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個80後,借助互聯網的力量,用8年時間重新建構了最分散、最難以標準化的旅行社生意。他們是中國O2O領域的先驅之一,也有大把教訓。
五六年前,在戈壁的投資決策委員會上,蔣濤(戈壁合夥人)被問及一個富有挑戰性的問題:如果途牛成長起來,肯定是一家上千人或者幾千人的公司。就憑兩個剛畢業一兩年的小孩能管理這麼多人嗎?
蔣濤的回答是:「不知道!但相信他們有機會成長起來。」
投資人所謂的兩個小孩,是指途牛網的兩位「80後」創始人——於敦德和嚴海鋒。拿到戈壁數百萬美金A輪融資那年,他們一個27歲、一個26歲。在公司內部被同事們親切地稱為「老於」和「鋒鋒」。
其實,途牛後面再次引進投資時,投資人也曾因創始人過於年輕持有過同樣的顧慮,甚至還有投資人提議:是不是應該引進一位40多歲、經驗豐富的職業經理人更為妥當?
「有超強的學習力、執行力」,這是兩位年輕人給蔣濤的最直接感受。這點或許能從於敦德成功戒煙,嚴海鋒一年減肥40斤的生活細節中窺視一般。「男人要對自己狠一點,意志力強一點。」嚴海鋒爽朗一笑,堅決地喊出:我的下一個目標是再減肥20斤。
「兩個搭檔並非只是單純技術上的互補,更是性格上的互補。CEO於敦德理性謹慎、邏輯思維能力強,COO嚴海鋒富有激情,衝勁兒十足。」這點也是蔣濤相中的。「他踩油門,我踩剎車」。於敦德曾經這樣形容跟嚴海鋒的絕配關係。
就是兩位曾遭遇過質疑的旅行行業門外漢,把傳統旅行社的產品搬到網上銷售。並最終將1400多人的途牛公司帶到納斯達克。他們和聚美優品CEO陳歐在同一週內,躍身為中國為數不多的「80後」上市新貴。身在紐交所的陳歐敲鐘當天,還給嚴海鋒回覆微信鼓勁兒:「你們的股價要繼續挺住!」
經歷過在休閒旅遊行業的八年抗戰,兩位「80後」到底怎樣利用互聯網思維和方式顛覆了傳統旅遊行業?其間又遭遇哪些挑戰和困惑?
一、 流量不是王道!
要點提煉:
1、 垂直領域跟互聯網結合,潛力更大。
2、 入對行、踩准勢非常重要。
3、 流量為王不是絕對真理!但優良的互聯網技術不可或缺。
4、 用戶體驗差,再好的互聯網技術等於零。
5、 玩互聯網的人懂點金融不吃虧。
6、 學會將一分錢掰成兩半花。
7、 不甘當流量入口,盡快讓業務落地。
8、 流量入口不是最終的王道,最終的王道是在用戶大腦中形成的品牌和服務認知度。
途牛成立於2006年10月。當時機票、酒店的預訂已經在攜程、藝龍的帶動下完成從線下到線上的轉移。消費者還是以商務出行為主,個人遊還很少,因為價格比較高,很多人難以承擔。但於敦德判斷,隨著中國的消費升級,個人休閒旅遊是趨勢,且有足夠的發展空間。於敦德認定,垂直領域跟互聯網結合,可以發揮更大潛力。於是,便做起休閒旅遊方向的景點介紹和旅遊攻略社區,有點類似今天的螞蜂窩。
但當時社區模式根本找不到盈利點,半年後,途牛轉型到現金流較好的旅遊產品預訂平台,起碼他們能在旅行社提取交易佣金。對此,嚴海鋒認為:「我們選擇了非常好的進入時間。運氣要好,要踩對市場、踩對態勢。就像男怕入錯行,女怕嫁錯郎一樣。」
