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耀英在五十四歲時,選擇切入塑膠鏡片領域,花近三十年時間為大立光打下了手機鏡頭世界第一的根基。
為了大立光的接班人,林耀英也等了超過三十年,這個人,就是他的二兒子,現任執行長林恩平。
高雄醫學大學醫學系畢業的林恩平,在二○○六年,四十六歲時才進入大立光,四年後接任執行長。他二○一○年六月上任以來,大立光股價成長超過一‧七倍,市值整整增加近一千二百億元,去年營收、稅後淨利、每股稅後盈餘(EPS)都創下上市以來新高,寫下比父親當家時期還亮眼的成績單。
今年五十四歲的林恩平,長相、眼神與林耀英神似,父子兩人個子都不高、體型偏瘦,同樣在年近四十七歲,人生職場大改變:一個選擇創業,從廠長變老闆,另一個則從小兒科醫師,成為股王執行長。
棄醫從商的林恩平,接班以來就像個「小林耀英」,落實父親「工作即生活」的態度,每天八點上班,晚上九點、十點才下班,同樣奉行「走動式管理」。每天到地下二樓的研發部門辦公,時不時走出來,和工程師討論產業、技術問題,甚至連員工的私人生活都關心。
然而,林耀英的大兒子林恩舟,從淡江大學畢業後就跟著父親工作,一路從基層做起,後負責業務,即便現在擔任董事長,卻從未代表林耀英出現在大眾面前。
個性不羈又反骨抗命讀醫科,不願走安排好的路
比起哥哥林恩舟待在大立光三十多年,弟弟林恩平則是個空降部隊。
「那時候大立光正準備上市,林耀英來找我談,看有沒有什麼合作機會,他就有提到,兒子都不回去,他很苦惱,公司找不到專業經理人。」即使過了十多年,工研院電光所光電元件與系統應用組組長朱慕道,提起當初和林耀英聊天的過程,仍印象深刻。
林恩平,既不懂光學技術,可能連工廠都沒待過,又排行老二,為什麼讓強人老爸苦等三十年才接班?
「他們兄弟倆小時候,林耀英就很喜歡林恩平,他像爸爸、鷹派作風;林恩舟則像媽媽,比較溫和,是鴿派的。」一位曾任大立光的資深主管說,大哥林恩舟雖然一直跟在父親身邊,但行動不太方便,又虔心修佛,因此,個性強悍又會唸書的弟弟林恩平,一直是林耀英心裡最中意的接班人。
林恩平聰明、又得父愛,為何四十六歲才願意回家接班?
林耀英喜歡林恩平強悍如他的性格,但也因為這個特質,林恩平拒絕父親安排好的人生道路,決定走上從醫之路。
林恩平曾說,當年爺爺認為全家就他最會唸書,希望有個孫子當醫生:「我就糊裡糊塗去考。」但這句「糊裡糊塗」背後,其實是一個十七歲少年的叛逆決定。
一位與林恩平有超過三十年交情的人士透露,其實,早在林耀英創業前,就希望林恩平將來從商,學習管理知識,「高中分組的時候,他爸爸就要他選丁組、大學念商科,他比較叛逆啦,堅持選丙組,想讀醫科。」
高中時的林恩平並不想照著父親安排的路走,他也常因為貪玩,被嚴厲的林耀英訓斥,「印象中,他爸真的滿兇的!」
正因為天生強悍的性格,林恩平敢於違背權威的父親,跑去當醫生,選擇做自己。林恩平當醫生時的生活作風,卻也透露出他個性不羈且精明的一面。
一位過去與林恩平熟識的醫師說,當年大家口中的「阿平」很會做生意,他的小兒科診所一個月營收可破百萬,更喜歡在工作之餘,和三五好友聚會、喝酒,為人十分海派。「以前一個禮拜一、兩次,大概晚上九點多就會接到他(指林恩平)電話,要我們直接上診所二樓……,酒都買一大堆,根本不可能喝得完。」
一心期盼兒子回家工作的林耀英,父子倆常為了接班問題起衝突,林恩平幾次也曾酒後吐真言,跟朋友說,「不想回去被看不起,因為他爸爸對他印象不好,都會罵他愛玩,管東管西,要他診所收一收回去,他就不爽啊。」
據瞭解,林耀英、林恩平父子關係一度緊張。二○○○年左右,大立光爆發一位副總級員工帶走公司內部機密資料一事,在大立光內部引起軒然大波,林恩舟為了此事曾到診所找林恩平商談應對辦法,也不敢讓父親知道。
強人老爸要定他傳子不傳賢,機密才不怕被挖走
一位曾待過大立光的光學界人士透露,那位副總級員工先後跳槽到同業、還自己開公司做塑膠射出成型,被大立光一路追著告,「那是當時林耀英心裡的痛。」
