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xueqiu.com/5277310522/29887751
$GoPro(GPRO)$ 今天晚上就要上市了,估值20億美金,看到雪球裡GO PRO的討論頁面比較熱鬧,正好我本人在潛水的過程中使用過GO PRO HERO,可以從用戶的角度談談自己的看法。
我除了潛水運動,還參與過青海湖環湖騎行,爬過雪山,平常每週在深圳慢跑幾次8KM。因為騎行磨損了半月板,所以滑雪對膝蓋磨損大的活動就沒有參加。我從7,8年前開始潛水,每年都有2~3次出國潛水的旅行,下圖就是今年在PALAU。
查看原图作為一個從大學時期就開始攝影的人,潛水的一個主要需求就是照相!下邊這張照片是在印度尼西亞的MONADO潛水用CANON G10拍攝,這個小魚在2CM左右趴在一個長在懸崖上的海鞭上,當時洋流很大,廢了很大的氣力才拍到這張照片。
查看原图
這是今年在PALAU用CANON G1X拍攝。
查看原图
查看原图
查看原图
查看原图GO PRO的功能是攝像為主,下邊這個視頻就是今年在PALAU用G1X拍的片段剪接而成,很多年前就一直在運營一個攝影網站,存了多年攝影的照片,但是因為服務商的問題,居然倒閉了!在微博我的相冊,還有一些潛水時拍的照片。
http://v.youku.com/v_show/id_XNjc1NTI0NTc2.html …
今年去ANILAO潛水的時候(下圖拍攝地),一起潛水的朋友在HK機場買了個GO PRO HERO 3 BLACK。因為他不會用,基本全程就是我在擺弄。除了在潛水地,通過電腦看視頻新鮮了一陣之後,回家之後再也沒用過了。
查看原图從大學時期使用CANON NEW F1手動,CANON G1數碼,後來的NIKON F80,F5,D70,D200,D300全套鏡頭還有各種其他微單鏡頭,我不屬於器材控。潛水多年一直沒有過度到單反就是不希望器材的負重讓潛水的樂趣打折。從我使用的設備,和對GO PRO的理解上,GO PRO HERO的使用場景非常狹小。因為GO PRO HERO是一個超廣角的攝像機,只能提供單一視角的拍攝(利於盲拍),機身雖然小巧但是操作不便,除了幾個按鈕和通過燈的顏色判斷機器的工作狀態,操作上基本就是抓瞎。通過WIFI連接iphone固然可以,但是如果拍攝的是1080i這種格式或者以上的,文件巨大,32G的卡最多也就拍攝1小時不到,在潛水的狀態下機器都會燙手。因為是盲拍,回來之後需要大量的後期剪接,在拍攝的過程中,也要保持機器的穩定,要想拍出好的影片難度很大。
查看原图(GO PRO的畫面變形極大,在戶外自然環境中不太明顯,但是在有豎線條的場景中,適用面很窄)
GO PRO適合需要解放雙手,並且單人的極限運動(跳傘,衝浪,滑雪,越野騎行),中國人天生膽怯,並且獨生子女從小被限制自由,這方面無法跟歐美相比。之前GO PRO的廣告就是一個人從大氣層的邊緣地帶跳傘回到地面,這除了說明GO PRO的質量好以外,如果非要從高空跳傘才用得上GO PRO是不是也說明應用面狹小呢。
從個人使用的角度,我會選擇帶攝像功能的「好相機」,我喜歡那種CDD巨大(CANON G1X, SONY A7R),機器小巧。如果可以換鏡頭,那就更好。如果我潛水再換機器,SONY A7R是比較好的選擇,配上潛水殼就可以下海。並且利用轉換圈換上我NIKON全套的鏡頭,可以拍攝各種場景下的畫面,操作簡單,在潛水中有巨大的LCD可以保證「所見所得」。最主要的是可以在照相和攝像之間自由切換。
如果我是一個滑雪教練,應該會買GO PRO HERO這樣的機器,首先設備要高頻率的使用,才會釋放器材的價值。GO PRO可以解放雙手,機器小巧沒負擔,可以在運動中更好的控制自己,提供第一視角的畫面,很方便的把影片傳到SNS網站。但是作為非職業使用者,GO PRO不是高頻率使用的選擇。