他們所謂的「預訂平台」,就是將旅行社的線路產品直接搬到網上銷售。途牛為旅行社提供展示平台,消費者和旅行社簽訂合同,錢支付給旅行社,途牛從中抽取佣金。「剛由社區轉型到賣旅遊產品時,途牛完全是旅行社代理商的角色,以旅行社名義簽協議,和消費者簽合同,走平台的模式。」當時,所有的服務由旅行社承擔,途牛概不負責。其實,和現在的去哪兒、淘寶旅行沒有太大區別,途牛隻充當旅行社的網上流量入口。
「流量為王」,似乎是自互聯網誕生以來的不二法則。於敦德當初對這四個字從未質疑過。先後在東南大學校園門戶——先聲網、博客中國、育兒網的多次從業經歷,讓於敦德成為不錯的互聯網產品經理,加上有共事多年的嚴海鋒在運營、市場方面的配合,拉流量應該是兩位「80後」的拿手好戲。他們也通過SEO、論壇、社區的推廣等各種渠道獲取用戶和流量。
憑藉不錯的互聯網技術手段,剛轉型不到一年的途牛網,已經能為合作旅行社帶來1000萬元左右的預訂額。但隨著預訂量的增加,平台模式開始暴露出一系列問題。「比如,在旅遊旺季,旅行社自己的客戶都服務不過來,對我們的客戶不是很上心,導致消費者體驗很差。」旅行社晚上下班早,早上上班晚,中午休息,週末不上班,收錢煩瑣。暴露出的種種問題,讓途牛的客戶體驗非常糟糕。此時的於敦德深刻領悟到:用戶體驗差,再好的互聯網技術也等於零。
這段時間,途牛遭遇有史以來最嚴重的資金短缺。總監級別的員工只能拿到基本生活費,更沒有差旅費可言。於敦德和嚴海鋒從朋友處湊集了幾百萬元填補窟窿。學金融出身的嚴海鋒,除了負責網站運營、市場推廣之外,還得四處奔波找投資。其實,身為COO的嚴海鋒一直兼著CFO的角色,負責融資。直到2013年年初,他們才有了噹噹網CFO楊嘉宏這位正牌的首席財務官。
屋漏偏逢連夜雨。尋找融資時正逢金融危機,旅遊市場又不景氣。從2007年10月份開始,嚴海鋒陸續拜訪各路投資人,屢遭閉門羹。很多投資人都不願意到偏僻的南京,因為當時的交通實在不夠便利。「當時還是很怕的。」嚴海鋒回憶。所以,他們深刻理解創業者將一分錢掰成兩半花有多麼必要。「我們的生活一直很拮据,現在連房子都還是租的。」
途牛最早期連呼叫中心都沒有,客戶服務部門的桌位上擺10個電話,兩邊各安排5個人接聽電話。後來,他們才找了個開源系統,花幾萬塊錢搞了一套簡陋的呼叫中心。用於敦德的話來講,設備相當土。「系統、硬件都很不穩定,有回音,容易斷線.」後來,他們還嘗試用IP網關的落地節省電話費。比方,從南京到上海,先走IP電話,從IP電話再落地到上海的本地固話網絡,這樣就不用支付長途電話費了。儘管最早的「互聯網+呼叫中心」模式做得不盡如人意,但預訂模式和已經上市的攜程、藝龍一致。
幸運的是,儘管在2008年下半年金融危機尚未結束,但途牛卻迎來了戈壁投資的蔣濤,並成功獲得數百萬美金的A輪融資。拿到融資後,他們終於有資金升級簡陋的呼叫中心,隨之而來的是訂單轉化率明顯提升。
