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antcast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6029

藝點兒:我如何利用免費打造一個藝術孵化器

http://news.iheima.com/show-10-143980-1.html

藝點兒網是國內新近湧現的藝術品電商平台,它不僅僅是簡單的藝術品展現,更重要的是它提供了一整套滿足創作者和收藏者的服務,將產業鏈條做細做深,形成了自己的獨特風格和用戶體系。

I黑馬第一時間採訪了創始人劉函瑜,以下為創始人口述:

我從小熱愛藝術,高中上的藝術院校,經過非常正規而且嚴格的美術應試教育考上了清華美院。在大二的時候在紐約開了自己的一個畫廊,主要做的是國內藝術品的高端交易,屬於中國高端藝術品市場,所以我對中國藝術品市場的交易應該算是比較瞭解的。

我在清華美院學的專業是藝術和計算機交叉的一個學科,叫做互聯網產品用戶體驗。我的研究生期間讀的是互聯網、計算機。我對互聯網產品很感興趣,而且也比較專業的去研究這個方面,藝術一直是我個人的一個愛好。

當時的初衷就是因為想去幫助一些以前像我一樣的人。因為現在像市面上一些藝術平台很多,但我們都是想從藝術家賺錢的。我們做成一個免費平台,能夠真正幫藝術家並提供我們所需要的一些服務,而且是免費的服務。

我們不做藝術品買賣商,而是提倡藝術生活家

創業對我來講是一件特別特別偶然的事情,我以前從來沒有想過創業。還是因為我以前做的是一種小範圍的但利潤比較高的生意,可能以前交易一張畫是我現在交易一年的價值。但還是想說因為我懂互聯網,懂互聯網又懂藝術的人太少了。最大的感觸是我在國外生活後發現國外的藝術就在人們的生活中,比如在家裡我也會覺得裝飾的東西很有藝術感,國內的話藝術和生活是脫節的,那我覺得這件事情是可以用藝術去改變的。所以我的想法就是能夠將藝術帶到中國人們的生活中。所以我就用互聯網和藝術去做這樣一件事情,希望能夠讓藝術更高效的進行傳播。

我把做這件事看成是一件很公益的事情,我自己在這件事情上前前後後已經花幾百萬了,我的投資人們也是支持我個人的決心,同時我們也覺得藝術在中國需要更大眾化。所以剛一開始的時候並沒有很多的商業目的,我們藝點兒也想把這個做成全免費的為藝術家服務的平台。為了讓人們或者是我們的下一代會有更好的生活,就是所謂潤物細無聲嘛,只有讓好的藝術品進到人們的家裡的時候才會有更好的發展。包括我們的藝術家們,我們的生存狀態並不好,如果我們給我們推個作品,做個banner,就給我們的作品以偏概全的話,我覺得出於我這個藝術家出身的人有點於心不忍。我們希望能夠無私去幫助我們。

(創業家&i黑馬:傳統的藝術交易品市場非常私密,只在行家間進行買賣,因為為了控制風險,藝術收藏家們追逐的都是成名藝術家的作品,這導致大量的年輕藝術家的作品無人問津,難以生存。而藝術品本身是具有價值的,如何開放透明,讓更多喜愛藝術的人,能夠買到受市場價格影響的作品,是行業的一種趨勢。

互聯網具備打破信息不對稱的作用,能夠將藝術界的欺詐和不合理售賣的問題杜絕掉,同時它和創作人精密聯繫,把自己變成了一個藝術家的自媒體平台,這已經證明這是一個非常可行的方向,滿足後者的展現欲,讓大眾為藝術定價。

由於年輕藝術家的作品被高度開放地放在平台上,將極大地提升風險型收藏者對年輕藝術家作品的採購和挖掘,對於盤活藝術市場是有幫助。同時,由於社區的存在,以及其它服務的成熟和集聚,將對藝術品的創作和交易產生正向的推動,可以肯定藝點兒具有相當的發展潛力。)

我們把藝點兒打造成一個提供服務、分享、交易的平台

藝點兒藝術現在就是一個為青年藝術家,為新銳藝術家提供服務、分享、交易的一個平台。微信在半年時間內做到了20萬粉絲。我們也在嘗試著將藝術元素商品化。這個是我比較看重的一個事情,因為我覺得藝術它是一個感染力,是跨越任何一種媒介的。所以為了讓普通人更好的接觸藝術我們很願意將藝術進行商品化的嘗試。」

中國的藝術家一般都是科班出身,中國有661所專業院校,藝點兒先從這些比較好的美院裡面進行遞推活動,然後推廣藝術家。最開始是做個幾個遞推活動,比如說在畢業季免費給大家拍攝作品照片,免費做作品的倉儲。藝點兒通過在校生,找到畢業很多年的,因為現在哪怕是一些大藝術家也都是美院畢業的。藝點兒向藝術家提供貼心的免費服務,去搭建這樣的一個平台。

藝點兒的團隊基本上都是從大學裡面校招出來的90後們,以美術學校為主。其實藝點兒還是一家互聯網基因非常重的公司,所以團隊一半是技術人員,一半是懂藝術的人員。這是一個創業型團隊,沒有太多的上下級關係,比較硅谷的風格,氣氛融洽。藝點兒希望發揮每個成員的自己的能力和主觀能動性。

藝點兒現在的商業模式就是將藝術作品化和更多的產品進行結合。美+用+情感化的營銷方式,這樣能夠把更多的好產品推到人們的生活中。藝點兒的客戶群主要瞄準的是80後對生活品質有追求的女性們,希望能夠把藝點兒的調調去做出來。

