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朋友L做股票三心二意,時斷時續地玩了不知多少年了。前些天,他決定從今往後好好做股票投資。可沒過幾天,他捧來吳曉波剛發表的一篇文章《我為什麽從來不炒股 》,想要打起退堂鼓來了。
吳曉波,曾經評為“中國青年領袖”,被譽為“中國最出色的財經作家”,他寫的力作《大敗局》我還特地買來認真拜讀過好幾遍呢,難怪朋友L看了吳大師的文章,猶豫不決起來。
吳大師針砭我國股市的各種嚴重弊端,無疑是很對的,但以此否定股市,則就錯了。吳大師總結性地指出:
“——這個股市從誕生的第一天就是‘怪胎’,它從來為國有企業——現在叫藍籌股服務,為國家的貨幣政策背書。
“這個股市里的企業從來沒有把股價視為公司價值的晴雨表,因此,信奉巴菲特‘價值投資’理論的人從來沒有在這里賺到過一分錢,相反,它是‘禿鷹們’的冒險樂園。
“——這個股市的基本表現,不但與上市公司的基本表現沒有關系,甚至與中國宏觀經濟的基本表現也沒有關系,它是一個被行政權力嚴重操控的資本市場,它的標配不是價值挖掘、技術創新、產業升級,而是‘人民日報社論+殼資源+並購題材+國企利益’。
“——在今年四季度以來的這輪股市大波瀾中,上述特征不但沒有得到改善,甚至有些股票的表現更證明了‘劣幣’的能力,很難想象,一個正常的投資者可以在這樣的環境中做出理性的投資。”
一、誠然,我國股市是“摸著石頭”走過來的,制度及機制十分不合理、不健全,方向經常搞錯,使得亂象叢生,扭曲嚴重,弊端多多。然而,任憑你怎麽說它多麽的不合理、多麽的不成熟、多麽的黑暗、多麽的無效,終因它是經濟的產物,所以,它的誕生絕非無緣無故的,不然也不會快速發展了;它一定會受到經濟運行的影響,反過來也一定會反映出經濟狀況,比如,大盤指數就是宏觀經濟及其預期的反映。現在回過頭來看看,大盤走勢也確實非常客觀地反映了我國宏觀經濟的運行狀態。
我們遠的不談,就拿近十年的形勢來說吧——
先來看看早年的情況,房地產占據了我國經濟建設的主導地位,2005年下半年股市對此作出預期反應,大盤指數從998點,只經2年時間,便推升到了6124點的歷史最高點,其中房地產、銀行、金融、鋼鐵等板塊功不可沒。但從2008年金融風暴以來,迄今還未脫離低迷狀態,真是成也蕭何敗也蕭何,房地產、銀行、金融、鋼鐵等板塊死死地拖累大盤,而這也正是股市對以房地產為主導的經濟的預期反映。
其次來審視一下我國這幾年來的GDP狀況,由於很多生產建設是消耗高能、毀壞生態、販賣資源、透支未來、出賣勞力、出讓土地、胡搞房產、亂建市政、狂印貨幣、等等,致使整個經濟體的價值下降,這樣得來的GDP及增長你說有多大意義?由於股市永遠是面向未來的,它似乎很不看好如此落後的經濟運行,於是給予市場低估值,這是不是理所當然的呢?股市低迷糟糕其原因恰恰是經濟糟糕所致。
再看後來,經濟走到如今,老本吃光,舉步維艱,但物極必反,絕地反擊,逼迫轉型。現在,調整結構、盤活存量、去除杠桿、加大開放、硬逼改革、制度建設、機制設立、等等,新一輪破局攻堅戰打響,股市似乎察覺到了經濟增長方式將要或正在轉變,於是作出了積極反應,比如,先由創業板、部分中小板以及部分主板率先行動起來;後來在反腐法治、自貿區創建、“一帶一路”戰略制定、國企改革、金融深化改革、等等一系列重大措施的促進下,大盤股覺醒,對經濟轉型向好作出預期反應,推動股市大漲,資本就這樣流向有發展前景的地方。
所有這些現象,你能說是“與中國宏觀經濟的基本表現也沒有關系”的嗎?你能說這只是單單“為國有企業——現在叫藍籌股服務,為國家的貨幣政策背書”的嗎?你說有哪個人或哪個行政機構具有這麽大的能耐,使用權力來“嚴重操控”,撬動相當於一半GTP的流通市值(30萬億元),從而推動資本市場?除了主要來自市場的力量,你說還會有誰做得到?如今,即便任何一只大級別藍籌股,也沒有哪個莊家做得了局,更不用說“半個中國”的流通量了!(註:吳大師認為,現在的股市仍然是莊家文化主導的。)
如果股市確實是“人民日報社論+殼資源+並購題材+國企利益”的產物,那麽你不妨編一個“全中國”的題材出來讓大家看看,試試能不能把股市炒得欣欣向榮,繁榮富強?太陽可不是公雞叫起來的,若要股市長期上行,從根本上講,還是要靠經濟良好發展的預期來推動。倘若股市既與經濟無關,又沒邏輯可循,那就可以想怎麽弄就怎麽講弄了,實際情況是這樣的嗎?