他們感覺不能再當甩手掌櫃完全靠旅行社提供服務,必須自己服務客戶。於是,他們將原來的平台模式改成自營模式,嘗試「互聯網+呼叫中心+落地」的業務模式。即,就是途牛網不再單純當搬運工和旅行社的流量入口,而是採購旅行社產品,賣給消費者,消費者跟途牛簽合同,在游前、游中、游後的整個過程均由途牛提供服務。同時,設置線下服務中心,採取7×24小時客戶服務。「途牛網慢慢成為一家真正的在線旅行社,有自己的品牌,消費者找途牛直接簽單,途牛給予消費者產品和服務質量的保證。這時,他們的業務開始出現突破。」蔣濤回憶說。
2009年,業務落地之後,他們拿到DCM等近千萬美金的投資。有著充足的資金作為支撐,途牛網的發展速度明顯加快,當年的年銷售額實現300%的增長速度。
但是,當你完成商業閉環,所承擔的責任就不可同日而語了。於敦德發現,單純做互聯網時,他最多刪刪帖,或者解決下服務器宕機問題。可一旦深入到旅行行業,他發現會碰到各種細節問題需要處理。「比如,客人出行碰到航班延誤、錢包被偷、自然災害、撞船、飛機出故障、動亂、地震、海嘯等各種問題,都需要途牛幫忙解決。」現在,於敦德對各種類型的投訴已經可以倒背如流。
於敦德慢慢體會到:其實流量入口不是最終的王道,最終的王道是在用戶大腦中形成的品牌和服務認知度,這是比流量入口更前的東西。「重視流量,但缺乏品牌意識。」於敦德復盤時說。最早沒意識到品牌和服務的價值,主要投放效果廣告,直到最近這兩年,他們才重視起品牌廣告的投放。
二、 最難以改造的傳統行業?
要點提煉:
9、 學會跨境整合其他成熟領域的行業經驗。
10、 通過結算、用戶點評體系、投訴反饋等方法提升供應商服務質量。
11、 將工作流程系統化、標準化。
12、 通過強大的技術背景支撐,把複雜的非標準化產品變成標準化產品。
13、 鼓勵供應商開放庫存。
14、 用IT手段提升供應鏈效率。
15、 促進行業分工,企業一定要保持專注。
轉型自營模式之後,途牛和旅行社的服務範疇開始出現分工:旅行社主要負責本地的導遊服務,途牛負責游前、游中以及售後服務。
為此,業界很多人提出質疑:產品都是採購來的,自己沒有導遊、沒有領隊、沒有車,什麼都沒有,只有服務中心。途牛作為零售商,到底怎樣控制採購過來的旅行社的產品和服務質量?於敦德感受到,外界就差直接諷刺途牛是一家皮包公司了。
「這個問題就像蘇寧不生產電視,怎麼保證電視的質量?不是非得自己去生產,才能控制質量的。現在我們都懶得解釋了。」於敦德現在對把控供應商環節非常有信心。
於敦德他們從2011年開始學習和借鑑相對成熟的製造業、零售業、服務業等其他相對成熟行業的經驗,來改造傳統的旅遊業。這種跨界整合的方法確實不錯。比如,途牛吸納零售業的採購人員、製造業的質量工程師團隊入伍,和供應商一起開會,幫旅行社解決內部的供應鏈問題,對訂單管理流程和產品質量加以控制。事實上,蘇寧、沃爾瑪、國美等零售行業的不少人才跳槽到途牛網。
「我們原本覺得自己是一家互聯網公司,後來做著做著發現我們和零售品牌、製造業、服務業都有相似之處。」2011年,還沒搬到蘇寧總部旁邊的途牛大廈之前,於敦德在途牛討論商業模式、戰略方向時,越來越發現途牛和蘇寧有很多共通之處:都屬於零售品牌,需要採購上游的產品,需要打通供應鏈,需要把控供應鏈質量??
