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世界的娛樂表演業都大嘆,現代人越來越不愛上門光顧,電影票房縮水、音樂廳坐不滿,戲劇院也難見滿堂紅。從「免費」中賺錢,成為許多業者的行銷策略。像是西班牙劇院推出「以笑計費」的機制,反而賺更多!
十月,英國國家廣播公司(BBC)報導,位於巴塞隆納的新劇院(TeatreNeu)找上馬坎廣告公司(Cyranos McCann)合作,推行「免費入場,計點收費」的機制,並在每個座位前方加裝平板電腦,以及一套可以偵測並記錄笑容的App,觀眾每笑一次就收取○.三歐元(約合新台幣十二元),每場表演最高計費二十四歐元,相當於笑八十次,而且觀眾還可以將心得上傳社群網站與朋友分享。
新劇院這一記以觀眾發笑次數當作收費基礎的花招,幾個月下來已經見效:進場人潮不但增加三五%、平均每名觀眾多付六歐元,而且每日總收入還高出逾五成。據統計,比起過去買票進場、平均每場表演收入四千四百歐元,新收費方式上衝到七千二百歐元,大賺二千八百歐元。
網友對這種「花錢買笑」的做法評價不一,反對者不認同,科技把人類的情緒都價格化,呼籲最好的抵抗招數是戴口罩進劇院;也有人說,使用者付費機制十分合理,只是會不解「哈哈笑和嘻嘻笑收費一樣嗎?」
先體驗後付費打中消費者
新劇院坦承,「以笑計費」是死馬當活馬醫的下下策,自從二○一三年起西班牙政府將戲院票券稅率從八%一口氣調漲至二一%,劇院客群嚴重流失。根據統計,一年間來客至少銳減三成,平均票價收入也掉了兩成。
馬坎廣告公司則分析這套機制有效的原因:與其將錢花在不確定是否值得的表演上,還不如花在已經有口碑的大眾娛樂。賣方想爭取流失的客層,就得打包票值回票價。以笑計費這種先體驗、後付費的方式,不但切中消費者花錢花在刀口上的心態,更成為吸引人潮的噱頭,賣方甚至還推出哭臉測試版本搶攻悲劇市場。
無論如何,高收益仍吸引其他地區戲院仿效,都想要採取免費入場,計點收費的新收費方式增加收入。不過倫敦九九劇院(99 Club)老闆渥羅尼基(James Woroniecki)被問起是否跟進時,卻給出幽默的否定答案:「這個主意很不錯,但我們的喜劇表演真的是太爆笑了,觀眾可能更需要一部提款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