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xueqiu.com/1111674617/25008604
自上週G6車主探班試駕後,秦的上市活動,算正式拉開了帷幕。
秦,作為比亞迪最新的DM2代混合動力車,可謂三年磨一劍。深圳坪山總部,隨處可能各種顏色版本的工程試驗車。王傳福給對於秦,強調測試測試再測試。秦的性能加速由原來的6.9,到6.4再最後到5.9。底盤,內飾,電子系統,都進行了不小的更改。這些表現,在比亞迪之前上的速銳,思銳是看不到的,可見比亞迪對秦的重視程度。作為投資者,消費者,同樣也很關心這款車。此車的新能,在之前的試駕,和各種報導中都有提過就不多說。核心就是「快,省」那麼除了性能之外,作為王傳福如此重視的車,對於比亞迪的意義究竟如何。
在說秦之前,我想先說一個問題,就是比亞迪7月份的銷量。
比亞迪7月銷量2萬8千輛,其中速銳7000,F3和L3分別為3700和4800思銳產能所限不到2000量,S6只有5000。並不理想,之前也看到很多人批評了。批評的內容主要包括比亞迪的外觀設計和營銷。但是僅僅如此嗎?
查看原圖這是我統計的13年3月,5月,6月,7月的轎車9大熱門自主車銷量。其中有以營銷見長的長城。有外觀很好的長安,有依託上汽經銷資源的榮威,有老牌的奇瑞以及吉利。但除了吉利的EC7以外。七月沒有過1萬的。並且除了本來就不高的奇瑞風雲二,從3月到7月銷量都存在大幅的萎縮。而唯一堅挺的EC7,出口占據銷量的大約1半,也就是說其國內銷售業只有8000左右。基本全軍覆沒。那麼是不是因為轎車業績大幅下滑?再看一組數據
查看原圖這是今年7月和6月國內汽車銷量,轎車分別銷售84萬輛和94萬輛。7月環比減少11%,確實下降,但遠沒有自主轎車下降的嚴重。查看原圖自主轎車銷量佔有率
年份 2010 2011 2012
全年轎車銷量 949.43 1012.27 1074.47
自主銷量 293.3 294.64 304.96
佔有率 30.89 29.11 28.38
另外我統計了過去3年半轎車銷量和自主轎車的銷量和佔比,從10年開始轎車增長緩慢,自主轎車佔比逐年下降。
自主轎車的佔有率又年初的30%下降到了7月的25%。自主轎車中除了出口較多的EC7,基本全軍覆沒。所謂的外觀也好,營銷也好,都沒有能夠扭轉乾坤。
那麼其他的銷量去哪裡了呢?
我統計了2011年7月,12年7月,13年6月以及7月的轎車銷量前15的汽車
查看原圖查看原圖查看原圖查看原圖另外附上11年7月以及12年7月的汽車銷量
查看原圖查看原圖可以看到轎車銷量
時間 11-7 12-7 13-6 13-7
轎車總銷量 72萬輛 78萬輛 94萬輛 84萬輛
前15轎車銷量 22萬輛 26萬輛 31萬輛 30萬輛
佔比 30% 33% 33% 35.7%
可以看到歷年前15名的轎車只有靠出口的EC7在13年7月達到了15名。其餘全部為合資車佔據。而且又越來越集中的趨勢。在轎車總體銷量增長不多的前提下,前15明門檻由11年的11800,增長到了13年的15200.由此可以看出幾點。
1.轎車市場產品集中度增加。
2合資車價格下降而且出現像新桑塔納,一樣的影子車。
3.自主車生存的惡化是全方位的。
通過以上的數據以及,日本,美國車企存在數量,不難得出,未來中國自主汽車,特別是自主轎車,產品過多,廠家過多,未來的競爭可能會淘汰部分落後自主車企。
對於低端低價轎車市場,
主要可以通過1.外觀 2, 渠道 3技術 4價格來解決 國內一線自主品牌 比亞迪 長城 奇瑞 吉利 還是有比較大的優勢。
那麼如何衝擊中級市場?