在服務流程體系搭建過程中,於敦德跨界學習製造業的流程和方式。比如,將訂單的生成拆解為多個細分步驟,從訂單詢問到接單、接出單通知書、回訪等,每個步驟都設專人負責。工廠式的流水線作業讓訂單管理的效率大大提高。
在服務質量控制方面,他們也有其他行業的天然經驗可循。第一,借鑑服務業的管理經驗,在付款環節加以控制,如果旅行社沒有按照國家相應的標準提供服務,導致用戶體驗下降,途牛會有相應的扣款標準。第二,就像實物電商搭建點評體系一樣,途牛有一套用戶點評體系和信譽體系,如果好評率低於75%的產品,將被迫下架。出於產品銷量考慮,旅行社都非常看中用戶的點評。
儘管有跨界經驗可循,但畢竟休閒旅遊行業又極具獨特性。行業標準化低、自動化程度低,這成為整個行業面臨的最大挑戰。用於敦德的話來講,旅遊行業的工作效率在過去二三十年沒有太大提升。小型旅行社沒有IT系統,只能通過一次次打電話詢問產品信息,或者用傳真、QQ、電話等工具溝通,效率極低。消費者旅遊前需要前往不同的旅行社對比產品、討價還價、比價,打電話過去諮詢旅行社又愛理不理,因為他們擅長的不是電話溝通,而是把客戶拉到現場進行營銷。多少年來,用戶一直在消費體驗非常差的狀態下預訂度假產品。
要改變這種粗獷的原始狀態,首先需要從旅遊產品上下功夫。相比攜程、藝龍的酒店、機票等標準化產品而言,休閒旅遊度假產品是複雜程度最高的產品之一,因為它賣的是打包產品,除了包含機票和酒店外,經常還包括門票、導遊、領隊、服務、車、餐飲等各種項目的打包。
面對如此複雜的旅遊產品,於敦德創業前五年的主要精力就是研究怎樣將它們從線下搬到線上,變成標準化的產品。用他的話來說,「做的事情都是怎樣更接地氣」。經過反覆嘗試和改進後,他們的系統能將產品劃分成三個維度:出發地、目的地、品類(比如,郵輪是一個品類)。三個緯度相互交叉組合,能構成不同的產品線,形成不同的價格,而且價格能動態變化。產品線不同,訂單處理的流程也不一樣。
途牛招股說明書顯示,其產品線由超過10萬個跟團游庫存單位(SKU)、超過10萬個自助遊庫存單位以及海內外超過1000個旅遊景區的門票構成。而途牛的系統能將這些產品線清晰顯示出來,包括對應的價格、當天的庫存狀態。所有的預訂完全可以通過系統實現,前台預訂完之後,後台會生成一個詳細的數據庫。毫無疑問,這需要強大的IT技術作為支撐。
至於每條產品線的價格信息如何實現動態變化,途牛網CTO 湯崢嶸(曾任阿里巴巴技術高管)做出過相關解釋。比如,從出發地北京去目的地馬爾代夫的某種休閒旅遊產品,該怎樣顯示價格?大部分電商網站的商品價格比較簡單,從數據庫或緩存中讀取就行,最多再加上打折促銷規則。而休閒旅遊產品較為複雜,因為不知道用戶出行日期,途牛一般會計算180天以內的所有價格。但每天還有不同的機票價格、不同的酒店和不同房型的價格。這樣,每個產品就會有上萬種組合,甚至超過10萬種組合,這還只是一個產品的價格計算。
途牛之所以能實時查詢到供應商的產品狀態、產品特色以及最新的價格信息,是因為他們的系統已經和供應商系統實現對接。「因為我們的規模比較大,很多供應商願意開放庫存。途牛南京總部和分公司之間、不同部門之間的信息都能保持同步,所有操作也都在系統中完成。」
在旅遊行業摸爬滾打七年時間,於敦德對一個問題一直感到奇怪:旅遊行業只有零售品牌,沒有產品品牌。這點不同於商品流通行業,「大家都知道蘇寧、國美是賣家電的零售品牌,海爾、海信是生產電視的產品品牌」。服務行業和旅遊行業一樣,缺乏產品品牌。所以,於敦德堅信:服務行業裡面一定需要分工,大家各司其職。
