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這時候,投行發表報告,預測未來一年股市指數。《明報》搜集十間投行對2015年恒指預測,全部預計上升,升幅5%至14%。這種預測有趣之處是,一年365日,只要有一日達到預測目標,投行便大大聲宣布「到數」。回顧去年投行也是全部預測恒指上升,升幅是5%至15%,不過,2014年恒指收報23,605點,比年初升1%。換句話說,以年終恒指作比較,全部投行估錯,不過,恒指2014年最高位見25,317點,投行可挺起胸膛稱讚自己料事如神。
已故經濟學家費利民有一句名言:「千萬不要用腳走過一條水深平均四呎的河。」數字可弄人,水深平均四呎,最深可以是七呎。2014年恒指幾乎原地踏步,表面上沒事發生,但年內波幅四千點,有人可以很歡喜,也有人可以很愁。我想說的是,這種股市預測意義不大,股市必定有波幅,硬要找一個數字來證明預測是否準確,便出現數字遊戲。年初股市預測較有意義的地方,是預測股市的大勢。
以2015年為例,投行清一色看好,理據是太平盛世。環球政治環境大致平穩,最重要是美國經濟持續復甦,而低利率環境短期內不變,近期油價回落有利企業盈利及確保低通脹,這些因素都是利好股市。如果我必須要作出2015年股市預測,我也看好,升幅也是5%至15%,即是跟大行預測一樣。其實,即使我不知道來年政經環境是否太平盛世,我也估計股市向好,因為股票多數升。
「股票多數升」不是憑感覺,而是有歷史根據。美國股市歷史較悠久和規模較大,過去八十年,其中七成年份指數是升,即是年初估升七成。從長線投資角度看,股市無得輸,以二十年為年期,找任何一年為起點,投資股票未輸過。當然,「股票多數升」的重點是,以二十年為投資年期,因為「費利民過河論」隨時出場,走過平均四呎水深的河隨時遇溺,例如2008年杜指和恒指都跌近四成,很多投資者至今仍未收復失地。
一定有人挑戰「股票多數升」的說法,理據是過往表現不代表將來表現,以歷史作投資基礎並不明智。但股票價格長線多數升的現象,不是偶然,也不只在美國出現,古今中外皆見。長遠而言,減去戰爭和動亂時期,所有國家股市的趨勢都是上升。投資者沉迷於短線出出入入,為賺些少沾沾自喜,為輸些少氣結,但這些都是不重要的雜音。把投資眼光拉長至五年或十年或二十年,雜音消失,投資者都是從「股市多數升」的大趨勢上賺錢。
歸根結底,「股票多數升」的原因,是企業盈利長期上升。股市指數的基礎是成分股票的盈利總和,企業盈利上升,長遠而言,指數跟隨上升。企業盈利上升的原因,主要是生產力上升,功臣是科技。四十年前送一份文件去外國,牽涉時間是以日計算,今日是以秒計算。科技持續進步,做同一件事,快了,成本低了,企業盈利因此持續上升。長期投資股票而賺到錢,靠的不是貼士或眼光,而是相信人類進步。
買一間公司的股票,投資者是在買這間公司業務前景、管理層是否能幹、大股東是否誠實等,出錯的機會多的是,投資結果聽天由命。買由五十間或一百間各行各業公司組成的指數,投資者是在買這地方的長遠經濟發展。剛才提及以二十年為期,買美股未輸過,雖然其間難免經歷股災,原因是以二十年為期,美國經濟未衰過。
預測2015年股市表現,我全無頭緒,硬要我作預測的話,我預測上升,但信心欠奉。預測未來五年或十年恒指表現,我一樣預測上升,不過信心大得多。恒指由五十間公司組成,預測恒指的表現等於預測這五十間公司表現的總和。這五十間公司橫跨中港各行業,買恒指等於買中港經濟。這幾年我不停呼籲讀者買盈富基金(2800),基本原因是,我看好中港經濟,而盈富基金是最佳投資工具。
蔡東豪
上市公司精電國際前行政總裁,他曾任職投資銀行,在《信報》以筆名原復生撰寫財經專欄,對投資及求知有無限渴求,習慣早上四時起床寫作找樂趣。http://www.facebook.com/TONYTONGHOOTSO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