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試點普遍面臨的羈絆,往往便是頂層設計需著力之處,
中央對此應有統籌性戰略
溫州金融改革已滿周歲,其進展引人關注。
2012年3月28日, 國 務 院常務會議決定設立“溫州市金融綜合改革試驗區”,賦予其“為全國金融改革提供經驗”的使命。一年來,改革成效初顯:溫州78個重點改革項目啓動,地方金融組織體系、服務體系、監管體系和區域資本市場體系建設取得了一些成果;一批小貸公司、村鎮銀行、民間借貸服務中心、產權交易市場陸續設立;反映民間金融活躍程度和價格的“溫州指數”,也獲得市場初步認可。
與此同時,不少專家、媒體對溫州金改成效評價謹慎,當地實業界並未普遍感受到改革帶來的變化。溫州市市長在今年全國“兩會”期間也坦承,溫州金改與預期存在三個落差:工作進程與民衆期望有落差,現有服務體系與小微企業需求有落差,民間借貸活躍與監管力量薄弱有落差。有學者尖銳地指出,溫州身為金融試驗區,迄今仍無一家民營銀行,而鄰近的台州即有三家。
改革取得了階段性進展但難盡人意,顯示溫州金改仍需頑強探路,也表明這種局部改革已經在倒逼頂層設計。
改革啓動之初,曾設定了“構建與經濟社會發展相匹配的多元化金融體系”的目標,這本身就意味著浩大的工程。
作為中國市場經濟的先發地區和標杆城市,溫州的金融業發展一直存在多重不協調問題,地方金融監管體系不健全。近年來,在全球金融危機等內外部因素的衝擊下,“溫州模式”內在的缺陷日益顯露,溫州部分中小企業資金鏈斷裂,出現企業主出走現象,至2011年下半年釀成了局部經濟和金融風波。當地有識見的觀察家把風波的直接原因歸為“兩多兩亂”,即:民間資金多,融資亂;小微企業多,投資亂。溫州的國有銀行在貨幣寬鬆時,給企業過度放貸,在貨幣緊縮時,則讓民間融資充當“過橋”角色,一旦銀行抽貸、斷貸,企業即走上不歸路——這就是所謂融資亂。而實體經濟粗放增長,利潤率節節 走低,企業以實業資產作為融資平台,融資後從事投資房地產、礦產開發,甚至以錢炒錢,導致實體經濟貧血而體質虛弱——正是所謂投資亂。
結束“兩亂”,讓民間金融能夠更加健康有序地發展,改變金融服務與實體經濟發展脫節的現狀,溫州的金融綜合改革試驗區提供了機會。因溫州正是中國經濟的縮影,具有普遍價值的實驗成果也可推而廣之,上升為 “國家標準”。
然而,金融是現代經濟的血液,金融改革牽一發而動全身。因此,雖然溫州金改強調金融體系多元化,但與發展民間金融關係重大的利率自由化未能列入試點,需要等待中央政府一攬子的改革推出。同時,改革中的很多具體步驟涉及現存法律法規、產業政策、監管規章。按照“先行先試”的原則,在風險可控的前提下,有些管制可適度放鬆,有些管理權限可先下放至省市兩級,這都需要中央政府及早決策。“摸著石頭過河”的先行者們無力單兵突進,也不應盲目冒進,他們期待著全局改革的提速,盼望盡早看到、知曉金融領域全局改革路線圖和時間表。
溫州自身在金改實施中也應明晰重點,須知關鍵不在於新增金融機構的數量,而在於如何鼓勵和引導民間資本進入金融服務領域,如何提高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的能力,如何改變以銀行間接融資為主的融資方式。改革中還要善於學習。溫州與台灣交流頻繁,台灣解決正規金融和地下金融有成功經驗,金融支持技術創新有可操作的模式,包括引進和培育投資基金,設立櫃頭和興櫃市場、中小企業聯合輔導中心、中小企業信用保證基金、完善信用體系等。這些都可以大膽“拿來”,當然也需要宏觀環境的支持。
溫州金改之成敗標準有三:一是融資成本是否大體回歸到合理水平,即全社會的平均利潤率;二是企業融資渠道是否順暢、便捷;三是實體經濟是否步入良性軌道,經濟運行進入平穩、健康的發展態勢,創新驅動產業升級。最終,這三條標準可以用來檢驗溫州金改的成果,也可檢驗中國經濟轉型升級的成效,同樣的標尺客觀上要求地方實踐與全國轉型更積極地互動。
金融改革不可能一蹴而就,也不會包治百病。但是,中國經濟步入由高速增長到中速增長的轉換期,亟需尋找新動力,因此,金融抑制必須緩解,金融改革不可鬆懈。溫州是目前全國十個開展金融改革試點的地區之一。地方試點普遍面臨的羈絆,往往便是頂層設計需著力之處,中央對此應有統籌性戰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