現在成績還是比較驕人的,用一年的時間就在藝術圈裡面打造了一個很好的口碑。創始人劉函瑜女士說:「因為像其他的幾個機構的話可能是花了幾年的時間,然後再進行轉型等等,我們有一個很好的口碑,我們可能是因為是真心為藝術家服務的,所以我們短時間內就積攢了一個很好的品牌形象。」

抱著公益的心態,挖掘出藝術家更大的潛質

我們不是要從藝術家身上賺錢,而是要挖掘藝術家更大的潛質。因為以前大家都想從藝術家的畫上賺取高額的利潤,藝點兒的想法是人是最寶貴的,藝術家有的更多的是他的藝術理念、思想等等,這種將藝術元素商業化,將藝術元素變成產品可能是我們以後發力的地方。藝點兒希望以互聯網的思路做成有連性的平台,聚集中國60%以上的有能力創作的人,這些創作不光是繪畫,包括雕塑、手工藝品多方面的。

藝點兒做這件事的原因是希望更多的幫助藝術家,所以最開始藝點兒沒有打算去掙錢。一些機構以掙錢為目的,比如交易佣金或網站的banner呀,或者藝術家上架作品都要收錢,這些藝點兒都沒有收的。藝點兒希望在未來能通過自己5年時間的積累成為中國最大的線上藝術品的展示平台。藝點兒的開放性比較強,不會去阻斷藝術家和買家的直接交易。藝點兒願意和多方機構共享藝術家資源。同時藝點兒認為藝術家的這些作品的衍生品在未來有更大的商業價值,所以藝點兒從這些藝術家中也挑一些比較適合商業化的藝術家進行運作。

藝點兒獨特的競爭優勢

首先,供應鏈合作能拿到全網最低價,比天貓、淘寶、京東還低的價格;第二有最優秀的工業設計師,工業外形能力是最好的;第三,把藝術的元素加入了進來。第四,合夥人都是在這個產業中有15年經驗以上的人了,所以對上下游的整合是非常有優勢的。第五,藝點整合了國內大概2000個品類的供應鏈,也從國外收購了一家很好的設計師團隊,希望能夠把藝術的元素和產品進行結合。第六,藝點掌握的資源比較獨特,有藝術資源,有設計資源,有供應鏈資源。現在的新的轉型是一個很新的嘗試,因為把用戶一起創造產品這個模式加入了進來,所以它是一個很新的產品嚐試。

藝點兒與傳統電商網站相比主要是推廣上的不同,推廣上藝點兒更定向,能對購買人群做出一個非常系統的描述,做出一個人群圖譜之後呢,藝點兒會針對這些人進行推廣,而不是針對所有的大眾進行推廣。因為互聯網的網購人群接受的價格可能在200或500塊錢左右,但藝點兒產品的最低的客單價也要在兩三千。

藝術品和其他的垂直電商還是不一樣的,一個是客單價不同,第二個是獲取用戶成本不同,第三是復購率不同。藝點兒覺得如果藝術類的電商要想成功的話一可能是時機沒到,中國人對藝術品的接受程度這個時機有沒有到來。因為藝術品畢竟不是日用品這種剛需品,藝術品還是需要有一定的認同度的。第二個是購買習慣,藝術品的線上跟線下不管技術做的多好還是有區別的,這是一種購買方式。但是藝點兒相信中國無非就是晚美國幾年嘛,美國現在的電商藝術品交易已經非常好了,中國現在可能是一個積累過程,所以藝點兒願意現在先自己花錢把這個平台養起來,可能養個幾年的時間,那樣藝點兒至少在作品數量上會是中國最大的。

藝點兒以後會變成一個全免費的藝術平台,會服務藝術家們,也包括那些對藝術有愛好和堅持的人,包括線上線下的一切服務都將免費,在未來的一定時間交易佣金都不會去收的,會變成一個免費的為藝術人士服務的平台。而且是全品類的,不光是繪畫、雕塑,還包括一些傳統的工藝等等,全都是對任何人都開放。藝點兒和這些藝術家們進行商品化的嘗試。

藝點兒預看兩件事,第一個就是消費品升級,天貓、淘寶、京東這些等等就是要不就是質量不過關,要不就是產品的趨同化實在太大了。藝點兒覺得這是一個很好的時機。第二呢因為現在這些購買的人群我們從小是上過美術課的,這是非常關鍵的一點,藝術在我們心裡面其實已經屬於得到很高的認同度的,就不會再問為什麼一張紙、二斤油彩能買幾千塊錢,不會問這種問題。這樣的買家對藝術是有天然好感的,現在把藝術的元素加入到我們普通日常生活的用品當中會得到很天然的認同度。

這個是一個時代的產物,以前的藝術品絕大多數都是投資標的,人們去買藝術品的原因可能有一部分人是喜歡,但更多數人的話關心的是明年或後年是否有一個足夠高的收益。所以藝術作品和藝術收益在以前掛鉤真的非常小,現在的時代成熟了。時代成熟的原因就是現在的這些藝術家也好,買家也好,我們知識面更廣了,我們從小都受過藝術教育,藝術熏陶,這樣的話有一個天然的藝術土壤,藝術家也更願意接受新的事物,以前包裝推廣藝術家都只限於比如畫廊呀、二級市場的炒作啊等等,但現在藝點兒可以通過把藝術元素和產品結合,通過將產品賣到世界各地,一下就可以打開知名度。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6029

Trending Artic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