原來,大家想的都是,自主車通過長時間積累技術,外觀營銷等慢慢趕上,再通過價格的優勢,來一步步的提升品牌。就如同家電市場趕跑外資一樣。以前我也是這麼想的,但是,當我看到大眾的影子產品新桑塔納,新捷達,長安福特的老福克斯,價格打到10萬以下,並且在於向上衝擊的自主一線車中完全勝出,自主車潰不成軍的時候。在發現,這個思維根本不可能挑戰。比如比亞迪的速銳。擁有和速騰一樣的TID黃金動力組合,一堆電子配置。還可以的外觀。只有速騰一半的價錢。本想著是不是可以搶點速騰的生意,打打自主品牌完全沒問題。但是現實是殘酷的,別說速騰,僅僅面對只有1.6L的新桑塔納,就完全敗下陣來來。而起速銳已經是自主動力水平最好的車,在8-10萬的自主車裡銷量是國內賣的最好的了。當然這裡也有比亞迪的銷售弱項的問題。但是本質上,還是技術水平的發展狀況。這裡的狀況不是說國內太差,而是和合資主流緊湊大眾轎車的技術相隔太近,而且技術沒有太高的突破。而且即使接近,使用效果差距又不大。
具體來說主流A級14-18萬的車,頂級動力組合就是1.5T-2.0T渦輪增加雙離合或者6AT。那麼短時間內自主車的極限也就是這樣的動力組合了。但是速銳的例子已經表明,1.5T和1.6L雖然有差距,但是差距並不大,同樣你的DCT和人家6AT,效果差距也不會太大。況且你有的合資都有,那麼你完全沒有辦法去吸引和挑戰對方。特別是自主車的價格想往上,而合資又向下。在價格越來越接近的情況下。更加沒有足夠吸引力。
另外一個大背景是,汽車的價格長期是增值緩慢的,而中國的人均收入增長很快。也許幾年後原來只能買5萬自主車的人,就有能力買10萬的合資車了,而且這樣的人越來越多。那麼你能告訴我自主車的未來,市場,競爭力在哪裡呢?
現在一線自主面臨的問題就是,向上衝,完全不行,合資很輕易把你打下來,而下面低端區又一大堆自主車企在裡面廝殺。兩面不得好。
好了,現在回到秦,秦能給比亞迪帶來什麼?
我認為帶來的絕不止是一點點銷量,一點點利潤。可以分4方面來說。
1.秦的推廣,能讓消費者接受比亞迪的混動。
混動車,並不是一個新鮮的東西,大家都知道,銷量比較多的豐田的系統以及通用的沃藍達。但是在中國消費者來說,混合動力車還是比較新鮮的,特別是比亞迪的TID加電機的黃金混合動力。兼顧性能加節能。這套系統和博世的混動思路是差不多的,在寶馬的車上有使用過,但也不是大量。而且秦的這套DM和F3DM是有本質區別的,F3DM的混動只是一個小實驗,而秦的DM2是確定未來發展線路了。未來都會以這種結構做混動。作為一個新生事物,一開始並不需要多賺錢,但是要有足夠的接受度和銷量。那麼未來推出秦2代,唐,漢,就會很順利。至於很多人說的外形,為什麼不用B級車,SUV,都不是什麼問題。秦只是第一個拿出來的產品。只要核心被接受,被證明,其他的東西都是可以改變的。
2.推動產業的發展。
秦的電池雖然不如E6的多,但是更能夠放量。如果作為首推的秦能得到很好的反向,一方面增加電池需求,通過規模化,可以降低成本。二刺激其他混動車的投入以及研發。拉動對電池的需求,促進產業鏈的發展。未來降低成本。
3.詮釋比亞迪的品牌內涵。
常常聽到的話,提高品牌。品牌靠什麼提高?忽悠?營銷?等等,但是最終回到一點就是品牌內涵。現代=外觀,豐田=穩定地鼓掌,大眾=耐用,福特=機械操控,寶馬=駕駛等等每個品牌必須要有自己的深層含義。那麼秦對於比亞迪就是一種詮釋。混合動力,快 省 電子化。以後比亞迪每款車都會推出綠混,DM,普通燃油版本。這就是詮釋。有了秦的詮釋,綠混接受起來就很容易了。
