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antcast
Channel: RealBlog - Feed - 湯財文庫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6029

霸主易位?中國主導的全球金融體系正悄然成型

$
0
0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07839

上個月布雷頓森林體系迎來了70周年誕辰。時隔70年,世界需要一個新的布雷頓森林體系,這個體系的主導者應該是真正“系統性重要”的國家,而不是會以G20的意願為核心的國家。中國能否成為美國之後的主導者?(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副教授Pradumna B. Rana認為,未來我們將看到更多以中國為中心的世界經濟戰略。雖然中國主導的亞洲架構對於IMF、世界銀行和亞洲開發銀行並不會產生實質性威脅,但是這個架構把西方國家排除在外,於是使得全球經濟架構的掌控更為複雜了。

當年布雷頓森林體系主要建立了三大機構: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促進宏觀經濟穩定;

世界貿易組織(WTO)的前身GATT:確保開放的貿易環境;

世界銀行:減少貧困、提供發展融資。

二戰過後,這個以美國領導的全球金融體系為全球經濟增長貢獻了不可或缺的力量。

然而,近些年來,由於新興市場所占的全球貿易份額和GDP份額急速上升,以美國為領導的全球金融體系似乎失去了許多光澤,合理性減少。新興市場的貢獻和在IMF中的權利極度失衡。就拿中國來說,以購買力計算,中國的GDP占全球比例為13.6%,但在IMF中的投票權較比荷盧經濟聯盟還要低3.8%。

美國主導全球經濟架構的衰落

2010年11月,IMF曾推出一項提議,如果得到批準,將會減少IMF內部不合理錯配的投票權,響應G20會議上所說的向經濟增長活躍的新興市場轉移6%的投票權配額的要求,這項提議還將使中國成為IMF中具有第三大話語權的國家。然而,雖然奧巴馬非常支持,但是最終這項提議還是在美國國會那里夭折。

IMF內部權力分配改革的緩慢進程造成了一個後果,就是全球經濟架構由中心化逐步轉變成“去中心化”,越來越多的區域性機構成立,各自發揮著作用,部分代替了老牌的全球性機構。另外一個去中心化的因素,是多極世界的演變以及金融全球化所需要的多樣化管理方式。

舉個例子來說,在宏觀經濟穩定方面,IMF一直被認為是一張全球金融安全網,但除了IMF之外,我們又看到了歐洲穩定機制(ESM)、阿拉伯貨幣基金(AMF)等等區域性的安全網。

類似的變化還體現在國際貿易、金融等全球架構上,這些變化讓全球經濟的掌控權變得越來越複雜,造成了資源和精力的浪費。

中國主導全球經濟架構的進化

現在的情況是,金磚國家發展銀行也建立起來了,未來還將建立亞洲基礎設施投資基金(Asian Infrastructure Investment Fund),這兩大機構的主要出資方都是中國。這也表明,中國希望在全球經濟領域扮演更重要的角色。

目前所成立的一些機構都致力於提供基礎設施建設貸款和擔保,是頗具有革新精神的。然而,中國最近的一些動作也反映出其在IMF和世界銀行中因無法獲得更多的話語權而不滿。

除了金磚銀行和亞洲基礎設施投資基金之外,中國主導的區域性經濟架構還包括有“迷你版IMF”之稱的金磚國家信貸儲備基金(Credit Reserve Arrangement),規模為1000億美元。此外,中國還希望在排除西方的影響下,通過新絲綢之路政策來加速發展基礎設施建設。

據《經濟學人》統計的數據,在1992-2011年間,中國花費了GDP總額的8.5%投入到基礎設施建設中,而一般來講,發展中國家的這一比例僅為2-4%。

目前,亞洲的區域性經濟合作夥伴體系將美國排除在外,而以美國主導的跨太平洋合作夥伴體系也將中國排除在外。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副教授Pradumna B. Rana認為,未來我們還將看到更多以中國為中心的世界經濟戰略。

Rana還表示,雖然中國主導的亞洲架構對於IMF、世界銀行和亞洲開發銀行並不會產生實質性威脅,但是這個架構把西方國家排除在外,於是使得全球經濟架構的掌控更為複雜了。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6029

Trending Artic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