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佔領國會第11天,330凱道大遊行倒數前2天時間:3/28 10:00AM地點:總編輯辦公室
「三三○凱道大遊行」前五十一個小時,商周編輯室針對服貿議題展開第二波辯論。
另一頭「大象」出現了。
「房間裡的大象」(Elephant in the room)指大家看到卻刻意不談的事。上一期,我們分享了編輯室內「尋找大象」的激辯過程,找出隱身在「反服貿」背後,民主、世代、中國、財團等議題。這天,我們發現,「香港化」是反服貿的另一頭大象。
爭論一:蘋果與橘子,怎麼比?
有人先談到在太陽花學運現場,看到「台灣不要成為下個香港」的標語,總編輯郭奕伶問:「台灣香港化,是反服貿者心中的憂慮嗎?」
「是!」編輯吳廷勻說,「不少網路上討論、靜坐現場大家都會談到這個論述。」
「台灣跟香港,是蘋果跟橘子,體制完全不同,怎麼能拿來比?」編輯副總監曠文琪提出質疑。
「對啊!台、港人口差三倍,產業結構和政府體制都不同,差異這麼大。」有人提出。
兩地差異這麼大,為什麼許多人看到香港,就聯想到台灣?
爭論二:是中國化,還是全球化?
有人看到經濟面:「是貧富差距擴大,房價、物價變高,生活品質變糟。」
「但貧富差距全球都有,而且很難分辨它是中國因素,還是全球化因素。」副總編輯劉佩修說。
「可是中國因素加速、加大了香港的這個趨勢,」主筆田習如回應。
有人看到社會面,廷勻說:「當兩岸權貴的利益結合,讓社會階級差異更大,香港化,就是加速階級化。」
還有人看到文化面,「簽了CEPA(內地與香港關於建立更緊密經貿關係的安排)後,香港電影人北上拍片,港片消失了,」記者康育萍提出,「劉德華就感嘆,現在是香港電影最低迷的時候。」
「這是得了便宜還賣乖,賺人家的錢還抱怨,」數位內容編輯部總編輯王之傑回應。
政治面也被提出來,「中共在九七回歸前就喊出一國兩制、垂範台灣,它要做給台灣人看,所以香港是台灣的一面鏡子,」習如說。
一位記者提到,在《明報》前總編輯劉進圖疑因反中報導遭人砍傷後,他的香港朋友就問說,「你們台灣人都不怕嗎?」因此,香港化還包括新聞自由的惡化。
原來,每個人眼中看到的「大象」長相都不一樣。
爭論三:以商逼政,會有效嗎?
「大家最擔心的還是以商逼政吧?」有人丟出疑問。
「今天台灣人民會站出來,就是因為這不光是經濟問題,還有政治因素在裡面,你不能把政治兩個字蓋起來,只是不斷告訴我經濟會變得多好,」記者林俊劭說。
「這有什麼好怕的?台灣人怎麼可能讓中國統治?」佩修回應,「你看光一個服貿就這麼多人上街頭……。」
「是啊,就是因為這裡面有恐懼嘛!」俊劭說。
「台灣人是務實主義者,不會拿錢就投票,看學甲就知道,」佩修說,中共以契作買學甲虱目魚,但學甲人選總統時多數還是把票投給綠營。
「不要以為經濟力量可以買到政治認同,國民黨時期買票買多兇?結果還不是被推翻了?台灣人是很有智慧的,」之傑補充。
「在我所知道的世界歷史當中,只有越開放越民主,從來沒有越封閉越民主;從來只有獨裁國家害怕民主國家,沒聽過民主國家害怕獨裁國家!」主筆楊少強強調。
既然不用怕,為什麼「香港化」會是話題?又為什麼有不少香港人喊出「移民台灣」,且採取實際行動?
香港與中國在二○○三年簽訂CEPA,十年間,香港發生什麼事?它們會發生在台灣,抑或不可能?
為了看清這頭「大象」,《商業週刊》採訪團隊決定兵分兩路,一隊飛往香港記錄庶民的聲音,一隊鑽研香港十年的經濟、民生數字。
在歷史的關鍵時刻,我們用微觀與宏觀,發現真實的香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