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國銀行別想躍上國際跟大銀行一較高下嗎?星展銀行告訴你出身「小」也能進軍國際市場。
跟歐美相比,新加坡的人口和市場都相形見絀。出身新加坡的星展銀卻能在金融調查機構SNL Financial今年一月公佈的全球百大銀行名單上,名列第七十九名。
因此,當金管會喊出,台灣銀行業要在三至五年內,催生出至少一至兩家可活躍於亞洲的區域銀行時,外界就以打造「台版的星展銀行」來比喻。
六月二十日,星展銀行執行長高博德(Piyush Gupta)來台,接受《商業週刊》獨家專訪。
秘訣一:海外購併快速進入亞洲,抓成長契機
星展銀國際化的第一步,不走建立分行從事消金財富管理等服務,而是跟隨資金流,賺取跨境貿易的服務費。
星展銀快速切入亞洲各地的做法,就是購併。台大財務金融學系教授沈中華指出,星展是先透過購併做大規模,它在香港購併廣安和道亨銀行,而在台灣則購併寶華銀行,進入市場。
這決定抓住了亞洲國家高成長契機。一九九八年星展銀行的營收和獲利約等於當時的兆豐銀行(編按:一九九八年兆豐銀營收新台幣三百五十一億元,星展銀營收新台幣三百九十一億元),去年星展銀行營收和淨利更將近是兆豐銀行的四倍,有近四成營收和三成以上的淨利來自海外。
但是隨著金融海嘯後,購併法規轉趨嚴格,加上過去購併泰國和菲律賓等金融機構成效不彰,高博德在二○○九年到任後,即改為自行成長。
秘訣二:開拓當地客戶捨消金高利,專做企業放款
仔細觀察星展在各地營運,除了新加坡外,星展鮮少以消金、財富管理和投資銀行等一般外商認為高利潤的業務為主。以台灣為例,一半的業務來自中小企業,放款利潤率不過才三%,比起發信用卡利率動輒五%至一八%,算是低利賺慢錢的事業。
高博德解釋,「有時選擇不做什麼,比起選擇做什麼更重要。」消費金融需要大量布建分行,財富管理雖然獲利較高,但是需要規模經濟,他統計星展的規模,無法競爭,能力不到不如放棄。
他還縮減了在倫敦和紐約等非亞洲區業務,在主要的亞洲市場增加了十五家分行,一減一增,把雞蛋放入最可能成功孵出小雞的保溫箱。
台大管理學院教授莊正民分析,星展是從瞭解自我缺點出發,找出進軍國際成功機率最高的路徑。
他解釋,誘人的成長機會隨時引誘著領導者,但是如果不知道內部能力與組織能力的極限,國際化多會失敗,星展先從「潮水往哪走」找出趨勢,再用消去法找出能做什麼,「弱水三千隻取一瓢。」
選定了成功機會高的領域,第二步則是如何打天下。
過去五年,星展銀行國際營收約佔整體營收的四成,跟國內兆豐銀行差不多,組成卻有差異,台灣的銀行國際營收多在做本國人生意,而星展在海外的營收多是以當地客戶為基礎。
莊正民認為,企業國際化最初原因都是為了跟隨既有客戶,但是新加坡和台灣都面臨本國市場狹小的問題,遲早得學會開拓當地客戶才可能成長。
秘訣三:地方分權用當地人才,自行決定分紅
上任後,高博德花了兩天開共識會議,定義清楚總部和各地區的權利義務。讓各地分行負起營收穫利責任,地方分權,而非像是花旗等國際級銀行一樣,以中央集權為架構,這讓各地市場必須為了存活找尋最可能成功的業務切入。
這背後的挑戰,則是怎麼找出切分權利和義務的那條線。高博德給了簡單的原則:「誰帶來價值,就由誰決定。」
例如,他上任後授權在一定金額內,分行可自行決定是否放款,不須由總部同意。
過去只有兩成的貸款由分行決定,但是現在有超過一半的貸款由分行放行。同樣,分紅決定權也由總部和分行共同決定,由總行撥給分行一定額度,分行主管自行決定紅利分配。
外銀多找老外當家,為了做在地生意,星展大量採用在地人才擔任高管。這不僅讓星展找到最適合當地發展的業務,也增加營運的效率與速度。
台灣星展升格為子行不到三年,就能跟老大哥渣打銀行競爭中小企業的放款龍頭寶座,是台灣五大外商中小企業放款總額前兩名。
星展是在國際化過程中,找到了在地化與標準化間的平衡,反過來建立它的競爭門檻。對國際型銀行來說,地方分權會大大增加協調成本。相反的,星展僅佈局亞洲六個國家,反倒用自己的「小」找到管理的彈性和速度的優勢。
星展證明出身再小的企業,只要認清自己優勢,都有機會站上國際,也是台灣未來想養出國際級銀行最好的借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