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antcast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6029

賣產品or賣身?旅遊社區的突圍之路

http://www.iheima.com/thread-43100-1-1.html
1.一條必由之路:從內容生產轉向產品銷售

除了今年年初被攜程收購的遊記APP蟬遊記,現在基本已經沒有單純的旅遊社區了,無論是PC端還是手機端,旅遊社區都或多或少開始涉足產品銷售,毫無疑問,這是一條商業化的必由之路。

螞蜂窩和窮游網這兩家從PC時代成長起來的旅遊攻略網站,產品線已經在最近兩年逐漸完善,它們提供酒店、機票預訂,以及自由行折扣產品預訂,等等。它們和多家OTA合作,OTA獲得訂單,螞蜂窩和窮游網獲得佣金。

這種方式效果如何?螞蜂窩CEO陳罡表示,螞蜂窩酒店預訂給OTA帶去的流量比OTA自身的流量高300%;窮游網COO蔡景暉表示,窮游網為Booking帶去的轉化率能達到8%到10%。

不過二者自身目前尚未盈利,陳罡預計螞蜂窩今年能夠實現收支平衡;有阿里巴巴投資的窮游網則表示不著急盈利。

移動端較有代表性的兩家——「在路上」以及「面包旅行」今年商業化的動作也很快。

在路上也有阿里巴巴的投資,原本打算為淘寶旅行的產品資源做一些精選及導流的工作,但是後來調整為自己直接對接供應商。在路上COO浦明輝表示他們仍然希望做交易的閉環,因此「淘在路上」這款銷售當地游產品的APP實際上是一個手機上的OTA。

面包旅行今年4月宣佈全資收購北京山水假日旅行社,其後推出自有品牌的自由行和半自由行產品,這種自成體系的模式也是一個嘗試的方向。

陳罡認為,2014年旅遊市場商品流通方式、供求關係已經發生變化,用戶需要個性化的產品,需要一站式的服務,旅遊社區要轉變為消費入口,完成消費決策。

2.以結構化數據為優勢是一個美麗的願望

旅遊社區最大的優勢是有UGC內容,但是這些內容如何有效利用並不容易。在採訪中,他們都表示自己有結構化數據,即能夠從海量的、雜亂的遊記中提煉出POI(point of interest),例如用戶喜歡去哪些景點、對某家酒店的評價如何等,這些提煉出來的POI不僅可以為其他到此地旅遊的用戶提供幫助,還使得社區自身可以針對這些需求提供更精準的產品。

可是一位旅遊圈人士接受採訪時很不客氣地評價稱,沒有哪家做到了真正的結構化數據。

從PC時代成長起來的窮游和螞蜂窩勝在UGC內容更多,陳罡認為,結構化數據第一要求有海量的UGC內容,第二要求有很強的語義分析技術、搜索技術。但是他們的痛苦在於,早期的UGC內容都是非結構化的,投入時間和人力重新數理是一個不小的工程。

反而是從移動互聯網成長起來的在路上和面包旅行,得益於手機天然具有的地點、時間等屬性,較為輕鬆地獲得了不少結構化數據,但他們的不足之處在於以圖片為主的遊記不夠詳細,有效的點評較少。

也就是說,旅遊社區們都希望借助結構化數據,將原有的遊記攻略內容與現在的產品交易結合,走出一條不同於OTA的道路,但是這條路並沒有那麼容易。

3.注意巨頭的垂涎之口

最後來看看另一種可能——被大公司投資或者收購。這當時不是憑空猜測,蟬遊記已經成為攜程旗下一員,螞蜂窩不久前也被傳言或被攜程收購,雖然這個消息被陳罡否認了,但是攜程對旅遊攻略社區期待很高卻是事實,再收購一家不無可能。

今年一季度的攜程財報會議上,旅遊攻略社區被作為新業務之一被攜程CEO梁建章提及。馮衛華領導的攜程攻略社區事業部是按照攜程內部「二次創業」思路成立的第一個獨立事業部,正是馮衛華不久前表示仍有興趣收購其他旅遊攻略網站。

除了攜程,百度、去哪兒等公司也在做自己的旅遊攻略社區。一位不具名的OTA從業人士認為,旅遊社區不僅可以帶來流量和訂單,更重要的是可以用大數據反過來做產品,旅遊信息及產品的一站式服務,以及用戶的點評互動,都是OTA所重視的。

浦明輝直言,大公司做旅遊攻略社區最大的不足之處,其一是該項目在內部可能得不到重視,其二是給用戶塑造的品牌認同感不夠,因此收購是很好的方式,巨頭在尋找機會,旅遊社區被投資併購可能性是有的。

上述OTA從業人士認為,獨立的旅遊社區的商業化轉型會越來越向OTA方向發展,可能會失去原來社區的本質,而且必然會面臨巨頭的競爭,所以「趁早抱大腿是有好處的」。

究竟最終誰要牽誰的手,誰要跟誰在一起?陳罡在採訪結束時評價稱,2014年是在線旅遊的分水嶺,更多的個性化旅遊產品會出現,投資大戲才剛剛開始。

來源:搜狐IT
作者:張睿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6029

Trending Artic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