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 http://www.guuzhang.com/portal.php?mod=view&aid=1398
.pcb{margin-right:0}
[摘要]春節里的年味,一直都是中國人心頭不變的情結。隨著手機和移動互聯網的普及,中國人過年的方式,也真的在發生潛移默化的改變。
從拱手作揖拜年,到短信微信拜年,有人說科技消減了人與人之間的距離,也有人說,空間的距離沒了,心里的距離還在;
從糖果紅包,到現金紅包,再到手機上的電子紅包,很多網友感慨這一變化來得太晚——“媽媽再也沒辦法沒收我的壓歲錢了……”
不管時代如何改變,春節里的年味,一直都是中國人心頭不變的情結。但隨著手機和移動互聯網的普及,中國人過年的方式,也真的在發生潛移默化的改變。
企鵝智酷與微信團隊聯合推出“手機上的年味,中國人的春節”全面調查,共匯聚來自20個省份(包括直轄市和自治區)的精準問卷反饋。調研樣本來自企鵝智酷調查和微信平臺,樣本背景與中國網民分布近似。這樣的廣泛均衡調研背景,讓我們期望的,用數據繪制網絡時代中國人的新年過節圖譜這一目標成為可能。
一、手機上年味漸濃,生活服務類滲透率可觀
在對比了來自20個省份的調研數據後,我們發現和春節有關的活動中,手機正在扮演著重要角色。
手機滲透率和參與度較高的領域包括“拜年祝福”、“手機訂票”、“餐飲消費”、“購買年貨”、“買電影票”等領域。這些領域存在一個共同點,即相關服務的互聯網化程度較高,網民可以便捷地在網上找到對應的使用入口。
我們以10%的滲透率為判斷門檻,主要因為調研樣本與中國網民分布接近,根據CNNIC發布的最新報告,中國網民數量已達到6.49億,因此10%的比例也即意味著6490萬的用戶人群。
二、長輩向手機遷移,這才是真正的“全民化”
對於網絡用戶的調查,存在一個可能的盲區是,調查樣本對中老年用戶的覆蓋度不足。因此,我們在此次調研中,特別設置了關於中老年用戶春節期間使用手機行為的相關問卷。
調查顯示,約有半數中老年人群並沒有使用手機參與春節活動的習慣(55.5%)。但這一比例並不令人意外,甚至比通常我們印象中的長輩人群要呈現得更為樂觀。
身邊長輩中有少部分使用手機參與春節活動的用戶,占比31.2%。而發覺身邊很多長輩都開始“手機春節”的用戶,占比13.3%。
綜上所計,有44.5%的網民反饋,身邊的中老年親友開始嘗試用手機參與一些春節活動。考慮到其中還有部分網民反饋中老年親友中存在“較多手機族”,因此這部分調查的實際的情況應該更為樂觀。
為什麽網絡調研的樣本中,對中老年手機過春節的反饋會高於我們的預期?企鵝智酷分析,一方面是因為,這些調查的入口依然是“網民身邊的長輩”,因此當網民本身通過手機參與春節活動的行為時,會產生一定的帶動效果;另一方面,隨著智能手機的進一步普及,和異地與子女晚輩溝通需要,以微信為主的應用正在帶動著手機和服務在中老年群體中普及。
三、拜年變遷,超三分之一網民更常用網絡拜年
這張圖反映了網絡拜年的興起。在調查中,網絡拜年滲透率低於三成的用戶,占比45%。而網絡拜年滲透率超過五成用戶占比為36.8%,這部分用戶更多地使用網絡而不是當面拜年。
手機、網絡和微信等應用平臺,確實讓我們的拜年方式變得更快捷和輕松了。當然,新的疑問總會出現:你的真誠是否也被稀釋了?
下面這張圖表的調查數據試圖解決這一疑問。
對於手機拜年行為的討論,持認同意見的用戶占比為42.3%,覺得無所謂的用戶占比約為38.1%。而反對手機拜年,更青睞傳統拜年方式的用戶,占比約為19.6%。
所以,對於網民來說,手機上的年味變濃了,而且似乎味道也不賴。
四、紅包來襲,超三分之一網民有待爭取
春節紅包是去年興起的一項新興網絡服務,而且快速在大城市中風靡。但我們試圖想讓調查樣本更廣域地覆蓋到更多地區,來探尋春節紅包的真正影響力。
在調查中,去年使用過春節電子紅包用戶占比約為19%,接近兩成。而經過一年的熟悉和沈澱,2015年春節,紅包會在更大範圍流行嗎?