這次事件背後,也是林耀英一直希望林恩平回到大立光的重要原因之一。
「這行跟廚師一樣,不是什麼高科技,是高技術,可能三分靠食譜,七分人為判斷,為什麼同樣的菜大家都會炒,它的就是比較好吃?火候怎麼控制、鹽怎麼配,這些都要實際多炒幾次才知道。」光學工業同業公會前任理事長許玄岳形容。
換句話說,光學元件是一項「考驗手感」的行業,大立光能比其他光學同業強,就是因為它的光學元件「食譜」設計得比別人好、工廠裡工人的手感訓練得比別人紮實。
尤其,當手機鏡頭耀升到五百萬畫素、八百萬畫素以上,一根頭髮直徑百分之一的差距,就會影響成像結果,如何克服這些細微變化,全是大立光的營業機密。
因此,傳子不傳賢,避免機密外流,成為林耀英的首要考量。唯有如此,才能將大立光成功的秘方,永遠留在自己手上。
這個思維,也反映林耀英的用人哲學。
林耀英曾經說過,大立光能一直做到技術領先,首要關鍵就是不挖角,即使一個資深師傅,需要花至少十年養成,但,用高薪搶來的人,有一天,也很可能會被更好的待遇吸引,既然如此,還不如用一張白紙。
不只經營團隊,連基層員工,大立光都謹慎挑選。林耀英長媳、曾任大立光董事長特助兼財務總管的高芳真就在她的博士論文中提到,「大立光徵才,並不偏好高學歷,反而喜歡同樣是台中人,或在當地唸過書,耐得住寂寞、忠誠度高的人才。」
唯有如此,才能從源頭避免員工洩密。早期,陳世卿就是大立光第一號技術人才,由他親自帶兩個徒弟,從頭開始學,其他像模具設計、加工等部門,也是由從基層做起的師傅,再帶一、兩個子弟兵,這些人,枝開葉散,都已是大立光的核心幹部。
一位光學廠主管級人士說,「我們以前模具部門課長,在大立光待了十三年,有時候我問他:『這個問題怎麼解決不了?不然你以前在大立光怎麼做?』他回一句:『不知道。』怎麼可能不知道嘛,結果他說:『我只懂我做的部分怎麼做。』」
大立光層層分化光學元件的製作方式,讓每個部門都無法瞭解其他部門的工作,讓每個離開大立光的員工,無法一窺大立光技術的堂奧,使得大立光被台中光學產業視為一個神秘的黑盒子。
一位大立光前員工就說,如今在大立光內部,掌握關鍵技術、懂如何從無到量產鏡頭的,只有少數高層,其他人只是按標準化的食譜分工,「你就負責單一工作,只懂這個,即使被挖走也無所謂。」
對照林耀英的用人思維,林恩平雖然毫無光學經驗,就像一張白紙,但他身上流著林家血統,林耀英看著他,彷彿就像是看到年輕時的自己,林恩平更是一個同業怎麼挖也挖不走的終極接班人選。
行事低調卻強悍為擴廠告御狀,沒打交道得罪鄰居
為了培養林恩平這張白紙,林耀英的確不惜花上十年的時間。
一直不願意到大立光上班的林恩平,人生在二○○三年有了大轉變。
據瞭解,當時因為SARS(嚴重急性呼吸道症候群)風暴、診所生意不佳,加上他曾酒後吐露家世背景,被台中地方黑道盯上,險遭勒索,才索性把診所賣出,赴美攻讀商管碩士,準備回到大立光接班。
為了讓醫學背景出身的林恩平,回到大立光能夠有戰功,大立光在二○○五年左右投入研發製造醫療用內視鏡;之後,林耀英又讓林恩平擔任新事業、製造隱形眼鏡的星歐光學董事長。
一直到二○一三年,大立光交出EPS七十一.六元的歷史新高紀錄,林恩平十年內從一張光學白紙,到大立光股價突破一千四百元紀錄的股王執行長,他的確展現出其過人的學習能耐。
但林恩平接班後,個性與作風卻比父親林耀英更加低調。
他被外界稱為「Mr. No comment」(不評論先生),把父親信奉的精神:「不要說大話,just show me(只要做給我看)。」加以放大。即使知道外界對大立光很好奇,仍堅持只在每年股東會上現身。今年,乾脆讓媒體碰了個軟釘子;在大立光的媒體春酒上,向所有記者道歉,「你們寄給我的訪綱,我都有認真看,但真的看不懂……,我們沒有你們說得那麼厲害。」拒絕所有專訪邀約。
從一個浪子醫生,變成股王執行長,林恩平現在幾乎切斷了與過去醫界友人的聯絡,但作風轉趨低調的他,個性強硬依舊,甚至比林耀英還有過之而無不及。