其實途牛剛創業時,中國的旅遊行業談不上任何分工,旅行社既做零售,又做生產。攜程旅遊就是典型的自產自銷,他們建旅行社,有龐大的線下團隊,有導遊、領隊等相關配套,比較重資產。再看其他旅行社之間,採取「聯合組團」的模式,由其中一家旅行社發起和提供服務,形成產品,而另一些旅行社只負責採購和銷售,傳統旅行社既是批發商,又是零售商。
這種無分工模式,導致的結果是:旅行社基本靠人脈銷售,靠開門店擴張市場;很少在產品上下功夫,產品老化嚴重,複製成風,缺乏個性化產品,很多時候靠低價策略取勝。
由於途牛這個零售品牌在旅遊行業滲透力的不斷加大,因而逐步促進了旅遊行業的分工。比如,途牛2013年的第一大供應商是一家名為「眾信旅遊」的民營旅行社,已經在A股上市,是中國最大的出境游運營商。
三、難點在高客單價低毛利率
要點提煉:
16、 賣高客單價的產品,不可能在兩分鐘完成簡單預定。預定流程需要精細化。
17、 賣高客單價產品,需要線上、線下結合來做。一定要開線下體驗店。
18、 高客單價產品,會做服務質量提出更高要求。
19、 賣高客單價產品,千萬不能忽視品牌廣告的投放。
20、 投「品牌廣告」和「效果廣告」要齊頭並進。
21、 讓品牌廣告通過電視視頻打入二三線城市。
「如果我們做標準化的品類,直接照著機票、酒店的方法搞就行了。難就難在我們做的是在網上賣非標的高客單價產品。」於敦德如是解釋途牛當初做零售的難度和特殊之處。
按照招股顯示,途牛度假產品的客單價高達4000~5000元,遠遠高於銷售機票、酒店、門票等標準品的其他在線旅遊公司。途牛是目前中國互聯網客單價最高的電商公司之一,也是生活服務領域客單價最高的公司。
「高客單價,意味著對途牛的品牌信任度提出了更高要求。另外,還需要通過線上和線下結合提供更優質的服務。」對此,於敦德有深刻體會。最早途牛升級完呼叫中心之後,轉換率就明顯提高很多。
意識到服務的重要性之後,他們嘗試開設線下服務公司。最初,兩位創始人比較謹慎,以特別低的價格收購了一家旅行社外殼,相當於收購了一個旅行社牌照,後來又連續收購了幾家。
當時很多人費解,問於敦德:「為什麼要搞線下服務中心?人家攜程、藝龍做在線預訂機票、酒店已經相當成熟,也沒搞服務中心,你們是不是燒錢?」
其實,於敦德和嚴海鋒對此也糾結過一段時間。「2007年時,儘管途牛一定要搞線下旅行社的路徑已經規劃好,但是具體什麼時間節點搞,確實沒考慮清楚。畢竟搞旅行社要花錢,收購之後能帶來多大業務量也是未知。」這是他們最為擔憂的。
當第一家旅行社正式落成之後,於敦德驚喜地看到效果,轉化率提高了30%。「當時的轉化率其實不高。從相對值上來講,應該提升了30%」。他們突然意識到,這錢花得相當有價值。
有了這次成功嘗試之後,他們又開設出境社。2010年之後,國家政策不斷放寬,允許旅行社開分公司,這對途牛發展相當利好。他們不再需要到每個出發地購買旅行社,只需要以較低成本開分公司即可,「成本節約非常多」。於敦德簡單算了一筆賬:「就算一個城市花20萬塊錢,這麼多城市也要好幾百萬元。」
關於服務中心的選址,業內又傳出各種質疑:為什麼每個城市只設一個點?為什麼不是像傳統旅行社一樣在交通便利的路邊設門面房,而是設到寫字樓裡?
