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antcast
Channel: RealBlog - Feed - 湯財文庫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6029

警終止調查天匯造市梁振英放生恆基

$
0
0
2014-03-13  NM    
 

身兼恆基地產副主席的全國政協常委李家傑,上週二出席兩會會議時,當著全國人大委員長張德江的面前,主動炮轟香港大學民意研究計劃總監鍾庭耀,更建議另起爐灶進行民調,以抗衡不利北京及梁振英政府管治的民調結果。李家傑態度之「勇猛」,令不少政商界人士私下猜測背後政治原因。本刊得悉,恆基地產豪宅項目天匯涉嫌托價造市案,警方追查三年多後,原來在梁振英政府治下已靜悄悄地終止調查。政界人士懷疑,這是李家父子自梁振英上場後,不斷向對方示好的回報,李兆基家族向梁振英俯首稱臣之說,已甚囂塵上。

李家傑向鍾庭耀發炮的消息傳到香港後,中環議論紛紛。一名政界人士稱:「李家傑舊年喺北京鬧後生仔專搞對抗,令人覺得有啲奇怪,今年再向鍾庭耀高調發炮,好明顯係有啲政治任務要完成。」他認為,現時低民望是梁振英死穴,李家傑狠批港大民調,客觀上是替梁拔除一口眼中釘,其動機惹人疑竇,他著記者追問警方調查天匯造市案的進展,或能協助解開謎團。本刊上週四向警方查詢,警察公共關係科延至本週一才回覆,發言人稱「警方經調查及徵詢律政司意見後,認為證據不足以支持提出刑事檢控」。記者追問警方何時結束調查,發言人卻拒絕透露,只回覆「無其他補充」。這宗一○年被揭發、轟動全城的打老虎大案,原來已悄悄落幕。

商罪科警司被調職

有知情人士近日向本刊透露,「我聽聞一位曾負責調查天匯案嘅陳姓商業罪案調查科高級警司,調查期間發現咗啲『敏感嘢』,但佢後來被調職,唔排除有人想刻意放恆地一馬。」據悉,該名高級警司被調任至觀塘「環頭」,不再調查該案,現時臨近退休。案件○九年揭開序幕,恆基推售港島西半山干德道豪宅天匯,其中極高層六十八樓A室複式單位創出七萬一千二百八十元全球最高呎價紀錄,但翌年六月恆地證實廿四個單位僅四個完成交易,其餘二十伙撻訂收場,包括天價單位。警方懷疑有人造市托價,遂展開調查,七月十四日高調採取行動,商業罪案調查科出動近百探員,往恆地總辦公室檢走大批文件,並帶走十多人協助調查。警方調查工作一直持續進行,傳媒亦不斷揭發案件疑點,如恆基容許無限期押後交易,買賣雙方口徑前後矛盾,外界均預料距離刑事起訴不遠了。然而,記者翻查前年七月至今的報導,發現梁振英政府上場後,天匯案恍似忽然消失於空氣中一樣。一直負責匯報調查進展的運輸及房屋局,高層官員未曾向立法會及公眾交代事態發展,執法及檢控部門亦無任何行動。

曾梁政府態度迴異

相反,曾蔭權政府曾指若發現有人造市,必定出手跟進,時任警務處長的鄧竟成更向傳媒揚言:「不會放過任何涉案人。」直至前年一月特首選舉期間,時任運輸及房屋局局長鄭汝樺書面回覆立法會議員質詢時,仍稱商業罪案調查科仍對案件進行深入調查,並從不同角度考慮事件有否涉及任何刑事成分。不過,鄭汝樺這番言論已是政府最後一次公開表明警方仍在調查天匯案。兩個月後,梁振英擊敗唐英年當選特首,政治形勢驟變,也是警方處理天匯案態度出現重大改變的關鍵因素。民主黨前立法會議員李永達亦引證此說法,前年年中他曾就天匯案私下向相熟官員瞭解調查進度,「(官員)話仲查緊,嗰陣係曾蔭權(任期)尾嘅時候,差唔多五、六月,嗰陣都未close file。」