我們同樣調研了用戶對於今年的預期行為。在春節紅包方式選擇中,有9.7%的網民確認會首選微信等電子紅包。
但令人樂觀的是,堅持首選實體紅包的用戶占比有明顯降低,53.5%的用戶表示今年會首先實體紅包。
那麽剩下的用戶去哪了?答案是“他們還在猶豫中”。
有36.8%網民依然在實體紅包和微信等電子紅包之間糾結,而這種糾結對於產品而言,意味著巨大的潛在市場空間。而如何爭取這部分中間用戶,成為了今年春節“紅包大戰”的主題。
五、手機買年貨,哪些品類最討喜?
和紅包帶來的“春節驚喜”相比,置辦年貨則是一個必須認真規劃的事情。隨著電子商務的普及,網購年貨成為了一個流行話題。
在我們的調查中顯示,23.7%的網民已經嘗試過通過網絡購買年貨;而尚無此類經驗,但打算就此嘗試的用戶占比19.6%;完全沒有網購年貨打算的用戶,占比為56.7%。
具體到網購年貨的品類選擇,則呈現出明顯的趨向性。服裝鞋襪成為網購年貨的主力軍,滲透率高達62%,而禮品和糖果糕餅也比較受到歡迎。
被網民“冷處理”的網購年貨品類包括蔬菜水果、海鮮肉類和油鹽醬醋。這些品類要麽存在運輸和保鮮困難,要麽則相對采購體量較小,不值得網購。
但需要註意的是,蔬菜水果和海鮮肉類通常是年貨置辦的重頭戲。如何在網購的生鮮運送上提升效率與滿意度,是電商們需要關註的核心問題。
六、春節網絡社交,更多用戶迎來“分享爆發期”
春節期間,網絡社交將會呈現何種形態?大家會因為春節而失去網絡分享的欲望,還是會更加激起“曬春節”的熱情?
智酷調查顯示,40.7%的用戶會更頻繁的在社交網絡中分享春節見聞,27.5%的用戶會保持使用社交網絡的頻率與日常近似——即有超過六成用戶至少不會比平時更少使用社交網絡。而明確表示春節期間不會使用社交網絡的用戶占比10.6%。
所有的問題最終都回歸到一個終極討論:如果完全離開手機和網絡,今天的網民群體,會適應一種純粹的,傳統的春節生活麽?
企鵝智酷調查顯示,當我們讓用戶假設一個沒有網絡和手機的春節時,34.6%的大眾網民表示會“很難受”,完全無法想象沒有網絡和手機的生活。
32.3%的網民表示,他們可以接受沒有手機和網絡的春節;18.4%的網民則表示目前沒有明確的態度,因為沒有想過這種情況。
那麽,認為春節離開了網絡和手機,生活會更開心的網民有多少呢?
答案是,14.7%。
結論:春節被“裝進手機”,大平臺將引爆輻射效應
通過11組調查數據,企鵝智酷對中國網民的春節行為習慣變遷做了一輪針對性對比。其範圍覆蓋了從手機拜年、網購年貨、社交分享到收發紅包的多個春節活動,並廣泛調研了包括餐飲、娛樂、出行、旅遊、訂票、家政服務等更廣泛的春節行為。
一個可以被清楚揭示的結論是:手機和網絡浪潮不僅急速地改變了社會生產力和產業組織模式,這股強大的力量也透過對用戶行為的改變,進而深刻地改變了我們的傳統文化。手機上的年味正在被社交和服務帶動著,讓我們的春節生活變得更便捷,也更豐富。
但我們並不願意在這份報告的結尾用“顛覆”這樣的詞語。手機和網絡對中國人的春節習俗,其實並沒有劇烈地改變或否定什麽,而是通過更便捷的對接線上與線下,故鄉與遠方,讓中國人的春節從走親訪友,擴展到更廣闊的網絡空間。
實際上手機和網絡對接生活服務與社交,是一件正在發生的事情。只是借助於春節這個機會,讓我們更清晰地看到這種變遷在一個節點上爆發的張力——其背後所揭示的正是一種潛力巨大的浪潮——當網絡對接到衣食住行的服務層面時,用戶對於高使用率平臺的依賴感正在不斷增強。在我們在內部對比微信用戶和其他平臺用戶時,發現微信用戶在涉及到生活服務網絡化方面,具有更高的積極性和參與度。
這種大平臺對接服務後帶來的引流和輻射力,將在未來的生活服務中呈現出更強大的力量。