4.打造核心差異化,全面升級挑戰合資的資本。
未來DM以及綠混,就是比亞迪在汽車上的核武器了。依靠機械的提升來提高汽車,在中低級市場,已經沒有空間。豐田的混合動力已經佔了其20%的銷量。混動,是未來汽車的大方向。比亞迪擁有這個,就擁有了和國內自主車的核心差異化,以及調整合資車的資本。可以不單單從價格上去競爭而是完全和你不同來競爭。這樣以來比亞迪和合資就是平級了。因為我有你沒有。當然這要在秦獲得好的接受度以後。
再回到之前說的自主品牌如何升級,這就是答案。秦如果成功將會是一款改變比亞迪,也改變整個中國汽車行業和市場的東西。以後規則就會改變,高低次序完全逆轉。常常說顛覆者,何為顛覆者,顛覆者不僅僅是創造了技術,還要能整合,將起運用在最最普通廣泛的實處。
現在的秦,剛推出,不管價錢多少,一定會讓人有很多顧慮,很多疑問,不放心,等等,千萬不要以簡單的利潤,來判定他是否成功。對於秦這麼大意義的東西,作為一個認真負責的投資者,特別是有條件的,我覺得都應該買一部秦來研究。秦若成功,比亞迪騰飛不遠,如果失敗,可能又要經歷一段時間的低迷。
好吧,關於秦的具體能力,過些天試駕後再寫感受,好吧一起來期待秦王到來!
自上週G6車主探班試駕後,秦的上市活動,算正式拉開了帷幕。
秦,作為比亞迪最新的DM2代混合動力車,可謂三年磨一劍。深圳坪山總部,隨處可能各種顏色版本的工程試驗車。王傳福給對於秦,強調測試測試再測試。秦的性能加速由原來的6.9,到6.4再最後到5.9。底盤,內飾,電子系統,都進行了不小的更改。這些表現,在比亞迪之前上的速銳,思銳是看不到的,可見比亞迪對秦的重視程度。作為投資者,消費者,同樣也很關心這款車。此車的新能,在之前的試駕,和各種報導中都有提過就不多說。核心就是「快,省」那麼除了性能之外,作為王傳福如此重視的車,對於比亞迪的意義究竟如何。
在說秦之前,我想先說一個問題,就是比亞迪7月份的銷量。
比亞迪7月銷量2萬8千輛,其中速銳7000,F3和L3分別為3700和4800思銳產能所限不到2000量,S6只有5000。並不理想,之前也看到很多人批評了。批評的內容主要包括比亞迪的外觀設計和營銷。但是僅僅如此嗎?
查看原圖這是我統計的13年3月,5月,6月,7月的轎車9大熱門自主車銷量。其中有以營銷見長的長城。有外觀很好的長安,有依託上汽經銷資源的榮威,有老牌的奇瑞以及吉利。但除了吉利的EC7以外。七月沒有過1萬的。並且除了本來就不高的奇瑞風雲二,從3月到7月銷量都存在大幅的萎縮。而唯一堅挺的EC7,出口占據銷量的大約1半,也就是說其國內銷售業只有8000左右。基本全軍覆沒。那麼是不是因為轎車業績大幅下滑?再看一組數據
查看原圖這是今年7月和6月國內汽車銷量,轎車分別銷售84萬輛和94萬輛。7月環比減少11%,確實下降,但遠沒有自主轎車下降的嚴重。查看原圖自主轎車銷量佔有率
年份 2010 2011 2012
全年轎車銷量 949.43 1012.27 1074.47
自主銷量 293.3 294.64 304.96
佔有率 30.89 29.11 28.38
另外我統計了過去3年半轎車銷量和自主轎車的銷量和佔比,從10年開始轎車增長緩慢,自主轎車佔比逐年下降。
自主轎車的佔有率又年初的30%下降到了7月的25%。自主轎車中除了出口較多的EC7,基本全軍覆沒。所謂的外觀也好,營銷也好,都沒有能夠扭轉乾坤。
那麼其他的銷量去哪裡了呢?
