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antcast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6029

【電商沙龍實錄】新零售時代的電商品牌生存邏輯

http://www.iheima.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21837

第一環節:嘉賓分享

優曼家紡創始人王文鋼口述:螞蟻如何戰勝大象?

今天的零售通路或者零售品牌,這兩種發展方向都存在著巨大的變革。隨著前兩天聚美的上市,再加上預期中的京東和阿里巴巴最近的上市,我們認為中國網路的零售通路已經差不多成形了,所以我們就從零售品牌入手做了優曼家紡。

我們從2010年開始做的市場調研,包括男裝、女裝、鞋帽、箱包、毛絨玩具,研究了一年半,最後發現老百姓的需求已經從外在的東西在往家裡發展,於是我們選擇了(家紡)這樣一個行業。

我們選擇家訪這個行業就是因為家坊這個行業很大,我們看到巨頭對市場的覆蓋和渠道的覆蓋都不嚴謹也不全面,所以有充分的殺入機會,我們用互聯網這樣快速突進的方法爭取了時間差,這兩年也爭取到了自己成長的時間和空間。

現在已經明顯感覺到巨頭在和我們打正面戰,我們選擇一開始不要先到正面戰場打,而是先把自己的隊伍做大,再回來,優曼家紡是按照這樣的戰略進行的。

優曼家紡走的是多品牌路線,那是因為類目不同,不同的類目會有不同的業務組成方式。比如說像大象,我們看到基本上這個行業的巨頭都是單品牌在跑,跑的很知名,而像我們的家訪包括服裝,包括大家知道的洗髮水,我們叫耐用生活用品,這個行業最典型的巨頭是聯合利華,零售行業比較能夠看得見的叫百利,我們這個行業是羅蘭,大家統統採取的是多品牌、多價格去覆蓋整體消費群,所以我們自己選擇的是多品牌、多價格、多用戶層。



【現場互動】

問:優曼家紡一直強調用互聯網包圍傳統,具體的打法是什麼?

王文鋼:從一般的零售企業角度講,你的供應鏈後端到前端,從你的基礎到表面,應該是由內而外的改造。前兩年大家都不知道優曼家紡,那是因為前兩年我們做的最重要的一件事是改造供應鏈,我們把一個傳統四件套爭取能夠做到最短七天更新,我們前兩年花了很大的力度去解決了這個問題,這點解決之後我們再把供應鏈週期縮短、把現金流做好。所以,優曼家紡前兩年一直在電商圈子裡算是個奇葩,我們說自己是做網絡零售品牌的,我們的效率比零售高,我們的盈利還是正向現金流,所以前兩年我們主要是用互聯網思維改造內部結構。

問:針對線下門店,有沒有比較大的戰略性的規劃?

王文鋼:傳統的零售通路業態就是商場、地面開店。但在今天有一個特別重要的關鍵詞,叫平效。目前在我看到的家訪、家居類目裡,跟服裝很像,去掉ZARZ平效特別高之外,其它的哪怕行業老大、老二平效都不是特別好。所以從我們的角度來講,我們更重視在線下跟用戶的溝通和體驗,我們並不注重它的銷售額,當我們跑到20億的時候,我們銷售的主要來源還是集中在線上,但也不排除在線下會看到我們。

樂寵創始人李元口述:毛利充足了才開始做電商

我叫李元, 我最早的時候是03年開始接觸這個行業的,那個時候我20多歲,我為什麼選擇這個行業?因為我從小就一直養貓狗,小時候養的貓狗都是流浪動物,那時候沒有純種犬的概念,2000年以後發現有很多國外純種的寵物開始在中國家庭中慢慢出現,而且伴隨消費能力的提升這個行業發展的也非常快。

真正創立樂寵這家公司是08年,我08年之前一直在做寵物社區,就是把當時養寵物的人集中到一個網站上,讓大家可以聊天、交友、分享一些養寵物的經驗。我最開始做的是樂寵連鎖店,寵物店又有零售又有服務,動物醫院主要是給寵物看病,另外還有零售,主要是賣寵物的用品,包括服裝、窩墊、牽引、狗盆,等等。

最開始有20家直營連鎖,這幾年我們已經轉型成加盟了,今年我們會達到4億多的銷售,其中90%已經來自於電商的線上銷售了。所以,我們一直定位為我們是引領寵物生活和消費的公司,而不單純是一家電商公司。

我說點兒我創業過程中的一些坎兒吧,我覺得這可能更實在一些。

我最開始做連鎖的時候為什麼做電商?是因為我發現淘寶體繫起來的時候,很多在線商品的毛利價格被衝擊的非常低,所以,我們在生產以及研發這些寵物用品過程中,因為我們非常懂寵物,而且我們團隊裡都是熱愛這個行業的,所以我們會對養寵物的需求開發出有意思的東西。而我們的OEM產品,能夠使我們的毛利增高,當我們有20多家連鎖直營店的時候,我自有產品毛利率可以達到50%,而且我線下的零售渠道,已經能夠做到有50%的產品是來自於OEM的銷售,毛利率達到40%的時候我才開始做電商,因為我的毛利率足夠充足了,已經有品牌了,我可以跟線下砸低價的商家競爭了,所以我才開始做電商。

做電商過程中,當時我們沒有做自己的垂直B2C平台,我們在大型商場開店的時候就發現哪流量大往哪去,我們就發現這種地方就適合開寵物店,電商也是一樣的道理。

【現場互動】

問:您有二三十家線下店,你們線下店和線上這塊以後的關係會怎麼樣?線下線上的產品是不是雷同?價格是不是一致?