(本期分析師:王冠)
.pcb{margin-right:0}
年貨與紅包:中國春節網絡生活滲透率報告
作者:王冠
[摘要]春節里的年味,一直都是中國人心頭不變的情結。隨著手機和移動互聯網的普及,中國人過年的方式,也真的在發生潛移默化的改變。
從拱手作揖拜年,到短信微信拜年,有人說科技消減了人與人之間的距離,也有人說,空間的距離沒了,心里的距離還在;
從糖果紅包,到現金紅包,再到手機上的電子紅包,很多網友感慨這一變化來得太晚——“媽媽再也沒辦法沒收我的壓歲錢了……”
不管時代如何改變,春節里的年味,一直都是中國人心頭不變的情結。但隨著手機和移動互聯網的普及,中國人過年的方式,也真的在發生潛移默化的改變。
企鵝智酷與微信團隊聯合推出“手機上的年味,中國人的春節”全面調查,共匯聚來自20個省份(包括直轄市和自治區)的精準問卷反饋。調研樣本來自企鵝智酷調查和微信平臺,樣本背景與中國網民分布近似。這樣的廣泛均衡調研背景,讓我們期望的,用數據繪制網絡時代中國人的新年過節圖譜這一目標成為可能。
一、手機上年味漸濃,生活服務類滲透率可觀
在對比了來自20個省份的調研數據後,我們發現和春節有關的活動中,手機正在扮演著重要角色。
手機滲透率和參與度較高的領域包括“拜年祝福”、“手機訂票”、“餐飲消費”、“購買年貨”、“買電影票”等領域。這些領域存在一個共同點,即相關服務的互聯網化程度較高,網民可以便捷地在網上找到對應的使用入口。
我們以10%的滲透率為判斷門檻,主要因為調研樣本與中國網民分布接近,根據CNNIC發布的最新報告,中國網民數量已達到6.49億,因此10%的比例也即意味著6490萬的用戶人群。
二、長輩向手機遷移,這才是真正的“全民化”
調查顯示,約有半數中老年人群並沒有使用手機參與春節活動的習慣(55.5%)。但這一比例並不令人意外,甚至比通常我們印象中的長輩人群要呈現得更為樂觀。
身邊長輩中有少部分使用手機參與春節活動的用戶,占比31.2%。而發覺身邊很多長輩都開始“手機春節”的用戶,占比13.3%。
綜上所計,有44.5%的網民反饋,身邊的中老年親友開始嘗試用手機參與一些春節活動。考慮到其中還有部分網民反饋中老年親友中存在“較多手機族”,因此這部分調查的實際的情況應該更為樂觀。
為什麽網絡調研的樣本中,對中老年手機過春節的反饋會高於我們的預期?企鵝智酷分析,一方面是因為,這些調查的入口依然是“網民身邊的長輩”,因此當網民本身通過手機參與春節活動的行為時,會產生一定的帶動效果;另一方面,隨著智能手機的進一步普及,和異地與子女晚輩溝通需要,以微信為主的應用正在帶動著手機和服務在中老年群體中普及。
三、拜年變遷,超三分之一網民更常用網絡拜年
這張圖反映了網絡拜年的興起。在調查中,網絡拜年滲透率低於三成的用戶,占比45%。而網絡拜年滲透率超過五成用戶占比為36.8%,這部分用戶更多地使用網絡而不是當面拜年。
手機、網絡和微信等應用平臺,確實讓我們的拜年方式變得更快捷和輕松了。當然,新的疑問總會出現:你的真誠是否也被稀釋了?
下面這張圖表的調查數據試圖解決這一疑問。
對於手機拜年行為的討論,持認同意見的用戶占比為42.3%,覺得無所謂的用戶占比約為38.1%。而反對手機拜年,更青睞傳統拜年方式的用戶,占比約為19.6%。
所以,對於網民來說,手機上的年味變濃了,而且似乎味道也不賴。
四、紅包來襲,超三分之一網民有待爭取
春節紅包是去年興起的一項新興網絡服務,而且快速在大城市中風靡。但我們試圖想讓調查樣本更廣域地覆蓋到更多地區,來探尋春節紅包的真正影響力。
在調查中,去年使用過春節電子紅包用戶占比約為19%,接近兩成。而經過一年的熟悉和沈澱,2015年春節,紅包會在更大範圍流行嗎?