我統計了2011年7月,12年7月,13年6月以及7月的轎車銷量前15的汽車
查看原圖查看原圖查看原圖查看原圖另外附上11年7月以及12年7月的汽車銷量
查看原圖查看原圖可以看到轎車銷量
時間 11-7 12-7 13-6 13-7
轎車總銷量 72萬輛 78萬輛 94萬輛 84萬輛
前15轎車銷量 22萬輛 26萬輛 31萬輛 30萬輛
佔比 30% 33% 33% 35.7%
可以看到歷年前15名的轎車只有靠出口的EC7在13年7月達到了15名。其餘全部為合資車佔據。而且又越來越集中的趨勢。在轎車總體銷量增長不多的前提下,前15明門檻由11年的11800,增長到了13年的15200.由此可以看出幾點。
1.轎車市場產品集中度增加。
2合資車價格下降而且出現像新桑塔納,一樣的影子車。
3.自主車生存的惡化是全方位的。
通過以上的數據以及,日本,美國車企存在數量,不難得出,未來中國自主汽車,特別是自主轎車,產品過多,廠家過多,未來的競爭可能會淘汰部分落後自主車企。
對於低端低價轎車市場,
主要可以通過1.外觀 2, 渠道 3技術 4價格來解決 國內一線自主品牌 比亞迪 長城 奇瑞 吉利 還是有比較大的優勢。
那麼如何衝擊中級市場?
原來,大家想的都是,自主車通過長時間積累技術,外觀營銷等慢慢趕上,再通過價格的優勢,來一步步的提升品牌。就如同家電市場趕跑外資一樣。以前我也是這麼想的,但是,當我看到大眾的影子產品新桑塔納,新捷達,長安福特的老福克斯,價格打到10萬以下,並且在於向上衝擊的自主一線車中完全勝出,自主車潰不成軍的時候。在發現,這個思維根本不可能挑戰。比如比亞迪的速銳。擁有和速騰一樣的TID黃金動力組合,一堆電子配置。還可以的外觀。只有速騰一半的價錢。本想著是不是可以搶點速騰的生意,打打自主品牌完全沒問題。但是現實是殘酷的,別說速騰,僅僅面對只有1.6L的新桑塔納,就完全敗下陣來來。而起速銳已經是自主動力水平最好的車,在8-10萬的自主車裡銷量是國內賣的最好的了。當然這裡也有比亞迪的銷售弱項的問題。但是本質上,還是技術水平的發展狀況。這裡的狀況不是說國內太差,而是和合資主流緊湊大眾轎車的技術相隔太近,而且技術沒有太高的突破。而且即使接近,使用效果差距又不大。
具體來說主流A級14-18萬的車,頂級動力組合就是1.5T-2.0T渦輪增加雙離合或者6AT。那麼短時間內自主車的極限也就是這樣的動力組合了。但是速銳的例子已經表明,1.5T和1.6L雖然有差距,但是差距並不大,同樣你的DCT和人家6AT,效果差距也不會太大。況且你有的合資都有,那麼你完全沒有辦法去吸引和挑戰對方。特別是自主車的價格想往上,而合資又向下。在價格越來越接近的情況下。更加沒有足夠吸引力。
另外一個大背景是,汽車的價格長期是增值緩慢的,而中國的人均收入增長很快。也許幾年後原來只能買5萬自主車的人,就有能力買10萬的合資車了,而且這樣的人越來越多。那麼你能告訴我自主車的未來,市場,競爭力在哪裡呢?
