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blog.sina.com.cn/s/blog_9eb77a950101l2zq.html
BNSF:
很多鐵路公司合併組成;
正線里程數和延展里程數十幾年變化不大;
運費從1993年的21.2一直下降至2004年的18.8,但是此期間市佔率卻逆勢而上,從43%到48%。2005年以來,除了中間2009年有過暫時性下滑外,運費一直上升,2012年達到31.
噸公里的價格按人民幣折算在0.124.
人工工資10萬年均,是不是挺高的?fargo也只有10萬。
遞延所得稅可能影響會比較大,就相當於政府借給公司用的一筆錢,如果是巴菲特這種投資人才來管理的話,若干年後基本就不用還了,收益就能全覆蓋掉。
大冶特鋼:
現在中信泰富控股58%,實際控制人。
不斷換人,不同領導的風格不一樣,一個從鞍鋼來的人上了個100億的大項目,哎,如果把全部賺的錢,甚至借款都拿來擴建做大規模,最後出現供給嚴重大於需求,不可逆的變化,那就慘嘍,一沒有現金流,二沒有殘值。製造業也正是因為這一點具有很強的不可預測性。很難看清楚。對於製造業,行業的供需非常關鍵,看公司的收入和利潤的波動就挺明顯的。
費用一直控制的很嚴的,2012年出現3.25%的研發費用,致使毛利率變化不大,但淨利率嚴重下滑。
東阿阿膠:
本來是塊挺好的資源,結果被天才營銷高手折騰的令人咋舌。
一次次連續的提價、限制出貨,毛利率高達80%,淨利率在30%以上,一年30億收入,10億利潤。
真離譜的毛利率和淨利率。
敢情消費大眾的需求還非常旺盛!這麼個提價法,還不斷買。缺少競爭,真難想像。
管理層嚴重透支公司的品牌價值,恐怕要漁翁得利嘍。高毛利和高淨利可能很難維持。
同仁堂在仲景和匯仁上的搭便車是很好的見證,或許歷史還會重演呢。同仁堂的核心競爭力在於百年沉澱的品牌價值。口碑深入人心,無需廣告,別人有的,他一樣不少。別人做到100%的,他做到80%就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