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佬在批評普京的俄羅斯還在使用這種老套的戰爭手段,實行地緣政治壓力。
它似乎渾然忘了十數年前,美國剛發起了新世紀最大的兩次戰爭:伊拉克和阿富汗戰爭。歐洲剛結束了利比亞戰役。上世紀末,北約依靠戰爭手段解體了前南斯拉夫,當然內亂分裂也是最基礎的根源。
普京沒有辦法,他在笨拙的實行了新國家策略後,以新的權貴力量替代舊寡頭,自由市場毀於一旦,只能依賴能源和礦產資源。盧布以能源為背書,自然就把後背留給美元霸權去摧毀。
所以,他只好以強有力的暴力威脅來回應,我們都知道這是虛弱的。
美國佬不需要發動戰爭去和中國、俄羅斯打,因為後者太大了,會冒引發世界毀滅的風險,對美國毫無好處。當然,要是日本或者印度和中國打一架,美國佬自然拍手稱快,既能賣軍火刺激經濟,又能毀了倆競爭對手。要是俄羅斯和中國杠上,那才是好玩的一出戲,就像普京前十年刻意熱臉貼歐美冷屁股,推遲和中國的能源管道協議,結果被耍了。
然而今天我們離開戰爭有多遠嗎?
各國央行刺激經濟的手段已經爛到家,貨幣刺激和凱恩斯主義的投資已經走到頭,到如今各主要經濟體的負債都超過200%,央行開始擁有全球資產類的七成,利率走向負值,還能怎麽樣?
中國似乎還能有降息的空間,增加負債,貶值人民幣,之後呢?
共和黨已經贏了參眾兩院,對奧巴馬的不滿可以秋後算賬了,耶倫以後日子估計也難受,如果她還想刻意保持鴿派政策的話,恐怕共和黨人會趕她下臺。
美國的理想主義也是有限度的,權力架構也包含著種種博弈和妥協,為保住地位和名望,耶倫妥協的概率是極大的。
所以,以貨幣戰爭而言,即使是無心的,美國的強勁經濟和美元強勢都是大概率。不同的背景下,歐日中三個經濟體繼續寬松壓低利息和匯率的結果是增加負債,產生巨額赤字,資本外流和經濟衰退。
其中伴隨的貧富差距,導致階層分化和矛盾叢生。
美國人嘴巴上說不擔心伊斯蘭國,這種疏忽會演變為致命的一面。伊斯蘭國的崛起,且從歐美吸引眾多極端主義者,是因為歐美貨幣泛濫和貶值引發的貧富差距,導致底層絕望而渴望毀滅現有體制。
因而,這個暴力怪物,是歐美人自己制造的,卻被歐美人忽略了。
而這種力量在宗教的參與下,會變得更加極端且無所畏懼,正如老毛說的,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另一方面,國家之間的博弈,以貨幣力量的傾軋,轉嫁危機,形成國家內部貧富差距和階層分裂,伴隨著國家之間的利益分裂,在貨幣主義策略和凱恩斯主義的重商主義投資失效時,暴力就會成為最後手段。
在長期債務周期的末端,我們正如上世紀一戰和二戰前夕,世界當時絕沒有想到,在當時的高科技和新生產力的背景中,各國國際貿易依存度極其密切和關聯的情況下,兩次大毀滅的世界大戰爆發了。
而我們今天的人類世界,對這樣的場景嗤之以鼻,並諷刺俄羅斯的強悍。
實際上,過於樂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