雖然目前我國股市仍然問題很多,存在許多弊端,非常不成熟,但比起早些時候,顯然有了很大改進,比如,全流通、指數期貨、轉融通、融資融券、創業板、股票期權、滬港通、即將實行註冊制、加大反腐力度、打擊黑箱操作和黑幕交易、不斷完善制度及機制建設、等等、等等,這些都伴隨著股市發展,有目共睹,不然,怎會這麽快地發展到世界第二大的呢?
金融學有一條基本常識:市場的判斷力與市場的成熟度無關!這就好比像一把刻度不準的尺子,盡管它精確度很差,但它量高的東西依然是高的,量低的東西依然是低的,道理一樣,我國股市也這樣,盡管它的有效性較差,但它根本上還是反映出了宏觀經濟的狀況。
現階段,經濟必須改變增長方式,提高經濟效率,這就要求必須提高資源配置效率,而要做到這一點,唯有華山一條路:發揮資本市場優化資源配置的這一根本職能,而股市則是最重要的主力場所。其實,股市從2012年底就已經作出反應了,持續上行至今,如果“它的標配不是價值挖掘、技術創新、產業升級”,它怎能持續增長2年且仍然保持著增長勢頭呢?還有,它近期的大漲是由哪個莊家隨意搞得出來的?
二、現在有2000多個上市公司,優劣好壞確實參差不齊,魚龍混雜,其中確有濫竽充數的像吳大師比喻的“白富美”,但整體來說,它們難道都不比其他不上市的企業來得好?絕大多數都是壞企業才上市的?這符合事實嗎?
“這個股市里的企業從來沒有把股價視為公司價值的晴雨表,因此,信奉巴菲特‘價值投資’理論的人從來沒有在這里賺到過一分錢”,這個結論的依據從何而來?股價的高或低是市場給予的,並不是公司自己想怎麽就怎麽的;而說價值投資者沒人賺到過一分錢,那就更不符合事實了。當然,當今我國的股市確實投機盛行,但投機正是促進資源優化配置的過程,而投機會被投機消滅,達到無套利均衡的局面,所以股市最終也必定是投機者的墳墓,古今中外無不如此。吳大師不炒股票莫非是被投機嚇住了吧?我們真不知道吳大師潛意識里究竟是想投機呢還是想投資?因為我們在漫長的歲月中真真切切地看到過許多“正常的投資者可以在這樣的環境中做出理性的投資”。
三、就因我國股市不成熟、制度及機制不健全、重融資輕投資、投機泛濫、黑幕交易嚴重、等等,就要否定它的存在和發展?倘若非要拿健全、成熟來說事,那全世界恐怕只有一個美國股市有資格存在,其他的股市都應該統統關閉掉才是!這還講理嗎?
另外,審視各大領域,股市也許還算是個相對比較公正、公平的地方呢。
吳大師最後說,在當下“寫下這篇不合時宜的專欄”。其實,即便在熊市中,我們對其觀點也同樣這麽辨析,這與牛熊形勢背景絲毫無關。
“吳大師從來不炒股與你有何關系?”我最後問老朋友L。
“相信中國,相信股市!”L用力一揮手,斬釘截鐵地說,“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