李元:因為我們這個行業特殊,有服務又有零售,而且這個服務可以集中在一個店裡完成,比如一家動物醫院可以看病、可以給狗美容、可以洗澡,因為我們現在還是一個創業公司,當我沒有那麼大資源的時候,我可能會做O2O,或者利用線上的用戶資源跟線下的店進行互動,並且我可以通過加盟的方式拓展我的連鎖店,這樣我的成本相對比較少。我們這個行業特殊就是線下,我們認為未來我們這個行業可能會以社區店,給寵物服務為線下的一個典型代表,你會看到很多社區,會有專門給寵物服務的店,而零售會有高成本的衝擊、線上零售的衝擊,會逐漸往線下轉,所以線下會成為服務為主,零售為輔的局面。

天天網創始人鞠傳國口述:我們是電商先驅,但不是先烈

天天網是電商行業的一個先驅,現在還不是先烈。我們也是垂直電商行業的發起人和奠基人,因為我們帶動了很多垂直電商行業的發展。從99年到現在,我知道我們的同行倒下了上百家吧,我們現在還能活著,看似是個奇蹟。但其中也有我們的生活邏輯。讓用戶在使用中更加順暢,努力提高供應鏈質量。

我們網站最初建立了一個比較簡單的網頁,99年的時候,我找我們一個計算機系的師兄,用一杯二鍋頭搞定了它,用了四五個月時間給我們開發出了一個化妝品網頁,我們創立的時候噹噹有了,亞馬遜還沒有,亞馬遜是2000的時候建立的。化妝品嘛,以女生為主,當時我經常往女生宿舍跑,幹嘛呢?招代理,我們會印一些產品目錄冊,可以網上訂購可以電話訂購,靠這個我們第一年賺了100萬,第一桶金,幾個創業的同學一看這麼多錢,當時也很激動。

03年,我們進行了一些實體店的嘗試,我們在北京、天津、上海開幾十家實體店,實際這是最早O2O的形態,當時我們也算嘗試。到07年左右,我們認為電子商務是未來的趨勢,我們就把店都逐漸的關掉了,全部來進攻網絡銷售化妝品電商方向。

2011年年初,軟銀賽富也看好這個行業,他們也做了調研,給我們做了融資。現在,很多垂直電商倒下了,但這個市場我們還是比較看好的,我們也在發力想緊跟聚美的腳步準備敲敲鐘,這也是我們的目標。

【現場互動】

問:我做的是區域化的垂直配送的電商,酒類,您怎麼看這個項目?

鞠傳國:首先要建好你的物流團隊,本身酒類配送會更複雜一些,物流團隊我覺得是第一位的,因為其他的一般快遞公司送酒是很難的,酒仙網也是對快遞要求特別高。第二點是同城的營銷推廣,這塊要下一些工夫。第三,用戶體驗要做好一些,因為電子商務拼的就是用戶體驗。

大象創始人劉克楠口述:像小米一樣去做安全套

其實一個品牌一開始做起來需要三個因素,第一個就是它的品牌名,第二個就是它的VI,第三個就是解決方案。我們的品牌名就是大象,特別好記,所以我們開始做的時候從來沒有考慮過流量的問題,所有的搜索引擎去搜大象,我們永遠是第一個。我們的VI是特別年輕的綠色,因為我們的用戶群定位是18-25歲的年輕人。自從這之後,iPhone也出了綠色的手機,我覺得這並不是偶然的現象。

包裝也很重要,我們做這個包裝的時候就考慮傳統的安全套包裝很露骨很尷尬,但我們這個包裝就很有趣我們一開始定位的人群就是特別喜歡這種產品的人,對這個產品特別有發言權的一群人。

我們可能是中國唯一一家電商安全套全是我們的產品照片的公司。我們的產品分兩個方向走:首先我們推出一個產品,根據用戶的反饋快速的去迭代、去升級,我們下一代產品也會在這個月內上線。

除此之外,我們也做了很多有意思的事兒。這是前段時間跟拉勾網一起做的一個招聘,招聘安全套的體驗師,因為我們覺得我們自己用這個產品的時候,有的時候不太客觀,所以我們需要招專門的人來做這樣一件有趣的事情,這個事情不管是在各大媒體還是各種社會化媒體反響都特別強烈,這個活動讓當天拉勾的服務器爆掉了。

