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2-27 NM
股神畢菲特旗艦上市公司巴郡(Berkshire Hathaway),持股金額最高股票,包括IBM、可口可樂、美國運通等,每年派息,巴郡現金流強勁,某一年找不到大型投資目標,隨時出現水浸。畢菲特非常鼓勵巴郡持有的公司派息,但巴郡卻不派息,他甚至許下有生之年不派息的豪言。畢菲特對派息的矛盾,是一個探討派息真正意義的課題。
畢菲特認為上市公司作出派息決定前,應考慮三個現金用途,依重要次序是:一、現有業務上再投資。例如投資生產設備、打進新市場等,目的是提升競爭力;二、收購。如果現有業務上投資不夠吸引,管理層可考慮收購,量度指標是收購應提升每股盈利;三、公司回購。想無可想,管理層可考慮回購股份,但須定下清晰指引,例如巴郡定下市賬率120%為回購水平。換句話說,畢菲特認為派息不是公司現金的最佳用途,管理層決定派息與否,是一個相對於其他現金用途的判斷。畢菲特提出另一個方法代替派息,是股東沽出部分巴郡股票,這方法好處是豐儉由人,金額多少因需要而異,不影響其他不需要現金的股東。畢菲特不派息另一個技術原因,是股息收入金額全算繳稅,而沽股票只計算盈利部分。
同一句話,由不同人說出,份量不一樣。以上不派息的理由,由三四線公司管理層說出,投資者覺得是藉口,公司現金流可能有問題。畢菲特對派息的看法,變相是告訴投資者,現金留在他手上,回報高於留在投資者手上,而他的五十年往績,是最實在證據。投資者買巴郡股票,接受巴郡不派息的現實,其實是向畢菲特的判斷投下一票。投資者願意為畢菲特做的事,不代表願意為其他人做。投資者大都期望公司派息,這態度反映幾種不同情緒。首先,公司連年錄得盈利,但拒絕派息,投資者必定懷疑公司現金流的真確性。相反,派息是無花無假,投資者心態是,有息派,不一定是好,但無息派,一定是不好,派息牽涉投資者條氣順不順。其次,部分投資者需要股息的現金收入,尤其是大股東。誠哥年薪五千,每年股息收入以億計。單靠薪金,不少上市公司大股東不夠錢使。畢菲特堅持巴郡不派息,一個他不會張揚的原因,是他本人不等錢使。畢菲特目前處理財產最大挑戰,是有秩序地把財富分配至不同慈善用途,突如其來的股息,只會增加煩惱。可是,對大部分人而言,派息影響投資者的開心指數。
最後,投資者歡迎公司派息,關係到信任。說得白一點,投資者不完全相信現金在公司手上,回報比在自己身上高。畢菲特三個派息前提,牽涉管理層主觀判斷,投資者對管理層判斷的信任,決定投資者對公司派息的熱切程度。投資者對管理層信任程度愈不足,派息期望愈高。管理層決定打進新市場或增加產能,這些決定牽涉風險,如果是錯的話,為所有投資者帶來損失。當派息是管理層必須考慮的現金使用方法,代表著一種制衡。假如打進新市場和增加產能的決定,影響派息金額,管理層須三思,因為永遠存在不冒風險的選擇。投資者寫給畢菲特一張空頭支票,但世界只有一個畢菲特。近年,我覺得畢菲特對派息態度靜靜地在改變。畢菲特提出三個派息前提,排第三是公司回購股份,兩年前巴郡五十年來首次回購,雖然金額不大,也令人意外。即是說,畢菲特也遇到找不到合適發展或收購機會的情況。畢菲特八十三歲,交棒時刻已近,投資者對他的信任,會否無條件投射到他的繼承人身上,是一個疑問。畢菲特在交棒前,放寬派息限制,可看作為繼任人製造多一點抖氣空間。投資者接受畢菲特偶有失手,但對繼任人的接受程度是未知數,派息可當作為一個投資者關係的緩衝區。五十年不做的事也有可能變,我相信畢菲特敵不過收息族的聲音,交棒前宣佈巴郡開始派息。
蔡東豪 Tony Tsoi
現任上市公司精電國際行政總裁,他曾任職投資銀行,在《信報》以筆名原復生撰寫財經專欄,對投資及求知有無限渴求,習慣早上四時起床寫作找樂趣。http://www.facebook.com/TONYTONGHOOTSO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