有介事的總結出董秘違規的幾大罪:包括控股股東違規佔用上市公司資金;關聯交易違規;違規對外擔保及拆借資金;違規買賣上市公司股票;募集資金使用違規;股權變動違規;選擇信息披露違規;董監高違反承諾、未勤勉盡責等等。有點專業精神好不好,不帶這麼黑董秘的,董秘有能力幹出這事嗎?估計幹這些事的時候,很多公司的董事、監事都不知情,兩眼一抹黑。
監管機構一面促成董秘話語權不斷的提高,一面加大了對董秘的監管責任,但有些責任是董秘不可承受之重,比如:
1、事實上形成了監管機構要求董秘有促成內部控制制度建立和完善的責任;
大多數國企的內部控制固有其傳統的控制方式,相對來說還基本符合內控基本規範的五要素,雖然有時表現形式不一樣。但有些從小就野蠻生長的企業,離內部控制基本規範的要求實在相差很遠,儘管它已經完成上市。很多時候監管機構的要求都是「中報前、季報前,按照什麼規範,形成完善的企業內部控制體系,並予以公告」。這種時候董秘就麻煩了,面對內部開水燙死豬的狀態,只有自己急。
2、董秘對各種規則的執行尺度進行把握的責任;
比如現實工作中,有很多國企董秘會類似困惑:國資委要求採購集中,證監會要求採購分散(以減小對單一供應商的依賴),兩個都是「媽」,上市公司到底該聽誰的?此時應該如何把握這個尺度的重擔就落在了董秘的頭上。
3、要求董秘必須無條件把握住企業發展最新情況;
很多時候面對突發的情況,董秘根本不可能有充分的渠道一一把握,面對監管機構、政府機關、投資者和其他利益相關者的責問時,董秘出於本能總是會說:相關情況正在核實,有結果立即給您匯報或者予以公告。
但面對形形色色的交流主體,你根本不知道哪些人別有用心,就不必過分闡釋,還是說個老笑話輕鬆一下:領導才下飛機,記者問:你對三陪小姐有何看法?領導很吃驚:這裡也有三陪小姐?記者第二天登報《領導飛抵本市,開口便問有無三陪》。記者問領導:你對三陪問題有何看法?領導:不感興趣!記者第二天登報《領導夜間娛樂要求高,本地三陪小姐遭冷遇》。記者問領導,你對三陪小姐沒有看法?領導很生氣:什麼三陪四陪五陪的?不知道!記者第二天登報《三陪已難滿足領導,四陪五陪方能過癮》。記者後來再問領導,領導不發言。記者第二天登報《面對三陪問題,領導無言以對》。領導大怒,對記者說,這麼亂寫,我去法院告你!記者第二天登報《領導一怒為三陪》。領導氣急之下,將記者告到法庭,媒體爭相報導《法庭將審理領導三陪小姐案》,領導看後撞牆而死。
4、要求董秘比其他董、監、高更多的向監管機構報告的責任(要求你無條件在企業潛伏一樣);
不過董秘是拿公司的薪金,又不是獨立第三方,你憑啥要求董秘啥事都向你監管部門匯報?(其實獨立董事也有類似困擾,作為花瓶的獨董,現狀是機制設置而造成,過多單方面加大獨董責任這是不合理的、更不能解決問題)。
董秘作為公司的一員,維護公司的利益是作為員工之根本。但有時維護公司利益,則可能與監管要求相悖,從而會使董秘處於尷尬境地。這就相當於你最好的朋友面臨困境,逃逸到你這裡,我想大多數人會選擇幫他渡過一劫,隱藏起來。
董秘這一職位屬於高危職業,但也不必過分的誇大風險,其實身在職場、商場、賭場,人人都有風險。雖不可能規避所有風險,但也有在你所處現實條件下,平衡所有相關者利益的前提下,最大可能保護自己的技巧所在,以後我們專門章節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