當時,於敦德已經考慮得相當清楚。傳統旅行社設置路邊門麵店主要承擔營銷職能,即吸引客戶到來後推銷產品。而途牛沒必要設置成本昂貴的門麵店,只需要放在交通便利的寫字樓即可,因為服務中心主要承擔服務職能,負責客戶簽約、當地採購和供應商維護。
其實,最開始於敦德也想嘗試門麵店,還詢問過租金。打聽下來才發現,租門麵店門門道挺多,不光要支付租金,還得支付高昂的轉讓費。他們覺得這事沒必要。在交通便利、靠近地鐵的地方租上一間一兩百平方米的寫字樓,再免費提供茶水飲料、上網,每個城市搞一個據點就夠了。「比如,在南京搞一個新街口店就行了。搞20個店,實在沒必要。」
從2013年開始,途牛真正認識到高客單價的產品品類,對企業的品牌要求非常高,必須加大品牌投入。其實早在2009年3月,完成戈壁的A輪融資之後,他們已經開始在地鐵裡投放品牌廣告。這是途牛網投放的第一個品牌廣告。廣告畫面內容很容易讓人聯想到湖南衛視脫口秀節目《天天向上》中插播的阿毛和先生的《中華傳統禮儀課堂》。片尾響亮喊出「要旅遊,找途牛」的廣告語。
儘管廣告效果確實深入人心,但於敦德坦言「當時品牌形象塑造得不是特別好,因為有點山寨,而且片子的畫面質量比較差,沒法在高清電視上播放」。
至於到底有沒有必要打品牌廣告?途牛團隊當時也有過猶豫:「為什麼沒看到別的公司推品牌廣告,打了品牌廣告到底會不會有效果?」後來,聽一位朋友介紹說一家公司投放的品牌效果不錯,才願意嘗試。途牛應該是最早在地鐵裡面投放廣告的在線旅遊公司,因為嘗試效果不錯,後來又繼續投放。於敦德發現,後來驢媽媽、58同城、百姓網等也開始慢慢投放地鐵廣告。「有段時間,地鐵、公交電視上的驢、馬、牛挺多的。」他笑著回憶。
「在線效果廣告和品牌廣告兩條腿走路,這個蠻重要。」蔣濤稱。除了打品牌廣告之外,途牛開始加大在二、三線城市的滲透力度,因為電視是通往二、三線城市的最好選擇。「二、三線城市對電視媒體的品牌信任度更強。」現在,途牛除了有線上PC和無線預訂外,還專門設置了400多名線下旅遊顧問,就是為了提升高客單價產品的客戶體驗。
四、要盈利還是要市場份額?
要點提煉:
22、融資之後花錢,公司肯定是要虧。
23、在早期市場,考慮清楚想賺大錢還是小錢。
24、要掌控好盈虧節奏。
該不該盈利?是不是堅持虧損?於敦德曾經猶豫過。
儘管在線旅遊市場空間巨大,但隨著越來越多參與者的加入,競爭呈現白熱化。BAT出手頻繁,先後投資各種在線旅遊類公司,攜程也不甘下風,火速投資同程,又臨門一腳入股途牛成為基石投資者。在線旅遊市場的爭奪戰將愈演愈烈。
「融資之後花錢,公司肯定要虧。」於敦德承認,「在一個市場早期,想賺錢是可以賺到的,但要考慮清楚賺大錢還是賺小錢。你可以選擇現在賺些小錢;也可以選擇現在虧損,將來賺更大的錢。所以,在平衡好這兩方面的關係前,關鍵要判斷未來的市場空間。投資收益回報,不是以年為單位來計算,可能是以三五年甚至更長時間為單位來計算。」
「敢花錢,對心理的素質要求還是蠻高的。但要把錢花對地方,不亂花,其實有很大難度。」途牛在去年曾向《創業邦》披露其2013年第一季度實現盈利。對此,於敦德表示:「我們當時稍微有點動搖,一動搖,就賺錢了。你看後來的增長速度放慢下來,其實本來速度可以更快,但後來我們又開始虧損。這件事也證明我們是有能力賺錢的。」
「要向公眾去解釋賺錢、虧錢這件事情是有難度的。所有創業公司都會碰到一個問題:什麼時候賺錢?什麼時候堅持虧損?當規模還不足夠大時,如果選擇賺錢,未必是最好的選擇。」這次,於敦德意識到設定好盈虧節奏至關重要,應該避免中間大的起伏,造成團隊情緒波動。復盤時,他的觀點是:「2013年應該更早去做平台上的投放,沒必要那麼早盈利。」
