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johnchrysostom.blogspot.hk/2013/01/blog-post_22.html
曾經有一段時期,筆者經常接觸一些貧苦的基層,看盡不少人間蒼桑事。其中有一次到了一間天台屋,看見一對年幼的姊妹在猶如垃圾崗中的家裡,靠微弱的燈光努力讀書。她們可謂香港這個國際金融中心底下近百萬基層一代的寫照。特首梁振英先生終於發表了其施政報告,筆者今且分析師奶的「協助基層上樓、協助中產置業」的施政理念是否能解決未來數年香港住屋的問題。
曾經有一段時期,筆者經常接觸一些貧苦的基層,看盡不少人間蒼桑事。其中有一次到了一間天台屋,看見一對年幼的姊妹在猶如垃圾崗中的家裡,靠微弱的燈光努力讀書。她們可謂香港這個國際金融中心底下近百萬基層一代的寫照。特首梁振英先生終於發表了其施政報告,筆者今且分析師奶的「協助基層上樓、協助中產置業」的施政理念是否能解決未來數年香港住屋的問題。
根據2007年頭至2011年底香港政府統計數字,全港人口由6.86百萬人上升至7.11百萬人,複合増長0.72%;住戶數目由2.22百萬戸上至2.36百萬戶,複合増長1.20%,平均每年增加27,400戸;平均住戶人數則由每戶3.09人下跌至3.01人,反映可能由於成家立室和海外駐港員工令平均住戶人數則下跌。同期公屋總落成量是73,023伙,而年均落成量是14,605伙;私人住宅落成量是49,258伙,年均落成量是9,852伙;私人住宅浄增加41,663伙,年均浄增加8,333伙。由此推論期內年均新增住宅數約22,937伙,較期內年均住戶數目増長少4,462伙。根據2012年中香港政府統計數字,全港人口7.14百萬人,住戶數目2.39百萬戸,平均住戶人數則下跌至2.90人。2012年中住戶數目較2011年底多約2.73萬戸。
師奶在施政報告中,承諾未來五年內落成約75,000伙新公屋單位,年均15,000伙。另外由2017年起的四年內落成約17,000伙新居屋單位,這四年年均居屋供應約4,250伙。師奶亦樂觀地期望私人地產商不放軟手腳惜售新樓,因此推算未來四年私人住宅供應67,000伙單位,年均16,750伙。最後師奶的施政報告中還開了一張遠期支票,承諾在2018年起的五年內公屋的總供應至少有100,000伙,年均20,000伙。若果全港住戶數目繼續以1.20%複合増長,未來四年家庭數目共會增加11.66萬戶,較公屋和私人住宅落成量共14.20萬戶少25,400戶,供不應求現象似乎有機會放緩。到了2018年新增家庭數目估計有30,022戸家庭,扣除年均20,000伙公屋和4,250伙居屋,市場尚要5,772伙私人住宅的供應以補充缺口。
自2002年至2011年,年均私人住宅落成量是16,644伙,公屋落成量是15,759伙,兩者合計32,423伙。不過由近年供應量看,住宅供應量下跌並低於30,000伙時期是由2006年開始。雖然師奶承諾未來五年建75,000伙新公屋單位,但由政府的公屋落成量的預測,2013年至2015年的年均落成量13,300伙,比以往五年的年均落成量14,605伙還要低。即使加上未來四年年均16,750伙私人住宅供應,這三年內年均新供應僅30,050伙,這數值(尚未計算年均約1,000伙的拆卸量)還比2002年至2011年平均落成量低。
雖然師奶的房屋政策以「協助基層上樓、協助中產置業」為施政理念,但由於未來五年公屋供應未有明顯突破。由於現時香港失業率低,通賬和工資互相競逐,短期未能上樓的基層市民還有好一段日子要捱,「協助基層上樓」似嘲諷多於承諾。至於「協助中產置業」這張遠期荷蘭支票要起碼到2017年才有小量新居屋單位推出,期間並無實質政策協助無殻中產蝸牛上車,因此私人住宅或會受全球經濟復甦而再創新高。老實說,自八萬五之後,隊冧樓市已經成了經濟二十三條,想做但不能做。到了四年後師奶又要進行競選工程,誰上場行什麼政策均是天曉得!
倘若師奶眾望所歸連任,或會真的能落實每年近30,000伙公共房屋的供應。到時或許歐美成功減債而觸發加息潮,加上十大基建陸續完工而私人住宅升至頂峰,也許2018年是香港樓市一個關鍵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