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棉花糖實驗」一直感興趣,知道實驗負責人Walter Mischel教授出版自傳式新書,立即買下。棉花糖實驗是六十年代在史丹福大學進行的心理實驗,內容相當簡單,但結果卻毫不簡單。實驗是給六歲小孩一個選擇,送小孩一粒棉花糖,如果小孩不吃眼前的棉花糖,願意等十五分鐘,可得到兩粒棉花糖。解釋完實驗規則,大人離去,讓小孩獨自作抉擇,面前這粒美味的棉花糖,吃定不吃……
這個實驗所有人都可在家中嘗試,實驗重點是自制能力。棉花糖實驗成為史上最出名的心理實驗之一,因為它的發現震撼:願意等第二粒棉花糖的小孩,長大後較健康及事業成就較大。想知道小孩長大後變成一個怎樣的人,小時候的自制能力是很好的預測基礎。欠缺自制能力的小孩,父母不用擔心,Walter Mischel教授提出另一個重要發現,自制能力不是與生俱來,而是有得學。有人認為自制能力是人生中最重要質素之一,能否掌握「延遲快樂」(delayed gratification),會影響一個人的健康、事業、婚姻。我把範圍縮窄一點,我認為投資是關於延遲快樂。棉花糖實驗投資版本可從儲蓄開始着想,儲蓄就是懲罰現在的自己,放棄眼前快樂,把眼光放到將來。不吃眼前的棉花糖,將來可能有兩粒或更多,有些人願意等,但更多人選擇即時享樂。以自己為例,假如小時候參加棉花糖實驗,我是即食派,人生其中一個遺憾,是沒有早一點開始儲蓄。或者,社會上瀰漫的消費氣氛難以抵抗,排山倒海的私人貸款和信用咭宣傳,鼓吹透支未來,延遲快樂太不合時宜。延遲快樂在股票投資上更難做到,散戶最常見的投資狀態,是「贏粒糖,輸間廠」。買入的股票股價升兩成,便心思思想沽貨,散戶腦裡在想,是這兩成利潤帶來的即時快樂。買入的股票股價下跌兩成,散戶死守不放,甚至假裝沒事發生,因為不肯面對即時痛苦,所有感受都是以現在行先。
其實不只是散戶,專業投資者也難抵抗延遲快樂的引誘。專業投資者須面對客戶的期望,及同業之間競爭,長線投資很多時是不可能的奢侈品,爭取短線成績是行業現實。我接觸過的成功專業投資者,全部有一套經過時間考驗的投資方式,講求的是紀律,投資是一個細水長流過程。專業投資者累積成績,過程中,涉及一個又一個延遲快樂的決定,只有少數人做得到。大部分所謂專業投資者不肯延遲快樂,或者良好意願敵不過殘酷現實,淪為炒家。Walter Mischel教授認為延遲快樂不是與生俱來的性格,而是可以學習的技巧。看棉花糖實驗影片,一定令看者忍俊不禁,小孩怎能抵抗面前棉花糖的引誘?成功把快樂延遲的小孩,出盡法寶,有的閉上眼睛,有的強迫自己望向其他位置,有的坐在自己手上,面部露出痛苦表情。分散注意力和強迫自己不觸摸眼前棉花糖,都是非常有效的方法,重點是小孩會想辦法,嘗試等第二粒棉花糖。Walter Mischel教授認為延遲快樂猶如身體肌肉,愈運動得多,便變得愈堅實,愈經得起考驗。我們的情緒其實常在一個「冰與火」衝擊狀態,火是立即想去做的衝動,冰是說服自己放棄即時快樂的冷靜,衝擊之下誰勝出,決定能否延遲快樂。我們須學習的,是在適當時壓抑火及放大冰的感覺,小孩不望棉花糖和坐在自己手上,等於改變外部環境,正是上佳招數。投資者如果想學習不吃眼前棉花糖,我認為應該向小孩學習,相信外部環境多於自己。外面太多誘惑,自己定力有限,不如改信自己以外的東西。如果閣下很想投資股票,自認不是出色投資者,一個我認為很好的方法,是自動轉賬買盈富基金(2800)。首先計算自己每月可以投資多少錢在股票,然後跟銀行作出安排,據知很多銀行提供這種服務。對於散戶,我想不到有比盈富基金更合適的股票,每月不多想,不問消息,不問價位自動買入,當作另類儲蓄,假以時日,這項投資就是一粒美味棉花糖。
蔡東豪Tony Tsoi
現任上市公司精電國際行政總裁,他曾任職投資銀行,在《信報》以筆名原復生撰寫財經專欄,對投資及求知有無限渴求,習慣早上四時起床寫作找樂趣。http://www.facebook.com/TONYTONGHOOTSO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