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antcast
Channel: RealBlog - Feed - 湯財文庫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6029

銀行不是成長股嗎? 漁_夫

$
0
0
http://xueqiu.com/5774757064/39848552
很多人都說自己是要投資成長股的。成長股按字面上定義,也就是不斷成長的股票,不斷成長主要有兩種表述方式:利潤不斷成長和銷售額不斷成長。但如果只有銷售額在不斷成長而利潤不在成長,這種成長很可能是偽成長,利潤與銷售額都一起在成長,那麼可能是真成長。當然如果成長的速度都趕不上通脹的速度,這種成長不要也罷。

        太多人以為小盤的成長才算成長股,體積大一些的企業成長就不算成長股,這本身就是一種偏見,從本質上來說,就是投機思維在作祟。是因為覺得大盤股難漲,小盤股好漲,其實漲得越厲害,就容易跌得越厲害,在炒作漲漲跌跌的無非在意的是波動罷了。

       銀行股不算成長股嗎?我怎麼看大部分銀行算是成長股。以浦發銀行為例,過去10幾年營業收入增長、利潤增長 和淨資產收益率沒有讓你失望吧,是比大部分成長股的數據要好看吧?這樣也不能讓你把其歸納到成長股裡去?


       有人可能會說,銀行股壞賬可能會很嚴重,還是不能投,那我想問的是你還以後會死,是不是就不活了呢?開車還會出車禍,是不是不開車了呢?動車還會出軌,就不坐動車了呢?這種想法的邏輯本來就是行不通的。

       細想一下,有這種思維的人就類似巴普洛夫的狗一般,因為市場幾年小盤股漲得厲害,就變成了看到小盤股就搖尾巴,變成這樣的狀況真是可憐。

      你要解釋自己的想法對,總是有很多解釋的方法,選擇性地找一些好的理由,對你有利的理由,也選擇性的放棄一些基本的事實。比如會選擇性地相信未來銀行的日子很難過,虧損在所難免,可能把以後銀行會有不少倒閉的,但什麼時候出現,你還是不能確定的,對嗎?

      投資最恐怖的是群體性的共識,這種共識會使得股票跌得很低或者漲地很高,但群體性的共識又常常是偏見,往往在股票市場上被證實是最終錯誤的。人注定是群體中的一份子,注定是會受到群體的影響,獨立思考與逆向思維往往就是永遠那麼難。

     我們不說未來吧,說過去,說2009年以後,怎麼浦發到現在為止也算是成長股吧?那為什麼成長又估值不是特別高,還股價跌呢? 我想得出來的就是群體的不理智與運氣問題,其他想不到。

      投資運氣很重要,你因為某種運氣可能暫時賺到了不少錢,但千萬不要把運氣看出是自己的眼光,未來其實很難偷窺,但我們觀測人性,很多時候也會得到對現在對未來有益的判斷。

       等待著有一天大眾思維反過來的一天。那又是什麼場景呢?人性好像在不斷地輪迴著。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6029

Trending Artic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