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樂150222
名曲與名盤系列:貝遼士幻想交響曲 (下)
蕭律師執筆
這首名曲錄音版本豐富之極,幾乎每一間唱片公司、每一位指揮都灌錄過,有些更灌錄過兩、三次。一個發燒友如沒有收藏五、七個錄音版本,又怎配稱得上發燒友?我自己就擁有十八個版本,夠燒未?
有人會覺得我們「黐線」,樂譜只有一個,為什麼需要那麼多版本,來來去去還不是那一「把」聲!但你須明白,每位指揮雖然面對著同一總譜,但每人對樂曲的理解與感受都會截然不同(基於每人的際遇與歷練不同)。你如細心聆聽每位指揮的處理手法,你會發現棒下「製造」出來的聲音是不同的。我說「製造」是沒錯的,原來每一位指揮都不會照原譜「依書直說」,而會對總譜進行增減修改。最常用的手法是改變速度、樂音的強弱、刪減或重奏某段、改變配器(如加入鼓或鐃鈸或三角鐵等、或將某種樂器數目加減等),這些修改就「製造」出不同的音效。 細心聆聽這首樂曲的最後兩個樂章,就會發現每位指揮棒下「製造」出來的樂音截然不同。
在介紹以下不同錄音版本前,先要指出一點:所有指揮家都非泛泛之輩,各有成名因由,否則就無法指得動樂團過百的樂手──樂手們每人差不多都是老師級,門徒不少。我們發燒友,百份之九十九強都是外行,實在沒有本事對不同版本說三道四,充內行。我們喜歡那個版本都純屬個人主觀。
有西方樂評人曾這麼說:「你想知道《幻想交響曲》應該怎樣演繹,就去聽聽Colin Davis的演奏罷!」的確,Colin Davis(英籍指揮家,後因對音樂有卓越貢獻而被英國皇室封為爵士,此後就被稱為Sir Colin Davis)被認定是貝遼士作品權威演繹者之一。他曾替Philips灌錄整套“Berlioz Cycle”,單就《幻想交響曲》就灌錄過三次,都在Philips旗下發行。第一次是在1963指揮 倫敦交響樂團,被認為是三次灌錄中最經典的一次,以現今視為珍貴的Hi-Fi Stereo版發行。第二次是十年後指揮 阿姆史特丹音樂大樓樂團Concertgebouw Orchestra Amsterdam;第三次是在八十年代初指揮 維也納愛樂管弦樂團。 最後這個錄音已是黑膠碟的尾聲,廠方基於現實,只發行CD,沒有黑膠碟版。 試想,如果Colin Davis不是「猛龍」,豈有能量指揮世界上三支頂尖的樂團。 所以要聽幻想交響曲,Colin Davis版屬「必聽」版,而又以LSO版為首選。
英國籍指揮演繹這首作品大都表現色。本文推介的名盤過半都由英籍指揮泡製出來。 在EVEREST全盛時期(時間很短),以當年最新穎的35mm闊磁帶灌錄一批以藍/灰/黑及紫/金色標貼的黑膠碟(個中過程請參閱本刊舊文《細說天碟》系列),音效震撼。 Sir Eugene Goosens所灌錄的這首作品風格獨特,近年Speaker’s Corner也選這張從新發行。 Re-issue雖平一點(真只是一點),但其重新處理只重誇張取悅聽者,已非原味,我建議各位貴一點也要找原廠版。 要註意的是,後來EVEREST財務狀況急速下滑,粗製濫造,出現一些金色標貼及其後一些紅/藍標貼的品種,千祈不要買。
Sir Thomas Beecham 又是一位英國籍的指揮家。 HMV在1960以名貴的「白金狗」品牌發行了由Sir Thomas指揮由他在1946一手組成的Royal Philharmonic Orchestra(至他在1961去世時解散)。Sir Thomas是位個性獨特的指揮,在英國及海外被尊重程度無人能及。他於身歷聲時代來臨後幾年就去世,所以他的身歷聲錄音不多。這欵幻想曲灌錄於他去世前一年,演繹與音效都超一流,彌足珍貴。
Sir John Barbirolli又是另一位英籍指揮家,短小精悍,指揮創立於1858的古老樂團Halle Orchestra。 Sir John無論演繹柴可夫斯基、德伏紮克或西貝流斯的作品,都展現鮮明的獨特風格。 這首由Sir John演繹的《幻想交響曲》交由鮮為港臺發燒友所知的英國老牌唱片公司PYE以當年最高質素(但標榜以亷價one guinea發售)Golden Guinea Collector Series品牌發行。
卡拉揚灌錄這首作品多達四次。早於五十年代就替英國Columbia灌錄,是mono版。到1970年又指揮Orchestre de Paris再演繹這首作品。現在他最負盛名的演繹是當上柏林愛樂管弦樂團音樂總監(1955-1989),於1965發行的鬱金香tulips版(本港發燒友錯稱的大禾花版──tulips明明就是鬱金香,怎可以叫大禾花?)這版本可算是港臺發燒友最熟識的版本,幾乎人手一張,不必再介紹。卡拉揚第四次灌錄這首作品是在1975,同樣指揮 柏林愛樂管弦樂團。現在很多人還將這兩個錄音混淆,以為是不同封面的同一錄音,更有人以為後者是前者的二版。大佬吖,看看編號已很清楚,前者編號是138xxx,後者是2530xxx,是不同年代的產品。
