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泡沫的形成總存在著相似的因素——政府的默許、表面上獨立的實體幫助政府融資、掩蓋風險誇大收益的金融創新、金融槓桿的不斷放大、瘋狂的投資者以及本希望保護市場泡沫的政策笨拙地刺破了泡沫....紐約聯儲博客的一篇博文回顧了「泡沫」這個詞彙的起源——南海泡沫,希望能給今天市場的發展給出啟示:
在1720年,南海公司(the South Sea Company)提出了一個計劃,向英國政府購買從國債持有人手上購買國債的權利,而購買國債的對價是南海公司自己的股票,其股票的收入來源靠企業持有的債券股息和與美洲貿易收入的支持(南海公司有英國政府授予的美洲貿易專營權)。當時英格蘭銀行(Bank of England英國央行前身)也提出了一個計劃,兩家公司的計劃競爭購買國債的權利,最後南海公司通過賄賂政府贏得了勝利。那年的晚些時候,政府採取措施向南海公司股票轉移更多的資本,通過了被稱為「泡沫法案」,妨礙其它競爭公司(通過類似南海公司製造股市泡沫的方式)獲得投資的機會,然而這同時也打擊了公眾的信心。在這段危機的歷史裡,我們試圖總結南海公司的興衰,並對當前尋求收益的市場行為提出警示。(本質上說,當年的南海公司和英格蘭央行都是幫助英國政府融資與政府關係密切的私人機構。)
流氓年代的債務重新包裝:從內部交易開始...在南海泡沫之前發生了兩件關鍵事件。第一,在約1710年,劍刃銀行(Sword Blade Bank)提出了計劃,用自己的股票交換由軍需部發行的無擔保政府債務。但劍刃銀行只有事先囤積了大量債務才會這麼做的——鑑於投資者不確定英國政府償還債務的能力,所以這些債務的價格很低。因為知道公佈股票換債務計劃以後,債務的價格會上漲,劍刃銀行的債務持倉獲得了巨大的收益,而在今天這被稱為內部交易。
第二個關鍵事件是,為了與東印度公司在貿易上進行競爭在1711年南海公司的成立。但成立公司包括的一個獨特特徵是股票換國家債務計劃,這毫無疑問是受到劍刃銀行交易的影響:南海公司其中的五位董事正是來自於劍刃銀行。到了1713年,在烏德勒支籤署的和平條約結束了英國和西班牙之間的戰爭,但英國只能獲得美洲貿易站點的有限使用權。結果,這些貿易操作從未被證明是有盈利前景的,而南海公司則默認成為了一家金融企業。在1715年和1719年,南海公司兩次被容許把新增的政府債務轉換成股票。在1720年4月,南海公司由被批准購買剩下的政府債務,並發行新的股票作為交換。這些一度過分累贅的政府債務已經被聰明地重新打包成有價值的商品。
(南海公司股價走勢)
賄賂政府...持有南海公司股票的投資者現在預期不僅有5%的政府債務股息,還有獲得來自於與美洲貿易豐厚利潤的機會。但在1720年4月7日購買剩下政府債務得到批准的消息公佈以後,南海公司的股票價格一夜從310英磅跌到了290英鎊。南海公司的董事急於推高股價,並散佈與美洲貿易將能賺取巨額財富的謠言。那個月的晚些時候,南海公司對新投資者提出了一個計劃,以300英磅定價的200萬股只需要支付20%的首期,剩下的款項可以每兩個月支付一次。該計劃獲得了巨大的成功,第二個類似的計劃很快就在同一個月推出,並提供相同的優惠條款,容許參與者最多借款達到3000英磅。那一年,接近200個類似計劃下的其它新風投項目也推向了市場,增加了對投資者資本的競爭。在短時間裡,大部分股票的價格都上漲了。但南海公司的股票銷售收入需要支付股息和賄賂政府換取更好的待遇,同時還要購買自家的股票支持其股票價格。結果,同一年晚些時候南海公司的第三輪優惠購股計劃給出更加優惠的條款,只需要10%的首期,餘款可以分4年支付,第二筆款項不必在1年內支付。
...壓制競爭對手在那個夏天的晚些時候,英國政府通過所謂的泡沫法案封殺新的風投項目,也就是爭搶南海公司投資者資本的競爭對手,但該法案也打擊了公眾的信心。受禁令影響的公司股價大跌,高槓桿的投資者被迫出售南海公司的股票償還債務,這加劇了南海公司股票的下跌壓力。為了支持公司的運營,南海公司8月啟動了新一輪的賣股融資計劃,承諾30%的年終股息和未來10年50%的年股息。但市場並不認為這是可信的承諾,南海公司的股價繼續下跌,直到9月中。受巴黎密西西比泡沫爆破的影響,倫敦的流動性緊缺進一步加劇。南海公司轉向英格蘭銀行求助,而英格蘭銀行最終同意支持該公司,但不包括來自劍刃銀行的銀行家。
...(回顧)1696年的再鑄幣年代,白銀持續流出英國流入阿姆斯特丹,當時的銀行家和商人用自己發行的期票(promissory notes)來交換商品市場上的銀幣。實際上,期票就發揮了紙幣的作用,為銀行票據在全英國範圍內流動打下了鋪墊。所以當恐慌的儲戶湧向劍刃銀行(南海公司的銀行)把銀行票據換成金幣時,銀行並不能滿足需求,並在9月24日關上了大門。這種恐慌變得有傳染性,並傳給了其它銀行,很多銀行也倒閉了。
回到債務的重新打包..金融創新——在這種情況下是債務重新打包,正是危機史上不斷重演的主題。在上述例子中,南海公司通過某種方式重新構建了政府債務,開始的時候吸引了投資者,但債務換股票的融資安排最終被證明是缺乏信譽的,而市場也最終崩潰了。回到2013年9月,在雷曼倒閉的5週年紀念日上,美聯儲官員Jeremy Stein在演講中指出,金融創新、監管和經濟環境的變化等一系列因素的組合,有時可能會導致信貸市場過熱。資產支持證券(ABS)和債務抵押債券(CDO)已經爆炸性地回歸,而且速度已經超過了危機前的水平,這可能是受到了投資者尋求收益的需求推動。還記得我們在危機史中說過「好了傷疤忘了疼」。所以,現在尋求收益的市場行為是否會導致更為複雜和高槓桿的投資,並引發下一次信貸市場泡沫呢?...