現在一線自主面臨的問題就是,向上衝,完全不行,合資很輕易把你打下來,而下面低端區又一大堆自主車企在裡面廝殺。兩面不得好。
好了,現在回到秦,秦能給比亞迪帶來什麼?
我認為帶來的絕不止是一點點銷量,一點點利潤。可以分4方面來說。
1.秦的推廣,能讓消費者接受比亞迪的混動。
混動車,並不是一個新鮮的東西,大家都知道,銷量比較多的豐田的系統以及通用的沃藍達。但是在中國消費者來說,混合動力車還是比較新鮮的,特別是比亞迪的TID加電機的黃金混合動力。兼顧性能加節能。這套系統和博世的混動思路是差不多的,在寶馬的車上有使用過,但也不是大量。而且秦的這套DM和F3DM是有本質區別的,F3DM的混動只是一個小實驗,而秦的DM2是確定未來發展線路了。未來都會以這種結構做混動。作為一個新生事物,一開始並不需要多賺錢,但是要有足夠的接受度和銷量。那麼未來推出秦2代,唐,漢,就會很順利。至於很多人說的外形,為什麼不用B級車,SUV,都不是什麼問題。秦只是第一個拿出來的產品。只要核心被接受,被證明,其他的東西都是可以改變的。
2.推動產業的發展。
秦的電池雖然不如E6的多,但是更能夠放量。如果作為首推的秦能得到很好的反向,一方面增加電池需求,通過規模化,可以降低成本。二刺激其他混動車的投入以及研發。拉動對電池的需求,促進產業鏈的發展。未來降低成本。
3.詮釋比亞迪的品牌內涵。
常常聽到的話,提高品牌。品牌靠什麼提高?忽悠?營銷?等等,但是最終回到一點就是品牌內涵。現代=外觀,豐田=穩定地鼓掌,大眾=耐用,福特=機械操控,寶馬=駕駛等等每個品牌必須要有自己的深層含義。那麼秦對於比亞迪就是一種詮釋。混合動力,快 省 電子化。以後比亞迪每款車都會推出綠混,DM,普通燃油版本。這就是詮釋。有了秦的詮釋,綠混接受起來就很容易了。
4.打造核心差異化,全面升級挑戰合資的資本。
未來DM以及綠混,就是比亞迪在汽車上的核武器了。依靠機械的提升來提高汽車,在中低級市場,已經沒有空間。豐田的混合動力已經佔了其20%的銷量。混動,是未來汽車的大方向。比亞迪擁有這個,就擁有了和國內自主車的核心差異化,以及調整合資車的資本。可以不單單從價格上去競爭而是完全和你不同來競爭。這樣以來比亞迪和合資就是平級了。因為我有你沒有。當然這要在秦獲得好的接受度以後。
再回到之前說的自主品牌如何升級,這就是答案。秦如果成功將會是一款改變比亞迪,也改變整個中國汽車行業和市場的東西。以後規則就會改變,高低次序完全逆轉。常常說顛覆者,何為顛覆者,顛覆者不僅僅是創造了技術,還要能整合,將起運用在最最普通廣泛的實處。
現在的秦,剛推出,不管價錢多少,一定會讓人有很多顧慮,很多疑問,不放心,等等,千萬不要以簡單的利潤,來判定他是否成功。對於秦這麼大意義的東西,作為一個認真負責的投資者,特別是有條件的,我覺得都應該買一部秦來研究。秦若成功,比亞迪騰飛不遠,如果失敗,可能又要經歷一段時間的低迷。
好吧,關於秦的具體能力,過些天試駕後再寫感受,好吧一起來期待秦王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