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antcast
Channel: RealBlog - Feed - 湯財文庫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6029

林全、陳俊麟、洪耀福陸續浮上枱面 拚二○一六「小英戰鬥團隊」就位!

$
0
0
2015-03-02  TWM
   
 

蔡英文再戰總統之路正式啟動,但她的競選班底在過去三年間已陸續就位,從政策智囊、政治幕僚到企業界,龐大的「小英軍團」,將是她進軍總統府的最重要助力。

撰文‧鄭閔聲

「這個過年我大概又沒時間休息了……。」登記參加民進黨總統初選前幾天,蔡英文看著手上來自全台的參香走春邀約,自顧自地苦笑。儘管語氣像是盼望著忙裡偷閒,但熟悉蔡英文性格的核心幕僚知道,這番話只是她習慣的自我解嘲,在總統選戰倒數十一個月的這一刻,「休息」,絕不是她的優先選項。

果然,過沒多久,細看了春節行程後的蔡英文開始提出一連串疑問:「這裡為什麼沒有?那裡我什麼時候要去?」原本就很充實的路線,在她「一個都不能少」的堅持下更形緊湊,起先計畫在元宵節前跑完的環島行程,被一口氣集中在五天年假裡解決,因為這次年節,是蔡英文再戰總統的起跑線。

儘管蔡英文是在二月十五日才正式宣布參選總統,但包括國內政策規畫、組成選戰團隊在內的一切布局作業,早在二○一四年五月回任民進黨主席前就已陸續展開,「相對於其他可能的總統參選人,她的準備是最充分的。」一位經常接受蔡英文諮詢的學者分析。

繪製一張小英的人脈地圖,可以清晰看到她身邊重要智囊已經陸續就位,邁向一六年總統之路的小英團隊已然成形!

人脈地圖中的頭號財經智囊,是財政部前部長林全。一二年敗選後,蔡英文力圖東山再起的第一步,就是全面檢討大選時提出的政策,並以庶民能理解的語言重新詮釋。因此,擔任「小英基金會董事長」那兩年,蔡英文用心與各領域學者接觸,並請來林全擔任執行長,展現建立個人智庫的企圖心。

貿易、經濟、租稅

頭號財經智囊林全 備受小英倚重蔡英文與林全是在扁政府時代結緣,當時分別擔任陸委會主委與主計長的兩人,因為在立法院備詢時座位相鄰而建立交情。一一年,林全協助蔡英文擬定十年政綱︽財政與稅制篇︾,還一度被媒體解讀為副手人選。

總統選後,林全出任小英基金會執行長,繼續扮演蔡英文財經政策總顧問角色,雖然彼此互信基礎深厚,但對政策有不同意見時,兩人也會毫不保留地當眾針鋒相對,「林全堅持只談專業、『一無所求』的特質,是蔡英文最欣賞的。」一位曾與兩人共事的幕僚這麼觀察。

過去兩年,小英基金會幾乎每周舉行政策講座或研討會,除了基金會成員之外,蔡英文也常邀請具有實務經驗的前政務官與立委與會,盡可能彙整各界意見。經常出席會議的民進黨立委陳其邁說,學者專業意見與立委觀察到的民意需求,可能會有落差,此時雙方就能利用政策研討會作為溝通平台,逐漸凝聚共識。

去年五月回任黨主席後,蔡英文依舊重視政策產出,同樣請來林全出任民進黨政策智庫「新境界基金會」執行長,借重林全對國際貿易、總體經濟與租稅政策的長才,為民進黨擘畫明年大選時的政策總綱。智庫每周五中午固定舉行的會議,蔡英文幾乎全程參與,可見她對政策內容的重視。

財經之外,兩岸論述與美國政府態度,是蔡英文在上次選戰最後階段敗陣的關鍵。一位上屆大選蔡陣營核心人士就直言:「二○一二年,美國和中國的立場就是不支持民進黨,這是蔡英文必須面對解決的。」面對這「執政的最後一哩路」,蔡英文當然也有所準備,回任黨魁後,她找來外交部前部長黃志芳出任民進黨國際事務部主任;大年初一跑行程的空檔,她也不忘抽空研讀民進黨駐美代表處傳回的業務報告,在在顯示她對美方態度的高度關注。兩岸論述方面,除了既有的民進黨中國事務部幕僚以外,陸委會前副主委陳明通、羅致政、洪財隆等學者,都是蔡英文固定諮詢的「兩岸小組」成員。

民調研究、預測選情

蔡英文重大決策 陳俊麟皆參與政策論述基本功之外,選戰過程中最重要的當屬真槍實彈的政治攻防。自從去年底九合一選舉結束後,蔡英文的「作戰團隊」已全數歸位。在文宣戰略上,前總統陳水扁頭號文膽林錦昌,在協助柯文哲當選台北市長後,立即恢復小英基金會顧問身分,擅長引導議題的他,與民進黨前民調中心主任陳俊麟,是蔡英文最常諮詢的政治幕僚。

一九六五年生的陳俊麟,出身野百合學運,九○年代加入民進黨後,長期從事民調研究,陳水扁兩度當選總統,靠的就是他準確預測選情。上屆總統大選,陳俊麟也為蔡英文操盤民調,儘管結果不如預期,但他對政治情勢的判斷依舊獲得肯定;近年來雖因健康狀況未接受正式職務,但平時仍以小英基金會顧問身分提供協助,蔡英文所有重大決策與發言,陳俊麟都會參與討論。

