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人人獵頭總裁王雨豪
故事其實是從一場賭局開始的:
2012年12月13日,2012中國經濟年度人物頒獎盛典現場,有關電商和傳統商舖的辯論上,大連萬達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王健林與阿里巴巴集團董事會主席馬云以一場賭局風傳各大媒體。王健林說:「電商再厲害,但像洗澡、捏腳、掏耳朵這些業務,電商是取代不了的。我跟馬云先生賭一把:2020年,也就是10年後,如果電商在中國零售市場佔50%,我給他一個億,如果沒到他還我一個億。」在電商是否取代傳統店舖經營命題上?馬云認為電商必勝。王健林則折中表態「雙方都能活」。對此,馬云說:「電商不想取代誰,摧毀誰,而是要建立透明、開放、公平、公正的商業環境。真正創造一萬億的不是馬云,而是你今天可能不會回頭看的店小二,在街上不會點頭的快遞人員,他們正在改變今天的中國經濟。所以我不是取代你,而是幫助他們取代你。」
五個月之後這場賭局金額被好事者加碼到了兩億:4月26日,在人民大會堂舉辦的首屆紅星商業品牌發佈暨首屆商業年度盛典上,上海紅星美凱龍企業發展有限公司創始人、董事長車建新先生說,願意與王健林、馬云打一個賭,10年後如果單純電商在中高檔零售市場的份額超過15%,他輸給王健林和馬云各1個億。
其實早在2012年5月萬達就高調宣佈進入電商領域,王健林稱萬達要做的電子商務會線上、線下資源相結合,形成獨特的模式。但「演員」陣容一直未完整湊齊,2013年四月,劇情進入撲朔迷離階段。有獵頭行業人士透露了部分細節並認為不靠譜:「萬達集團瘋狂招人做電商,找了10家不知名的獵頭,到處打電話,電商圈除了馬云和劉強東,幾乎每家高管都掃了一遍,實在很不靠譜,各位要小心。」也有消息人士表示原來實情是這樣的:「和萬達一溝通才知道,原來是萬達集團對獵頭下達的指令不清晰,後來獵頭又沒把握好節奏,再加上好事之人添油加醋,最後演變成了萬達電商招聘鬧劇。根本沒有想藉機炒作。並且,也不知道獵頭公司這麼瞎鬧。」」
一般這個時候,專家就應該站出來說話了,專家(前噹噹網COO黃若)說:實際上萬達集團對於如何做電商並沒有想好。
那麼,賭局是一個幌子嗎?王健林其實是想明修棧道暗度陳倉嗎?按照標準美劇的格局,評論員就要出場了。評論員們說:萬達集團作為傳統零售地產巨頭佈局電商本身無可厚非。但商業地產指望依靠高薪挖一個強人做好電商基本沒戲,一定得注意三點:一是首先自己想清楚怎麼做,做電商的目的是什麼;二是自己只能作為投資人的身份參與項目,不能給予過多的干涉;三是要有創業的心態,對電子商務燒錢的速度有所預判。
瘋狂獵頭的劇情尚未結束,又有據稱被獵頭數次「騷擾」來自電商行業的當事人表達了觀點:「萬達集團電商招聘在行業內鬧得沸沸揚揚,這種用土財主式招人來炒作自己,一是被行業罵,二是誰去了之後都會處在風口浪尖,無人敢應聘。」
也有人說,萬達電商招聘鬧劇很可能是萬達集團高層施壓的結果。「萬達高層給的壓力很大,所以下面招人就很急躁,其實萬達集團也沒用幾家獵頭公司,加上獵頭公司業務員做得比較誇張,最後就變成了萬達進軍電商前夕的小插曲。」
其實根據萬達的規劃,萬達電商會與蘇寧、國美等進軍B2C電商做平台的模式不同,採取的是O2O模式,即借助電子商務,將旗下商業地產、酒店、電影院線、連鎖百貨、旅遊度假五大主營業務打包上線,作為線上的資源整合平台,也就是王健林提出的「智能廣場」概念。瞧瞧微博用戶怎麼看萬達進軍電商:
@財經新天地:【萬達電商高薪挖人遭行業指責:實在很不靠譜】日前,萬達計劃進軍電子商務,開出200萬元年薪招聘運營治理團隊在業內廣泛流傳。多位電商人士由此看淡其進軍電商前景。「在地產裡養成了霸道的文化,在互聯網時代肯定不行。
@服裝紡織獵頭顏青娜:這說明彼此的溝通能力與理解能力有多重要 //@電商頭條:【萬達做電商引發招聘鬧劇】多名知名傳統企業電商負責人透露,得知萬達招人風波之後主動聯繫萬達集團,溝通才知道,原來是萬達對獵頭下達的指令不清晰,後來獵頭又沒把握好節奏,再加上好事之人添油加醋,最後演變成了萬達電商招聘鬧劇。 (4月19日 21:07)
@唐人家居電商:回頭看萬達的電商定位,感到是正確的。我們需要打破傳統電商那種做電商就是開店賣貨的觀念,從傳統企業的實際需求出發來制定企業的電商化戰略(當然也不排除線上開店賣)。線下傳統企業電商化的關鍵可能是與傳統電商線下「最後一公里」相反的「最後一米線上展示」。 (5月5日 11:19)
@人才官盛代宏:線上與線下一體化運作,更加體現了電商是營銷方式的一種,而非產業//@電商觀察魯振旺:從線上到線下的O2O電商策略(核心是O2O),改變為以大數據為核心的智能零售終端,核心成了數據,大家感覺靠譜嗎?我感覺更靠譜一些 (4月2日 10:51)
@廣州雄博:數字萬達,這個可以有。基於數據的營銷是未來精準營銷的一大方向,利用萬達高檔次大規模的線下資源配與網絡客觀龐大的數據進行精準招商與經營可以給萬達一個輝煌的未來。 (4月2日 10:44)
聽上去還不錯,如是然,為何美好的初衷變了味道?這場獵頭風雲如何滋生出來?萬達的招聘策略錯在哪裡?如何能讓獵頭不鬧心?企業的首席招聘官其實應該是CEO本人嗎?萬達應該組建自己的「獵頭團隊」嗎?現有的國內人才服務平台為何滿足不了萬達的需求?王健林的電商「王的班底」究竟該如何打造?
如上問,聰明的站在半途看熱鬧的讀者,願意給他一個建議嗎?萬達電商的興衰榮辱事關這部大片最後的精彩,站在電商時代的王健林到底是奧特曼還是灰太狼何時可知?那兩億到底花落誰家?我很好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