四叔主動捐地交心

面對天匯危機,李兆基父子不斷向梁振英伸出橄欖枝。向來作風低調的李家傑,自九八年出任全國政協後,過去十五年出席兩會鮮談政治,反而向傳媒多講熱愛的茶道和佛經,惟去年三月進身為政協常委前,他忽然高調批評香港一些青年只懂「搞對抗」,直斥舞動英國旗的年輕人「豈有此理」,並且質疑佔領中環行動是「想攬住香港一齊死,心態唔好」,可見今年狠批鍾庭耀並非偶然。李兆基去年七月及九月亦公開批評佔中,去年二月更主動提出捐地予政府建資助出售房屋,以及十一月邀請核心「梁粉」蔡涯棉出任恆地(中國)投資董事,凡此種種,均被視為向梁營「跪低」的行徑。政界人士分析稱,特首選舉戰梁唐對決,香港傳統四大發展商表明全力支持唐英年,李兆基父子更是唐的提名人,但梁振英低票當選特首後,新世界鄭家純極速轉軚站台支持,長實李嘉誠堅持跟梁營「對著幹」,新地郭氏兄弟因官司纏身自顧不暇,備受天匯案困擾的四叔,自然投鼠忌器,大局已定下被迫改弦易轍。曾蔭權年代對天匯案避而不談的李兆基,去年七月三日晚上出席新聞行政人員協會晚宴時,主動為天匯「造假托市」大喊寃枉,直言「好事當壞事」,似為警方終止調查天匯案作出預告。立法會議員何俊仁終於開腔批評警方對終止調查的解釋缺乏公信力,「成件事表面資料係高度可疑,但竟然出到嚟係咁嘅結果,好難有說服力,令人相信警方做過認真、公正、客觀嘅調查,俾人印象都係放生老虎。」恆地發言人本週二回應本刊查詢警方終止調查天匯案及李家傑對民調的言論,均指集團無任何評論。

鋪路染指政協常委

政治上全面靠向梁振英之前,李家亦早已經營北京官場的關係,中港兩地同時靠向當權派。「四叔」李兆基一直希望家族成員可進身政協常委,眼見長實李澤鉅、新世界鄭家純已霸位,數年前,四叔父子便積極向做過常委的人收風請教,李家傑亦有連串動作向北京示好,如先在○八年成立「百仁基金」,成員中不乏紅二代,他們的父母輩都有政協背景,例如:前常委張永珍之子鄭建山、前常委楊孫西之子楊華勇;而具份量的政治局常委張高麗女婿李聖潑、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馬雲都是成員。百仁基金成立之初,李家傑一度指該會不談政事,怕被利用成為爭選票平台。但梁振英當選特首後,百仁基金便表態支持政府改組五司十四局。現任會長、理文造紙太子爺李文俊亦表明反對佔中。吹雞紅二代之餘,李家傑四年前又孖住神秘發跡的地產商許榮茂,成立「新家園協會」,協助大陸新移民融入香港,李家傑捐款一千萬元。協會會員由成立之初一千五百人,激增至目前五萬人。協會標榜「一條龍」服務,背後原來得到港府跨境資助,因其賬目顯示不少項目例如在內地搞的中英文及技能培訓等,獲公帑資助共逾千萬元。四叔一家向來跟副總理劉延東關係友好,劉出任統戰部部長時,李家傑是統戰部管理的中華職業教育社副理事長。○八年,四叔和李家傑同獲清華大學頒授名譽校董,獲劉設宴祝賀。李家傑前年以新家園協會監事會主席的身份訪京,亦獲劉接見,足以反映他的人脈關係不遜於其他富二代。

