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的流量來自移動互聯網終端,「激戰」將越演越烈。但船票並不好拿到,「跑馬圈地」時期,則要最大限度地擁有客戶。
不過,一個現實的問題是,70%的流量來自移動互聯網終端,但從全行業看來,自移動互聯網終端的收入不超過10%~20%,其商業模式並不清晰。在PC端,最主要的盈利模式是廣告,在移動端,移動廣告也被視為最主要的盈利模式。
無論是手機,還是手錶,甚至衣服上的紐扣,只要是移動中的事物,都有可能成為信息的媒介,這不是想像,而是離現實並不遙遠的展望。
以手機為例,根據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CNNIC)發佈的第33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截至2013年12月,中國網民規模達6.18億人,互聯網普及率為45.8%。其中,手機網民規模達5億人,繼續保持穩定增長。
這也意味著,移動互聯網的「激戰」將越演越烈。
向移動端遷移
對於PC向移動端遷移,騰訊網副總編輯趙國臣深有感觸。從其內部數據顯示,移動媒體的新聞聚焦在幾百條上,在PC端的是長尾的新聞比較多一些。單條新聞在移動端在半個小時或1個小時的上升速度,可能10倍於PC。
「所以可以看到,就是同樣一條新聞,它在PC上的點擊和在移動上的點擊完全不是一個量級的。」趙國臣說。在此背後,則是移動互聯網的「快速發展」。
談起移動互聯網,幾年前或許還停留在一個神壇上,但這仍不阻其近些年發生的巨大變化。2010年,隨著四大門戶在微博領產品上的「搏擊」,沉默大多數隨時表達的選擇無疑使得移動互聯網漸成為一種生活方式。
截至2013年3月,搶佔先機的新浪微博註冊用戶數達到5.03億人,整體運行算比較到位;騰訊微博發展同樣迅猛, 騰訊擁有近7.5億人的QQ註冊用戶,3億人左右的用戶。
從PC端向移動端遷移的過程中,拼的是創新速度。2011年,騰訊公司為智能手機提供即時通訊服務的免費應用程序——微信,截至2013年11月註冊用戶量已經突破6億人,其成為亞洲地區最大用戶群體的移動即時通訊軟件。
2012年,傳統互聯網巨頭,如騰訊、360、盛大等傳統互聯網公司瞄準移動互聯網,進軍移動互聯網,部署各個節點,製作手機移動客戶端,捆綁用戶,都在全力搶佔移動互聯網入口。
2013年,各大巨頭紛紛調整架構,梳理業務重心,爭相佈局入口、平台、生態。阿里巴巴入股新浪微博和高德地圖,百度收購PPS視頻業務和91無線,騰訊戰略投資搜狗等。
在此大趨勢下,互聯網企業佈局移動互聯網的熱潮一發不可收。
比如阿里巴巴發力推動電商用戶與流量向移動端遷移,騰訊擴展微信支付生態圈,奇虎360強化在移動互聯網核心應用的投資與戰略佈局等,其目的都是為在移動互聯網時代搶佔更有利地形。
「在這場遊戲中,少了誰都不行,各家都在尋找入口的船票。」互聯網分析師葛甲認為。
激戰移動互聯網媒體
在業內人士看來,船票並不好拿到,但「跑馬圈地」時期,則要最大限度地擁有客戶,並使客戶能對其產品形成習慣性的使用方式,在諸多服務產品中,移動互聯網媒體成為大多諸侯轉戰移動互聯網的一個切入口。
新聞客戶端正是借助移動互聯網的發展浪潮和智能手機的快速普及,以其隨時隨地的新聞閱讀方式、實時的新聞推送、豐富的資訊信息和新型的互動社交成為移動互聯網時代主要的大眾媒體。
新浪與騰訊也正是借助微博與微信在移動互聯網的優勢佔據了市場的先機。
而 「千年老二」的搜狐選擇了「大平台+全服務」的「彎道超速」戰略,核心就是以新聞資訊的剛需為切入點,在實時新聞的基礎上打造訂閱平台,引入數百家報紙雜誌與眾多自媒體人入駐。
有數據顯示,2013年年底中國手機新聞客戶端用戶規模達到3.44億人,同比增長48.3%,環比增長9.2%。手機新聞客戶端在中國手機網民中的滲透率達到60.4%。
2013年中國手機新聞客戶端活躍用戶分佈方面,搜狐新聞客戶端、騰訊新聞客戶端、網易新聞客戶端分居前三位,活躍用戶佔比分別為31.2%、29.4%和27.6%。
用戶習慣的改變使得這些企業思考,如何適應移動互聯網報導模式轉變。
