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antcast
Channel: RealBlog - Feed - 湯財文庫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6029

光伏行業產業鏈分析 大笑江湖

$
0
0
http://xueqiu.com/8164715230/27424059
我們從光伏產業角度出發,尋找最具有價值的投資標的, 從國家的政策也能看到,國家對整個光伏行業有了很大的扶持,包括上網電價時間延長至20年到大幅調高了光伏電站規劃目標,從最早的「十二五」規劃,一直到2015年國內累計能超過35G,到2020年就要達到100GW,國際上面整個光伏的複合增長率大概在58%多,中國發展起來非常迅猛,達到279%多。中國的市場要不然不啟動,要啟動就快速成為國際的第一。目前光伏產品轉換率提升,入市門檻得到提高,單晶硅產品轉換率不得低於20%,多晶硅不得低於18%,薄膜產品轉換率不得低於12%,但這裡面如果除去政府補貼的話,真正盈利的還沒有,但政府補貼力度強大,使得金科、隆基等硅片廠家做到了補貼後的盈利,一般來講硅片製造商的毛利率能夠達到13%以上即可盈利(含補貼)。而現在整個產業鏈上那一塊有投資價值呢,我個人的看法是一:光伏電站運營(電站運營含自建加外購兩種,建設加運營,利潤率前五年大概在15%以上左右,外購電站前五年大概利潤率為12%以上),二是電站建設,建設完畢後立刻賣掉,像航天機電、中利科技等平均的利潤率在13%,還有就是逆變器,光伏逆變器生產成本低、技術成熟、產品性能穩定的供應商少,逆變器毛利現在25%左右,但長期面臨價格下滑、淨利潤不穩定等原因,如果逆變器廠家不做其他的話,一般不會出現長線大牛,這裡國內的陽光電源做的不錯,但公司本身估值不低。再其次電站總包(epc)屬於包工頭,淨利潤在5%—8%,雖然賺的不多,但不需要國家補貼的情況下能夠賺錢就非常不錯。硅片製造商,這個前面講過,必須毛利率達到13%以上才可以實現盈利,國內有單晶硅龍頭隆基已經開始賺錢(補貼後),而硅爐我本身就不看好,現在去二手市場去淘前兩年破產公司的就行,同樣是新的,就差點技術的問題,但便宜的多,具體硅片生產完成到地面電站建設完成我給大家列舉下流程,硅棒通過技術拉伸做成硅片、再切割成太陽能硅片,單晶硅的原料是多晶硅,硅片組裝由電站總包建設電站,打個比方,中立科技做個單晶硅地面電站,需要買愛康科技的支架、隆基的硅片、陽光電源的逆變器、然後建成之後順豐光電來收購,這個就是外購電站運營的過程,當然這裡面還包括前期開發、申請項目批覆、項目融資、項目建設、並網融資到並網發電,這次的交易裡面,中立科技大概就賺到投入的13%左右,是純收益。英利和漢能基本是一體化的,整個產業鏈都有參與,所以不拿他們做對比。電站運營這塊在國外一般是由外部投資者來投,比如一些養老基金,但中國現在還沒有。電站運營方式就是不斷的收購、並網、再增發、建設、或收購、並網、再投入,這樣一來是一個不太好的循環,但會讓公司保持繼續增長。再一種方法是美國的Solarcity,即是已有電站-資產證券化-撬動資金建設新電站-再資產證券化」的良性循環。這樣一是解決了融資問題,二是不用再增發稀釋老股東權益。政策對公司做大做強有很大的牽動力,公司的持續增長依靠新電站並網獲得利潤,並且不斷跑馬圈地,搶佔新能源市場。國內的愛康科技有點像這方面的意思,但現在還不確定能不能給公司帶來利潤,還有一點就是上游製造業越慘,下游電站的利潤就越高,這也是光伏電站投資價值越來越顯現的原因。光伏電站雖然國家大力推動,但融資問題是難事,如果適當引入保險、社保、基金進入該行業,把其證券化或者信託化,就是人們所說的資產證券化。我認為只有這些東西發展起來,光伏電站的事業才能真正的發展起來。為什麼一直沒有講分佈式光伏,這裡其實業內還有些擔憂,美國和歐洲主要是分佈式,但他們的條件不同,國外是大House,而中國更多的是樓板房,大規模應用還存在不確定性。

我認為在政策的推動下,光伏行業處向上週期,維持光伏行業「看好」的投資評級。推薦多晶硅廠家特變電工、A股多晶硅產量最多、成本控制最好的一家公司,單晶硅推薦隆基股份、未來市場份額世界第一,暫時利潤可能跟不上,逆變器推薦陽光電源,電站建設推薦中立科技(民企)。電站運營推薦轉型中的愛康科技,本人目前不再持有陽光電源,持有轉型中的愛康科技,雖然存在諸多不確定,如果轉型成功彈性也大。好的價格只有在不明朗時才能出現。
風險提示:單晶硅與多晶硅大幅擴充照成的價格戰。
                融資成本上升。
                國家扶持力度減小。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6029

Trending Artic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