「蔡英文未來三個月的首要任務,一定是先煩惱立委提名。」一位黨務主管預言,如何提出符合社會期待的區域與不分區立委名單,將是蔡英文年後最大的挑戰。

組織動員、深入地方

小英之友會開枝散葉 洪耀福功不可沒對於複雜的提名作業,蔡英文委託上屆大選副手蘇嘉全組成「二○一六選舉對策小組」,並找來與蘇貞昌淵源深厚的民進黨前祕書長林錫耀襄助,兩人的首要任務就是代表蔡英文深入基層協調各方勢力,妥善策畫下屆立委提名;至於評估各選區實力、組織動員等事務,則交由民進黨副祕書長洪耀福操盤。

一九六六年生的洪耀福,在黨內只算「中生代」,但他大學畢業後就開始從事輔選工作,並長期經營地方組織,熟悉全台各地政治勢力,是蔡英文最倚重的輔選大將。

蔡英文剛接任黨主席時,對地方生態毫無理解,就是洪耀福帶著她跑遍全台熟悉情勢;民進黨能從○九年立委補選開始,逐漸以局部性勝選恢復元氣,洪耀福是最大功臣之一。

性格沉穩內斂的洪耀福,是○八年後少數從未離開蔡英文身邊的核心幕僚,上屆總統選後,他跟著蔡英文「轉入」小英基金會出任發言人,總管基金會大小事務,分布在台北、新北、台中等十二個縣市、由志工主動發起的「小英之友會」,目前已成為蔡英文重要「外援」,就是在洪耀福策畫下,才有如此可觀規模。

「我們的團隊從二○○八年打選戰到現在,應該是最成熟、經驗最豐富的,每個人都會主動把事情處理好,很少有突發狀況。」言談間,蔡英文對這群合作多年的團隊充滿自信。

去年太陽花學運,是年輕世代對政黨政治不滿的一次全面性爆發,儘管民進黨面對︽服貿協議︾的立場較接近學運訴求,但社會對政治人物強烈不信任的氛圍,仍讓蔡英文心生警惕。因此在占領立法院行動結束後,蔡英文多次私下拜訪學生及社運團體,試圖建立互信;回任黨主席後,她也邀請學運成員出任黨務主管,希望讓社運團體接納民進黨。

網路宣傳、控管危機

延攬蘇陣營點子王李厚慶 重視網路輿論影響力今年一月,蔡英文對民進黨進行組織改造,成立了「媒體創意中心」,就是著眼於台北市長選戰中,網路輿論發揮了前所未有的影響力,因此以獨立單位負責網路宣傳並控管危機,進一步爭取年輕選民支持,單位主管就是過去蘇貞昌陣營的點子王、去年選戰也被柯文哲延攬為網路部主任的李厚慶。

「用各種方式擴大社會支持,是蔡英文這幾年一直在做的事。你不能說這件事就只是為選舉,卻也不能否認這對選舉確實有幫助。」一位幕僚指出,蔡英文過去三年一直試圖與「非民進黨精英」連結,例如邀請台灣嬌生前總經理張振亞擔任小英基金會執行長;回任黨魁後請出廣達前總經理王震華、中信金前總經理陳聖德等人擔任民進黨智庫董事,都是出於類似思考。

外省籍、哈佛大學商學院畢業的張振亞,一一年就曾替蔡英文站台助講;大選過後,她認定有「高瞻遠矚」視野的蔡英文,是台灣需要的領導人,因此同意出任小英基金會董事,她在商界多年累積的人脈,也成為蔡英文與企業界溝通的窗口之一。

蔡英文沉潛的兩年裡,因為不具政黨領袖身分,反而有更多空間與不願沾染政治色彩的指標性企業家互動。例如她曾參訪友達光電總部,獲李焜耀親自接待;小英基金會也邀請台積電董事長張忠謀、宏碁創辦人施振榮等人演講,蔡英文個人則不時私下請益,這些企業界重量級人物,都是小英在產業政策的重要諮詢對象。

「作為政治人物的共同責任,就是持續成為人民的選項。」這是一二年選後,蔡英文回應外界關心「是否再戰二○一六」時的標準答案。三年過去,蔡英文確實憑著自己的努力再次成為「選項」。未來十一個月,就看她能否說服選民,「蔡英文」三個字,就是引導台灣未來發展的「正確解答」。

盤點小英的幕僚、智囊與人脈

政策智囊

林 全

(新境界基金會執行長、財政部前部長)

陳博志

(經建會前主委)

施俊吉

(金管會前主委)

賀陳旦(交通部前次長)

張景森(經建會前副主委)

胡勝正(金管會前主委)

何美玥(經濟部前部長)

施克和(民進黨政策會首席副執行長)

兩岸與對美關係策士

吳釗燮(民進黨祕書長、前駐美代表)

蕭美琴(立委)

黃志芳(民進黨國際事務部主任、

外交部前部長)

陳明通(台大國發所所長、陸委會前副主委)洪財隆(民進黨中國事務部前主任)羅致政(民進黨新北市黨部主委、

東吳政治系副教授)

政治與文宣幕僚

林錦昌

(顧問、前政務委員)

陳俊麟

(顧問、研考會前副主委)

劉建忻

(民進黨副祕書長、研考會前副主委)廖錦桂(民進黨副祕書長)

姚人多(清大教授)

黃重諺(民進黨新聞輿情部主任)李厚慶(民進黨媒體創意中心主任)

基層組織操盤

蘇嘉全

(民進黨選舉對策小組召集人、

內政部前部長)

林錫耀

(民進黨選舉對策小組副召集人、

民進黨前祕書長)

洪耀福

(民進黨副祕書長)

學運及青年世代

傅偉哲

(民進黨青年部主任)

陳子瑜

(民進黨社運部副主任)

外圍團體

全台小英之友會

商界橋樑

張振亞

(台灣嬌生前總經理、

小英基金會執行長)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6029

Trending Artic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