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cpleung826.blogspot.hk/2014/04/blog-post_28.html
25歲恰恰是許多年輕人生命中的黃金年齡,正好是他們開創自己的新天地的最佳時期。而對那100名被挑選出來的年輕人來說,亦是如此。他們擁有相同的機會去爭取成功。而唯一不同的在於他們是如何使用他們的智慧。
止凡不知道大家距離65歲還有多遠,是否像40年前被挑選出來的研究對象一樣只有25歲呢?餘下來的時間打算怎樣利用?當自己到了65歲時希望是什麼樣子呢?你今天的決定絕對可以改變你自己的未來。很多時候,看遠一點,計劃遠一點,時間會變得比以前多,還記得時間的「相對論」嗎?
此文章首次在 2008-4-23 發表於「取之有道」。
後記:
當日這篇文章所發布的時間還是在金融海嘯發生之前數個月,不知道金融海嘯對這群老人家的退休生活有否大影響,止凡相信可能經過2008年金融海嘯之後,可以「安享晚年」的老人家比調查中的5%還要少呢。
很少有這樣長時期的調查數據,足足經過了40年之久,大家可以幻想一下連當年負責進行調查的人員都已經變得很老甚至死去,能夠成功完成這樣的調查報告的確不簡單。因此,我們更加應該好好珍惜其帶給我們的一些啟示及提醒。
65歲時你的生活會如何呢?相信與今天的生活一定有很大的不同,至少不可能像今天那樣靠工作賺錢生活,介時你的身體不會像今天一樣有魄力,就算你想工作都不容易繼續找到工作,你能改變生活的能力將會近乎不可能。
無錯,人到退休之年,想做點事都不太容易。幸運的是,就算你今天是人到中年,你還有20年以上的時間。如果你是「80後」,就有30多年,如果你是「90後」,即剛出來社會做事不久,還有40年呢。了解自己有這麼多年的時間,好好計劃人生的話,你的晚年生活絕對可以繼續精彩,大家可以看看華人首富李嘉誠、股神巴菲特、影視巨人邵逸夫等人,他們人過60還有極之精彩的生活。當然,他們是巨人,每每成為世界的焦點,但作為小人物,就不可能精彩生活過60嗎?
香港人及台灣人都太忙碌了,每天好好計劃的多是工作,即是人家的生意,花這麼多時間去處理的這盤生意不是自己的,就算你處理得如何出色,到你退休之日,公司都會找別人來取代你。在忙碌工作的同時,不妨花點時間照顧一下自己的人生,可能是發展一盤自己的網上生意,可能是研究物業及股票投資組合,甚至是一門個人興趣,好像攝影、養魚、出海之類,這些都是在退休之後仍能繼續的精彩人生。另外,在這裡講過超過100遍的「財務自由」,持有足夠多資產永遠在生錢去養活自己,65歲時你定必比其他人快樂,亦能走進調查中5%的群組內。
﹣﹣﹣
文 / 止凡,香港『取之有道』部落格主筆,多年來發表過許多的好文章、好提醒,擁有許多忠實讀者。
據一份調查顯示,美國目前有80%的65歲以上的人,靠政府和社會救濟生活。而只有5%的65歲以上的人,無需再為生計而奔波,能夠安享晚年。
這項研究是由美國銀行家聯盟組織實施的。40年前,他們挑選了100名25歲以上的身體狀況良好的年輕人,對他們進行跟蹤式的調查,一直到他們65歲。
這項研究是由美國銀行家聯盟組織實施的。40年前,他們挑選了100名25歲以上的身體狀況良好的年輕人,對他們進行跟蹤式的調查,一直到他們65歲。
25歲恰恰是許多年輕人生命中的黃金年齡,正好是他們開創自己的新天地的最佳時期。而對那100名被挑選出來的年輕人來說,亦是如此。他們擁有相同的機會去爭取成功。而唯一不同的在於他們是如何使用他們的智慧。
止凡不知道大家距離65歲還有多遠,是否像40年前被挑選出來的研究對象一樣只有25歲呢?餘下來的時間打算怎樣利用?當自己到了65歲時希望是什麼樣子呢?你今天的決定絕對可以改變你自己的未來。很多時候,看遠一點,計劃遠一點,時間會變得比以前多,還記得時間的「相對論」嗎?
此文章首次在 2008-4-23 發表於「取之有道」。
後記:
當日這篇文章所發布的時間還是在金融海嘯發生之前數個月,不知道金融海嘯對這群老人家的退休生活有否大影響,止凡相信可能經過2008年金融海嘯之後,可以「安享晚年」的老人家比調查中的5%還要少呢。
很少有這樣長時期的調查數據,足足經過了40年之久,大家可以幻想一下連當年負責進行調查的人員都已經變得很老甚至死去,能夠成功完成這樣的調查報告的確不簡單。因此,我們更加應該好好珍惜其帶給我們的一些啟示及提醒。
65歲時你的生活會如何呢?相信與今天的生活一定有很大的不同,至少不可能像今天那樣靠工作賺錢生活,介時你的身體不會像今天一樣有魄力,就算你想工作都不容易繼續找到工作,你能改變生活的能力將會近乎不可能。
無錯,人到退休之年,想做點事都不太容易。幸運的是,就算你今天是人到中年,你還有20年以上的時間。如果你是「80後」,就有30多年,如果你是「90後」,即剛出來社會做事不久,還有40年呢。了解自己有這麼多年的時間,好好計劃人生的話,你的晚年生活絕對可以繼續精彩,大家可以看看華人首富李嘉誠、股神巴菲特、影視巨人邵逸夫等人,他們人過60還有極之精彩的生活。當然,他們是巨人,每每成為世界的焦點,但作為小人物,就不可能精彩生活過60嗎?
香港人及台灣人都太忙碌了,每天好好計劃的多是工作,即是人家的生意,花這麼多時間去處理的這盤生意不是自己的,就算你處理得如何出色,到你退休之日,公司都會找別人來取代你。在忙碌工作的同時,不妨花點時間照顧一下自己的人生,可能是發展一盤自己的網上生意,可能是研究物業及股票投資組合,甚至是一門個人興趣,好像攝影、養魚、出海之類,這些都是在退休之後仍能繼續的精彩人生。另外,在這裡講過超過100遍的「財務自由」,持有足夠多資產永遠在生錢去養活自己,65歲時你定必比其他人快樂,亦能走進調查中5%的群組內。
﹣﹣﹣
文 / 止凡,香港『取之有道』部落格主筆,多年來發表過許多的好文章、好提醒,擁有許多忠實讀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