沒有商界與光學產業人脈包袱的林恩平,去年六月,趁著總統馬英九參訪大立光,為了擴廠問題而告御狀,說政府既然希望廠商鮭魚返鄉,就應該協助解決土地取得問題。股王發威,馬英九當場允諾。
但,大立光看上總部旁的土地,卻是一塊商業用地,並非工業用地,無法直接蓋廠房。
林恩平除了努力向政府要地,還親自走遍中彰投看地,他也曾感慨,「每當掮客打電話給我,說某某地方有塊地,要不要去看一下,我一聽地址就知道在哪裡,因為早就看過了。」更透過要好的台中民進黨人士找地,可說是用盡苦心。
台中精密機械科技園區廠商協進會理事長江進助就說,大立光平時很少跟園區其他廠商互動,他也沒遇過林恩平,如果今天大立光總部旁的那塊地,真的被拿走,「我們九十幾家廠商會很反感,有受騙的感覺。」不排除到台中市政府陳情、抗議。不過,大立光總部旁土地變更一事,似乎有了轉機。
江進助表示,目前,台中市政府已決定在原商業用地上,加列部分工業用地,開放廠商建廠,但會不會給大立光使用,都還不知道。
為了己利,林恩平的強勢,不惜得罪周邊像台中精機、上銀科技等大企業,他更槓上同業、甚至是潛在客戶三星電子。
對外敢殺像鬥雞為己利槓同業,連潛在客戶三星也告
去年一連三場,由他帶頭髮動的專利戰,打破台灣光學界四十多年來的和諧氣氛。去年九月,大立光以侵犯營業秘密為由,控告同業先進光電,指四位離職員工是先進光派來的「內鬼」,疑似竊取大立光自動化製程技術,跳槽敵營後,還拿去申請專利,一併求償十五億二千萬元。
這筆天價賠償金,幾乎是先進光資本額的兩倍,「它這樣做,等於是在對外界警告,你不要來動我的人!」一位光學界人士觀察。
「他(指林恩平)個性很殺,像一隻鬥雞……,我們雖然是競爭對手,以前董事長和林耀英在公開場合還會碰面,交流一下意見,現在他們第二代上來,完全沒聯絡。」一位玉晶光內部人士直言。
現在大立光,已逐漸進入第二代接班的局面,對外的策略、談判,由林恩平扮演過去林耀英的角色;對內的技術研發,陳世卿選定了他的親姪子黃有執,歷練各個製造部門,一路培養上來,也是為現在大立光的技術長。
林恩平與黃有執,就像是第二代的林耀英與陳世卿,成為未來大立光的「新接班組合」。
股王大立光的接班學,第二代正式浮上檯面,而林耀英為大立光打下的接班地基,則已經佈局到了第三代。
曾經是大立光董事長特助,擁有大立光二‧七四%股權,身價逾五十億元的林耀英長媳高芳真,在二○○七年寫完論文便離開大立光。
現在的她,正陪著林耀英的孫子在光學技術強國日本留學唸書,「以林耀英的思考邏輯,光學技術與市場變化最重要的指標就是日本,所以他讓第三代直接到日本留學,等於直接從光學宗主國培養起人脈。」一位曾跟過林耀英的光學界人士分析,當初林耀英會選擇切入手機鏡頭市場,就是拜來自日本光學界的情報資訊之賜。
有關林恩平過去的經歷,以及決定回大立光接班原因,本刊曾兩次求證林恩平,希望能得到他本人回應。最後,大立光僅回應,「管理階層的私人事務與本公司營運無涉,故不予評論或表示任何意見。」
醫界出身的林恩平,在光學產業是個外來者,他當執行長三年多,大立光股價、獲利雖創歷史新高,但這些卻是林耀英時代就打下的根基。八十四歲的林耀英摸了一輩子的光學鏡片,大立光能有今日的局面,就是他二十七年前看到塑膠鏡片崛起,奠定了基礎。
林恩平至今只有不到十年的光學經驗,當未來光學產業出現重大技術趨勢改變,林恩平是否有林耀英般的「光學手感與眼光」,做對決定,才是真正的考驗。
【延伸閱讀】接班3年多,寫下三張亮眼成績單
1.7倍:大立光股價從512元漲到1,405元,成長逾1.7倍
1,200億元:大立光市值從686億成長到逾1,882億,整整多出近1,200億元
破3高紀錄:大立光去年營收、稅後淨利、EPS刷新歷史新高紀錄
註:股價、市值統計區間為2010/6/14至2014/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