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antcast
Channel: RealBlog - Feed - 湯財文庫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6029

第13種錯誤:價格已反映預期 一念間

$
0
0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5165cba0101hrp5.html

彼得林奇曾提到對股價的12種最愚蠢(最危險)的錯誤認識:
1、股價已經下跌這麼多了,不可能再跌了;
2、抄底買入,你總能知道什麼時候一隻股票跌到底了;
3、股價已經這麼高了,怎麼可能再漲呢;
4、股價只有3美元,我能虧多少呢;
5、最終股價會漲回來的;
6、黎明前總是最黑暗的;
7、等股價反彈到10美元時我才會賣出;
8、我有什麼可擔心的,保守型股票不會波動太大;
9、等的時間太長了,不可能上漲了;
10、看看我損失了多少錢,我竟然沒買這只大牛股;
11、我已經錯過了一隻好股,我一定要抓住下一隻;
12、股市上漲,所以我一定是對的。股市下跌,所以我一定是錯的。

 

我認為還有第13種錯誤更為致命也更為隱蔽:價格已反映預期。

 

有的投資被腰斬再腰斬,但很多人一直呆在裡面不出來;而有的投資翻倍再翻倍,很多人一直準備但從未買入。我一直很好奇其中的原因。這並不能用研究不夠來解釋,因為很多老手也未能倖免。我認為最核心的原因是大家「誤認為」價格已反映預期,從而犯了允手指的不作為錯誤。

 

「價格已反映預期」其實是有效市場理論,但很多價值投資者卻從未察覺。因為這和我們觀察到的很多現象很吻合。比如重大政策或公司定期報告公佈前的幾個小時,股價就有反映,我們不得不承認「消息人士」其實比我們有優勢;再比如利好或利空消息公佈後,股價卻常常反向運動,即所謂的「利空出盡/利好出盡」。

 

「價格已反映預期」最可怕的地方在於讓人對自己的判斷產生懷疑,進而喪失信心,而信心對投資者是極重要的。久而久之就變得非常在意市場(短期漲跌)的反應,即使研究再深入也要尋求市場和其他投資者的認同,這從每個股吧或論壇裡都充滿了焦慮的投資者中可見一斑。很多人能做到不為股價短期的漲跌所動,但卻常常關注某一時點(比如定期報告公佈)的價格和市場觀點,就是這個原因。

 

「價格已反映預期」導致的最可能的結果就是鴕鳥政策,即什麼都不做。對任何事件,市場上總是能找到正反兩種聲音,而且看起來都很有道理,各種名人大V也指天發誓自己決不可能錯。於是我們就一等再等,看著持有的股票一跌再跌,看著計劃買入的股票一漲再漲。

 

要避免其實也很簡單,明確它是有效市場理論的東西並加以拋棄。買入和賣出都依據自己的研究來做決定(不要關注短期股價,尤其不要在意論壇裡的各種觀點),並用一個稍長的時間來驗證操作正確與否。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6029

Trending Artic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