我們還做其它一些周邊的配件,因為有人說你們是在網上獨立銷售的,我想去便利店買買不到怎麼辦?所以我們就提供了非常非常多的方案。第一個是和襪子一起賣,這是我們在法國男人那得到的靈感,在襪子中拿出安全套是一個非常浪漫的事情。手機殼也是一個存儲安全套非常好的地方,如果你用我們的配件加上我們的產品,就能隨時隨地的用,也不用擔心買不到的情況。

其實很多人都問我們大象的目標是什麼,是不是要干掉誰誰誰,是不是要做中國的誰誰誰,其實我們的目標很簡單,就是和我們的用戶交朋友,因為我們大象最初靈感也是來源於用戶,就是我們朋友跟我們說他們用安全套現在非常不方便,有這樣那樣的痛點,其實只要找到用戶的G點的時候就能獲得成功。

【現場互動】

問:你們有沒有考慮到你們產品安全質量的擔憂?

劉克楠:我覺得這應該算是生產供應鏈這塊的問題了,其實我們做這種傳統產品,供應鏈是我們一個很大的挑戰,是我們之前沒有想到過的,所以我們採用的方法是跟世界最頂尖的工廠合作,我們跟日本和馬來西亞的工廠合作,我們的所有產品都是原裝進口的,在國外檢測了很多,包括拿到了很多國家的認證然後我們才能拿到中國來。

問:你們現在的物流配送是怎麼解決的?我看你們的用戶也覆蓋到全國範圍都有了。

劉克楠:對,全球還沒有覆蓋,全國已經覆蓋了。我們的方案有兩個:北京地區的用戶我們會用我們自己的人,包括我自己也會去送,包括我們同事也會去送,這是針對北京的用戶,因為我們在北京嘛。其它地區的用戶,我們都是通過第三方物流來配送的。

第二環節 【主題辯論】:自建垂直平台還是依賴成熟電商平台

甲方:自建平台 鞠傳國 劉克楠

乙方:依賴成熟電商平台 李元 王文鋼

鞠傳國:我認為自建垂直平台是對的,3點原因:1、自建垂直平台所有東西都可以自己把控。2、數據不會洩密、不會丟失。3、我的地盤我做主。

劉克楠:因為我們是一個單獨的品牌只有一個產品,所以入駐其它平台可能是直供的形式,我們賣出去完全是平台掌握用戶所有的行為、所有的數據,所以我們沒法跟他們要,他們也不會給我們,所以我們自己賣我們能比較清楚的知道我們的用戶是什麼人,主要是這個原因。

李元:我的觀點是這樣的,我覺得哪人多那去,我覺得自建平台感覺像是在沙漠裡的一個小山丘,而我們需要在綠洲裡找到我們的用戶,我覺得這樣效率更高,比如我們開一家連鎖店,我剛才講了在座的50%會養寵物,大型商場裡人很多,我在線上淘寶、京東已經很成熟了,所以我們要先在其它平台上做好,這是我的觀點。

王文鋼:我們都依賴於電商的渠道,我感覺跟傳統零售有個很敏感的詞,一般傳統零售選址會看這塊地是熟地還是生地,自建平台運營的成本、壓力太大,我們一開始作為零售商做產品起家的話,我們應該在現場有人氣的商場裡做自己的產品銷售。

我有點異議的是前面兩位講的自建平台對用戶的把握,從我們的發展經歷來講,我個人認為短期並不要求絕對的百分之百的用戶資料,因為最開始做產品的時候,或者做零售的時候,包括今天我們看到LV也不是知道他所有購買者的信息的,好的產品、好的品牌是最核心的,然後通過產品達到很可觀的銷售額,沒有規模、沒有利潤的不是好品牌,所以我們在做的是商品品牌、零售品牌,這點上我們完全依賴於更成熟、發展更快的渠道。

投資人觀點:

黑馬資本尹先凱:其實我覺得這個東西,要看你在品牌方面的能力怎麼樣,如果大像這樣,我覺得他品牌能力是比較強的,能形成很快口碑的傳播,我覺得自建平台是比較有利的,因為你如果能夠一開始把用戶掌握在手裡是最好的。但另一方面講,如果他不是這樣能快速形成傳播的單品,最開始起步的時候還是需要借助成熟電商,再到後來轉化到自建平台上,我覺得也是OK的,所以這是不同階段不同的策略。

豐厚資本吳智勇:我跟尹先凱保持高度一致,我甚至都不用再補充了,講的完全都是我想要說的,你要自建平台的話不是一個普通品牌上去就能做的,現在很多人借助一些平台還是因為要看其它平台的流量,你自己名字都不知道,做的宣傳營銷都不登錄你的平台的話怎麼會有流量有人購買呢?所以我覺得是階段性的,很多商家都是做到一定量的時候,除非像蘑菇街是迫不得已自己做了,反而做的這麼好,所以我覺得是階段性的,跟品牌能力也有關係。我們倆是一派的,現在是三派。

天圖資本曾凡華:其實我們投資人想法都是差不多的,還是務實的看待這個問題,如果你的引流能力很強完全可以做自建平台,當然咱們品牌做到一定程度的時候,完全可以自建平台做這件事。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6029

Trending Artic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