中策組秘密民調明益自己友

李家傑高調向鍾庭耀發炮,有「左王」之稱的中央政策組首席顧問邵善波,以及行政會議成員張志剛隨即合奏和應,形容港大民調不科學,被利用作政治包裝。不過,本刊綜合獲得的文件及民調機構負責人爆料,中策組每週委託機構進行的秘密民調更具爭議,不但規定不能向受訪者披露由中策組委託,問題又具誘導性等。綜合各方消息,今年中標的機構正是邵善波曾任總裁的一國兩制研究中心,該中心現任總裁則是張志剛。本刊獲得兩份文件,發出日期分別是一二年五月及一三年十二月,頁首標明RESTRICTED TENDER(侷限性投標),根據政府的招標規定,只有受邀機構才能獲得標書。內容則顯示中央政策組邀請民調機構入標,提供電話意見調查服務,但並無講明訪問的議題或題目。

突改變招標條件

兩份標書最大的分別是,前者的服務期限為半年,並將民意調查分為經濟、社會及公共政策三個範疇,標書列明每個範疇均設有獨立合約,受邀機構可選擇只入標某一範疇或全部入標,換言之,中策組的秘密民調每年共分為六份標書。但自梁振英上任特首、中政組改由邵善波出任首席顧問後,秘密民調的招標條件卻大幅改變。另一份招標文件顯示,民調服務期限由半年改為一年,今年三月一日生效,且不再劃分民調範疇,亦即過往由最多六個民調機構負責民調,改為單一機構全部負責。消息人士稱,今年包攬中策組所有秘密民調的,正是由梁振英創辦的一國兩制研究中心:「研究中心旗下有間香港民意調查中心嘅公司,專門負責做民調,但佢哋規模細,接咗中策組嘅合約之後,惟有外判部分民調工作俾坊間嘅私人公司做,講到明要簽保密協議。」就在這敏感時刻,本刊上月廿四日便拍得邵善波、張志剛、中策組全職顧問王卓祺及基本法委員會委員劉迺強,晚上約七時於中環「陸羽茶室」飯局,四人前後腳步入餐廳,個多小時後又先後離開,非常神秘。雖然中策組每年耗近九千萬公帑,但本刊向中策組查詢中標機構的身份及合約價格等問題,中策組卻拒絕回覆。本週一記者到一國兩制研究中心位於中環中銀大廈辦公室,向中心總裁張志剛查詢是否中標,張未有承認或否認:「我哋唔會答我哋啲client嘅嘢。」有曾參與中策組秘密民調的學者踢爆,政府設計的問卷非常不科學,要求亦非常離譜。「佢要求唔可以向市民披露民調受中策組委託,但佢設計嘅問題又有引導性,結果市民打去大學投訴,但校方唔可以披露受政府委託,試過好多次食死貓。」事實上,中策組民調偏頗早有前科,三年前便爆出該組委託中大做民調,其中一條問「財政司長曾俊華應否就預算案引起爭議而辭職下台?」,又曾問「李柱銘是否漢奸?」、「陳方安生是否忽然民主?」等。該學者指中策組自行制定問卷內容,不容許受託機構修改,收集的數據又規定不可以作學術研究,版權全屬於中策組,學術機構淪為如直銷公司的電話中心,故多間大學都拒絕入標。

違民調公開原則

被點名批評的香港大學民意研究計劃發言人兼助理總監彭嘉麗承認,曾收到中策組不定期的電郵邀請投標,但該中心從未入標。她解釋該中心接受委託前有多項條件,包括完成民調後須公佈結果,設計問題及撰寫報告時須有百分百自主權,以及調查完成後與委託人共同擁有資料的版權,「不過(中策組的)tender內容同我哋嘅service policy有明顯conflict。」她又指自去年七月書面拒絕中策組申請後,再無收到招標通知。曾踢爆中策組就「李柱銘是否漢奸?」等問題進行民調的立法會議員涂謹申認為,中策組有明益自己友之嫌:「如果係搵一啲智囊去做民調,我就覺得好危險,因為社會對佢哋嘅信任都好低,或者特別要將金錢利益輸送俾佢。」他又認為政府應對外公佈相關資料,作為最起碼的監察。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6029

Trending Artic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