「從根本上說,我們過去10年與傳統媒體一樣,只是一種互聯網的報紙,每天也是按照編輯的意願去推薦,只是,我們在新的事件發生的時候,可以再把它放上去,或替換一條,從思路上,與傳統媒體並沒有什麼區別。」趙國臣說。
如此,門戶網站60%~80%的內容都是來自傳統媒體。
「但未來的互聯網媒體,尤其是移動互聯網媒體將會生產出大量的內容,包括網民生產的內容(UGC)。」 趙國臣表示。騰訊新聞的數據顯示,傳統媒體的稿件佔比由過去的60%左右(2012年),2013年已經下降將近15%,到40%左右。
這部分內容則來是自媒體的內容。
騰訊主導的是一些精品內容,包括娛樂、體育、科技、財經方面的報導;搜狐新聞客戶端的媒體和自媒體總數超過6000家,其中自媒體已超過3000家;新浪的自媒體認證雖出師未捷,但作為國內最早的自媒體平台,其集聚了國內規模最大的名人群體、意見領袖與草根大號,其依舊具有較大潛力。
但關於移動媒體的生態圈,各家都在從數據中尋找科學的依舊。搜狐高級副總裁方剛認為,一個成熟的自媒體平台包含三個要素,即用戶能產生新的內容、內容能分發、內容能商業化。
但打造自媒體的整套商業模式並不簡單,搜狐花了一年多時間在新聞客戶端門類領域中探索了個性化推薦的自媒體生態。目前,內容的生產是新聞客戶端引入了搜狐媒體、合作媒體、自媒體等不同內容來源,並抓取外網內容、不同地域的內容推薦給用戶。
騰訊則在2012年建立了一個大數據項目,覆蓋整個OMG。這個項目包括數據團隊,如算法分析、語義分析、產品、後台開發、交互體驗等。比如,看過某篇文章的人,還看過什麼?熱文推薦,並非按照點擊排行,而是按照個性化方法去計算,這個標籤包括文章的熱度,其在10分鐘之內的上升速度,時效性、新鮮度、地域性等40多個方面去衡量。
「從內容的生產,到內容的處理、編輯,到內容的輸出和傳播,這三個環節都必須發生一個非常大的變化,才能夠接入這個新技術時代,未來10年,我們可能要在這方面加強。」 趙國臣表示。
掘金移動互聯網
事實上,經過一兩年的沉澱,各大巨頭會在今年開始爆發,包括PC端、移動端,新聞,新聞APP等。
以自媒體為例,新浪已經式微;騰訊雖不願將微信打造成自媒體平台,但是其把戰略佈局的重任交給了新聞客戶端,並選擇了一條與搜狐新聞客戶端截然相反的差異化道路,以期實現突圍;網易悄然打通了新聞客戶端和易信公眾平台。
無論戰局如何,但在移動互聯網市場進入高速發展通道中,各家都會以不同切入口跑馬圈地,因為這個領域的想像空間是無限的。
數據顯示,2013年中國移動互聯網市場規模達到1059.8億元,同比增速81.2%,預計到2017年,市場規模將增長約4.5倍,接近6000億。
以優酷土豆為例,移動端目前對總流量的貢獻超過50%,日視頻觀看次數超過3億次,同比增長超過1倍。移動營收在總營收的佔比達到10%,而上一季度,在移動端的營收貢獻佔比僅為3%。
亮點之一是優酷移動端視頻播放量增長迅猛,這與「外購內容+自制節目」的內容生產鏈不無關係,其出品的《曉說》、《侶行》等獲得廣泛社會認知。
優酷土豆集團娛樂中心副總裁李黎說:「未來的中國視頻網站將會產生更多因用戶需求而產生的互聯網自制節目,我們隨著逐漸的摸索和努力,引領了節目的趨勢。」
盛大遊戲2013Q3手游收入已佔總收入的13.6%。
不過,一個現實的問題是,70%的流量來自移動互聯網終端,但從全行業看來,自移動互聯網終端的收入不超過10%~20%,其商業模式並不清晰。在PC端,最主要的盈利模式是廣告,在移動端,移動廣告也被視為最主要的盈利模式。
但目前,移動端的廣告也剛剛發力
2013年,優酷土豆率先推行多屏戰略,來自移動端的廣告佔比迅速提升,截至2014年1月,來自移動端的廣告在總廣告收入的佔比超過16%。
百度2013財年第四季度和全年未經審計的財報顯示,來自移動業務的營收,在四季度總營收中的佔比首次超過20%。網易的移動端安裝量增長非常快,但在整體廣告收入中還不具有重要性。
不過,葛甲認為,受制屏幕小等客觀條件,廣告在移動互聯網中是需要重塑的,「傳統」的模式的空間並不大,「移動互聯網剛剛開始,要談盈利模式,還為時過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