我們同樣調研了用戶對於今年的預期行為。在春節紅包方式選擇中,有9.7%的網民確認會首選微信等電子紅包。
但令人樂觀的是,堅持首選實體紅包的用戶占比有明顯降低,53.5%的用戶表示今年會首先實體紅包。
那麽剩下的用戶去哪了?答案是“他們還在猶豫中”。
有36.8%網民依然在實體紅包和微信等電子紅包之間糾結,而這種糾結對於產品而言,意味著巨大的潛在市場空間。而如何爭取這部分中間用戶,成為了今年春節“紅包大戰”的主題。
五、手機買年貨,哪些品類最討喜?
和紅包帶來的“春節驚喜”相比,置辦年貨則是一個必須認真規劃的事情。隨著電子商務的普及,網購年貨成為了一個流行話題。
在我們的調查中顯示,23.7%的網民已經嘗試過通過網絡購買年貨;而尚無此類經驗,但打算就此嘗試的用戶占比19.6%;完全沒有網購年貨打算的用戶,占比為56.7%。
具體到網購年貨的品類選擇,則呈現出明顯的趨向性。服裝鞋襪成為網購年貨的主力軍,滲透率高達62%,而禮品和糖果糕餅也比較受到歡迎。
被網民“冷處理”的網購年貨品類包括蔬菜水果、海鮮肉類和油鹽醬醋。這些品類要麽存在運輸和保鮮困難,要麽則相對采購體量較小,不值得網購。
但需要註意的是,蔬菜水果和海鮮肉類通常是年貨置辦的重頭戲。如何在網購的生鮮運送上提升效率與滿意度,是電商們需要關註的核心問題。
六、春節網絡社交,更多用戶迎來“分享爆發期”
春節期間,網絡社交將會呈現何種形態?大家會因為春節而失去網絡分享的欲望,還是會更加激起“曬春節”的熱情?
智酷調查顯示,40.7%的用戶會更頻繁的在社交網絡中分享春節見聞,27.5%的用戶會保持使用社交網絡的頻率與日常近似——即有超過六成用戶至少不會比平時更少使用社交網絡。而明確表示春節期間不會使用社交網絡的用戶占比10.6%。
所有的問題最終都回歸到一個終極討論:如果完全離開手機和網絡,今天的網民群體,會適應一種純粹的,傳統的春節生活麽?
企鵝智酷調查顯示,當我們讓用戶假設一個沒有網絡和手機的春節時,34.6%的大眾網民表示會“很難受”,完全無法想象沒有網絡和手機的生活。
32.3%的網民表示,他們可以接受沒有手機和網絡的春節;18.4%的網民則表示目前沒有明確的態度,因為沒有想過這種情況。
那麽,認為春節離開了網絡和手機,生活會更開心的網民有多少呢?
答案是,14.7%。
結論:春節被“裝進手機”,大平臺將引爆輻射效應
通過11組調查數據,企鵝智酷對中國網民的春節行為習慣變遷做了一輪針對性對比。其範圍覆蓋了從手機拜年、網購年貨、社交分享到收發紅包的多個春節活動,並廣泛調研了包括餐飲、娛樂、出行、旅遊、訂票、家政服務等更廣泛的春節行為。
一個可以被清楚揭示的結論是:手機和網絡浪潮不僅急速地改變了社會生產力和產業組織模式,這股強大的力量也透過對用戶行為的改變,進而深刻地改變了我們的傳統文化。手機上的年味正在被社交和服務帶動著,讓我們的春節生活變得更便捷,也更豐富。
但我們並不願意在這份報告的結尾用“顛覆”這樣的詞語。手機和網絡對中國人的春節習俗,其實並沒有劇烈地改變或否定什麽,而是通過更便捷的對接線上與線下,故鄉與遠方,讓中國人的春節從走親訪友,擴展到更廣闊的網絡空間。
實際上手機和網絡對接生活服務與社交,是一件正在發生的事情。只是借助於春節這個機會,讓我們更清晰地看到這種變遷在一個節點上爆發的張力——其背後所揭示的正是一種潛力巨大的浪潮——當網絡對接到衣食住行的服務層面時,用戶對於高使用率平臺的依賴感正在不斷增強。在我們在內部對比微信用戶和其他平臺用戶時,發現微信用戶在涉及到生活服務網絡化方面,具有更高的積極性和參與度。
這種大平臺對接服務後帶來的引流和輻射力,將在未來的生活服務中呈現出更強大的力量。
(本期分析師:王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