蔣濤的觀點是:途牛距離盈虧平衡其實很近,這次盈利犧牲了增長速度。之後我們判斷,線下旅行社有3000多億元的市場規模,2013年,途牛才撬動了30億元市場,僅僅1%的滲透率。等做到10%市場份額時,盈利規模自然增加很多。」
最大股東DCM眼中的途牛:產品+服務=品牌
口述:DCM董事曾振宇
DCM是途牛最大的股東,是公司B輪融資的領投方,之後每輪融資我們也都全程參與。2009年,我們與途牛接觸時,公司還屬於比較早期階段,剛剛做完數額不多的A輪融資,正在由平台模式轉型到零售模式。團隊的規模也較小。
投資時,我們沒有刻意區分途牛到底是一家互聯網公司,還是旅遊公司。DCM的投資邏輯是看所要投的公司,是否迎合了消費者消費行為的轉變,是否提供了更好的服務,解決了消費者具體的問題。從我們投資的第一天起,途牛便以互聯網的思維和方式提供旅遊服務,這個一直沒有變化。當時線上、線下的概念還不流行,但途牛一直就是典型的O2O模式,線上引流量獲取客戶,再線上、線下結合提供服務。
投資之前,DCM也接觸過幾家在線旅遊類的公司,儘管大家各有特色,但我們最終還是落單途牛。因為在接觸過程中,我們發現團隊有長遠的戰略思考,同時非常專注,執行力很強。比如,在運營方面,會通過篩選供應商質量、制訂產品標準等一系列措施,從源頭上確保產品質量過關;在服務方面,他們制訂的從簽單到跟單、從客服再到客戶留言反饋等一系列服務流程都非常細緻,很好地完善了服務質量。可以說,他們在業務流程的梳理、用戶體驗等方面都做得非常好。
之所以投資途牛,除了看重團隊和執行力外,還有幾個根本的市場原因:第一,新一代的消費者在網上尋找和分享旅遊信息變得非常普遍,購買最終也將只是時間問題;第二,傳統的線下旅行社效率不足,陣營分散,後台的客戶和產品數據也都沒有整合,存在著巨大的整合和提升的空間;第三,隨著消費者收入水平的提高,休閒旅遊未來一定存在著巨大的商業機會。
其實,投資之前我們對公司面臨的各種挑戰也確實有一定顧慮。第一,公司在品類擴充、區域拓展上都存在著大量的工作和挑戰,團隊能否經受住考驗?第二,與酒店、機票相比,旅遊線路產品的複雜程度要高很多,特別是在客戶服務方面,公司能否在為客戶提供海量選擇的前提下,保證服務的可靠性和穩定性;第三,途牛作為在線零售平台,到底能否將品牌很好地植入到消費者心目當中。但最終的事實證明,團隊確實經受住了市場的考驗。
途牛團隊不但戰鬥力強,而且團隊協作性好,非常透明。並且公司所有的營業狀況等數據都對我們毫無保留,對DCM非常信任。以Hurst(DCM董事合夥人林欣禾)帶隊的DCM團隊成員也都在途牛的發展過程中積極為公司提供各種很多幫助。比如,幫助公司在各個階段引進合適的戰略投資者;幫助管理團隊招募包括CFO、BI負責人、市場負責人在內的各類人才。
就整個旅遊行業來說,攜程、藝龍、去哪兒、途牛已經上市,同程的發展速度也相當快。當然,短期內的競爭肯定存在,但從長期來看,這依然是一個高速成長的市場,現在整個在線旅遊行業,仍然屬於比較早期階段,線上對線下的滲透率依然非常低,大概只有7%左右。所以說,每家公司都還有非常大的成長空間。未來10年或者15年,消費會追求更高的旅遊頻次、更好的旅遊體驗、更完善的售前售後服務。對途牛來說,公司還處在發展的早期,面臨著巨大的市場機遇。未來的挑戰是在全國擴張時,如何為消費者提供更豐富的產品選擇的同時確保優質和穩定的服務,並在這個過程中,持續提升自己的品牌知名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