Igor Markevitch俄國出生意大利籍指揮家,他在1957-1961年間當上意大利名樂團Lamoureux Concert Orchestra of Paris時,灌錄了不少鮮為人(港臺)知的錄音,其中堪稱不朽的是他指揮貝多芬第九交響樂的錄音,現留存的數量甚少,我幾經艱辛才以不同發行國家湊夠兩張Philips版(貝九一般是兩張一套,以前習慣分開獨立來賣)。這欵幻想交響樂是Markevitch非凡之作,對第三樂章的處理尤其細膩,英國管與單簧管相和應一段尤為惹人遐思。這欵也是以DGG鬱金香版發行。
原籍法國、但後來成了美國公民的Pierre Monteux,是演繹法國作品權威之一,《幻想交響曲》是法國樂派的力作,自然是他的拿手好戲。Monteux入美籍後居美,指揮Vienna Philharmonic,給RCA灌錄了這首作品,以Living Stereo品牌發行,已是一個不錯的版本。但我覺得他替瑞士唱片公司Concert Hall指揮 漢堡NDR交響樂團的演繹更精彩。這張唱片獲1964唱片大獎。港臺發燒友只識RCA、DECCA、EMI等名牌,Concert Hall?唔識,咩野料?是否山寨貨?但能取到唱片大獎,當非泛泛!漢堡NDR交響樂團是歐洲大樂團,Monteux又是大師,你認為他們會為山寨貨服務嗎?
Charles Munch是法籍指揮,亦是擅長演繹法國樂派作曲家如貝遼士、德布西、拉威爾等的作品留名於世。 他和 波士頓交響樂團有過八年(1954-1962)的夥伴關係,並替RCA灌錄了不少精彩作品,而《幻想交響曲》是其中之一,在1961年灌錄。
Vanguard是美國的1950年成立的小型唱片公司,本來是以生產爵士音樂和民歌唱片為主要對象。但在身歷聲錄音技術面世後,各唱片公司開始爭奪身歷聲唱片的市場,各展奇謀,各出綽頭: RCA出產Living Stereo、Mercury出產Living Presence、Westminster出產Natural Balance,而Vanguard就出產一種叫Stereolab Demonstration Disc的品牌。 其實當時身歷聲錄音技術已不是甚麼秘密,問題是如何爭取市塲佔有率,如非有點口號,是無法競爭的。但口號歸口號,如果你的製作距離口號太遠還是不行的。所以Vanguard確是精心泡製這欵Stereolab Demonstration Disc,但只有十幾欵,而大部份由法籍Vladimir Golschmann及意大利籍Mario Rossi指揮Vienna State Opera Orchestra。這欵由Golschmann演繹的《幻想交響曲》的音效毫不遜色於任何大公司的製作。
老牌澳洲籍指揮Willem van Otterloo是荷蘭樂團Hague Philharmonic Orchestra 1949-1973年間音樂總監,為Philips灌錄了不少曲目。那段時間正是Philips製作Hi-Fi Stereo版的黃金時期,這欵幻想交響曲正是那時代的製作。以Otterloo的資歷而言,此曲毫無疑問是另一風格的演繹。
我的推薦 :
Colin Davis/London Symphony Orchestra (Philips 835188 Hi-Fi Stereo)
Colin Davis/Concertgebouw Orchestra Amsterdam (Philips 6500774 silver/red)
Sir John Barbirolli/Halle Orchestra (PYE GSGC 14005 gold/black)
Sir Thomas Beecham/Royal Philharmonic Orchestra (HMV ASD 399 gold/cream)
Sir Eugene Goosens/London Symphony Orchestra (Everest SDBR 3037 white/blue)
Herbert von Karajan/Berlin Philharmonic Orchestra (DGG 138964 alle hersteller)
William von Otterloo/Concertgebouw Orchestra Amsterdam (Philips 838601 Hi-Fi Stereo)
Pierre Monteux/NDR Symphony Orchestra Hamburg (Concert Hall SMS-2357)
Charles Munch/Boston Symphony Orchestra (RCA Living Stereo LSC-1900)
Vladimir Golschmann/Vienna State Opera Orchestra (Vanguard SRV-120 Stereolab)
P.S. 本文原刊登於《發燒音響》雜誌,經大量刪除示範照片,只留一幅,以適應《掌門天地》體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