$GoPro(GPRO)$ 今天晚上就要上市了,估值20億美金,看到雪球裡GO PRO的討論頁面比較熱鬧,正好我本人在潛水的過程中使用過GO PRO HERO,可以從用戶的角度談談自己的看法。
我除了潛水運動,還參與過青海湖環湖騎行,爬過雪山,平常每週在深圳慢跑幾次8KM。因為騎行磨損了半月板,所以滑雪對膝蓋磨損大的活動就沒有參加。我從7,8年前開始潛水,每年都有2~3次出國潛水的旅行,下圖就是今年在PALAU。
查看原图作為一個從大學時期就開始攝影的人,潛水的一個主要需求就是照相!下邊這張照片是在印度尼西亞的MONADO潛水用CANON G10拍攝,這個小魚在2CM左右趴在一個長在懸崖上的海鞭上,當時洋流很大,廢了很大的氣力才拍到這張照片。
查看原图
這是今年在PALAU用CANON G1X拍攝。
查看原图
查看原图
查看原图
查看原图GO PRO的功能是攝像為主,下邊這個視頻就是今年在PALAU用G1X拍的片段剪接而成,很多年前就一直在運營一個攝影網站,存了多年攝影的照片,但是因為服務商的問題,居然倒閉了!在微博我的相冊,還有一些潛水時拍的照片。
http://v.youku.com/v_show/id_XNjc1NTI0NTc2.html …
今年去ANILAO潛水的時候(下圖拍攝地),一起潛水的朋友在HK機場買了個GO PRO HERO 3 BLACK。因為他不會用,基本全程就是我在擺弄。除了在潛水地,通過電腦看視頻新鮮了一陣之後,回家之後再也沒用過了。
查看原图從大學時期使用CANON NEW F1手動,CANON G1數碼,後來的NIKON F80,F5,D70,D200,D300全套鏡頭還有各種其他微單鏡頭,我不屬於器材控。潛水多年一直沒有過度到單反就是不希望器材的負重讓潛水的樂趣打折。從我使用的設備,和對GO PRO的理解上,GO PRO HERO的使用場景非常狹小。因為GO PRO HERO是一個超廣角的攝像機,只能提供單一視角的拍攝(利於盲拍),機身雖然小巧但是操作不便,除了幾個按鈕和通過燈的顏色判斷機器的工作狀態,操作上基本就是抓瞎。通過WIFI連接iphone固然可以,但是如果拍攝的是1080i這種格式或者以上的,文件巨大,32G的卡最多也就拍攝1小時不到,在潛水的狀態下機器都會燙手。因為是盲拍,回來之後需要大量的後期剪接,在拍攝的過程中,也要保持機器的穩定,要想拍出好的影片難度很大。
查看原图(GO PRO的畫面變形極大,在戶外自然環境中不太明顯,但是在有豎線條的場景中,適用面很窄)
GO PRO適合需要解放雙手,並且單人的極限運動(跳傘,衝浪,滑雪,越野騎行),中國人天生膽怯,並且獨生子女從小被限制自由,這方面無法跟歐美相比。之前GO PRO的廣告就是一個人從大氣層的邊緣地帶跳傘回到地面,這除了說明GO PRO的質量好以外,如果非要從高空跳傘才用得上GO PRO是不是也說明應用面狹小呢。
從個人使用的角度,我會選擇帶攝像功能的「好相機」,我喜歡那種CDD巨大(CANON G1X, SONY A7R),機器小巧。如果可以換鏡頭,那就更好。如果我潛水再換機器,SONY A7R是比較好的選擇,配上潛水殼就可以下海。並且利用轉換圈換上我NIKON全套的鏡頭,可以拍攝各種場景下的畫面,操作簡單,在潛水中有巨大的LCD可以保證「所見所得」。最主要的是可以在照相和攝像之間自由切換。
如果我是一個滑雪教練,應該會買GO PRO HERO這樣的機器,首先設備要高頻率的使用,才會釋放器材的價值。GO PRO可以解放雙手,機器小巧沒負擔,可以在運動中更好的控制自己,提供第一視角的畫面,很方便的把影片傳到SNS網站。但是作為非職業使用者,GO PRO不是高頻率使用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